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
拼音
pǔ笔顺
丶 丶 ㇀ 一 丨 𠃌 一 一 丨 丶“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甫”上横稍长,横向笔画平行、均匀。下框宽度适中,边竖端正,竖画居中。
同音字
读音为pǔ的字 读音为pu的字基础解释
1.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乍~(在浙江)。~口(在江苏)。 2.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甫声。本义:水滨)
同本义
浦,濒也。——《说文》
率彼淮浦。——《诗·大雅·常武》
江浦之橘。——《吕氏春秋·本味》
望涔阳兮极浦。——《楚辞·湘君》
召洛浦之宓妃。—— 张衡《思玄赋》
又如:浦淑(水边的美女);浦帆(水滨的帆船);浦溆(水边);浦鸥(水边的鸥鸟);浦滩(滩岸)
指池、塘、江河等水面 。
如:浦月(谓江河水中之月);浦屿(水中小岛)
江河与支流的汇合处
还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战国策·秦策》
又如:浦口(小河入江的地方);浦海(江河的入海口)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浦-中華語文大辭典浦ㄆㄨˇpǔ1.水邊;河岸。[例]江〜∣河〜∣南〜。2.支流匯入大河或海的地方。多用於地名。如浦口,在江蘇;合浦,在廣西。3.姓。
浦-中華大字典1、浦讀音:頗五切,音普,麌韻。釋文:
❶水瀕也。見《說文》。《段注》:大雅、率彼淮~傳曰。~、厓也。
❷岸也。《呂覽召類》:堯戰於丹水之~。
❸大水有小口別通曰~。見《廣韻》。
❹荒~。舒鳩地。《左襄二十四年傳》:楚子師於荒~。
❺~陽。江名。《水經漸水注》:~陽江水。導源烏傷縣。
〔按淸一統志云。~陽源出浙江~江縣。西深裊山東溪三十餘里。~江縣卽漢烏傷縣也。又、禹貢三江。~陽居其一。詳江字〕。
❻合~。郡名。漢置。故城在今廣東海康縣境。
〔又〕:東漢郡名。屬交州。故城在今廣東合~縣境。
〔又〕:縣名。漢置。屬合~郡。故城在今廣東合~縣東北七十五里。
❼江~。縣名。明置。屬應天府。淸屬江寧府。今因之。縣城在江寧縣西北四十里。所屬有~口。與江寧對岸。爲津~鐵路南端。由此北達天津。
❽~城。縣名。唐置。屬江南道建州。今爲福建~城縣治。
❾姓也。《廣韻》:晉有起居注~選。
902.【浦】
一水邊,河邊,江邊。詩經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率:沿著走。)
二水港,港口。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王勃滕王閣詩:“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杜甫朝詩:“浦帆晨初發,郊扉冷未開。”周邦彥蘭陵王詞:“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
pǔ
①水邊,岸邊。《詩經•大雅•常武》:“率彼淮~。”②小河流入江海的入口處。《宋書•徐寧傳》:“至廣陵尋親舊,還遇風,停~中。”
浦
《説文》:“浦,瀕也。从水,甫聲。”
pǔ 《廣韻》滂古切,上姥滂。魚部。
(1)水滨。《説文·水部》:“浦,瀕也。”桂馥義證:“瀕也者,《詩》釋文、《藝文類聚》、《白帖》竝引作‘水瀕也’,徐鍇本同。”《廣雅·釋邱》:“浦,厓也。”王念孫疏證:“浦者,旁之轉聲。”《詩·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毛傳:“浦,涯也。”《吕氏春秋·本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高誘注:“浦,濱也,橘所生也。”宋王安石《題燕侍郎山水圖》:“往時濯足瀟湘浦,獨上九嶷尋二女。”
(2)指池、塘、江、河等水面。唐駱賓王《櫂歌行》:“葉密舟難蕩,蓮疏浦易空。”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之一:“貪看白鷺横秋浦,不覺青林没晚潮。”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再不被瀟湘暮雨催,再不盼遠浦帆歸。”清魏源《江南水利全書叙》:“地平者,形勢高下之一定,水平則低田築堤,使大水不能入民田,可使堤外塘浦之水自高於江,而江水自高於海。”
(3)江河与支流的汇合处。《玉篇·水部》:“浦,水源枝注江海邊曰浦。”《廣韻·姥韻》:“浦,《風土記》云:‘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國語·晋語四》:“夫教者,因體能質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後大。”韋昭注:“卬,迎也。言川有原,因開利迎之以浦然後大。”《世説新語·賞譽》“庾公為護軍”南朝梁劉孝標注引《徐江州本事》:“(桓彝)至廣陵尋親舊,遇風停浦中累日。”
(4)通大河的沟渎、水渠。宋朱長元《吴郡圖經續記·治水》:“或五里七里而為一縱浦,又七里或十里而為一横塘。”
(5)姓。《通志·氏族略五》:“浦氏,晋《起居注》有尚方丞浦選,宋有員外郎浦延熙。望出京兆。”
浦 pǔ
❶水邊,岸邊。
《詩經·大雅·常武》:
率彼淮~。
❷小河流入江海的入口處。
《宋書·徐寧傳》:
至廣陵尋親舊,還遇風,停~中。
浦p?
ㄆㄨˇ
〔《广韵》滂古切,上姥,滂。〕
1.水边,河岸。
●《诗·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毛传:“浦,涯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出乎椒丘之阙,行乎州淤之浦。”
颜师古注:“浦,水涯也。”
●宋叶适《送蒋少韩》诗:“濯足洞庭浦,晞发君山巅。”
2.小水汇入大水处。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3.指河流入海处。
●《文选·张衡〈西京赋〉》:“光炎烛天庭,嚣声震海浦。”
李善注:“海浦,四渎之口。”
●南朝梁沈约《早发定山》诗:“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浅浅。”
4.注入大河的川流。
●《国语·晋语四》:“夫教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
●五代薛昭薀《浣溪沙》词:“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桌船郎。”
5.指人工修的向江河排水的沟渠。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治水》:“循古遗迹,或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又七里或十里而为一横塘。因塘浦之土以为堤岸,使塘浦阔深,堤岸高厚,则水不能为害,而可使趋于江也。”
6.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水,上承俞元之南池,周四十七里,一名河水,与邪龙分浦。”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安乐公主﹞又为九曲流杯池,作石莲花台,泉于台中浦水,穷天下之壮丽。”
7.港汊,可泊船的水湾。
●宋洪迈《夷坚丙志·林翁要》:“惊涛亘天,约行百余里,随流入小浦中,获遗物一笥,颇有所资而归。”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李氏说道:‘这大风只在顷刻间来了,依我说,把船快放入浦里去躲这大风。’”
8.姓。
●明有浦源。见《明史·文苑传一·林鸿》。
浦 pǔ
① 名水边,岸边。《诗经·大雅·常武》:“率彼淮~。” ② 名小河流入江海的入口处。《宋书·徐宁传》:“至广陵寻亲旧,还遇风,停~中。”
【浦】10画 3312·7 pǔ ㄆㄨˇ 滂古切,上,姥韻,滂。魚部。㊀水濱。詩 大雅 常武:“率彼 淮浦,省此 徐土。”傳:“浦,涯也。”㊁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文選 漢 王仲宣(粲)登樓賦:“挾清 漳之通浦兮,倚曲 沮之長洲。”世説新語 賞譽下“庾公爲護軍”注引 徐江州本事:“(桓彝)至 廣陵尋親舊,遇風,停浦中累日。”㊂姓。晉有尚方丞 浦選,宋有員外郎 浦延熙。見 通志二九 氏族五 代北四字姓。
浦-康熙字典浦
【巳集上】【水字部】 浦
★【唐韻】滂古切【集韻】【韻會】頗五切【正韻】滂五切,𠀤音普。【說文】瀕也。【詩·大雅】率彼淮浦。
◎又【玉篇】水源枝注江海邊曰浦。【風土記】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又浦陽,江名。【廣輿記】浦江,本吳越三江之一。
◎又浦江,縣名,屬金華府。浦城,屬建寧府。
◎又合浦,漢郡名,屬交州。
◎又荒浦,舒鳩地名,見【左傳·襄二十四年】。
◎又姓。晉起居注浦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ǔ
1、[黄浦江]huáng pǔ jiāng
长江下游支流。流经上海市区,在吴淞口注入长江。长113.4千米。下游江阔水深,是上海港的主要组成部分。
2、[浦口]pǔ kǒu
小河入江之处。
3、[南浦]nán pǔ
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南朝 梁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 李贺《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清 曹寅《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 2.词牌名。唐《教坊记》有《南浦子》曲,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阅《词谱·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县 西南,章江 至此分流。唐 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聂文郁 注:“本诗 南浦 ……应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宋 王安石《南浦》诗:“南浦 随花去,迴舟路已迷。”清 宋琬《罗篁庵先生生日歌》序:“西山 南浦,长吟帝子之高楼;白下 长干,重启 谢公 之别墅。” 4.古水名,一名 新开港,在今 武汉市 南。唐 李白《江夏行》:“适来往 南浦,欲问 西江 船。”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南浦,在 鄂州 江夏县 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4、[江浦]jiāng pǔ
1.江滨。《吕氏春秋·本味》:“江 浦之橘,云梦 之柚。”高诱 注:“浦,滨也。”唐 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忽如 江 浦上,忆作捕鱼郎。”唐 张说《晦日》诗:“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 2.泛指江河。北周 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藏之山巖,可使云雾鬱起;济之江浦,必当蛟龙绕船。”唐 杜甫《鸥》诗:“江浦寒鸥戏,无他亦自饶。”明 高启《虎邱行次朱赏静见寄韵》:“秋风今朝动江浦,掛席正是当年期。”
5、[洛浦]luò pǔ
1.洛水之滨。 2.借指洛神。
6、[溆浦]xù pǔ
地名。在湖南西部。
7、[澉浦]gǎn pǔ
地名。在浙江北部,临杭州湾。
8、[鹤浦]hè pǔ
指 鹤江。
9、[银浦]yín pǔ
银河。
10、[寒浦]hán pǔ
寒冷的水滨。
11、[洲浦]zhōu pǔ
洲边。
12、[山浦]shān pǔ
山麓近水处。
13、[雪浦]xuě pǔ
积雪的水边。
14、[帮浦]bāng pǔ
泵的旧称。[英pump]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在重力的影响下,口部帮浦在水面上可能比在水中更需要下颔的力量,因为生物在水里体重多少会较轻。2、一个神经元从邻近的神经元接收到讯息而决定采取行动时,会打开表面上的帮浦让钠离子涌进来。3、冷却装置和套服中的照明、风扇、通讯器使用同样的内置电源;一个帮浦令一公升冰水(储存在一个形状特殊的容器中)从头到脚进行循环。4、就好像一个水泵-水帮浦,灵活的腰大肌可以促进身体滑液的流动。5、第二部份则是利用储氢材料氢化的特性设计应用装置,例如,可携式储氢槽、热帮浦和燃料电池等等。6、无帮浦手术似乎减少了较大栓子的数量。7、光电板斜放在屋顶,它提供足够的太阳电能带动抽水帮浦能够让水经过屋顶回到大楼下面的水箱里循环。8、该团队正在开发的帮浦仅需要数伏特电力,手表用的电池就可以提供了。9、人的心脏和帮浦类似。10、如一般所习知的,注射帮浦118最好使用具有不同注射速度的蠕动式帮浦,其他可变换注射速度的帮浦也可以考虑。11、我们是一个帮浦制造商设在南京中国,自1985年以来,我们引进的先进技术和技术诀窍,从德国的ABS生产潜水污
15、[渔浦]yú pǔ
江河边打鱼的出入口处。
16、[丹浦]dān pǔ
丹水 之滨。
17、[鯨浦]jīng pǔ
大海。唐 王勃《乾元殿颂》序:“天街五裂,截鲸浦而飞芒;地纽三分,触鼇山而按节。”蒋清翊 集注:“鲸浦,谓海。”
18、[烟浦]yān pǔ
云雾迷漫的水滨。
19、[緑浦]lǜ pǔ
绿色的水滨。
20、[迎浦]yíng pǔ
语本《国语·晋语四》:“夫教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韦昭 注:“卬,迎也。言川有原,因开利迎之以浦,然后大。”后以“迎浦”指引入注汇大河的川流。
21、[歇浦]xiē pǔ
上海市 境内 黄浦江 的别称。也称“黄歇浦”。相传为 战国 时 楚 春申君 黄歇 所疏凿,故名。在诗文中常指代 上海。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之二:“歇浦 滩头遇 秋侠,秋侠 识为人中龙。”
22、[浦海]pǔ hǎi
江河的入海口。
23、[项浦]xiàng pǔ
掩浦 的别名。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 游 会稽,渡 浙江,梁(项梁)与 籍 俱观。籍 曰:‘彼可取而代也。’梁 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后因名其地为“项浦”。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六·湖州》:“掩浦 一名 项浦,在县东北一十六里。顾长生《三吴土地志》云:‘昔 项羽 观 秦皇 舆御,曰:可取而代也。伯父 项梁 闻,掩其口之处,因名之。’”
24、[浦滩]pǔ tān
滩岸。
25、[盐浦]yán pǔ
海滨出盐处。
26、[竹浦]zhú pǔ
多竹的水滨。
27、[鹊浦]què pǔ
流经 安徽 境内、中有 鹊洲 的 长江 江面。
28、[湾浦]wān pǔ
水流弯曲的水滨。
29、[浦溇]pǔ lóu
与大水相通的渠道。《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湖州 实濒 太湖,有隄为之限制,且列二十七浦漊,引导湖水以溉民田。”
30、[浚浦]jùn pǔ
通大河的深渠。
31、[濬浦]jùn pǔ
通大河的深渠。清 钦琏《舟行福山港》诗:“濬浦三十六,岁久大半湮。”
32、[夏浦]xià pǔ
夏天的水滨。
33、[鲸浦]jīng pǔ
大海。
34、[鮀浦]tuó pǔ
汕头 的别名。
35、[汉浦]hàn pǔ
汉皋。
36、[蚝浦]háo pǔ
产牡蛎的浅海。
37、[柳浦]liǔ pǔ
1.植柳的水滨。唐 赵嘏《西江晚泊》诗:“茫茫靄靄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 2.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凤凰山 下。为 浙江 南北交通要津。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钱塘县》:“柳浦,六朝 时谓之 柳浦埭。刘宋 泰始 二年遣 吴喜 击 孔顗 等於 会稽,喜 自 柳浦 渡,取 西陵,击斩 庾业。”
38、[鱼浦]yú pǔ
水边捕鱼之地,渔场。
39、[浦帆]pǔ fān
水滨的帆船。
40、[沙浦]shā pǔ
沙洲或沙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