曈
拼音
tóng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丶 一 丶 丿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一 一同音字
读音为tóng的字 读音为tong的字基础解释
〔曈昽〕日初升微明的样子。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曈曈-中華語文大辭典曈曈ㄊㄨㄥˊ ㄊㄨㄥˊtónɡtónɡ1.〈書〉形容太陽初升,天色明亮。[例]~扶桑日,出有萬里光(宋‧王安石〈餘寒詩〉)。2.〈書〉形容明亮。[例]洛陽城頭火~,亂兵燒我天子宮(唐‧張籍〈相和歌辭〉)。
曈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曈曈ㄊㄨㄥˊ ㄊㄨㄥˊtóng tóng天將亮時由暗轉明的樣子。唐.元稹《鶯鶯傳》:「華光猶苒苒,旭日漸曈曈。」
曈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曈曈tónɡtónɡ
书形
①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初日~。
②(目光)闪烁的样子。
【曈曈】日初出漸明貌。南朝 梁 何遜 何水部集 苦熱詩:“曀曀風逾靜,曈曈日漸旰。”宋 王安石 臨川集二七 元日詩:“千門萬户曈曈日,爭插新桃換舊符。”爭插,一作“緫把”。泛指日月光明貌。唐 劉長卿 劉隨州集六 灞東晚晴ॳѥЌ行薛棄朱訓詩:“西向看夕陽,曈曈映桑柘。”杜牧 樊川集一 感懷詩:“蕩蕩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曈曈-汉语大词典曈曈1.日初出渐明貌。
●唐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
●宋王安石《余寒》诗:“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
●鲁迅《集外集·斯巴德之魂》:“初日曈曈,照斯巴德之郊外。”
2.明亮貌。
●南朝梁何逊《苦热行》:“昔闻草木焦,今睹沙石烂。曀曀风愈静,曈曈日渐旰。”
●唐张籍《相和歌辞·董逃行》:“洛阳城头火曈曈,乱兵烧我天子宫。”
●宋范成大《新岭》诗:“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钲上。”
●清唐孙华《夏旱述忧》诗之一:“干埃滚滚黏青草,落日曈曈散赤氛。”
曈ㄊㄨㄥˊtónɡ1.參見【曈曈】。2.參見【曈曨】。
曈-中草药辞典【读音】tónɡ
【繁体】曈
曈tóng[曈昽]天将亮的样子:天色~昽。
1、曈讀音:他東切,音通,徒紅切,音同,東韻。吐孔切,音桶,董韻。釋文:~曨。日欲明也。見《說文新附》。
2、晍釋文:同曈。見《集韻》。
曈
《説文新附》:“曈,曈曨,日欲明也。从日,童聲。”
tóng 《廣韻》徒紅切,平東定。又他紅切,他孔切。東部。
〔曈曨〕1.日将出渐明貌。《説文新附·日部》:“曈,曈曨,日欲明也。”《集韻·董韻》:“曈,曈曨,欲曙。”《文選·陸機〈文賦〉》:“其致也,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李善注引《埤蒼》曰:“曈曨,欲明也。”按:此谓文思由隐而显,有如日之欲明。宋楊億《禁直》:“初日曈曨豔屋梁。”2.不甚分明。《藝文類聚》卷一引劉孝綽《望月有所思》:“曈曨入牀簟,髣髴鑑窗簾。”唐李白《明堂賦》:“觀夫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曈曨,乍明乍曚。”明湯顯祖《紫簫記·巧探》:“六娘,你看郡主身子呵,怕他害得曈曨,險做了翠烟韓重。”
曈tónɡ
见〖曈昽〗、〖曈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óng
1、[亭曈]tíng tóng
旭日,初出的太阳。
2、[曈昽]tóng lóng
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
3、[曈胧]tóng lóng
见“曈曨”。
4、[曈曚]tóng méng
初日渐明貌。
5、[曚曈]méng tóng
犹曈曚。
6、[曈曈]tóng tóng
1.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初日~。 2.(目光)闪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