拼音

tān

笔顺

丿
“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难”左部短小,右部竖画正直,横画平行、均匀,底横稍长。

同音字

读音为tān的字 读音为tan的字

基础解释

1.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河~。海~。~地。盐~。 2.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险~。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水,难声。本义:河道中水浅流急多沙石的地方)

  2. 同本义

    却放轻舟下急滩。——《唐崔道融溪夜诗》

    滩,水滩。——《广韵·平声寒韵》

  3. 按,“滩濑”的“滩”是后起字,是“湍”的音转。又如:滩燀(水中沙滩);滩碛(浅水下的沙石滩);滩声,滩响(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4. 滩头。指江、河、湖、海边水涨淹没、水退显露的淤积平地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唐· 岑参《江上阻风雨》

    惊起一滩鸥鹭。——宋· 李清照《如梦令》

  5. 等级

    这种奴隶叫作“三滩娃子”。滩是等级的意思。管家娃子为头滩,普通娃子为二滩,娃子的娃子为三滩。——郭沫若《十批判书》

〈量〉

  1. 用于在平面上成灘的東西

    鼻子流出一大灘血。——楊朔《亂人坑》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滩-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滩-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沙滩
沙嘴

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滩水1013異「灘」的異體字。

滩-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灘
〔古文〕潬
★【唐韻】【集韻】【韻會】他干切【正韻】他丹切,𠀤育攤。水灘也。【增韻】瀨也。
★又【集韻】他含切,音貪。【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
★又【集韻】【韻會】𠀤他案切,音炭。義同。
★又【廣韻】呼旱切【集韻】許旱切,𠀤音䍐。水濡而乾也。與暵同。【說文】作𤅩。
★又【廣韻】奴案切【集韻】乃案切,𠀤難去聲。水奔流貌。
★又【韻補】叶他涓切,音湍。【白居易詩】手拄靑竹杖,足踏白石灘。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

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滩(灘)tān
①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河~|海~|~地|盐~。
②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险~。

滩-辞源3

同:

滩-汉语大词典

滩tān
ㄊㄢ
〔《广韵》他干切,平寒,透。〕
1.江河中水浅多沙石而流急之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溯所忌。”
●《陈书·高祖纪上》:“南康赣石旧有二十四滩,滩多巨石,行旅者以为难。”
●唐张籍《贾客乐》诗:“水工持楫防暗滩,直过山边及前侣。”
●元萨都剌《黯淡滩歌》:“长滩乱石如叠齿,前后行船如附蚁。”
2.滩头。指江、河、湖、海边水涨淹没、水退显露的淤积平地。
●唐岑参《江上阻风雨》诗:“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宋史·河渠志三》:“南丞管下三十五埽,今岁涨水之后,岸下一例生滩。”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吹奏着儿时的歌曲,沿着海滩走下去。”
3.量词。用于在平面上成滩的东西。
●杨朔《乱人坑》:“正干着活忽然就得了血伤寒,鼻子流出一大滩血。”
4.气力尽。
●《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鬼神类,万千般,变化如来气力滩,任你前头多变化,如来不动一毛端。”
参阅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5.等级。
●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这种奴隶叫作‘三滩娃子’。滩是等级的意思。管家娃子为头滩,普通娃子为二滩,娃子的娃子为三滩。”

滩-中草药辞典

【读音】tān
【繁体】灘
滩〈名〉
(形声。从水,难声。本义:河道中水浅流急多沙石的地方)
同本义[beach]
却放轻舟下急滩。――《唐崔道融溪夜诗》
滩,水滩。――《广韵·平声寒韵》
按,“滩濑”的“滩”是后起字,是“湍”的音转。又如:滩燀(水中沙滩);滩碛(浅水下的沙石滩);滩声,滩响(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滩头。指江、河、湖、海边水涨淹没、水退显露的淤积平地[beachhead]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唐·岑参《江上阻风雨》
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
等级[grade]
这种奴隶叫作“三滩娃子”。滩是等级的意思。管家娃子为头滩,普通娃子为
滩(灘)tān
⒈江、河或海边泥沙淤积的平地。也指水中的沙洲:河~。海~。沙~。
⒉水浅、多石、流急的地方:险~。
⒊[滩簧]流行于江苏、浙江等地的一种唱腔。

滩-漢語大字典


“灘”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ān

1、[海滩]hǎi tān

海边的沙滩。

2、[沙滩]shā tān

河、湖、海中或岸边由沙子沉积成的陆地。

3、[险滩]xiǎn tān

江河中水流湍急,礁石密布,航道狭窄曲折,航行困难的地方。

4、[河滩]hé tān

河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

5、[抢滩]qiǎng tān

1.船只有沉没危险时,设法使船只搁浅在浅滩上,防止沉没。 2.军事上指抢占滩头阵地:我海军陆战队快速~登陆。 3.商业上指抢占市场:各种品牌的空调~京城。

6、[滩涂]tān tú

指海涂和河滩、湖滩等,通常专指海涂。

7、[浅滩]qiǎn tān

海、湖、河中水很浅的地方。

8、[江滩]jiāng tān

江岸带的一部分,由泥沙淤积而成。

9、[荒滩]huāng tān

荒漠的滩涂。

10、[滩头]tān tóu

河、湖、海岸边的沙滩:~阵地。抢占~。

11、[滩地]tān dì

河滩、湖滩、海滩上较平坦的地方。

12、[滩羊]tān yáng

主要産于甘、寧地區的一種羊。頭部有花斑,軀幹多爲白色,毛卷曲細長,皮輕軟,是綿羊的一個品種。

13、[盐滩]yán tān

用来晒盐的海滩、湖滩。

14、[暗滩]àn tān

不露出水面的石滩或沙滩。

15、[湖滩]hú tān

湖边浅滩,水深淹没,水浅露出。

16、[岸滩]àn tān

岸边的沙滩。指被岩石、沙、砾石、泥、生物遗骸覆盖的河流、湖泊、海洋沿岸堆积地面。由河水、湖水或海水的侵蚀、堆积而成。根据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与岩滩、淤泥质海岸与潮滩、沙质岸滩、基岩质岸滩、沙砾质岸滩等;根据所处环境,可分为河岸滩、湖岸滩、海岸滩。

17、[涒滩]tūn tān

岁阴申的别称。古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吕氏春秋·序意》:“维 秦 八年,岁在涒滩。”高诱 注:“岁在申名涒滩……涒滩,夸人短舌不能言为涒滩也。”陈奇猷 校释引 谭戒甫 曰:“涒、滩为双声联緜字,亦为 汉 代方言。”《史记·历书》:“横艾涒滩 始元 元年。”张守节 正义:“孙炎 注《尔雅》云:‘涒滩,万物吐秀倾垂之貌也。’”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慈云岭石刻》:“杭州 慈云岭 石壁,有 吴 越 鐫字八行,文云:‘梁 单閼之岁,兴建 龙山,至涒滩之年,开 慈云岭。’”

18、[溪滩]xī tān

指山间溪流水少石多流急的地方。

19、[碧滩]bì tān

水清流急而多石之处。

20、[泝滩]sù tān

逆着水滩流向。

21、[跑滩]pǎo tān

方言。无固定职业,四处飘流混日子。

22、[淤滩]yū tān

淤泥形成的滩地。

23、[泥滩]ní tān

在岸边或河中淹没或部分淹没的泥地。

24、[严滩]yán tān

即 严陵濑。

25、[滩碛]tān qì

浅水下的沙石滩。

26、[明滩]míng tān

谓湍激的浊流将澄清的地方。

27、[滩潬]tān tān

水中沙滩。

28、[盘滩]pán tān

1.曲折不平的河滩。 2.谓盘转船只越过险滩。

29、[惊滩]jīng tān

险滩。

30、[浦滩]pǔ tān

滩岸。

31、[回滩]huí tān

1.曲折流急的河道。 2.曲折流急的河道。

32、[退滩]tuì tān

退水后的滩地。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芦荻》:“江 东芦贱而荻贵。退滩之地,先一年所生者,芦也,明年而为荻。”《金史·食货志二》:“佃 黄河 退滩者,次年纳租。”

33、[急滩]jí tān

河道中水浅流急之处。

34、[高滩]gāo tān

形成历史较久,稳定而不易上水的滩地,也称“老滩”。

35、[鸣滩]míng tān

急流发出响声的河滩。

36、[於滩]yū tān

由淤泥构成的浅滩。

37、[滩哥]tān gē

砚名。

38、[滩黄]tān huáng

见“滩簧”。

39、[滩工]tān gōng

见“滩子”。

40、[宝滩]bǎo tān

南沙群岛岛礁之一,为南方浅滩中一珊瑚沙滩。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