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𠃌

同音字

读音为mǔ的字 读音为mu的字

基础解释

1.母亲:~女。老~。~校。 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舅~。 3.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鸡。~牛。这头驴是~的。 4.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这套螺丝的~儿毛了。 5.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姓。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3.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4.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5.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

  1.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母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母母】mǔ mǔ 弟媳对兄妻的称呼。宋 吕祖谦 《紫微杂记·家礼》:“ 吕 氏旧俗: 母母受婶房婢拜, 以受其主母拜也。”

母母-汉语大词典

母母对夫兄之妻的称呼。
●宋吕祖谦《紫微杂记·家礼》:“吕氏旧俗:母母受婶房婢拜,以受其主母拜也。”
●清翟灏《通俗编·称谓》:“今俗,兄妇呼弟妇为婶婶,弟妇呼兄妇为姆姆,即母母也。”

母母-辞源3

【母母】妯娌之間弟婦對兄妻的稱呼。宋 呂祖謙 紫薇雜記 家禮:“呂氏舊俗:母母受嬸房婢拜,以受其主母拜也,嬸見母母房婢妮卽答拜。”也作“姆姆”。警世通言五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我丈夫已將姆姆嫁與 江西客人,少停,客人就來取親。”清 翟灝 通俗編十八 稱謂:“按今俗兄婦呼弟婦爲嬸嬸;弟婦呼兄婦爲姆姆,卽母母也。”

母-中華語文大辭典

母ㄇㄨˇmǔ1.母親。[例]~女|慈~|家~|兒行千里~擔憂。2.親屬中的女性長輩。[例]祖~|姑~|岳~|伯~。3.雌性的(與「公」相對)。[例]~羊|~畜|這獅子是公的還是~的?4.指一凸一凹的或一大一小配套的兩件東西中凹的或大的一件。[例]螺絲~|分~。5.最初的或能產出、製造出其他事物的東西。[例]酵~|字~。6.最初的或能產出、製造出其他事物的。[例]~本|航空~艦|工作~機。7.姓。

母-康熙字典


【辰集下】【毋字部】 母
★【唐韻】【廣韻】【正韻】莫厚切【集韻】【韻會】莫後切,𠀤音某。【廣雅】母,牧也。言育養子也。【釋名】冒也,含已生也。【增韻】慕也。嬰兒所慕也。【說文】从女,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形。【蒼頡篇】其中有兩點,象人乳形。豎通者卽爲毋。【詩·小雅】母兮鞠我。
◎又天地爲大父母。【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易·說卦】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蔡邕·獨斷】天子父事天,母事地,兄事日,姊事月。
◎又【老子·道德經】有名萬物之母。
◎又日爲陽德之精,故稱日母。【枚乗·七發】流攬無窮。歸神日母。
◎又元氣之本曰氣母。【莊子·大宗師篇】伏羲得之,以襲氣母。
◎又父母,尊親之詞。【詩·小雅】豈弟君子,民之父母。【禮·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
◎又【揚子·方言】南楚𤄗洭之閒,母謂之媓。【淮南子·說山訓】西家子謂其母曰社。【說文】蜀人謂母曰姐,齊人謂母曰嬭,又曰㜷,吳人曰媒。【眞臘風土記】呼父爲巴駞,呼母爲米。方音不同,皆自母而變。
◎又乳母亦曰母。【越語】生三人,公與之母。
◎又禽獸之牝皆曰母。【孟子】五母雞,二母彘。【前漢·昭帝紀】罷天下亭母馬。【張華·禽經】鷇將生,子呼母應。雛旣生,母呼子應。【蘇軾·仇池筆記】眉州縣有一小佛屋,俗謂之猪母佛。
◎又十母,謂甲乙之屬,十干也。十二支爲十二子。見【史記·律書】。
◎又西王母,神名。見【山海經】。《大戴禮》云:舜時,西王母獻白玉琯。
◎又寶母,所以集寶者。【祥異記】魏生常得一美石,後有胡人見之,曰:此寶母。每月望,設壇海邊上,可以集珠寶。
◎又嶺南有瘴母。【鄭熊·番禺雜記】五羊嶺表見有物自空而下,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
◎又鬼母,神名。【括異記】南海小虞山有鬼母,一產千鬼。朝產之,暮食之。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
◎又凡物之有大小者皆曰子母。【詩·鄭風·盧重環·毛傳】重環,子母環也。【疏】謂大環貫一小環
◎又錢有子母錢。【周語註】重曰母,輕曰子。子母相通,民乃得所欲
◎又牛有子母牛。【易·說卦】坤爲子母牛。正義曰:取其多蕃畜而順
◎又子母竹,今之慈竹也。見【任昉·述異記】
◎又子母瓜,取收瓜子,故名。見【齊民要術】。
◎又甯母,地名。【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盟于甯母。【後漢·郡國志】山陽郡方與縣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
◎又慈母、雨母,皆山名。【丹陽記】江寜縣南三十里有慈母山,生簫管竹。【荆州記】湘東有雨母山。
◎又雲母,扇名
◎又屛名。【西京雜記】昭陽殿有雲母扇、雲母屛風
◎又雲母竹,竹之大者。見【郭義恭·廣志】
◎又【贊寜·筍譜】有雲母筍。
◎又益母、貝母、知母,俱藥草名。蟁母、鴾母,俱鳥名。喜母,蟲名。俱見【爾雅·註疏】
◎又酒滓謂之酪母,見【本草】。
◎又胡母,複姓。【後漢·獻帝紀】有胡母班。《風俗通》云: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鄕。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
★又【集韻】蒙晡切【正韻】莫胡切,𠀤音模。熬餌也。【禮·內則】煎醢加黍上,沃以膏,曰淳母。【鄭註】母,讀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
★又叶母婢切。音敉。【詩·鄭風】豈敢愛之,畏我父母。叶上杞里。【魯頌】魯侯燕喜,令妻壽母。【蔡邕·崔夫人誄】昔在共姜,陪臣之母。勞謙紡繢,仲尼是紀。

母-中華大字典

1、母讀音:莫後切,音某,有韻。釋文:
❶牧也。从女。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見《說文女部》。《段注》:牧者、養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其中有兩點者。象人乳形。
❷冒也。含生己也。見《釋名釋親屬》。
❸生時之稱也。《禮記曲禮》:生曰~。死曰妣。
❹由~而上通稱曰~。如爾雅釋親、王~。曾祖王~。高祖王~之類。
❺宗族之旁支亦稱~。如爾雅釋親、世~。叔~。從祖~。族祖~之類。
❻~黨亦多稱~。如爾雅釋親、~之妣爲外王~。~之王妣爲外曾王~。~之姊妺爲從~之類。
❼乳~亦曰~。《國語越語》:生三人。公與之~。
❽尊親之辭也。《詩南山有臺》:民之父~。
❾老婦之通稱也。《史記淮陰侯傳》:信釣城下。諸~漂。
❿地也。《易說卦》:坤地也。故稱乎~。
⓫道也。《老子》:而貴食~。
⓬本也。《老子》:以爲天下~。
⓭重也。《漢書食貨志》:重爲~。
⓮禽獸之牝者也。《孟子盡心》:五~雞。二~彘。
⓯凡物有大小。小者皆曰子。大者皆曰~。如詩盧重環傳。重環。子~環也。易說卦坤爲子~牛。又錢有子~錢。本曰~。息曰子。一云重曰~。輕曰子。
⓰字母。文字之所自出。如西文之ABCDE等是。中國舊無字~之說。唐釋神珙以後。始立見溪羣疑等三十六~。乃效西域文字爲之。與倉史以來造字源流無涉。
⓱嫫~。黃帝次妃。生蒼林。古之醜女。嫫。一作悔、鵅。~、一作姆。詳鵅字。
⓲颶~。暴風也。《嶺表志》:春夏間有暈如虹。必起颶風。謂之颶~。
 〔又〕:嶺南有瘴~。見《鄭熊番禺雜記》。
⓳十~。謂甲乙之屬十干也。十二支爲十二子。見《史記律書》。
⓴開~。山名。《淮南墬形》:江流至于開~之北。
 〔注〕:開~。山名。在東海中。
㉑寧~。地名。《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盟于寧~。〔當今山東魚臺縣東北境〕。
㉒勝~。里名。《史記鄒陽傳》:里名勝~。而曾子不入。
㉓寶~。美石名。所以集寶者。見《祥異記》。
 〔又〕:珠~。大珠在中。小珠環之。〔楊衡詩〕:潮盡收珠~。
㉔鬼~。神名。見《括異志》。
㉕胡~。複姓。胡~班。見《後漢獻帝紀》。
㉖蟁~。鳥名。《爾雅釋鳥》:顚蟁~。
 〔又〕:鴽、鴾~。鳥名。見《爾雅釋鳥》。
㉗貝~。草名。《爾雅釋草》:莔、貝~。
㉘麻~。草名。《爾雅釋草》:茡、麻~。
㉙益~。草名。本名茺蔚。又名益明。貞蔚。爾雅名蓷。又曰野天麻。俗呼爲猪麻。見《本草》。
㉚知~。草名。一名蚳~。蝭~。又名土參。水參。見《本草》。
㉛雲~。礦物。亦稱雲英。通常爲曡葉狀。底面平行。儼如薄板。上等者色透明。富彈性力。且不易爲水火所損傷。最宜作窗戶及煖鑪之門。以代玻璃。其碎屑以油漆和之。又可供塗飾之用。
㉜水~。一名海蛇。腔腸動物。形如張傘。體下之中央。垂如柄之物。其端有孔。是爲口。體之中心。有一竅。是爲胃。口之四周。有四箇以上之觸手。海中人以明礬及鹽漬之。以供食料。
2、母讀音:䝉脯切,音模,虞韻。釋文:熬餌也。《禮記內則》:煎醢加黍上沃以膏、曰淳~。
 〔注〕:~、讀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
3、姆讀音:莫補切,音母,麌韻。釋文:
❶女師也。《禮內則》:~敎婉娩聽從。〔說文作娒。詳娒字〕。
❷夫兄之妻也。《呂祖謙紫薇雜記》:呂氏母母受嬸房婢拜。嬸見母母房婢拜卽答。
 〔案通俗編曰。今俗兄婦呼弟婦爲嬸嬸。弟婦呼兄婦爲~~。卽母母也〕。
❸或作母。《說文義證》:列女傳有魯母師。
4、姆讀音:莫候切,音茂,宥韻。釋文:保~也。《禮內則》:妻將生子。及月辰。居側室。夫使人日再問之。作而自問之。妻不敢見。使~衣服而對。
5、毋讀音:微夫切,音無,虞韻。釋文:
❶止之䛐也。从女一。女有姦之者。一、禁止之令勿姦也。見《說文》。《段注》:各本但有从女有姦之者六字。今補十字。~與乍同意。乍下云止也。从亡一。一、有所礙之也。然則~下亦當从女一。一有所礙之。其義可互證。
❷猶無也。《論語雍也》:~以與爾鄰里鄕黨乎。《孔注》:祿、法所當受。無以讓也。
❸猶不也。《禮記郊特牲》:昆蟲~作。〔王引之云言不。作也〕。
❹將~。審度之辭。《韓詩外傳》:入乎將~。公曰請入。坐乎將~。公曰請坐。
❺~寧。寧也。《左襄二十九年傳》:~寧夫人而焉用老臣。
❻~聽。聽也。《管子立政九敗》:人君惟~聽寢兵。則羣臣賓客莫敢言兵。
 〔按以上兩條。皆發聲之辭。墨子尤多此例。如尙賢篇之~得、~以。尙同篇之~立。節彜篇之~法。天志篇之~明。非樂篇之~造。皆是〕。
❼姓也。《廣韻》:~丘或爲~氏。
 〔又〕:胡~。複姓。秦大史令胡~敬。漢博士胡~生。~或誤作母。非。胡母別爲一姓。
6、毋讀音:迷浮切,音謀,尤韻。釋文:~追。夏后氏緇布冠名。《禮記郊特牲》:~追。夏后氏之道也。

母-中草药辞典

【读音】mǔ
【繁体】母
母<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mother]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one'sfemaleelders]。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本源[ori
母mǔ
⒈娘,妈妈,母亲:~亲节。~系社会。
⒉称呼女性长辈:舅~。姨~。伯~。祖~。
⒊雌性的:~猪。~兔。
⒋源头,能产生其它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校。~株。酵~。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⒌一套物品中,可以包含其它部分的:子~环。螺丝~。
⒍[母音]元音。见"元
⒏"。
────────────────—
母wú1.无;不要。
────────────────—
母mú1.模仿。2.标准。参见"母儿"。3.模子。参见"母儿"。
────────────────—
母wǔ1.轻慢。

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母mǔ
①母亲:~女丨~子|老~丨比喻用法~校丨失败乃成功之~。
②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舅~。
③形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鸡|~牛|这头驴是~的。
④(~儿)名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螺~丨子~扣。
⑤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
⑥(Mǔ)名姓。

母-漢語大字典


《説文》:“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徐鍇繫傳:“一曰象乳。”段玉裁注:“象兩手袌子也……《廣韻》引《倉頡篇》云:‘其中有兩點者,象人乳形。’”
(一)mǔ 《廣韻》莫厚切,上厚明。之部。
(1)母亲。《廣韻·厚韻》:“母,父母。”《詩·邶風·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明歸有光《先妣事畧》:“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清張維屏《三將軍歌》:“陳將軍,有賢子;葛將軍,有賢母;子隨父死不顧身,母聞子死數點首。”又做母亲。《漢書·劉輔傳》:“今乃觸情縱欲,傾於卑賤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於天,不媿於人,惑莫大焉。”《新唐書·羅藝傳》:“妃相貴,當母天下。”
(2)养育;哺育。《説文·女部》:“母,牧也。”段玉裁注:“牧者,養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桂馥義證:“母、牧聲相近,《方言》:‘牧,飤也。’”《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吏奉厲王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唐孟郊《趙記室俶在職無事》:“大道母羣物,達人腹衆才。”《新五代史·唐淑妃王氏傳》:“初,明宗後宫有生子者,命妃母之,是為許王從益。”
(3)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如:祖母;伯母;姑母;姨母;舅母。《爾雅·釋親》:“母之姊妹為從母。”《釋名·釋親屬》:“父之世叔父母,曰從祖祖父母。”
(4)老妇的通称。《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
(5)禽兽雌性的或草木结实的。与“公”相对。《爾雅·釋草》:“茡,麻母。”郭璞注:“苴麻,盛子者。”郝懿行義疏:“今俗謂茡麻為種麻,牡麻為華麻。牡麻華而不實,茡麻實而不華。”王国维《爾雅草木蟲魚鳥獸名釋例上》:“草木之有實者曰母,無實者曰牡,實而不成者曰童。”《字彙·毋部》:“禽獸之牝皆曰母。《孟子·盡心上》:‘五母雞,二母彘。’”
(6)指能有所滋生的事物。如:酒母;字母;母法;工作母机。
(7)根本;根源。《老子》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淮南子·俶真》:“ࣵ)ݞ緇也,青非藍也,兹雖遇其母,而無能復化已。”高誘注:“母,本也。”孙中山《〈民报〉发刊词》:“由之不贰,此所以为舆论之母也。”
(8)古代称货币大的重的为母。与“子”相对。《國語·周語下》:“民患輕,則為作重幣以行之,於是有母權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則多作輕而行之,亦不廢重,於是乎有子權母而行,小大利之。”韋昭注:“重曰母,輕曰子。”《漢書·食貨志下》:“於是有母權子而行。”顔師古注引應劭曰:“母,重也,其大倍,故為母也。子,輕也,其輕少半,故為子也。”明湯顯祖《牡丹亭·閙觴》:“銀蟾慢搗君臣藥,紙馬重燒子母錢。”
(9)用以经商或借贷的本钱。本钱叫母,利息叫子。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廟碑》:“權其子母,贏且不竭。”舊注:“母謂本,子謂利。”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三·鹽法》:“故子錢所入,恆倍其母。”清譚嗣同《仁學》卷上:“放債則子巨於母而先取質。糶糴則陰伺其急而厚取利。”
(10)指一凸一凹(或一大一小)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或大的)一件。如:螺丝母;子母扣;子母环。《詩·齊風·盧令》“盧重環,其人美且鬈”毛傳:“重環,子母環也。”孔穎達疏:“子母環,謂大環貫小環也。”
⑪数学名词。指基数或分数中的分母。《九章算術·方田》:“術曰:母互乘子,并以為實,母相乘為法。”清阮元《疇人傳·南宫説》:“小分奇餘,竝以百為母,入算省約。”
⑫同“姆”。乳母或女师。《集韻·ࠪ˩߻》:“姆,女師也。亦作母。”《國語·越語上》:“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韋昭注:“母,乳母也。”《公羊傳·襄公三十年》:“婦人夜出,不見傅母不下堂。”何休注:“禮,后夫人必有傅母,所以輔正其行,衛其身也。選老大夫為傅,選老大夫妻為母。”陸德明釋文:“母,本又作姆。”
⑬方言。义同“婆”。《海上花列傳》第五十五回:“隨便耐討幾個大老母,小老母。”又鸡母也叫鸡婆。
⑭通“侮(wǔ)”。轻慢。《馬王堆漢墓帛書·稱》:“行曾(憎)而索愛,父弗得子。行母而索敬,君弗得臣。”
⑮通“拇”。拇指,手脚的大指。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母,叚借為拇。”《易·咸》“咸其拇”唐陸德明釋文:“拇,馬、鄭、薛云:足大指也。子夏作৿ٯ܌荀作母。”又《解》“解而拇”唐陸德明釋文:“拇,陸云足大指。王肅云手大指。荀作母。”
⑯姓。《姓觿·有韻》:“母,《姓纂》云:母邱氏之後,《唐書》開元十八學士有母照。”按:《舊唐書·韋述傳》作“毋煚”,《通志·氏族略三》作“毋景”。
(二)mú 《集韻》蒙晡切,平模明。
(1)〔淳母〕熬饵。古代八珍食品之一,即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禮記·内則》:“煎醢加於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母。”鄭玄注:“母,讀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
(2)用同“模”。模样。《西遊記》第八十六回:“孫悟空又拔了一根毫毛,依母兒做了,抛在他臉上。”
(三)wǔ 《集韻》罔甫切,上麌微。
〔嬰母〕同“鸚䳇”。即“鸚鵡”。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曲禮上》“嬰母”:“嬰,本或作鸚。母,本或作鵡。”《集韻·噳韻》:“䳇,鳥名,《説文》:‘鸚䳇也。’或从武。亦省。”
(四)wú
同“毋”。于省吾《易經新證》卷二:“李過《西谿易説》引《歸藏》‘无妄’作‘母亡’。金文母、毋同字……陳侯午敦‘永枼母忘’,‘母忘’即‘毋忘’。然則‘无妄’即‘无忘’。”《墨子·備穴》:“文〔丈〕盆母少四斗。”于省吾新證:“金文毋字均作母,此猶存古字。”

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母毋05ㄇㄨˇmǔ名①稱謂:⑴對媽媽的稱呼。如:「母奶」、「母愛」、「父母」。《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⑵對女性長輩的尊稱。如:「姑母」、「祖母」、「師母」。②老婦。《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③能有所滋衍的事物。如:「字母」。④根源、根本。如:「失敗為成功之母」。形①雌性的。如:「母牛」、「母雞」。②原本的。如:「母校」、「母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字母]zì mǔ

1.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的书写单位:拉丁~。注音~。 2.音韵学上指声母的代表字,如“明”代表m声母。

2、[母亲]mǔ qīn

mǔ qīn的又音。义同“母亲mǔ qīn”。

3、[母子]mǔ zǐ

1.母亲和儿子。《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汉 祢衡《鹦鹉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离。”唐 白居易《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别离。”《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説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 2.本源。偏义复词,偏于“母”。《朱子语类》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嘘吸为魂,耳目之聪明为魄也’,只説得大概,却更有个母子,这便是坎离水火,煖气便是魂,冷气便是魄。”清 翟灏《通俗编·母子》:“母子犹云本元。今人多有此语,如所谓母子酱油之类。”

4、[父母]fù mǔ

父亲和母亲。

5、[母校]mǔ xiào

称本人曾经在那里毕业或学习过的学校。

6、[酵母]jiào mǔ

酵母菌的简称。

7、[母猪]mǔ zhū

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

8、[母体]mǔ tǐ

指孕育幼体的人或雌性动物的身体。

9、[母爱]mǔ ài

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无私的~。从小失去~。

10、[水母]shuǐ mǔ

腔肠动物,多数外形像伞,口在伞盖下中央,口周围有口腕,伞盖周缘有许多触手。种类很多,如海月水母、海蜇等。

11、[母语]mǔ yǔ

1.一个人最初学会的那一种语言。多为本民族语或本国语言。 2.历史比较语言学中,通过比较亲属语言而构拟出来的原始语。即把这种假设的语言模式看成是同一语系多种语言的母语,其他语言都是由它繁衍出来的。

12、[母舰]mǔ jiàn

词语解释◎ 母舰 对小型舰艇进行护航或导航的海军舰船 对几艘小舰艇进行供应的舰船--------------------------母舰ㄇㄨˇ ㄐㄧㄢˋ负责后勤支援与修理工作的军舰。如:「驱逐舰母舰」、「直昇机母舰」。

13、[圣母]shèng mǔ

1.迷信者称某些女性的神。 2.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

14、[云母]yún mǔ

云母类矿物的总称。是钾铝或钾镁铁等的铝硅酸盐类。根据颜色不同可分成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等。硬度小,可劈成极薄的透明薄片,有弹性,具耐热、耐酸碱和极好的绝缘性。是重要的电气工业材料。

15、[分母]fēn mǔ

见〖分数〗

16、[母性]mǔ xìng

母亲爱护子女的本能。

17、[螺母]luó mǔ

跟螺栓配合使用的零件,中心有圆孔,孔内有螺纹,跟螺栓的螺纹相啮合,用来使两个零件固定在一起。也叫螺帽、螺丝母或螺丝帽。

18、[贝母]bèi mǔ

也作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花钟状,淡黄绿色,下垂。球状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作用。种类很多,以浙(江)贝母、(四)川贝母使用最广。

19、[母牛]mǔ niú

1.雌性牛。 2.同位素子体发生器(可从中提取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母体元素)

20、[韵母]yùn mǔ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但不一定有韵头和韵尾。如“大”dà的韵母是a,a是韵腹,没有韵头、韵尾;“瓜”guā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头,a是韵腹,没有韵尾;“刀”dāo的韵母是ao,其中a是韵腹,o是韵尾,没有韵头。见〖声母〗。

21、[人母]rén mǔ

为人父母的母亲一方;人之生母。

22、[老母]lǎo mǔ

1.年老的母亲。《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 问:‘冯公 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宋 曾巩《福州上执政书》:“诚以 巩 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师,而 巩 守 闽 越。”元 耶律楚材《思亲》诗之二:“故园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餘。”《水浒传》第四二回:“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諕,因此不敢取来。” 2.泛指老妇。《百喻经·老母捉熊喻》:“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遶树走避。”《魏书·张谠传》:“高宗 曰:‘南人奇好,能重室家之义,此老母復何所任,乃能如此致费也。’”

23、[母线]mǔ xiàn

1.亦称汇流条,裸露的导电部件,安装在绝缘物上,从电源汇集电流,再配送电流到输出馈线。 2.蓄电池组中联接电极板的铅板条。 3.依一定条件运动而产生面的直线。

24、[声母]shēng mǔ

汉语字音可以分成声母、韵母、字调三部分。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的音叫韵母,字音的高低升降叫字调。例如“报(bào)告(gào)、丰(fēng)收(shōu)”的b,g,f,sh是声母;“报”和“告”的ao,“丰”的eng,“收”的ou是韵母;“报”和“告”的字调都是去声,“丰”和“收”都是阴平。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拿元音起头(就是直接拿韵母起头),它的声母叫“零声母”,如“爱”(ài)、“鹅”(é)、“藕”(ǒu)等字。

25、[母系]mǔ xì

1.属于母亲的血统方面的:~亲属。 2.母女相承的:~氏族社会。

26、[子母]zǐ mǔ

1.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 适从旁舍来,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2.指大小、主从关系。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 3.古称钱币轻而币值低者为子,重而币值高者为母。《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於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三国 吴 韦昭 注:“重曰母,轻曰子。以贸物,物轻则子独行,物重则以母权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唐 杜甫《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五:“夫时患钱轻,以至於量资币,权子母。代復改铸,或行乎前榆荚、后契刀。”仇兆鳌 注引 应劭 曰:“母,重也,其大倍,故为母。子,轻也,其轻小半,故为子。” 4.犹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唐 柳宗元《道州文宣王碑》:“立廩以周食,圃畦以毓蔬,权其子母,赢且不竭。”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获百金,入都营运。半年,子母几相等。”金和《印子钱》诗:“今日与女钱十千,明日与我三百钱,三百復三百,如此五十日,累累十五千,子母偿始毕。” 5.指杯盘。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一:“龙朔 年已来,百姓饮酒作令,云:‘子母相去离,连臺拗倒。’子母者,盏与盘也;连臺者,连盘拗倒盏也。”

27、[教母]jiào mǔ

基督宗教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女性监护人。一般请教会内虔诚而有名望的教徒担任。有责任监督并保护受洗者的宗教信仰和行为,如同母亲对于儿女。

28、[母题]mǔ tí

主旨,主题。

29、[寡母]guǎ mǔ

守寡的母亲;有子女的寡妇。

30、[母本]mǔ běn

参与杂交的亲本之一。在动植物中指参与杂交的雌性个体或产生雌性生殖细胞的个体。

31、[知母]zhī mǔ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丛生,花小,白色,有淡紫色条纹,穗状花序,蒴果长椭圆形。地下根茎可入药,有解热、止咳、化痰等作用。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目的:观察知母宁的抗乙肝病毒作用。2、目的:测定知母药材中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含量。3、结果原方各单味均含钙,其中石膏含钙量最高,其次为知母和甘草,粳米含钙量最低。4、结论:知母和粳米降低了复方药液中甘草酸的含量。5、研究了知母水溶液的紫外和荧光光谱。6、查阅大量文献,总结百合知母汤的临床应用概况。7、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知母抗真菌有效成分不存在急性毒性和遗传致畸性。8、目的探讨知母皂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的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9、结论:知母、黄芪合用能减慢心率,提高心肌储备,改善实验性心肌肥厚小鼠对应激反应的能力。10、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补骨脂、丹参、知母进行定性鉴别;11、目的探讨中药草果知母汤抗痫作用的受体机制。12、百合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原为治疗百合病发汗后者。13、为了寻找新的抗糖尿病化合物,我们改进了知母中芒果苷的提取分离工艺,并对芒果苷进行了结构修饰研究。14、用薄层扫描法

32、[国母]guó mǔ

帝王的母亲。

33、[母国]mǔ guó

祖国。

34、[地母]dì mǔ

地神。

35、[姑母]gū mǔ

父亲的姐妹。

36、[母马]mǔ mǎ

马属动物的母畜,指成年或繁殖年龄的母马。

37、[母机]mǔ jī

1.机床,工作母机的简称,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 2.具有电子装备可指挥靶机飞行的飞机。

38、[婆母]pó mǔ

婆婆

39、[嫫母]mó mǔ

古代传说中的丑妇。

40、[漂母]piǎo mǔ

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韩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 信 飢,饭 信,竟漂数十日。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汉 五年正月,徙 齐王信 为 楚王,都 下邳。信 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遂用为典实。唐 李白《赠新平少年》诗:“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清 孙枝蔚《漂母庙》诗:“既是千金酬一饭,如何漂母至今稀。”柳亚子《玉娇曲为钝根赋》:“君不见 伍相 穷途瀨女逢,王孙漂母各英雄。”

近义词

反义词

1、[]nǚ

1、[]rǔ

1.女性,女子,女人,妇女。2.女儿。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文言代词,你。

2、[]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动物的卵:鱼~。蚕~。 4.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棋~儿。 6.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4.姓。

3、[]gōng

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属于国际间的:~海。~制。~历。 4.使公开:~布。~之于世。 5.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公事;公务:办~。~余。因~出差。 7.姓。 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张~。 10.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4、[]fù

4、[]fǔ

1.父亲。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

1.老年男子。2.同“甫1”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