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uì

笔顺

丿
左窄右宽。“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圭”横画平行,间距均匀;下横稍长;下竖正对上竖。

同音字

读音为guì的字 读音为gui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桂-中華語文大辭典

桂ㄍㄨㄟˋɡuì1.植物名。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背面有網脈。花小而香,呈白色或淡黃色,可供觀賞及用為香料或食品配料。也作「木犀」(★今不用)、「木樨」、「桂花」。2.借指月亮。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3.廣西的別稱。4.姓。

桂-辞源3

【桂】10画 4491·4 guì  ㄍㄨㄟˋ  古惠切,去,霽韻,見。支部。㊀木名。1.木犀,别稱桂花、岩桂、丹桂、九里香。楚辭 屈原 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2.肉桂。急就篇四:“芎藭厚朴桂栝樓。”注:“桂,謂菌桂、牡桂之屬,百藥之長也。”㊁神話傳説月中有桂樹,因以桂代指月亮。唐 駱賓王 駱丞集二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葭繁秋引色,桂滿夕輪孤。”參見“月中桂”。㊂指桂籍,科舉及第者的名籍。唐 杜甫 杜工部詩二二 哭長孫侍御:“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騘。”參見“折桂”。㊃ 唐州名。故治卽今 廣西 桂林市。唐 柳宗元 柳先生集十七 童區寄傳:“桂部從事 杜周士爲余言之。”㊄姓。見 明 宋濂 宋學士集四九 桂氏家乘序。

桂-中華大字典

1、桂讀音:涓惠切,音貴,霽韻。釋文:
❶江南木。百藥之長。見《說文》。
 〔按~有三種。菌~。葉作長橢圓形。堅厚如革。有大脈三。花有黃有白。微帶紫色。卽肉~是也。樹皮稱~皮。供藥用。牡~。葉大有毛。周生鋸齒。花白色。樹皮多脂。卽木~是也。嫩枝之皮。謂之~枝。亦入藥。二種竝產廣西。故廣西省曰~省。巖~。卽木犀。葉光厚如栀子。而葉脈不顯爲異。秋開小花。其香甚烈。色有深黃淺黃二種。故俗有金木犀銀木犀之稱〕。
❷~支。瓜屬。見《廣雅釋草》。
❸~竹。今~陽縣出筀竹。又交趾有篥竹。亦此類也。《山海經中山經》:雲山有~竹。
❹山名。《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外有~山。
 〔注〕:此山多~。因名云耳。
❺~林。郡名。秦置。漢初屬趙佗。郡廢。三國吳復置。晉以後均因之。然治地各殊。至隋仍廢。唐復置~州。屬嶺南道。五代因之。宋升爲靜江府。元爲路。明改爲~林府。淸因之。今癈爲縣。卽廣西省治。西曆一千八百八十九年六月。依一千八百八十七年中法通商追加條約。闢爲商埠。
 〔又〕:山名。在廣西~林縣東北。
❻姓也。《姓苑》:漢末。城陽炅橫四子避難。一居幽州。姓~。

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桂¹ ɡuì
①肉桂:~皮。
②桂花:金~。
③月桂树:~冠。
④桂皮树。

桂-漢語大字典


《説文》:“桂,江南木,百藥之長。从木,圭聲。”
guì 《廣韻》古惠切,去霽見,支部。
(1)木名,即肉桂。樟科,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有三条叶脉。果实椭圆形,紫红色。叶、小枝、碎皮和果是提取芳香油(桂油)的原料。树皮灰褐色,含挥发油,通称“桂皮”,可作香料。皮与嫩枝均可入药。《説文·木部》:“桂,江南木,百藥之長。”《急就篇》:“芎藭厚朴桂栝樓。”顔師古注:“桂謂菌桂、牡桂之屬,百藥之長也。”《逸周書·王會》:“海陽大蟹,自深桂。”孔晁注:“自深亦南蠻也。”朱右曾校釋:“謝云:‘自深當即鼻深。’”《抱朴子·外篇·詰鮑》:“故剥桂刻漆,非木之願。”
(2)木名。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黄色或白色,极芳香,为珍贵的观赏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或用作食品、糖果的香料。如:丹桂;银桂;桂花。《字彙·木部》:“桂,木名,花香清遠,其葉冬夏常青。”《楚辭·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洪興祖補注:“桂,凌冬不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桂椒木蘭。”唐白居易《東亭聞望》:“緑桂為佳客,紅蕉當美人。”
(3)木名。月桂,樟科,常绿小乔木。原产地中海一带。古代希腊人用月桂树叶编的帽子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称“桂冠”。后来欧洲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称号。
(4)竹名。即筀竹。《文選·左思〈吴都賦〉》:“其竹則篔簹林箊,桂箭射筒,柚梧有篁,篻篣有叢。”李善注:“皆竹名也。”晋戴凱之《竹譜》:“桂竹,高四五丈,大者二尺圍,闊節大葉,狀如甘竹而皮赤,南康以南所饒也。《山海經》云:‘靈原桂竹,傷人則死。’是桂竹有二種,名同實異,其形未詳。”
(5)借指(昂贵的)薪柴。明葉紹袁《啓禎記聞録》卷七:“珠桂愈騰,人不聊生。”
(6)传说月中有树曰桂,故桂借指月亮。唐李嶠《人日侍晏大明宫恩賜綵縷人勝應制》:“桂吐半輪迎此夜,蓂開七葉應今朝。”
(7)桂籍,科举考试登第者的名籍。唐杜甫《哭長孫侍御》:“禮闈曾擢桂,憲府屢乘驄。”仇兆鰲注:“晋郗詵對武帝云:‘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一枝。’”唐趙嘏《東望》:“同郡故人攀桂盡,把酒引向泬寥天。”
(8)古州名。故治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唐高宗《更定選補桂廣交黔等州選士例詔》:“桂廣交黔等州都督府:比來所奏,擬士人任官,揀選未甚得所。”唐柳宗元《童區寄傳》:“桂部從事杜周士為余言之。”
(9)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
(10)姓。《廣韻·霽韻》:“桂,姓。後漢《太尉陳球碑》有城陽炅横,漢末被誅。有四子,一守墳墓姓炅;一子避難,居徐州,姓昋;一子居幽州,姓桂;一子居華陽,姓炔。”《通志·氏族略五》:“桂氏,見《風俗通》。望出燕郡天水。漢有揚州刺史桂褒,燕人。”明宋濂《桂氏家乘序》:“桂本姬姓,魯公族季孫後也。”

桂-中草药辞典

【读音】ɡuì
【繁体】桂
桂〈名〉
(形声。从木,圭声。本义:木名。《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肉桂(Cinnamomumcassia),常绿乔木,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做健胃剂,又可调味[cassiabarktree]
芩藭厚朴桂栝蒌。――《急就篇》
月桂属的乔木或灌木,尤指月桂,其叶子被古希腊人用来为德尔斐神桂冠竞技运动的胜利者加冠[laurel;baytree]
即木犀(Osmanthusfragrans),亦称“桂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果黑色。花可作香料[sweet-osmanthus]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又如:桂霭(桂
桂guì
⒈桂花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花黄或白色,供观赏,又可做香料或佐食:~花糕。~花酒。
⒉桂皮树,常绿乔木,花黄色。树皮可供药用,又可做调味品。
⒊肉桂,常绿乔木,花白色。树皮供药用,又可做香料。
⒋月桂树,常绿乔木,花黄色。叶子可做香料。
⒌[桂冠]〈古〉希腊人用桂树枝叶编成帽子,给予名人、英雄、或诗人,表示崇敬。
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

桂-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桂
★【唐韻】古惠切【集韻】【韻會】涓惠切【正韻】居胃切,𠀤音昋。【說文】江南木,百藥之長。【禮·檀弓】草木之滋,薑桂之謂也。【本草圖經】桂有三種: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陽。【爾雅·釋木】梫,木桂。【蘇恭云】牡桂卽木桂也。【離騷經】雜申椒與菌桂
◎又【陶弘景·別錄】單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謂皮赤爾。【淮南·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又桂林,郡名。【史記·武帝紀】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
◎又姓。【姓苑】漢末,陽城炅橫四子避難,一居幽州,姓桂。

桂-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桂木610ㄍㄨㄟˋguì名①參見「肉桂肉桂」、「桂樹桂樹」等條。②傳說月中有桂樹,故以桂借指月亮。唐.李嶠〈人日侍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制〉詩:「桂吐半輪迎此夜,蓂開七葉應今朝。」③大陸地區廣西省的簡稱。④姓。如漢代有桂褒。

桂-汉语大词典

桂gui
ㄍㄨㄟˋ
〔《广韵》古惠切,去霁,见。〕
1.木名。肉桂,樟科,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有三条叶脉。果实椭圆形,紫红色。树皮含挥发油,极香,可作香料或入药。
●《急就篇》卷四:“芎藭厚朴桂栝楼。”
颜师古注:“桂谓菌桂、牡桂之属,百药之长也。”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故剥桂刻漆,非木之愿。”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
2.木名。通称桂花,亦称金桂、丹桂,为珍贵的观赏树。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黄色或白色,极芳香,可提取芳香油或用作食品、糖果的香料。
●《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洪兴祖补注:“桂,凌冬不凋。”
●北周庾信《山中》诗:“涧暗泉偏冷,岩深桂绝香。”
●唐白居易《东亭闲望》诗:“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3.木名。月桂,樟科,常绿小乔木。叶清香。原产地中海一带。古代希腊人用月桂树叶编的帽子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参见“桂冠”。
4.桂皮树,亦称锡兰肉桂。常绿乔木,叶呈卵形,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供药用或做香料。
5.竹名。
●《文选·左思〈吴都赋〉》:“其竹则筼筜箖箊,桂箭射筒。”
李善注:“皆竹名也。”
参见“桂竹”。
6.谓桂籍,科第名籍。指科举登第。
●唐杜甫《哭长孙侍御》诗:“礼闱曾擢桂,宪府屡乘骢。”
参见“桂林一枝”。
7.传说月中有树曰桂,因以桂代指月亮。
●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葭繁秋引急,桂满夕轮孤。”
●唐元稹《赋得数蓂》诗:“桂满丛初合,蟾亏影渐零。”
●清洪升《长生殿·闻乐》:“云中细看天香落,仍倚苍苍桂一轮。”
8.指昂贵的薪柴。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争解元》:“复大会以饯之,筐篚之外,率皆资以桂玉。”
●明叶绍袁《启祯记闻录》卷七:“珠桂愈腾,人不聊生。”
参见“桂薪玉粒”。
9.唐州名。即今广西桂林。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10.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
11.姓。
●秦有桂贞。

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桂² Guì
①桂江,水名,在广西。
②名广西的别称。
③名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