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uǒ

笔顺

丿 丿
“几”撇画不宜太长,横折弯钩圆转自然。“木”竖画居中直下,撇捺均在横竖相交处起笔,左右舒展、对称。

同音字

读音为duǒ的字 读音为duo的字

基础解释

1.植物 的花或苞:花~。 2.量词。用于花和云彩等:一~玫瑰花。红霞万~。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是“木”(树),上面象花实之类。本义:花朵。朶为朵的俗字)

  2. 树木枝叶花实下垂貌。今指花朵,即植物的花或苞

    朶,树木花朶朶也。——《说文》

    又如:朵云(对他人书信的敬称);朵作千叶(花瓣极多)

  3. 耳朵 。

    如:朵子(首饰名)

  4. 转指两旁 。

    如:朵廊(大殿的左右走廊);朵殿(大殿的东西侧堂);朵楼(正楼两旁的楼)

〈量〉

  1. 花朵及花朵状物的计量单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又如:一朵花;两朵云

〈动〉

  1. 我将观其往事之卒而朵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又如:朵颐(动腮颊,吃东西的样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朵-中華語文大辭典

朵朵ㄉㄨㄛˇduǒ1.植物的花或苞。[例]花~。2.量詞。用於計算花或雲彩等團狀物。[例]三~花|一~白雲|浪花~~。3.姓。

朵-中華大字典

1、朵讀音:都果切,音埵,哿韻。釋文:
❶樹木腇~~也。从木。象形。見《說文》。《段注》:凡枝葉華實之腇者。皆曰~~。今人但以一華爲一~。
❷動也。《易頤》:觀我~頤。
 〔疏〕:~頤、謂~動之頤以嚼物。
 〔按李鼎祚曰。~頤、垂下動之皃也〕。
❸以手捉物謂之~。以手引小兒亦謂之~。見《雞筋編》。
❺殿名。《宋史儀衞志》:東西曰~殿。
 〔按說文垜字段注。謂之垜者何也。~者木下垂。門堂伸出於門之前後。略取其意。後代有~殿之稱。据此。~殿、猶垜也。垜卽門側之堂〕。
❻骨~。鹵簿所用。《宋書儀衞志》:衞龍骨~子直二百二十人。
 〔按正字通云。宋鹵簿用骨~。卽長柄手撾之類〕。
❼耳~。耳㱿也。《五燈會元》:僧問和尙如何。曰、風吹耳~。
❽~顏。明衞戍地。《明史外國傳》:洪二十二年置泰寧、~顏、福餘、三衞。自大寧前抵喜峯口。近宣府曰~顏。
2、朶釋文:同朵。見《玉篇》。
3、䒳讀音:都梁切,音朵,哿韻。釋文:朶或字。《集韻》:朶。說文、樹木垂朶朶也。亦从艸。
4、痹釋文:朶俗字。見《龍龕手鑑》。
5、凳釋文:朶俗字。見《龍龕手鑑》。
6、跳釋文:同朶。見《康熙字典引龍龕手鑑》。
 〔按影鈔遼刻本。朶俗字作樇。無~〕。

朵-中華大字典

1、朵讀音:都果切,音埵,哿韻。釋文:
❶樹木繖~~也。从木。象形。見《說文》。《段注》:凡枝葉華實之繖者。皆曰~~。今人但以一華爲一~。
❷動也。《易頤》:觀我~頤。
 〔疏〕:~頤、謂~動之頤以嚼物。
 〔按李鼎祚曰。~頤、垂下動之皃也〕。
❸以手捉物謂之~。以手引小兒亦謂之~。見《雞筋編》。
❺殿名。《宋史儀衞志》:東西曰~殿。
 〔按說文垜字段注。謂之垜者何也。~者木下垂。門堂伸出於門之前後。略取其意。後代有~殿之稱。据此。~殿、猶垜也。垜卽門側之堂〕。
❻骨~。鹵簿所用。《宋書儀衞志》:衞龍骨~子直二百二十人。
 〔按正字通云。宋鹵簿用骨~。卽長柄手撾之類〕。
❼耳~。耳㱿也。《五燈會元》:僧問和尙如何。曰、風吹耳~。
❽~顏。明衞戍地。《明史外國傳》:洪二十二年置泰寧、~顏、福餘、三衞。自大寧前抵喜峯口。近宣府曰~顏。
2、雜讀音:昨合切,音䕹,合韻。〔應作襍〕。釋文:
❶五采相合也。从衣。集聲。見《說文衣部》。《段注》:與豈字義略同。所謂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也。此篆蓋本从衣雧。故篆者以木移左衣下作萤。久之改雥爲隹。而仍作雜也。
❷相閒也。《易坤文言》:夫玄黃者、天地之~也。
❸糅也。《淮南本經》:故不得~焉。
❹廁也。《楚辭招魂》:來~陳些。
❺陰陽錯居也。《易繫辭》:六爻相~。
❻俗不純也、《方言》:荆淮海岱~齊之閒。
❼班駁也。《淮南說山》:貂裘而~。
❽猶飾也。《禮記玉藻》:~帶君朱綠。
❾猶匝也。《呂覽論人》:圜周復~。
❿聚也。《易繫辭》:~物撰德。
⓫會也。《國語楚語》:古者民神不~。
⓬俱也。《國語越語》:~受其㓝。
⓭細碎也。《易繫辭》:其稱名也。~而不越。
⓮集也。見《方言》。
⓯猝也。見《方言》。
⓰最也。見《玉篇》。
⓱穿也。見《廣韻》。
⓲從子至亥也。《淮南詮言》:以數~之壽。
⓳所治非一也。《莊子天下》:而九~天下之川。
⓴~能。多異術也。《荀子性惡》:~能㫄魄而無用。
㉑~遝。眾貌。《文選曹植賦》:爾乃眾靈~遝。
 〔又〕:聚積貌。《漢書劉向傳》:~遝眾賢。
㉒~襲。重㬪也。《文選左思賦》:~襲錯繆。
 〔又〕:相因也。《漢書司馬相如傳》:~襲絫輯。
㉓~裳。前玄後黃也。《儀禮士冠禮》:~裳。
㉔~服。冕服皮弁之屬也。《禮記學記》:不學~服。
㉕~布。麤布也。《荀子賦》:~布與錦。不知異也。
㉖~然。猶僉也。《公羊成十五年傳》:諸大夫皆~然曰。仲氏也、其然乎。
㉗~焉。總萃貌。《漢書谷永傳》:~焉同會。
㉘~縣。海鳥名。《爾雅釋鳥》:爰居~縣。
 〔疏〕:爰居、海鳥也。一名~縣。
㉙詩之一體也。《正字通》:古~詩。王粲、曹植、韓愈、皆有之。李善謂遇物卽言。不拘流例也。
㉚士不由科目進身曰~流。《宋史選擧志》:建炎兵興。~流補授者眾。
㉛佐貳以下宂官曰~職。如淸世從九品未入流之類。或渾稱曰佐~。
㉜戲劇腳色中之供奔走役使者。

朵-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朵
〔古文〕㙐
★【唐韻】丁果切【集韻】都果切,𠀤音埵。【說文】樹木垂朵朵也。【集韻】本作朶。亦作䒳。
◎又動也。【易·頤卦】觀我朶頤。
◎又花朶也。【杜甫·趨新津北橋樓詩】白花檐外朵,靑柳檻前梢。
◎又【宋儀衞志】殿之東西曰朵殿
◎又鹵簿用骨朵,以骨飾之,或範金爲之。【輟耕錄】骨朵,讀若脈都。
◎又【雞肋編】以手捉物謂之朵,以手引小兒亦謂之朵。(朶)同朵。

朵-中草药辞典

【读音】duǒ
【繁体】朶
朵<名>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是“木”(树),上面象花实之类。本义:花朵。朶为朵的俗字)
树木枝叶花实下垂貌。今指花朵,即植物的花或苞[flower]
朶,树木花朶朶也。――《说文》
又如:朵云(对他人书信的敬称);朵作千叶(花瓣极多)
耳朵[earlobe]。如:朵子(首饰名)
转指两旁[side]。如:朵廊(大殿的左右走廊);朵殿(大殿的东西侧堂);朵楼(正楼两旁的楼)
朵<量>
花朵及花朵状物的计量单位[flower]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又如:一朵花;两朵云
朵<动>
动[move]
我将观其往事之卒而朵焉。――《马王堆汉墓帛
朵duǒ
①花朵。
②量词。指花或成团的东西:五~金花、两~云彩。

朵-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朵 (朶)duǒ
❶花朵。
白居易《畫木蓮花圖寄元郎中》詩:
花房膩似紅蓮~,艷色鮮如紫牡丹。(膩:光滑,潤滑。)
❷量詞。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詩:
黄四娘家花滿蹊,千~萬~壓枝低。(蹊:小路。)
❸通「垛」。建築物的兩側。
《宋史·儀衛志一》:
陳腰輿、小輿於東西~殿。

朵-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朵木26ㄉㄨㄛˇduǒ名①植物的花或苞。如:「花朵」。唐.白居易〈新春江次〉詩:「粉片妝梅朵,金絲刷柳條。」②量詞。計算花或雲彩等團狀物的單位。如:「一朵花」、「幾朵白雲」、「浪花一朵朵」。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六:「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動參見「朵頤朵頤」條。

朵-汉语大词典

朵du?
ㄉㄨㄛˇ
〔《广韵》丁果切,上果,端。〕
1.树木枝叶花实下垂貌。后多指花朵。
●《说文·木部》:“朵,树木垂朵朵也。”
段玉裁注:“凡枝叶华实之垂者皆曰朵朵,今人但谓一华为一朵。”
●北周庾信《春赋》:“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
●唐杜甫《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诗:“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2.量词。花朵及花朵状物的计量单位。
●唐曹松《寒食日题杜鹃花》诗:“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水浒传》第六七回:“一个似北方一朵乌云,一个如南方一团烈火,飞出阵前。”
●郭沫若《星空·海上》:“西方的那朵木星哟,又巨,又朗。”
3.动。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正乱》:“我将观其往事之卒而朵焉。”
整理小组注:“朵,动。”
参见“朵颐”。
4.指用手捉。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易》正义释‘朵颐’云:‘朵是动义,如手之捉物,谓之朵也。’今世俗以手引小儿学行谓之‘多’,莫知其义。以此观之,乃用手捉,则当为朵也。”
5.耳朵。转指两旁。参见“朵殿”、“朵楼”。
6.姓。
●明有朵汝翼。

朵-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朵(朶)duǒ
①量用于花朵和云彩或像花和云彩的东西:两~牡丹|一~白云|激起~~浪花。
②(Duǒ)名姓。

朵-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887.【朵】(朶)
花。庾信春賦:“釵朵多而訝重,髻鬟高而畏風。”杜甫題新津北橋樓詩:“白花簷外朵,青柳檻前梢。”白居易新春江次詩:“粉片妝梅朵,金絲刷柳條。”現代有雙音詞“花朵”。
引申爲量詞,指花的朵數。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詩:“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uǒ

1、[花朵]huā duǒ

(总称):这株牡丹的~特别大。儿童是祖国的~。

2、[云朵]yún duǒ

呈块状的云。

3、[耳朵]ěr duo

听觉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除管听觉外,还管身体的平衡。

4、[朵颐]duǒ yí

指鼓动腮颊嚼东西的样子:大快~(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5、[骨朵]gǔ duǒ

骨朵儿〈名〉没有开放的花朵。

6、[繁朵]fán duǒ

繁花。

7、[簪朵]zān duǒ

犹簪花,戴花。

8、[吊朵]diào duǒ

亦作“吊朵”。妇女的一种头饰。

9、[朵觋]duǒ xí

亦作“朶覡”。古时 云南 一带对巫人的称呼。

10、[山朵]shān duǒ

亦作“山朶”。山头。

11、[月朵]yuè duǒ

白菊花的别称。亦泛称菊花。

12、[雪朵]xuě duǒ

见“雪朶”。

13、[么朵]me duǒ

就是“亲亲”。

14、[朵楼]duǒ lóu

正楼两旁的楼。

15、[颐朵]yí duǒ

亦作“颐朶”。犹朵颐。谓向往,羡馋。

16、[钿朵]tián duǒ

用金银贝玉等做成的花朵状饰物。

17、[朵殿]duǒ diàn

大殿的东西侧堂。

18、[烟朵]yān duǒ

亦作“烟朵”。成团的烟雾。

19、[耐朵]nài duǒ

见“耐篤”。

20、[抛朵]pāo duǒ

见“抛躲”。

21、[朵廊]duǒ láng

亦作“朶廊”。大殿的左右走廊。

22、[峯朵]fēng duǒ

峰顶。唐 李洞《智新上人话旧》诗:“金陵 市合月光里,甘露 门开峯朵头。”明 李奎《游天竺寺憩客儿亭有怀谢康乐》诗:“白云嵌紫芝,峯朵开芙蓉。”

23、[朵子]duǒ zǐ

首饰名。

24、[破朵]pò duǒ

谓花绽蕾初放。

25、[峻朵]jùn duǒ

高峻的山峰。

26、[鬓朵]bìn duǒ

插戴于鬓边的花朵。

27、[露朵]lù duǒ

带露水的花朵。

28、[朵罗]duǒ luó

蒙古语。七。

29、[朵哆]duǒ duō

谓咀嚼。

30、[斡鲁朵]wò lǔ duǒ

辽时的宫卫,即禁卫军,金元沿用。亦指代皇帝的宫帐(行宫)。

31、[窝里朵]wō lǐ duǒ

见“窝鲁朵”。

32、[小耳朵]xiǎo ěr duǒ

偷听消息的人。

33、[蓇朵儿]gū duǒ er

花蕾。

34、[花咕朵]huā gū duǒ

见“花骨朵”。

35、[朵斯弟]duǒ sī dì

“朋友”、“伙伴”。

36、[云朵机]yún duǒ jī

云朵机(又称造云机)顾名思义,就是能人工制造云朵的机器。

37、[青莲朵]qīng lián duǒ

《晋书·艺术传·佛图澄》:“佛图澄,天竺 人也。本姓 帛氏。少学道,妙通玄术…… 勒(石勒)召 澄,试以道术。

38、[五朵金花]wǔ duǒ jīn huā

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赵季康、王公浦编剧,王家乙导演,杨丽坤、莫梓江主演。白族青年阿鹏在“三月街”盛会上与金花姑娘一见钟情,约定来年山茶花开的季节相会。第二年,阿鹏应约前来,遍访苍山洱海接连遇见四个“金花”,最后在两人定情的蝴蝶泉边与意中人相会。

39、[茜雅朵朵]qiàn yǎ duǒ duǒ

“欣赏你的故事”。

40、[你姨朵哦]nǐ yí duǒ ò

你姨和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