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án

笔顺

丿
“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函”两对点短小,左右对称,呈放射状;“凵”左右边竖稍向中斜。

同音字

读音为hán的字 读音为han的字

基础解释

1.包容;包含:~义。 2.涵洞:桥~(桥和涵洞)。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水,圅声。本义:水泽众多) 同本义

    涵,水泽多也。——《说文》

    涵泳乎其中。——左思《吴都赋》

    涵,沉也。——《方言》十

    又如:涵碧(形容水色碧绿深沉)

〈动〉

  1. 浸润;滋润

    僭始既涵。——《诗·小雅·巧言》。按,谓浸润渐渍也。传训容,谓借为含

    又如:涵煦(滋润覆照);涵濡(滋润,浸渍);涵浸(浸渍,滋润);涵畅(滋润化育,使之发扬);涵润(滋润)

  2. 包含,包容 。

    如:涵容(包容;包涵);涵沈(含藏);涵映(包含映照)

  3. 包涵,宽容 。

    如:涵忍(包涵容忍);涵谅(包涵原谅);涵容(包涵;宽容)

  4. 沉浸 。

    如:涵泳(在水中潜行。即游泳,沉浸,薰陶);涵浸(浸渍,滋润)

〈名〉

  1. 涵洞 。

    如:桥涵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涵涵-汉语大词典

涵涵1.水波晃动貌。
●唐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宋苏轼《东湖》诗:“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
2.雄浑自然貌。
●唐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涵-中華語文大辭典

涵ㄏㄢˊhán1.包容;包含。[例]~養│海~│包~。2.涵洞。[例]橋~│~閘。

涵-辞源3

【涵】11画 3717·2 hán  ㄏㄢˊ  胡男切,平,覃韻,匣。侵部。㊀沉浸。管子 度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倚則環,環則中,中則涵,涵則塞。”方言十:“潛、涵,沉也。楚 郢以南曰涵。”參見“涵泳②”。引申爲浸潤。全唐詩二七三 戴叔倫 題橫山寺:“露涵松翠濕,風涌浪花浮。”㊁包容。詩 小雅 巧言:“亂之初生,僭始旣涵。”傳:“涵,容也。”唐 李白 李太白詩二四 詠山樽之一:“外與金罍並,中涵玉醴虚。”

涵-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涵水811ㄏㄢˊhán形水澤多。《說文解字.水部》:「涵,水澤多也。」如:「涵澤」。動①浸潤、溼潤。《說文解字.水部》「涵」字.清.段玉裁.注:「涵,所受潤澤多也。」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詩:「威加諸部風霜肅,惠浸連營雨露涵。」②包容、容納。如:「包涵」、「海涵」。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唐.杜牧〈九日齊安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③沉潛、潛水。參見「涵淹涵淹」、「涵泳涵泳」等條。名涵洞的簡稱。如:「橋涵」。

涵-中華大字典

1、涵讀音:胡南切,音含,覃韻。釋文:
❶本作捇。《說文》:捇。水澤多也。詩曰。譖始旣捇。
❷沈也。《方言》:潛、~。沈也。楚郢以南曰~。或曰潛。《箋疏》:眾經音義十六引作浛。浛與~同。
❸容也。《詩巧言》:譖始旣~。
 〔按朱駿聲曰。謂浸潤漸漬也。傳訓容。謂借爲含。箋訓同。謂借爲弇。似失之〕。
2、涵讀音:胡讒切,音咸,咸韻。釋文:同也詩僭始旣~。鄭康成讀。見《集韻》。
3、涵讀音:下啗切,感韻。釋文:沒也。見《玉篇》。
4、涵讀音:胡感切,音頷,感韻。釋文:
❶水入船。見《廣韻》。
❷同淊。《廣韻》:淊、水和泥。或作~。
5、汵讀音:古暗切,音紺,勘韻。始南切,音弇,覃韻。釋文:同淦。《說文》:淦。水入船中也。一曰泥也。淦或从今。〔接集韻覃韻。水入舟隟謂之淦。一曰水名。或从今。从含〕。
6、汵讀音:鉏簪切,音岑,侵韻。釋文:
❶池也。見《集韻》。
❷石也。《山海經西山經》:又北百八十里。曰號山。多~石。
 〔注〕:~、或音金。未詳。
7、汵讀音:胡南切,音含,覃韻。釋文:捇或字。《集韻》:捇。水澤多也。或从今。
8、浛讀音:胡紺切,音憾,勘韻。釋文:水和泥也。見《玉篇》。
9、浛讀音:姑南切,音弇,覃韻。釋文:淦或字。《集韻》:水入舟隟謂之淦。一曰水名。或从含。
10、浛讀音:胡南切,音含,覃韻。釋文:
❶沈也。見《集韻》。
 〔按六書故。捇、別作~、濲〕。
❷~洭。縣名。漢置。屬桂陽郡。洭水所出。當今廣東英德縣。漢書地理志及水經洭水注均作含。
11、淊讀音:戶感切,音頷,感韻。於陷切,音韽,陷韻。釋文:泥水~~也。一曰繰絲湯。見《說文》。
12、淊讀音:於咸切,音鉍,咸韻。於陷切,音韽,陷韻。釋文:沒也。見《集韻》。
13、淊讀音:以冉切,音琰,琰韻。釋文:灩或字。《集韻》:瀲灩水滿貌。或从臽。亦作淡。
14、淊讀音:胡南切,音含,覃韻。釋文:浛或字。《集韻》:浛。沈也。或作~。
15、淦讀音:古暗切,音紺,勘韻。釋文:
❶水入船中也。一曰泥也。~、或从今。見《說文》。《段注》:~者、浸淫隨理之意。
❷水名。《漢書地理志》:豫章郡。新~縣。
 〔注〕:~水所出。西入湖漢也。
 〔按水道提綱。湖漢水、卽贛水上流之貢水也。淸一統志云。~水。在江西淸江縣東南三十里。源出縣東南離嶺。經紫~山。至淸江鎭。會蛇溪水入贛江。漢新~縣以此名。攷淸江鎭。今樟樹鎭也〕。
❸通灨。《集韻》:灨。水名。一曰邑名。在豫章。通作~。
16、淦讀音:姑南切,音弇,覃韻。釋文:水入舟隟謂之~。一曰水名。或从今、从含。見《集韻》。
17、淦讀音:胡南切,音含,覃韻。釋文:浛或字。《集韻》:浛。沈也。或作~。
18、捇釋文:涵本字。見《說文》。

涵-漢語大字典


(一)hán 《廣韻》胡南切,平覃匣。侵部。
(1)水泽多。《説文·水部》:“ࣹ¯܌水澤多也。”《集韻•য়٩߻》:“ࣹ¯܌或从函。”
(2)浸润;润泽。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水部》:“涵,所受潤澤多也。”唐戴叔倫《題横山寺》:“露涵松翠濕,風湧浪花浮。”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威加諸部風霜肅,惠浸連營雨露涵。”
(3)包容;包含。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水部》:“涵訓容者,就受澤多之義而引申之。”《詩·小雅·巧言》:“亂之初生,僭始既涵。”毛傳:“涵,容也。”馬瑞辰通釋:“涵,亦从《傳》訓容為允,謂言未信而姑容之也。”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擕壺上翠微。”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的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的界限打破。”
(4)宽恕;宽大。《宋史·韓維傳》:“翰林學士范鎮作批答不合旨,出補郡。維言:‘鎮所失只在文字,當涵容之。’”清楊鳳苞《南疆逸史跋·八》:“其才似宏而譾,其識似卓而陋,其量似涵而隘,其學似正而曲。”
(5)沉没,浸在水中。《方言》卷十:“涵,沉也。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潛。”《玉篇·水部》:“涵,没也。”《廣韻·覃韻》:“涵,涵泳。”《字彙·水部》:“涵,沉浸也。”《文選·左思〈吴都賦〉》:“ઓߩ܊鯖鰐,涵泳乎其中。”李善注引劉逵曰:“涵,沉也。”唐韓愈《祭鱷魚文》:“鱷魚之涵淹卵育於此,亦固其所。”
(6)公路或铁路与沟堤相交处使水从路下通过的管或洞。清魏源《道光洋艦征撫記上》:“就海灘高處,周圍樹栅,開池浸滷,投以石灰,頃刻湯沸,不爨自然,夕啓涵洞,隨潮出海。”
(二)hàn 《廣韻》胡感切,上感匣。
水入船。《廣韻·感韻》:“涵,水入船。”

涵-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涵hán
①包含;包容:~养|海~。
②指涵洞:桥~(桥和涵洞)。

涵-汉语大词典

涵han
ㄏㄢˊ
〔《广韵》胡男切,平覃,匣。〕
1.浸润;滋润。
●唐戴叔伦《题横山寺》诗:“露涵松翠湿,风涌浪花浮。”
●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威加诸部风霜肃,惠浸连营雨露涵。”
2.沉浸。
●南朝梁元帝《望江中月影》诗:“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参见“涵泳”、“涵濡”。
3.包含,包容。
●《诗·小雅·巧言》:“乱之初生,僭始既涵。”
●毛传:“涵,容也。”
●晋葛洪《抱朴子·道意》:“道者,涵干括坤。”
●元耶律楚材《再用韵赠国华》:“似海词源涵万水,如鲸饮量吸长川。”
●臧克家《泥淖集·匕首颂》:“匕首一柄,三寸长,铁的鞘子,涵着冷光。”
4.宽容。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5.见“涵洞”。

涵-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南切,音含。【說文】水澤多也。【揚子·方言】涵,沉也。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潛。
◎又容也。【詩·小雅】僭始旣涵。
★又【集韻】胡纔切,音咸。詩小雅鄭康成讀。
★又【廣韻】胡感切,音頷。【玉篇】沒也。一曰水入船。 【集韻】或从圅作𣹢,从岑作涔。

涵 -古漢語常用詞典

hán
①潛入水中。左思《吳都賦》:“~泳乎其中。”②包含,包容。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孫仲固帥興元》:“正江~秋影雁初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án

1、[涵盖]hán gài

包括;包容:作品题材很广,~了社会各个领域。

2、[涵养]hán yǎng

滋润养育。

3、[涵洞]hán dòng

公路或铁路与沟渠相交的地方使水从路下流过的通道,作用和桥类似,但一般孔径较小。

4、[涵义]hán yì

同“含义”。

5、[桥涵]qiáo hán

桥梁和涵洞的合称。

6、[涵管]hán guǎn

管状的涵洞,也指形成涵洞的管道。

7、[涵闸]hán zhá

涵洞和水闸的总称。

8、[涵容]hán róng

包容;包涵:不周之处,尚望~。

9、[涵蓄]hán xù

见〖含蓄〗。

10、[泓涵]hóng hán

水深广貌。比喻学问渊博。

11、[玉涵]yù hán

指如宝玉般具有很高的涵养。

12、[渊涵]yuān hán

1.包容,深涵。 2.深广。

13、[停涵]tíng hán

停蓄沉浸。

14、[哲涵]zhé hán

知识丰富有涵养。

15、[涵咀]hán zuǐ

谓含食而细嚼之。比喻仔细体会。

16、[涵畜]hán chù

意思或感情含而不露。

17、[浑涵]hún hán

1.博大深沉。《新唐书·文艺传上·杜审言杜甫传赞》:“至 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明 高攀龙《讲义·仁者人也》:“夫子语意浑涵,原无所不该。”清 陈梦雷《送官子之盖州序》:“海之为德坎而能下,窈乎深以有容,其源远流长,浑涵洋溢而无溪涧湍激漂瀑之态。” 2.包含;包藏。《宋史·苏轼传》:“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清 钱泳《履园丛话·科第·鼎甲》:“子文元气浑涵,如玉在璞中,其光必发。” 3.含蓄;含混。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孟浩然 诗云:‘江清月近人’,杜陵 云:‘江月去人只数尺’…… 浩然 之句浑涵,子美 之句精工。”明 袁宗道《答汪提学静峰》:“今復得手教,名言满纸,益修密行,不被人覷破,尤是妙语,正与弟前答书相合;但只説得浑涵,而弟发洩太尽。”清 林则徐《会谕广州府转饬吐那查复买受空趸并遵式具结》:“查本年收缴烟土之后,各国货船本皆飭照新例,具结写明‘如有夹带鸦片,人即正法,船货没官’字样,旋因花旗货船於五月初一日首先进口,彼时新例条款尚未颁到,结内字样,稍近浑涵,续到各船,遂尔相沿未改。”

18、[涵淡]hán dàn

水波荡漾貌。

19、[涵润]hán rùn

滋润。

20、[涵畅]hán chàng

滋润化育,使之发扬。

21、[涵灌]hán guàn

滋润灌溉。

22、[涵溶]hán róng

深广。

23、[石涵]shí hán

石砌的蓄水池。

24、[涵沈]hán shěn

含藏。

25、[涵煦]hán xù

滋润养育。唐 张说《大唐祀封禅颂》:“菌蠢滋育,氤氲涵煦。”宋 曾巩《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 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清 刘大櫆《送倪司城序》:“我朝之有天下,休息涵煦百年之久,民之散者以聚,地之草莱荒芜者以闢。”

26、[涵虚]hán xū

指水映天空。

27、[泳涵]yǒng hán

涵泳,沉浸。

28、[静涵]jìng hán

静心涵泳。

29、[涵映]hán yìng

包含映照。

30、[渐涵]jiàn hán

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

31、[沈涵]shěn hán

亦作“沉涵”。沉浸;涵泳。

32、[涵意]hán yì

犹涵义。

33、[涵咏]hán yǒng

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

34、[涵女]hán nǚ

有内涵、有修养、有气质的女子。

35、[煦涵]xù hán

覆育滋润。汪洋《重来闽海见市政修明奉寄许公》诗:“煦涵声教 文公 化,灌溉湖田 白傅 思。”

36、[渟涵]tíng hán

1.水泽。 2.水积聚。

37、[镜涵]jìng hán

像镜子一样映照万物。

38、[涵澹]hán dàn

亦作“涵淡”。水激荡貌。

39、[涵察]hán chá

犹谅察。

40、[涵潢]hán huáng

包容积聚。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