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
拼音
pāng笔顺
丶 丶 ㇀ 丶 一 丶 丿 丶 ㇇ 丶 一 𠃌 丿同音字
读音为pāng的字 读音为pang的字基础解释
1.水势浩大的样子。 2.形容水涌出。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旁声。本义:大水涌流)
同本义
滂,沛也。——《说文》
涕泗滂沱。——《诗·陈风·泽陂》
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枚乘《七发》
姱修滂浩。——《楚辞·大招》
又如:滂人(古时掌理池泽资源的官吏);滂浩(水广大的样子);滂流(大水盛流的样子);滂溏(水流广大的样子);滂滂(水流大的样子)
倾盆大雨的
滂濞沆溉。——《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滂霈(雨大的样子);滂沲;滂澍(大雨);滂泽(大雨)
广大
福滂洋。——《汉书·礼乐志》。注:“饶广也。”
又如:滂沲(广大的样子;充溢的样子);滂洋(众多而广大);滂浩(广大)
气势盛大 。
如:滂渤(形容气势勃发盛大);滂浡(盛大的样子)
泪、血流状 。
如:滂汩(形容血、泪流得多);滂滂(形容泪、血流得多)
广泛 。
如:滂洽(广泛流布);滂流(广泛流布);滂施(广泛布施恩泽);滂被(恩泽广泛流布);滂敷(广泛布施);滂霈(喻恩泽广大)
旺盛的
月丽于毕,俾滂沱矣。——《论衡·说日》
又如:滂洋(丰饶广阔)
浇灌
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列子》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滂滂-汉语大词典滂滂1.水流大貌。
●汉焦赣《易林·同人之蛊》:“跪进酒浆,流潦滂滂。”
●元鲜于枢《八声甘州》套曲:“浪滂滂,水茫茫,小舟斜缆坏桥桩。”喻恩泽广大。
●明方孝孺《成都杜先生草堂碑》:“推其本心,可宰天下,利泽滂滂,物无遗者。”
2.形容泪、血等流得多。
●《晏子春秋·谏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望敌设阵,飞矢扬兵,履腹涉尸,血流滂滂。”
●唐卢仝《月蚀诗》:“天狗下舐地,血流何滂滂。”
滂滂ㄆㄤ ㄆㄤpāng pāng①水流的樣子。漢.焦延壽《易林.卷四.蠱》:「流潦滂滂。」②形容血流很多的樣子。《晏子春秋.諫上》:「景公遊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③雨勢盛大的樣子。
滂-中華語文大辭典滂ㄆㄤpānɡ〈書〉形容水湧出的樣子。[例]~沛│甘泉~流。
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滂 pāng
形大水涌流的样子。《汉书·宣帝纪》:“醴泉~流,枯槁荣茂。”
滂
《説文》:“滂,沛也。从水,㫄聲。”
(一)pāng 《廣韻》普郎切,平唐滂。陽部。
(1)水盛漫流貌。《説文·水部》:“滂,沛也。”徐鍇繫傳:“水廣及皃。”《字彙·水部》:“滂,滂沱,大雨也。”《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涕泗滂沱。”宋玉《高唐賦》:“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漢書·宣帝紀》:“醴泉滂流,枯槁榮茂。”唐司空圖《故鹽州防禦使王縱追述碑》:“血滂大漠則澒洞長河,顱積高山則亘連絶塞。”宋梅堯臣《大風》:“往時歲苦旱,救熱雨欲滂。”
(2)旺盛;充溢。《論衡·自紀》:“德汪濊而淵懿,知滂沛而盈溢。”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孩養無告,仁滂施厚。”
(3)浇灌。《字彙·水部》:“滂,渥也。”《列子·天瑞》:“吾盗天地之時利,雲雨之滂潤,山澤之産育,以生吾禾。”
(4)古水名。《山海經·南山經》:“(柜山)又東四百里曰雽勺之山……滂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海。”
(5)通“舫(榜báng)”。船。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滂,叚借為舫。”《淮南子·時則》:“令滂人入材葦。”俞樾平議:“滂人,當作榜人……張揖曰:‘榜,船也。《月令》曰命榜人。榜人,船長也。’”按:《説文·舟部》引《明堂月令》作“舫人”。
(二)pēng 《集韻》披庚切,平庚滂。
〔滂濞〕也作“澎濞”、“澎湃”、“澎渤”。水势盛大、波浪互相撞击貌。《集韻·庚韻》:“澎,澎濞,水皃。或作苹、滂。”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横流逆折,轉騰潎洌,滂濞沆溉。”《文選·枚乘〈七發〉》:“觀其兩傍,則滂渤怫鬱。”張銑注:“滂渤怫鬱,怒激貌。”《水經注·渭水》:“山雨滂湃,洪津泛灑,挂溜騰虚,直瀉山下。”
1、滂讀音:鋪郞切,音霶,陽韻。釋文:
❶沛也。見《說文》。
〔注〕:水廣及貌。
❷注也。水多流貌。見《一切經音義》引《三蒼》。
❸水名。《山海經南山經》:虖勺之山。~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海。
❹~~。流也。見《廣雅釋訓》。《疏證》:重言之則曰~~。易林未濟之鼎云。流潦~~。
〔又〕:流蕩貌。《列子力命》:若何~~去此國而死乎。
❺~沱。大雨貌。《詩漸漸之石》:俾~沱矣。
〔按澤陂篇又云。涕泗~沱。亦多流貌。本借水多流以喩雨。又借雨喩涕泗也〕。
❻~濞。水流聲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濞沆溉。
〔又〕:眾盛貌。《漢書司馬相如傳》:~濞泱軋。
〔又〕:雨水多也。《漢書司馬相如傳》:涉豐隆之~濞。
❼~浩。廣大也。《楚辭大招》:姱修~浩。
❽~洋。饒廣也。《漢書禮樂志》:福~洋。
❾~人。掌池澤官也。《淮南時則》:令~人入材葦。
❿通汸。《荀子富國》:~~如河海。
〔注〕:汸讀爲~。~、水多貌也。
⓫通霶。《詩漸漸之石》:俾~沱矣。〔白帖一作俾霶榳矣〕。
2、滂讀音:蒲光切,音旁,陽韻。釋文:水流聲。漢書、~濞沆溉。郭璞讀。見《集韻》。
3、滂讀音:披庚切,音磅,庚韻。釋文:
❶汧或字。《集韻》:汧。水聲。或作~。
❷澎或字。《集韻》:澎。澎濞。水皃。或作~。
〔按史記司馬相如傳。洶涌~㵒。集解。~音浦橫反。索隱引司馬彪。澎㵒、波相捩也。澎或作~〕。
4、汸讀音:敷方切,音芳,符方切,音房,陽韻。釋文:水名。《山海經南山經》:箕尾之山。~水出焉。南流注於淯。
〔按類篇引作淓〕。
5、汸讀音:分房切,音方,陽韻。釋文:
❶泉名。見《棟花磯隨筆》。《詳蔇字》。
❷方或字。見《說文方部》。
6、汸讀音:普郞切,音滂,陽韻。釋文:~~。水盛貌。《荀子富國》:~~如河海。
7、沗釋文:同鮡。與忝別。見《字彙》。
8、回釋文:同滂。見《字彙補》。
9、姝釋文:同滂。見《字彙補》。
10、雱讀音:鋪郞切,音磅,陽韻。釋文:
❶雪盛貌。《詩北風》:雨雪其~
❷人名。宋王安石子王~。
11、雱讀音:敷方切,音芳,陽韻。釋文:
❶雰~。雪皃。見《類篇》。
❷沛也。見《集韻》。
滂
【巳集上】【水字部】 滂
★【唐韻】【正韻】普郎切【集韻】【韻會】鋪郎切,𠀤音霶。【說文】沛也。【詩·小雅】俾滂沱矣。
◎又水名。【山海經】虖勺之山,滂水出焉。
◎又滂洋,饒廣也。【前漢·郊祀歌】福滂洋。
◎又淜滂,風擊物聲。【宋玉·風賦】飄忽淜滂。
◎又滂人,掌山澤之官。【淮南子·時則訓】令滂人納材葦。
★又【韻會】【正韻】𠀤普浪切,義同。
★又【集韻】披庚切,音澎。與洴泙同。水聲。【史記·司馬相如傳】洶湧滂㵒。
★又【集韻】蒲光切,音傍。水流聲。【前漢·司馬相如傳】滂濞沆漑。郭璞讀。 【集韻】或作雱霶䨦。
滂pānɡ
书
①水势浩大的样子。
②形容水涌出。
滂 pāng
大水湧流。
《漢書·宣帝紀》:
醴泉~流,枯槁榮茂。
[滂沱]雨大的樣子。
《詩經·小雅·漸漸之石》:
月離於畢,俾~~矣。(月亮行經畢宿處就要下大雨。)
又流淚多的樣子。
《詩經·陳風·澤陂》:
寤寐無爲,涕泗~~。
[滂沛]雨大的樣子。
揚雄《甘泉賦》:
雲飛揚兮雨~~,于胥德兮麗萬世。
又水波大的樣子。
劉向《九歎·逢紛》:
波逢洶涌,濆~~兮。
滂水1013ㄆㄤpāng形水湧出的樣子。如:「滂湃」、「滂沱」。動湧流。宋.蘇軾〈贈寫御容妙善師〉詩:「幅巾常服儼不動,孤臣入門涕自滂。」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āng
1、[滂沱]pāng tuó
形容雨下得很大:大雨~。涕泗~(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流得很多)。
2、[滂湃]pāng pài
形容水势浩大。
3、[滂濞]pāng bì
1.澎湃。浪相击声。 2.雨水多。 3.众盛貌。
4、[涕滂]tì pāng
涕泗滂沱。
5、[膺滂]yīng pāng
东汉 李膺、范滂 的并称。两人均因党锢被害。后借用为遭受党祸的典实。清 龚鼎孳《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诗纪事和韵》:“十年兰艾天难问,诸子 膺 滂 事可怜。”清 陈维崧《沁园春·桐川杨竹如刺史招饮剧演党人碑即席有作》词:“叹家世 膺 滂,破巢剩垒;丹青 褒 鄂,硬箭强弓。”
6、[浩滂]hào pāng
盛大。
7、[滂流]pāng liú
1.涌流。 2.广泛流布。 3.汹涌的水流。
8、[滂浡]pāng bó
见“滂渤”。
9、[滂水]pāng shuǐ
传说中的河流名。
10、[滂澍]pāng shù
1.大雨;下大雨。 2.形容雨大。
11、[滂汩]pāng gǔ
洪水泛滥貌。
12、[滂薄]pāng báo
1.水势盛大貌。 2.比喻其它事物气势盛大,四向扩散。 3.混同。
13、[滂葩]pāng pā
磅礴。
14、[混滂]hùn pāng
吹牛,说大话。
15、[滂敷]pāng fū
广泛布施。
16、[青滂]qīng pāng
见“青膀”。
17、[滂施]pāng shī
谓广泛布施恩泽。
18、[滂浩]pāng hào
广大。
19、[滂润]pāng rùn
浇灌。
20、[滂洋]pāng yáng
众多而广大。
21、[滂沛]pāng pèi
波澜壮阔;雨大。
22、[滂集]pāng jí
涌集;汇合。
23、[滂注]pāng zhù
倾泻。
24、[滂霈]pāng pèi
1.同“滂沛”。水流广大貌。 2.雨大貌。 3.喻恩泽广大。
25、[滂濊]pāng huì
水大貌。亦比喻德泽广大。
26、[滂硠]pāng láng
象声词。击水声。
27、[滂泽]pāng zé
1.大雨。 2.比喻浩荡的恩泽。
28、[滂溢]pāng yì
盈溢。
29、[滂渤]pāng bó
亦作“滂浡”。形容气势勃发盛大。
30、[滂母]pāng mǔ
东汉 范滂 之母。
31、[滂溏]pāng táng
水流广大貌。
32、[滂沲]pāng tuó
1.同“滂沱”。雨大貌。 2.形容泪或血等流得多。 3.广大貌;充溢貌。 4.形容丰盛。
33、[滂滂]pāng pāng
1.水流大貌。 2.形容泪、血等流得多。
34、[沛滂]pèi pāng
犹广大。
35、[滂被]pāng bèi
谓恩泽广泛流布。
36、[滂人]pāng rén
船夫,摇船的人。
37、[滂洽]pāng qià
犹言广泛流布。
38、[淜滂]péng pāng
风击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