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ún

笔顺

丿 丿

同音字

读音为lún的字 读音为lun的字

基础解释

1.沉没:沉~。~于海底。 2.没落;陷入(不利的境地):~落。~陷。~为奴隶。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水,仑( lún)声。本义:水起微波)

  2. 同本义

    沦,小波为沦。——《说文》

    河水清且沦猗。——《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

    从流而风曰沦。沦,文貌。”

  3. 沉沦;没落

    沦,渍也。——《广雅》

    沦于不测。——《淮南子·精神》。注:“入也。”

    微霜降而下沦兮。——《楚辞·远游》

    韩公沦卖药。—— 江淹《杂体诗》

    又如:沦化(变化;沦落);沦降(沦落);沦倾(陷落);沦滞(陷入苦境)

  4. 灭亡;丧亡

    沦,一曰没也。——《说文》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沦胥以铺。——《诗·小雅·雨无止》

    无沦胥以亡。——《诗·大雅·抑》

  5. 又如:沦翳(衰亡消失);沦坠(沦亡,消灭);沦替(没落衰微);沦殁(死亡);沦佚(沦没散失);沦溺(沉没;淹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沦-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沦-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沦-漢語大字典


“淪”的简化字。

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沦 lún
① 名水面的微波。《伐檀》:“河水清且~猗。” ② 动沉;沉没。屈原《远游》:“微霜降而下~兮,悼芳草之先零。” ③ 动陷入;陷没。《庄子·秋水》:“~于不测。” ④ 动沦落;流落。《琵琶行》:“今漂~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沦-辞源3

同:

沦-汉语大词典

沦(I)lun
ㄌㄨㄣˊ
〔《广韵》力迍切,平谆,来。〕
1.水的小波纹。亦谓水起小波纹,或使起波纹。
●《文选·谢庄〈月赋〉》:“声林虚籁,沦池灭波。”
●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沦,文貌。”
●清王士禛《何处故乡思》诗之一:“何处故乡思?风沦历城水。”
●闻一多《死水》诗:“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2.相率。
●元程钜夫《跋酸斋诗文》:“余读至《送弟之永州序》,恳款教告,五七言诗,长短句,情景沦至。”
参见“沦胥”。
3.陷入;沉沦。
●《庄子·秋水》:“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左思〈咏史〉》:“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
●宋陆游《感兴》诗:“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五》:“济汳莫辨源流,碣石沦于渤澥。”
●鲁迅《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无论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决,或者堕入神秘,沦于颓唐,而其主流还是一个:为人生。”
4.亡失。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然矢言之道盖阙,庸器之制久沦。”
●宋王安石《诸葛武侯》诗:“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参见“沦丧”。
5.降落;坠落。
●《楚辞·远游》:“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
●《魏书·田益宗传》:“然霜叶将沦,非劲飙无以速其箨。”
●清龚自珍《秋心》诗之二:“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6.进入;渗入。
●《淮南子·原道训》:“排阊阖,沦天门。”
高诱注:“沦,入也。”
●《汉书·邹阳传》:“德沦于骨髓,恩加于无穷。”
颜师古注:“沦,入也。”
7.古水名。
●《山海经·中山经》:“﹝荆山﹞又东五十五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
沦(II)l?n
ㄌㄨㄣˇ
〔《集韵》鲁本切,上混,来。〕
见“混沦”。
沦(III)guān
ㄍㄨㄢ
〔《集韵》姑顽切,平山,见。〕
复姓用字。

沦-中草药辞典

【读音】lún
【繁体】淪
沦<动>
(形声。从水,仑声。本义:水起微波)
同本义[ripple]
沦,小波为沦。――《说文》
河水清且沦猗。――《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
从流而风曰沦。沦,文貌。”
沉沦;没落[fallinto]
沦,渍也。――《广雅》
沦于不测。――《淮南子·精神》。注:“入也。”
微霜降而下沦兮。――《楚辞·远游》
韩公沦卖药。――江淹《杂体诗》
又如:沦化(变化;沦落);沦降(沦落);沦倾(陷落);沦滞(陷入苦境)
灭亡;丧亡[dieout]
沦,一曰没也。――《说文》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沦胥以铺。――《诗·小雅·
沦(淪)lún
⒈微波:~漪。
⒉沉,沉没:沉~。
⒊陷落:~陷。~亡。
────────────────—
沦lǔn1.见"混沦"。
────────────────—
沦guān1.复姓用字。见"泠沦"。

沦-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淪
★【唐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𠀤音倫。【說文】水波也。【爾雅·釋水】小波爲淪。【詩·魏風】河水淸且淪猗。【傳】小風拂水成文,轉如輪也。【韓詩外傳】順流而風曰淪。淪,文貌。
◎又【爾雅·釋言】淪,率也。【詩·小雅】淪胥以鋪。【箋】言牽率相引,而徧得罪。
◎又【博雅】淪,沒也。【書·微子】今殷其淪喪。
★又【集韻】縷尹切,音稐。盧困切,音論。義𠀤同。
◎又鱗淪,水相次貌。【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
◎又垽淪,水迴旋貌。【郭璞·江賦】垽淪溛瀤。
◎又濆淪,水勢相糾貌。【木華·海賦】𣽴濆淪而滀漯。
◎又混淪,未分離之貌。【列子·天瑞篇】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混淪。
◎又水名。【山海經】宣山,淪水出焉。
★又【集韻】姑頑切,音鰥。姓也。古有泠淪氏。
★又魯本切,㤻上聲。混淪,水流轉貌。
★又【韻補】叶閭員切,音連。【道藏歌】今日度元吉,憶曾狀曲泉。萬神同斯和,億劫豈知淪。

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沦(淪)lún
①沉没:沉~|~于海底。
②没落;陷入(不利的境地):~落|~陷|~为奴隶。

沦-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沦为
沦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ún

1、[沦陷]lún xiàn

1.(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区。国土~。 2.淹没。

2、[沦落]lún luò

沉沦:~风尘。半壁江山~敌手。

3、[沉沦]chén lún

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地:不甘~。~于浩劫。

4、[沦丧]lún sàng

消亡;丧失:国土~。

5、[沦亡]lún wáng

1.(国土)失陷;(国家)灭亡。 2.沦落;丧失:道德~。

6、[浑沦]hún lún

形容浑沌不清。

7、[漂沦]piāo lún

漂泊沦落。

8、[潜沦]qián lún

深陷。汉 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铭》:“不享遐年,以永春秋,往而不返,潜沦大幽。”

9、[沦薄]lún báo

犹漂泊。

10、[沦弃]lún qì

犹言沦落被弃。唐 王昌龄《岳阳别李十七越宾》诗:“具陈 江 波事,不异沦弃跡。”《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士陷赃贿,则沦弃於时,名重於利,故士多清脩。”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可知生际圣明,虽曲艺微长,不忧沦弃。”

11、[沦贱]lún jiàn

陷入卑下地位。

12、[沦夷]lún yí

衰微;沦落。

13、[沦痡]lún pū

犹言相继沦陷。谓相率遭受苦难。王闿运《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六年八月朔夜半,府城不守,自兹浹旬,九城沦痡。”参见“沦胥”。

14、[沦塞]lún sāi

沉沦阻塞;遭受困厄。《宋书·王玄谟传》:“王途始开,随復沦塞。”《宋书·顾觊之传》:“将迎有会,沦塞无兆。”南朝 梁 任昉《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年世贸迁,孤裔沦塞。”

15、[沦藴]lún yùn

见“沦蕰”。

16、[沦暮]lún mù

衰老。

17、[沦灭]lún miè

消亡;沉没。

18、[沦殁]lún mò

同“沦没”。

19、[弥沦]mí lún

1.弥漫深邃貌。 2.梦魇。 3.犹弥漫。充满;布满。

20、[沦隐]lún yǐn

隐遁;埋没。

21、[沦杂]lún zá

混杂。

22、[沦坏]lún huài

塌陷,毁灭。

23、[颓沦]tuí lún

颓坏沦没。

24、[沦卷]lún juàn

谓激浪冲塌河岸。

25、[鹘沦]hú lún

见“鶻圇”。

26、[隳沦]huī lún

败坏。

27、[涟沦]lián lún

细微的波纹。

28、[抑沦]yì lún

谓受压抑而沉沦。

29、[沦倾]lún qīng

陷落;倾覆。

30、[沦滞]lún zhì

1.谓仕途阻塞,屈居下位。 2.谓陷入苦境。 3.指陷入苦境的人。

31、[沦伤]lún shāng

零落衰败。

32、[渊沦]yuān lún

1.潭中微波。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杂若碎渊沦,高如破轇轕。” 2.比喻文章气势的屈折起伏。明 李东阳《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公之文章,演迤渊沦。” 3.埋没,沉沦。王闿运《<桂阳州志>序》:“学正逢时,承华清尘,三 杨 云翔,己独渊沦。”

33、[顿沦]dùn lún

困顿沉沦。

34、[倾沦]qīng lún

沦陷。

35、[沦斁]lún yì

败落。

36、[飘沦]piāo lún

1.飘泊沦落。 2.颓丧消沉。

37、[沦湑]lún xǔ

沦灭;沉没。

38、[抛沦]pāo lún

丢弃沦落。

39、[沦碎]lún suì

破损,破碎。

40、[沦没]lún mò

1.沉没;湮没。 2.(人)死亡。也作沦殁。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