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丿 丿
左窄右宽。“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夜”上横宜短,竖画正直,撇画平行,捺画舒展。整体紧凑。

同音字

读音为yè的字 读音为ye的字

基础解释

液体:汁~。血~。溶~。~态。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2. 同本义

    液,汁也。——《字林》

    人有精气津液。——《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鼻出清液。——《素问·腹中论》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唐· 李白《古风》

    又如:泪液(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胃液;津液;唾液;溶液

  3. 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非固态物质 。

    如:体液;脑脊液;细胞内液

〈动〉

  1. 冰冻融解;溶化

    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改积藏。——《文子》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齐民要术》

    又如:液液(融解的样子;津润的样子);液蹣(脂液流出)

  2. 浸渍

    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周礼》

  3.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

  4. 渗漏

    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尉缭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液液-汉语大词典

液液融解貌;津润貌。
●《参同契》卷中:“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
●清唐甄《潜书·除疾》:“我有疾曰逸。其寂也液液然,其动也泄泄然,其流也不知其所之焉。”

液-中華語文大辭典

液丨ㄝˋyè1.液體。[例]血~│唾~|溶~│~態氧。2.姓。

液-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液 yè
❶液體。
屈原《遠遊》:
吸飛泉之微~兮,懷琬琰之華英。
又津液。
《素問·腹中論》:
臭出清~。
❷浸漬。
《周禮·考工記·弓人》:
故角三~而幹再~。
❸[液廷]即「掖廷」。宫嬪居住的地方。
《漢書·王莽傳》:
長秋宫未建,~~媵未充。

液-中華大字典

1、液讀音:夷益切,音繹,陌韻。釋文:
❶锆也。見《說文》。《通訓定聲》:一切經音義引說文。锆、潤也。素問調經論。人有精氣津~。滲於空竅。畱而不行者、爲~也。
❷汁也。《文選張衡賦》:漱飛泉之瀝~兮。
❸淫~。音連延而流~不絕之意。《禮記樂記》:淫~之。
❹淸~。淸水也。《素問腹中論》:鼻出淸~。
❺泰~。池名。《漢書郊祀志》: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名曰泰~。
 〔按亦作太~。在漢建章故宮西。未央宮北。亦謂之倉池。又今京師三海者。卽淸西苑。亦稱太~池〕。
❻湯~。湯藥也。《史記扁鵲傳》:病不以湯~。
❼十月雨謂之~雨。見《荆楚歲時記》。
❽雲~。石名。《本草》:雲母一名雲~。
❾~女。水名。《山水經北山經》:泰戲之山。~女之水出于其陽。南流注于沁水。《畢注》:山在今山西繁峙縣西。
❿~體。物之流動者也。理科分世界物質爲氣體、~體、固體。
⓫姓也。《姓氏書辨證》:~。碑本作掖。師古曰。~氏。上古道術之士。善於鍊化。能作~湯者。後嗣因以~爲姓。
⓬同醳。《考工記弓人》:凡爲弓。冬析幹而春~角。《司農注》:~讀爲醳。
 〔按朱駿聲曰。~、解也〕。
⓭同掖。《漢書王莽傳》:~門。
 〔注〕:~與掖同。
2、液讀音:施隻切,音釋,陌韻。釋文:
❶漬也。見《集韻》。
❷潤也。《西京雜記》:滑~如新。
❸解散也。《文子上仁》:渙乎其若冰之~。
3、洂釋文:液或字。見《集韻》。
4、醳讀音:夷益切,音睪,思積切,音昔,陌韻。釋文:
❶苦酒。見《廣韻》。
❷以酒食養兵士也。《史記淮陰侯傳》。~兵。
❸醇酒。見《集韻》。
❹~酒久釀酉澤也。見《釋名釋飮食》。
❺和~。醴釀之名。卽今卒造之酒也。《禮記郊特牲注》:舊~之酒。
❻舊~之酒。謂昔酒也。見《禮記郊特牲注》。
❼或作澤。《禮記郊特牲》:舊澤之酒也。
 〔注〕:澤、讀爲~。
5、醳讀音:施隻切,音釋,陌韻。釋文:
❶古釋字。《史記張儀傳》: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之。
❷液或字。《集韻》:液。漬也。或作~。

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液㈠水811(語音)ㄧㄝˋ(語音)yè名流質。如:「唾液」、「汁液」、「血液」、「溶液」。液㈡水811(讀音)ㄧˋ(讀音)yì㈠之讀音。

液-中草药辞典

【读音】yè
【繁体】液
液<名>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同本义[liquid]
液,汁也。――《字林》
人有精气津液。――《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鼻出清液。――《素问·腹中论》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唐·李白《古风》
又如:泪液(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胃液;津液;唾液;溶液
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非固态物质[fluid]。如:体液;脑脊液;细胞内液
液<动>
冰冻融解;溶化[melt]
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改积藏。――《文子》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
液yè能流动,有一定的体积而无一定形状的物质:~体。溶~。血~。奶~。

液-漢語大字典


《説文》:“液,ৗdٟ。从水,夜聲。”
(一)yè 《廣韻》羊益切,入昔以。鐸部。
(1)液体。如:血液;唾液;溶液。《説文·水部》:“液,ৗdٟ。”《玉篇·水部》:“液,津也。”《廣韻·昔韻》:“液,津液。”《莊子·人間世》:“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毁,以為門户則液樠,以為柱則蠹。”陸德明釋文:“司馬云:‘液,津液也。樠,謂脂出樠樠然也。’崔云:‘黑液出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意即為之液湯火齊逐熱,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四:“尚恐丹液遲,志願不及申。”清魏源《默觚上·學篇十三》:“自非旋其地力、雨露、人事畢注于斯,日夜滋息于斯,其能膏液融渥油然浡然不容已乎?”
(2)溶化;融解。《文子·上仁》:“涣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敢積藏也。”《齊民要術·種苜蓿》:“每至正月,燒去枯葉。地液輒耕壠,以鐵齒ਫҦűਫҦű之,更以魯斫斸其科土,則滋茂矣。”唐劉禹錫《天論上》:“斬材窾堅,液礦硎鋩。”
(3)渗漏。《尉繚子·治本》:“木器液,金器腥。聖人飲於土,食於土,埏埴以為器。”
(4)润泽。《西京雜記》卷六:“魏襄王冢皆以文石為槨,高八尺許,廣狹容四十人,以手捫槨,滑液如新。”
(5)通“掖”。在旁边的。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豫部》:“液,叚借為掖。”《漢書·王莽傳上》:“皇帝即位三年,長秋宫未建,液廷媵未充。”顔師古注:“液與掖同音通用。”
(6)姓。《廣韻·昔韻》:“液,姓。”《急就篇》:“液容調。”顔師古注:“上古道術之士,善於鍊化,能作液湯者,後嗣因以液為姓。容調者,言其容止調和。”
(二)shì 《集韻》施隻切,入昔書。鐸部。
同“醳”。浸泡。《集韻·㫺韻》:“液,漬也。或作醳。”《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為弓,冬析幹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鄭玄注引鄭司農曰:“液,讀為醳。”賈公彦疏:“先鄭‘液讀為醳者’,醳是醳酒之醳,亦是漬液之義,故讀從之也。”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水部》:“液,鄭司農液讀為醳,謂重繹治之。”

液-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液yè
液体:汁~|血~|溶~|~态。

液-辞源3

【液】11画 3014·71.yè  ㄧㄝˋ  羊益切,入,昔韻,喻 四。鐸部。㊀汁,液體。素問 宣明五氣論:“五臟化液:心爲汗,肺爲涕,肝爲淚,脾爲涎,腎爲唾,是爲五液。”文選 漢 張平子(衡)思玄賦:“漱飛泉之瀝液兮,咀石菌之流英。”注:“字林曰:液,汁也。”㊁通“掖”。漢書九九上 王莽傳:“長秋宮未建,液廷媵未充。”注:“液與掖同音通用。”掖廷,宮内妃嬪居住的地方。2.shì  ㄕˋ  集韻施隻切,入,昔韻,審 三。鐸部。浸漬。周禮 考工記 弓人:“凡爲弓,冬析幹而春液角。”

液-汉语大词典

液ye
〡ㄝˋ
〔《广韵》羊益切,入昔,以。〕
1.液体。
●《楚辞·九章·悲回风》:“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汉张衡《思玄赋》:“漱飞泉之沥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唐李白《古风》之四:“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十三》:“自非旋其地力、雨露、人事毕注于斯,日夜滋息于斯,其能膏液融渥油然浡然不容已乎?”
2.谓冰冻融解;溶化。
●《文子·上仁》:“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敢积藏。”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垄。”
●唐刘禹锡《天论上》:“斩材窾坚,液矿硎铓。”
3.渗漏。
●《尉缭子·治本》:“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
4.浸渍。
●《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
5.润。
●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西京杂记》卷六:“以手扪椁,滑液如新。”
6.通“掖”。参见“液廷”。
7.姓。古代有道术之士名液客调。见《急就篇》卷一唐颜师古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血液]xuè yè

心脏与血管中流动的不透明的具有黏滞性的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功能。成年人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

2、[液体]yè tǐ

有一定体积,可随容器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形状的物质。液体的性质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在外力作用下不易改变其体积,但容易流动。如水、汽油等在常温下都是液体。

3、[汁液]zhī yè

汁儿。

4、[溶液]róng y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形式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有固态的,如合金;有液态的,如糖水;有气态的,如空气。通常指液态溶液。

5、[琼浆玉液]qióng jiāng yù yè

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6、[输液]shū yè

把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有的溶有药物)用一定的装置通过静脉输送到体内,以补充体液并达到治疗的目的。

7、[液晶]yè jīng

液态晶体的简称。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为介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状态。它像通常的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分子排列又类似晶体,具有有序结构倾向,因而具有晶体光学特性。利用某些液晶在电场、磁场、热、压力等作用下改变透明度、颜色或反射率的性质,可制成显示器。

8、[液压]yè yā

当水、油或其他液体受压流过小孔或管子时所呈现的阻力或所传送的压力来操作的--机械装置。

9、[液化]yè huà

1.气体因温度降低或压力增加而变成液体:~石油气。 2.机体的某些组织因发生病理变化而变成液体。

10、[液态]yè tài

物质的液体状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

11、[唾液]tuò yè

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口腔壁上的许多小腺所分泌的黏液,在口腔里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液体。有防止口腔干燥、润湿食物和分解淀粉等作用。

12、[精液]jīng yè

男子和雄性动物生殖腺分泌的含有精子的液体。

13、[汗液]hàn yè

14、[体液]tǐ yè

人和动物体内的液体。分细胞内的液体和细胞外的液体。高等动物细胞外的体液有血浆、淋巴、组织液、脑脊液等。有运送物质、保护组织、参与身体机能调节等作用。

15、[黏液]nián yè

人和动植物体内分泌出来的黏稠液体。

16、[胃液]wèi yè

胃腺分泌出来的液体,呈酸性,无色透明,主要含有胃蛋白酶、盐酸和黏液。有消化食物和杀菌的作用。

17、[粘液]nián yè

1.一种胶粘物质,主要来自各种植物种皮(褐藻、蜀葵、亚麻),类似树胶(阿拉伯树胶),在水中膨大而不溶解,成一种粘滑的团块。 2.粘膜所产生的一种富含粘蛋白的胶粘而滑润的分泌物。

18、[津液]jīn yè

中医学名词。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统称。有营养和润泽体内组织器官和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作用。有时也专指唾液。

19、[泪液]lèi yè

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泪液有保持眼球表面湿润,清洗眼球的作用。通称眼泪。

20、[毒液]dú yè

有毒的液体:毒蛇头部的毒腺分泌~。

21、[脓液]nóng yè

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混和物。

22、[浆液]jiāng yè

机体内浆膜分泌的液体,无色,透明,有润滑作用。

23、[洗液]xǐ yè

一般指女性洗液,又名洁阴洗液、女性抗菌洗液,它是指女性用来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治疗妇科炎症,以达到杀灭阴部的致病微生物、消毒的洗液。

24、[液氧]yè yǎng

一种苍白蓝色透明易动的磁性液体,经压缩气态氧制得,主要用于液氧炸药和在火箭推进剂中作氧化剂。

25、[滤液]lǜ yè

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

26、[滑液]huá yè

由关节滑囊和腱鞘的滑液膜分泌的,含有类似粘蛋白物质的透明粘质润滑液。

27、[试液]shì yè

用于化学试验的溶液。

28、[胰液]yí yè

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无色透明,碱性,内含碳酸氢钠、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由胰腺分泌出来之后,经导管流入小肠。

29、[玉液]yù yè

指美酒。

30、[液汁]yè zhī

取自固体食物的液汁,体液,树液。

31、[肠液]cháng yè

小肠黏膜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能将被胃液和胰液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消化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32、[液泡]yè pào

细胞质中泡状的结构,内含液体,周围有薄膜使液泡与细胞质分开。

33、[凤液]fèng yè

宫池的美称。

34、[柔液]róu yè

犹柔润。

35、[便液]biàn yè

屎尿。《旧唐书·郭霸传》:“请示 元忠 便液,以验疾之轻重。”《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元平 为人眇小,无须,见 希烈 恐惧,便液污地。”胡三省 注:“便液,谓屎溺也。”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亿 惧,便液俱下,面无人色。”

36、[鸾液]luán yè

鸦片。

37、[镕液]róng yè

犹融合。

38、[松液]sōng yè

1.即松脂。 2.指松烟墨汁。

39、[鼻液]bí yè

鼻涕。

40、[冻液]dòng yè

谓冰雪融化成的水。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