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ǔ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读音为zhǔ的字 读音为zhu的字

基础解释

水中的小块陆地:江~。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水,者声。本义:古水名。渚水)

  2. 水中的小洲

    小洲曰渚。——《说文》引《尔雅》。传:“渚,小洲也。”

    两涘渚涯之间。——《庄子·秋水》

    渠弭于有渚。——《国语·齐语》

    夕弭节兮北渚。——《楚辞·湘君》

    乘鄂渚而反顾兮。——《楚辞·涉江》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诗·召南·江有渚》

    避渚洲。——宋· 文天祥《后序》

    又如:渚牙(洲上初生的草芽);渚田(小洲上的田);渚烟(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渚泽(洲中积水的洼地)

  3. 水边

    汛洲清川渚,遥望高山阴。——晋· 陆机《豫章行》

    又如:渚莲(水边荷花);渚宫(春秋楚国的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渚-中華語文大辭典

渚ㄓㄨˇzhǔ1.〈書〉水中的小陸地。[例]江〜∣沙〜。2.▲姓。

渚-中華大字典

1、渚讀音:章與切,音煮,語韻。釋文:
❶~水出常山中邱逢山。東入湡。爾雅曰。小州曰~。見《說文》。《通訓定聲》:出今直隷正定府逢山。東至張邑。入湡。
 〔按爾雅釋水、作小州曰陼〕。
❷處也。見《廣雅釋水》。
❸遮也。《釋名釋水》:小洲曰~。~、遮也。體高能遮水使從旁回也。
❹㠀也。《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中。
❺水涯也。《楚辭湘君》:夕弭節兮北~。
❻池決復入爲~。《淮南覽冥》:邅回蒙氾之~。
❼一溢一否曰~。見〔詩江有氾江有~釋文引韓詩〕。
2、㵭讀音:之暑切,語韻。釋文:
❶沚也。見《字彙補》。
❷遮也。見《字彙補》。
3、濐讀音:之暑切,語韻。釋文:水涯也。見《字彙補》。
4、陼讀音:掌與切,音煮,語韻。釋文:
❶如渚者~。丘水中高者也。見《說文》。《段注》:釋丘曰。如渚者~丘。謂在水中高而平。如水中小州然也。今爾雅作小洲曰~。如~者~丘。溷淆通用。
❷止也。見《廣雅釋水》。
❸水邊也。《國語越語》:而鼃黽之與同~。
❹同渚。《漢書司馬相如傳》:且齊東~鉅海。
 〔注〕:~字與渚同。
5、陼讀音:董五切,音睹,麌韻。釋文:堵或字。《集韻》:堵。垣也。或作~。
6、陼讀音:同都切,音徒,虞韻。釋文:䣝或字。《集韻》:䣝。馮翊郃陽亭。或作~。

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渚水811ㄓㄨˇzhǔ名小洲,水中的小陸地。《詩經.召南.江有汜》:「江有渚。」唐.王勃〈滕王閣序〉:「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

渚-漢語大字典


《説文》:“渚,水。在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从水,者聲。《爾雅》曰:‘小洲曰渚。’”
zhǔ 《廣韻》章與切,上語章。魚部。
(1)水中小块陆地。《説文·水部》:“渚,《爾雅》曰:‘小洲曰渚。’”《詩·召南·江有汜》:“江有渚。”毛傳:“渚,小洲也。”唐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明徐賁《柳短短送陳舜道》:“蘭渚雪融香,東風釀春暖。”
(2)海岛。《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郭璞注:“渚,島。”
(3)水涯。《國語·越語下》:“黿龜魚鼈之與處,而鼃黽之與同渚。”韋昭注:“水邊亦曰渚。”《楚辭·九歌·湘君》:“鼂騁騖兮江臯,夕弭節兮北渚。”王逸注:“渚,水涯也。”唐王勃《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4)通“瀦”。蓄水处。指陂塘之类。《管子·五輔》:“導水潦,利陂溝,決潘渚。”明王舜華《天禄閣外史·出處》:“荷鋤候雨,不如決渚。”
(5)古水名。后湮。《説文·水部》:“渚,水。在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桂馥義證:“《地理志》常山郡中邱:‘逢山長谷,諸水所出。’諸即渚。”《漢書·地理志上》:“(常山郡中丘縣)逢山長谷,諸水所出,東至張邑入濁。”王先謙補注:“諸家並以為‘諸’當作‘渚’,‘濁’當作‘湡’,是也。張,廣平縣。‘邑’字衍。”

渚-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渚
★【唐韻】章與切【玉篇】之與切,𠀤音煮。水名。【說文】水出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
◎又【爾雅·釋水】小洲曰渚。【釋名】渚,遮也。能遮水使旁迴也。【詩·召南】江有渚。【傳】水岐成渚。【釋文】引韓詩:一溢一否曰渚。考證:〔【詩·召南】江有渚。【傳】水岐曰渚。〕 謹照原文曰渚改成渚。〔【韓詩外傳】一溢一否曰渚。〕 謹按此韓詩章句非韓詩外傳,今改爲釋文引韓詩。

渚-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渚 zhǔ
❶水中的小塊陸地,小洲。
《詩經·召南·江有汜》:
江有~。
❷水邊。
屈原《九歌·湘君》:
鼂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

渚-中草药辞典

【读音】zhǔ
【繁体】渚
渚<名>
(形声。从水,者声。本义:古水名。渚水)
水中的小洲[islet;smallpieceoflandinwaters]
小洲曰渚。――《说文》引《尔雅》。传:“渚,小洲也。”
两涘渚涯之间。――《庄子·秋水》
渠弭于有渚。――《国语·齐语》
夕弭节兮北渚。――《楚辞·湘君》
乘鄂渚而反顾兮。――《楚辞·涉江》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诗·召南·江有渚》
避渚洲。――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渚牙(洲上初生的草芽);渚田(小洲上的田);渚烟(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渚泽(洲中积水的洼地)
水边[waterside]
汛洲清川渚,遥望高山阴。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沙~。江有~。

渚-汉语大词典

渚zh?
ㄓㄨˇ
〔《广韵》章与切,上语,章。〕
亦作“陼”。
1.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诗·召南·江有汜》:“江有渚。”
●毛传:“渚,小洲也。”
●《淮南子·地形训》:“东方曰大渚。”
高诱注:“水中可居者曰渚。”
●南唐李煜《渔父》词:“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2.指居住渚上。
●《礼记·礼运》:“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
3.水边。
●《楚辞·九歌·湘君》:“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注:“渚,水涯也。”
●晋陆机《豫章行》:“泛舟清川渚,遥望高山阴。”
●前蜀毛文锡《应天长》词:“渔灯明远渚,兰桌今宵何处。”
4.岛。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虢。”
郭璞注:“渚,岛。”
5.通“潴”。蓄水处。指陂塘之类。
●《管子·五辅》:“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
●汉黄宪《天禄阁外史·出处》:“荷锄候雨,不如决渚。”

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渚zhǔ
书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渚 -古漢語常用詞典

zhǔ
①水中的小洲。《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江~之上。”杜甫《登高》:“~清沙白鳥飛回。”②海島。《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中神,人機鳥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ǔ

1、[渚烟]zhǔ yān

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

2、[江渚]jiāng zhǔ

江中小洲。亦指江边。

3、[渚莲]zhǔ lián

水边荷花。

4、[野渚]yě zhǔ

野外池塘。

5、[湍渚]tuān zhǔ

急流中的小洲。

6、[市渚]shì zhǔ

市镇岸边;埠头。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时 峻 赏募觅 氷,属所在搜检甚急。卒捨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 庾吴郡?此中便是。’”

7、[渚宫]zhǔ gōng

1.春秋 楚国 的宫名。故址在今 湖北省 江陵县。《左传·文公十年》:“﹝ 子西 ﹞沿 汉 泝 江,将入 郢。王在 渚宫,下,见之。”唐 李商隐《宋玉》诗:“落日 渚宫 供观阁,开年 云梦 送烟花。”宋 张孝祥《鹊桥仙·平国弟生日》词:“渚宫 风月,边城鼓角,更好亲庭一醉。”清 赵翼《荆州咏古》:“抛尽山河剩 渚宫,选楼 遗泽未应终。” 2.代指 江陵。唐 刘禹锡《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凯旋之辰卒尔成咏寄荆南严司空》:“蛮水阻朝宗,兵符下 渚宫。”

8、[玄渚]xuán zhǔ

1.深池。 2.水中洲渚。

9、[中渚]zhōng zhǔ

水中小洲。

10、[石渚]shí zhǔ

水中石质小洲。

11、[寒渚]hán zhǔ

寒天水中的小块陆地。

12、[帝渚]dì zhǔ

《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 注:“帝子谓尧女也…… 娥皇、女英 随 舜 不返,没於 湘水 之渚。”后即以“帝渚”指 湘江。

13、[汨渚]mì zhǔ

汨罗江 边。特指 屈原 沉水处。

14、[海渚]hǎi zhǔ

1.谓海岛。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秣罗矩吒国》:“海渚诸珍,多聚此国。”《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珪 军于 鲁口,博陵 太守 申永 奔 河南,高阳 太守 崔宏 奔海渚。”胡三省 注:“海渚,海中州也。” 2.指湖泊中的岛屿。《晋书·隐逸传·祈嘉》:“﹝ 祈嘉 ﹞西至 敦煌,依学官诵书……西游海渚,教授门生百餘人。”

15、[潭渚]tán zhǔ

水的深处与浅处。

16、[潘渚]pān zhǔ

使水回流的浅滩。潘,通“蟠”。

17、[渚牙]zhǔ yá

亦作“渚芽”。洲上初生的草芽。

18、[云渚]yún zhǔ

1.指银河。 2.指山间的河流。

19、[舟渚]zhōu zhǔ

船只停泊处。

20、[鸿渚]hóng zhǔ

1.《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毛传:“鸿不宜循渚也。”郑玄笺:“鸿,大鸟也,不宜与鳬鷖之属飞而循渚。比喻周公今与凡人处东都之邑,失其所也。”后因以“鸿渚”谓鹄循渚而飞。 2.美称达官、伟人之下临。

21、[汀渚]tīng zhǔ

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

22、[凫渚]fú zhǔ

1.汉梁孝王兔园中的渚名。 2.野鸭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23、[鸾渚]luán zhǔ

即鸾台。门下省的别称。因中书省又称凤池,门下省与之相对,故称。

24、[林渚]lín zhǔ

林池。

25、[璜渚]huáng zhǔ

即 磻溪 中的石渚。相传为 周 太公望 未遇 文王 时的垂钓之处。溪中有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参阅《水经注·渭水一》。后泛指贤者仕前隐居之处。

26、[汉渚]hàn zhǔ

1.汉水水边;汉水。 2.银河。

27、[浮渚]fú zhǔ

1.沙漠中的小洲。 2.浮在水边。谓投水自尽。

28、[孟渚]mèng zhǔ

孟渚又作望诸、盟诸、明都。

29、[鹤渚]hè zhǔ

鹤栖息的洲渚。

30、[兰渚]lán zhǔ

1.渚的美称。汉 公孙乘《月赋》:“鵾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西堂。”《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吕向 注:“鸞臺、兰渚,并路边地,美言之也。”唐 李贺《嘲雪》诗:“昨日发 葱岭,今朝下兰渚。”宋 刘过《西江月》词之二:“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掛愁村。” 2.渚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明一统志》谓,兰渚 在 绍兴府 南二十五里,即 晋 王羲之 曲水赋诗处。《兰亭集序》所谓“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至今犹然。

31、[鱼渚]yú zhǔ

可供捕鱼的水边。

32、[渚芽]zhǔ yá

见“渚牙”。

33、[津渚]jīn zhǔ

水边。

34、[洲渚]zhōu zhǔ

水中小块陆地。

35、[烟渚]yān zhǔ

亦作“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

36、[雁渚]yàn zhǔ

指雁常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唐 宋之问《发藤州》诗:“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宋 吴文英《绛都春》词:“春来雁渚,弄艷冶、又入垂杨如许。”金 梦庵《齐天乐》词:“鸥汀雁渚,记仿佛当年,暗经行处。”

37、[蛙渚]wā zhǔ

泛指低洼窄小之地。比喻浅见薄识的人。 唐 黄滔 《侯博士》:“耸蚁封於丘岳,疏蛙渚於陂湖,敢望吹嘘,佇聆誚毒。”

38、[雷渚]léi zhǔ

神话传说中雷神所居的大泽。

39、[渊渚]yuān zhǔ

1.水中小洲。 2.深潭。 3.比喻事物集聚之处。

40、[澣渚]huàn zhǔ

即 瀚海。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