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𠃍

同音字

读音为mì的字 读音为mi的字

基础解释

〔汨罗江〕洞庭湖水系河流之一。在湖南东北部。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投此江殉节。

详细解释

〈名〉

  1. 水名 。源出湘赣交界处,为汨罗江的上游。经古罗城又称罗水(一说汨水与罗水合流),下称汨罗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汨-中華語文大辭典

汨ㄇ丨ˋmì參見【汨羅】。

汨-中草药辞典

【读音】mì
【繁体】汨
汩<名>
水名[MiRiver]。源出湘赣交界处,为汨罗江的上游。经古罗城又称罗水(一说汨水与罗水合流),下称汨罗江
汨罗江
[Miluoriver]中国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条河。东源出于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于湖南省平江县境,流经汩罗县,在湘阴县入洞庭湖
遂自投汩罗以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汨mì汨罗江,在湖南省。

汨-中華大字典

1、汨讀音:莫狄切,音覓,錫韻。釋文:長沙~羅淵也。从水。冥省聲。屈原所沈水。見《說文》。《段注》:水經注湘水篇曰。湘水又北。~水注之。~水出豫章艾縣桓山。西南逕吳昌縣北。又西逕羅縣北。謂之羅水。又西逕玉笥山。又西爲屈潭。卽~羅淵也。按今湘陰縣北七十里~羅江是也。
2、漞讀音:莫狄切,音覓,錫韻。釋文:
❶石名。可爲硯。《米芾硯史》:通遠軍~石硯。
❷汨或字。見《集韻》。
3、㵋讀音:母蟹切,音買,蟹韻。釋文:水名。《說文》:~水出豫章艾縣西。入湘。《通訓定聲》:~水出今江西甯都州。經湖南長沙府湘陰縣爲汨羅江。入湘。字亦作汨。
 〔按漢之艾縣。爲今之修水縣。昔稱寧州。亦稱義寧州。段注曰、今江西寧都州西百里有艾城。攷艾縣故城。在寧州西。段氏誤作寧都州。朱駿聲蓋沿段之失。茲特辨正〕。
4、㵋讀音:莫狄切,音覓,錫韻。釋文:同汨。《廣韻》:汨饐。水名。在豫章。屈原所沈之處。~漞並同。

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汨水47ㄇㄧˋmì參見「汨羅江汨羅江」條。

汨-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汨
〔古文〕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狄切,音覓。【說文】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沉之水。【一統志】汨羅,江名,在湘隂縣北十里。源出豫章,流經湘隂,分二水,一南流曰汨水,一經古羅城曰羅水,至屈潭復合,故曰汨羅。西流入湘。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忽切,音骨。治也。汨作,書亡篇名。【孔安國書序】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汨作。【傳】汨,治。作,興也。言治民之功興,故爲汨作之篇。
◎又水聲。【木華·海賦】浤浤汨汨。【註】波浪聲也。
◎又通也。【周語】决汨九川。【又】汨越九原。【韋昭註】汨,通,越,揚也。
◎又亂也。【書·洪範】汨陳其五行。【正義】言五行陳列皆亂也。
◎又汨沒也。【避暑錄】今人言汨沒,當是浮沉之意。【杜甫詩】汨沒一朝伸。【韻會】通作淈。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骨切,音搰。涌波也。【莊子·達生篇】與齊俱入,與汨偕出。【註】司馬曰:汨,涌波也。郭云:回伏而涌出者,汨也。 與汩別。【佩觿集】汨,莫的翻。汨羅江
◎又音骨,沒也。或从曰,非。汨、汩yì。

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汨mì
汨罗江(Mìluó Jiānɡ),水名,发源于江西,流入湖南洞庭湖。

汨-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汨 mì
[汨羅]水名。在今湖南。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懷石自投~~以死。

汨-汉语大词典

汨mi
ㄇ〡ˋ
〔《广韵》莫狄切,入锡,明。〕
水名。
湘江支流。发源于江西省,流入湖南省,与罗水合流称汨罗江。
●汉王逸《九章·悯上》:“悼屈子兮遭厄,沈玉躬兮湘汨。”
●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望汨心欷,瞻罗思越。”
参见“汨罗”。

汨-辞源3

【汨】7画 3610·0 mì  ㄇㄧˋ  莫狄切,入,錫韻,明。錫部。也作“漞”。見下。

汨-漢語大字典


《説文》:“汨,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沈之水。从水,冥省聲。”
mì 《廣韻》莫狄切,入錫明。錫部。
水名。源出湘赣交界处。为汨罗江的上游。经古罗县又称罗水(一说汨水与罗水合流),下称汨罗江。《説文·水部》:“汨,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沈之水。”《水經注·湘水》:“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東出豫章艾縣恒山西南,逕吴昌縣北與純水合。”“汨水又西逕羅縣北……水亦謂之羅水……汨水又西為屈潭,即汨羅淵也。屈原懷沙自沈于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於是懷石遂自投〔沉〕汨羅以死。”裴駰集解引應劭曰:“汨水在羅,故曰汨羅也。”南朝宋顔延之《祭屈原文》:“弭節羅潭,艤舟汨渚。”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投汨笑古人,臨濠得天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汨罗]mì luó

1.江名。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东北部。上游 汨水 有东西两源:东源出 江西省 修水县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县 东北境 龙璋山。两源在 平江县 城西汇合后称 汨罗江,西流到 湘阴县 北注入 洞庭湖。战国 时 楚 诗人 屈原 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於是怀石遂自投 汨罗 以死。”汉 刘向《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原 在 湘 沅 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 汨罗 以死,时盖 顷襄王 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2.借指 屈原。清 姚康《<嵞山集>序》:“谓诗文必穷而后工者,大约取证 汨罗、杜陵 诸君子。”

2、[拂汨]fú mì

风吹动貌。

3、[汨渚]mì zhǔ

汨罗江 边。特指 屈原 沉水处。

4、[汨汩]mì gǔ

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5、[湘汨]xiāng mì

湘江 与 汨罗江 的并称。

6、[卉汨]huì mì

疾速貌。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