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ào

笔顺

丿 丿
左右大致等宽。“米”横短竖正,点画位置恰当。“斗”上点偏右,下点偏左;竖画正直,稍长于左竖。

同音字

读音为liào的字 读音为liao的字

基础解释

1.照看;管理:照~。~理。 2.材料;原料:木~。燃~。布~。加~。备~。资~。他就是这么块~。 3.喂牲口用的谷物:草~。~豆儿。多给牲口加点~。 4.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配一~药。 5.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两端截面是一平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 计数;计量;核计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 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3. 估量;揣度;料想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阳侯列传》

    又如:料知(犹估计);料来(估计;料想);料量(估计,测度);料道(估计到,预料);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料敌(估量、判断敌情);料知(料想到);料然(料想);料莫(想来);料猜(猜测);料世(揣度时势)

  4. 选择,挑选

    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三国志·陆逊传》

    又如:料人(选择人才);料取(选取);料选(挑选;拣选);料择(选择);料拣(选择,拣择)

  5. 安排,料理;管理

    料,理也。——《玉篇》

    比当料理。——《晋书·王徽之传》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晋书·周顗传》

    料检太祖巾箱。——《宋书·王僧绰传》

    琴童料持下晌午饭。——王实甫《西厢记》

    又如:料持(料理,安排;对付,收拾);料吏(指管理胥吏);料度机宜(料理事务);料实(清点,查实);料检(犹查点;清理);如:料视(照料);料高(看守;登高守望。是一种苦役)

  6. 小看

    常言“海水不可斗量”,你休料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7. 丢,撂

    我何不把银子料在水里,也呼地的响一声?——《醒世恒言》

  8. 敌,对付

    问众官:“你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

〈名〉

  1. 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官优有禄料。——白居易《咏所乐》

    又如:料食(犹俸禄);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2. 材料;原料 。

    如:料子服(指毛料制成的衣服);料壶(料质的壶)

  3. 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每月但(只)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水浒传》

    又如:马料;饮料;肥料;草料;料袋(盛装牲口草料的口袋);料谷(饲养牲口的谷物);料槽(放置牲口食料的食槽)

  4. 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可以用来仿造珠玉;也可抽成丝 。

    如:料丝(制作工艺品的一种丝状原料);料货(各种料制器物的总称)

〈量〉

  1. 宗,番

    一连打了两料,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水浒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料-中華語文大辭典

料料ㄌ丨ㄠˋliào1.可供製造、使用或參考的東西。[例]材~|原~|資~。2.詩文、講話、歷史等的題材。[例]詩~|笑~|史~。3.提供禽畜、植物等食用,或補給養分的東西。[例]食~|草~|飼~|肥~。4.人的資質。[例]他是讀書的~。5.估量;猜度;忖度。[例]~想|預~|不出所~。6.照顧;處理。[例]照~|~理。7.(需付)費用。[例]有~電視|無~礦泉水。8.量詞。用於計算中藥配製丸藥全份的劑量。[例]多配一~|包管一~服完病就好了。

料-中華大字典

1、料讀音:憐蕭切,音聊,蕭韻。力弔切,音嫽,嘯韻。釋文:
❶量也。从米在斗中。見《說文》。《段注》:稱其輕重曰量。稱其多少曰~。其義一也。知多少斯知其輕重矣。
❷數也。《國語周語》:乃~民於太原。
 〔按猶今之淸查戶口〕。
❸理也。見《廣雅釋詁》。
❹度也。《史記李斯傳》:君侯自~。能孰與䝉恬。
❺審處也。《晉書王徽之傳》:當相~理。
 〔按俗稱營辦事物曰~理。日本人謂烹饌曰~理。皆有審處之意〕。
❻捋也。《莊子盜跖》:~虎頭。編虎鬚。
❼小鼗也。《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
 〔注〕:聲淸而不亂。
❽石礫也。《釋名釋山》:小石曰礫。礫、~也。小石相技拄其間。~~然出內氣也。
❾人物材質也。〔杜甫詩〕:山色供詩~。
 〔按近世言飮~、燃~、養~、原~、及俗稱衣~、木~等。本此〕。
❿官俸也。《唐書食貨志》:乾元元年。給外官半~。
⓫牛馬所食芻豆也。《唐書李林甫傳》:立仗馬食三品~。一鳴輒斥去。
⓬~戾。聲小而徹也。《文選潘岳賦》:哀~戾以徹鑒。
⓭~峭。寒貌。〔蘇軾詩〕:漸覺東風~峭寒。
⓮都~匠。木工也。《柳宗元傳》:梓人蓋古之審曲面勢者。今謂之都~匠云。
⓯~貨。中國舊制玻瓈質類。用以僞造珠玉者也。
⓰猶費用也。日本名。如經理費、曰手數~。保險費、曰保險~。使用公共物所納之報酬費、曰使用~。犯行政規則之罰、曰過~。
2、縂釋文:同料。見《龍龕手鑑》。
3、䉼釋文:同料。見《龍龕手鑑》。

料-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料¹ liào
①动预料;料想:~事如神|不出所~|~不到他会来。
②照看;管理:照~|~理。

料-漢語大字典


《説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
(一)liào 《廣韻》力弔切,去嘯來。又落蕭切。宵部。
(1)量;称量。《説文·斗部》:“料,量也。”段玉裁注:“量者,稱輕重也。稱其輕重曰量,稱其多少曰料,其義一也。”
(2)计点;清查。《玉篇·斗部》:“料,數也。”《增韻·嘯韻》:“料,計也。”《國語·周語上》:“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韋昭注:“料,數也。”《晋書·庾亮傳附庾冰》:“隱實户口,料出無名萬餘人,以充軍實。”《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雁門太守行》:“文武備具,料民富貧。”
(3)预测;揣度;估量。如:料事如神。《廣韻·嘯韻》:“料,度量也。”戰國宋玉《對楚王問》:“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明湯顯祖《牡丹亭·問喜》:“料今番榜上高題。”茅盾《春蚕》:“谁也料得到这些‘宝宝’上山前还得吃多少叶。”
(4)挑选。如:料简。《鬼谷子·捭闔》:“捭之者,料其情也。”陶弘景注:“料謂簡擇。”《三國志·吴志·陸遜傳》:“遜料得精兵八千餘人,三郡平。”《新唐書·崔彦曾傳》:“彦曾料丁男乘城。”
(5)理。《廣雅·釋詁二》:“料,理也。”王念孫疏證:“料者度之理也。”1.管理。《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及長,嘗為季氏吏,料量平。”《吴子·圖國》:“武侯問曰:‘願聞治兵、料人、固國之道。’”2.审理。《晋書·石苞傳》:“中詔申料,罪譴澄雪。”3.清理。《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讀曲歌》:“逋髮不可料,憔悴為誰睹。”4.照料;照看。《三國志·吴志·陸遜傳》:“其所生得,皆加營護,不令兵士干擾侵侮,將家屬來者,使就料視。”
(6)用同“撂”。扔下;甩掉。元鄭廷玉《後庭花》第四折:“可有這曬衣服的繩子,我解下來一頭拴在井欄上,一頭料下去。”《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我何不把銀子料在水裏,也呯的響一聲。”
(7)可用以造成成品的东西;可供参考的事实。如:原料;木料;史料。《正字通·斗部》:“料,材質也。”唐高適《留别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羈旅雖同白社遊,詩書已作青雲料。”宋張炎《詞源·雜論》:“大詞之料,可以斂為小詞。”清林則徐《驗催運河挑工并趕赴黄河兩岸查料摺》:“且思料物,為修防根本。”也喻指人的材质(含有贬义时相当于“货色”的意思)。如:他是块料。明湯顯祖《牡丹亭·旅寄》:“呀,甚城南破瓦窰,閃下個精寒料。”
(8)供人畜食用或提供植物营养的物品。如:饮料;饲料;肥料。《北史·高道穆傳》:“銅價至賤,五十有餘,其中人功、食料、錫炭、鉛砂,縱復私營,不能自潤。”《新五代史·東漢世家·劉旻》:“旻歸,為黄騮治廐,飾以金銀,食以三品料,號‘自在將軍’。”元佚名《陳州糶米》楔子:“陳州亢旱三年,六料不收,黎民苦楚,幾至相食。”
(9)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可以用来仿造珠玉,也可抽成丝。如:料器;料货。《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天色已黑,虞府廳上點起一對料絲燈來。”《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再一看,這胡鏡孫頭上戴的是料毯。”
(10)隋及唐、宋官吏薪俸收入的一部分,即所谓食料、口粮。《增韻·嘯韻》:“料,禄料也。”《隋書·厙狄士文傳》:“(厙狄士文)性清苦,不受公料,家無餘財。”宋蘇軾《論特奏名》:“許先借料錢,遠者許借三月。”
⑪量词。1.指物的分剂,以一定数量的物品为一计算单位,称为一料。《玉海·兵制·刀》:“乾道元年,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為一料。”宋蘇軾《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候豐熟日,分作五年十料,隨二税送納。”《紅樓夢》第三回:“賈母道:‘這正好,我這裏正配丸葯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2.载重计量单位,每料重为一石。参见《宋會要·食貨》四三之十六、四七之十五。3.过去计算木料的单位。两端截面一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
(二)liáo 《經典釋文》力彫反。宵部。
(1)捋。《正字通·斗部》:“料,捋也。”《莊子·盜跖》:“疾走料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郭象注:“料,捋也。”元高文秀《誶范叔》第四折:“他怎敢輕料虎狼鬚?”
(2)古乐器名。长柄摇鼓,即小鼗。《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郭璞注:“料者,聲清而不亂。”

料-中草药辞典

【读音】liào
【繁体】料
料〈动〉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count;calculate;assess]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估量;揣度;料想[estimate;appraise;assess;conjecture;expect;think;presume]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
料liào
⒈估计,猜想:~想。预~。~事如神。
⒉指材料,可用来制造其它物品的物质:原~。木~。燃~。作~儿。配制饮~。衣服~子。
⒊喂牲畜、鸡、鱼等的食物:草~。饲~。
⒋量词:一~药。
⒌[料器]一种熔点低的玻璃,有各种颜色,可制做玩具、器皿、装饰品等。
⒍[料理]照料,管理,处理:~理家务。
⒎[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春寒~峭。
────────────────—
料liáo1.通"撩"。挑弄。2.通"撩"。拨弄。3.古乐器。即小鼗,长柄摇鼓。4.通"疗"。治疗;医治。5.用同"燎"。烫。

料-汉语大词典

料(I)liao
ㄌ〡ㄠˋ
〔《广韵》力吊切,去啸,来。〕
〔《广韵》落萧切,平萧,来。〕
1.估计其数。
●《国语·楚语上》:“及鄢之役……雍子与于军事,谓栾书曰:‘楚师可料也,在中军王族而已。’”
韦昭注:“料,数也。”
●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若选言可以效古而书,其难类者,则忽而不取,料其所弃,可胜纪哉?”
2.估量;忖度。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文选·左思〈吴都赋〉》:“夫上图景宿,辨于天文者也;下料物土,析于地理者也。”
刘逵注:“料,度也。”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酒入愁肠醉颜酡,料自家没分消他。”
●夏衍《秋瑾传》第一幕:“跟您打个赌好不好?看谁料得对。”
3.别择;挑选。
●《鬼谷子》卷上:“捭之者,料其情也。”
陶弘景注:“料谓简择……情有真伪,故须简择。”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
●《新唐书·吴凑传》:“若不欲外吏与闻禁中事,宜料中官高年谨信者为宫市令,平贾和售,以息众讙。”
●宋王安石《与马运判书》:“宜料畿兵之驽怯者就食诸郡,可以舒漕挽之急。”
4.管理。参见“料吏”。
5.清查;清理。
●《晋书·庾冰传》:“﹝冰﹞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二一》:“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
6.审理。
●《晋书·石苞传》:“幸赖陛下天听四达,灵鉴昭远,存先父勋德之重,察臣等勉励之志,中诏申料,罪谴澄雪。”
7.料理。
●《新唐书·李逢吉传》:“父颜,有痼疾,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
参见“料视”。
8.照料;照看。参见“料视”。
9.对抗;抵挡。
●唐元稹《授牛元翼成德军节度使制》:“以少击众,以智料愚,鼓角不惊,而梯冲自陨。”
●《三国志平话》卷下:“马滕可料诸葛,马超可料关公,马大可敌张飞。”
10.奔走。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摺:“指东画西,去了义子;走南料北,不见孩儿。”
●明杨暹《刘行首》第四摺:“笑杀儿曹,走南料北。空叹英雄,争高竞低。”
11.材料;原料。
●唐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朱子语类》卷四:“若木生于山,取之,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
●《红楼梦》第四四回:“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对上料制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秦妈妈自己买了一块花布旗袍料,送给细纱间的那摩温。”
12.喻指人的素质(含贬义)。
●明汤显祖《牡丹亭·旅寄》:“呀,甚城南破瓦窑,闪下个精寒料。”
●老舍《四世同堂》八五:“他转过身来,和那个中日合璧的,在战争的窑里烧出的假东洋料,打了对脸。”
●峻青《海啸》第三章十八:“我真没想到,你竟是这么块料。”
13.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摺:“因为我这里亢旱了三年,六料不收。”
●《西游记》第三十回:“此时驿里无人,止有白马在糟上吃草吃料。”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帝﹞遂发江西折帛、湖广常平米钱及末茶长短引共一百四十余万缗……料十万石,赴湖广总领所备军用。”
●李季《五月端阳·满天红》诗:“人有粮食马有料,保证咱同志水足饭饱。”如:饮料;肥料。
14.用同“撂”。扔,甩。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摺:“承御,你慌什么?别人家的哇哇,料在金水桥河下便了。”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我何不把这银子料在水里,也呼地的响一声?”
●老舍《赵子曰》第四:“﹝莫大年﹞他决不是恼了赵子曰,也不是心眼小料不开事。”
15.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隋书·酷吏传·厍狄士文》:“性清苦,不受公料,家无余财。”
●《新唐书·杨绾传》:“故事,舍人年久者为阁老,其公廨杂料独取五之四。”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致仕给半禄料》:“唐德宗贞元五年四月,以太子太师萧昕为工部尚书,致仕给半禄料。”
参见“料钱”。
16.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常用来充珠、玉、翡翠等。也可抽成丝。参见“料货”、“料器”。
17.量词。指物的分剂,以一定数量的物品为一计算单位,称为一料。
●宋王应麟《玉海·兵制·刀》:“干道元年,命军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为一料。”
●宋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候丰熟日,分作五年十料,随二税送纳。”
18.量词。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
●《朱子语类》卷八六:“正如百贯钱修一料药,与十文钱修一料药,其不能治病一也。”
●《红楼梦》第二八回:“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
19.量词。犹遍。
●《水浒传》第三三回:“一连打了两料,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20.量词。容量单位。一料等于一石。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舟船》:“西湖舟船,大小不等,有一千料,约长五十余丈,中可容百余客。”
●宋吴自牧《梦粱录·江海船舰》:“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21.量词。过去计算木料的单位。两端截面一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
22.用同“了”。了望。参见“料高”。
料(II)liao
ㄌ〡ㄠˊ
〔《广韵》落萧切,平萧,来。〕
1.通“撩”。挑弄。
●元朱凯《昊天塔》第二摺:“则除是赵玄坛威力无加,才敢把虎头来料须来抹。”
参见“料虎头”。
2.通“撩”。拨弄。
●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摺:“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3.古乐器。即小鞀,长柄摇鼓。
●《尔雅·释乐》:“大鞀谓之麻,小者谓之料。”
郭璞注:“麻者音概而长也,料者声清而不乱。”
4.通“疗”。治疗;医治。
●《文选·左思〈蜀都赋〉》:“神农是尝,卢跗是料。”
李善注引《史记》:“虢中庶子谓扁鹊曰:‘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医病不以汤液。’”
5.用同“燎”。烫。

料-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料² liào
①(~儿)名材料;原料:木~|燃~|布~|加~|备~|资~丨比喻用法他就是这么块~。
②名喂牲口用的谷物:草~|~豆儿|多给牲口加点~。
③量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配一~药。
④量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两端截面是一平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

料-康熙字典


【卯集下】【斗字部】 料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說文】量也。【史記·孔子世家】嘗爲季氏吏,料量平。
◎又【廣韻】度也。【玉篇】數也,理也。【增韻】計也。【周語】料民于太原。【史記·李斯傳】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晉書·王𡽪之傳】當相料理。【左思·蜀都賦】盧跗是料。
◎又【莊子·盜跖篇】料虎頭,編虎須。【註】料,捋也。
◎又【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註】料者,聲淸而不亂。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力弔切,音嫽。義同。
◎又人物材質也。【杜甫詩】山色供詩料。
◎又牛馬所食芻豆。【唐書·李林甫傳】立仗馬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
◎又【增韻】祿料也。

料 -古漢語常用詞典

liào
①計算;統計。《國語•周語》:“夫古者不~民而知其少多。”②估計;估量。《鴻門宴》:“~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③料想;預料。《失街亭》:“男~街亭易取。”④材料;草料。《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只見草~場裏火起。”⑤用於藥劑丸藥等。《林黛玉進賈府》:“叫他們多配一~就是了。”

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料 liào
① 动计算;统计。《国语·周语》:“夫古者不~民而知其少多。” ② 动估计;估量。《鸿门宴》:“~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③ 动料想;预料。《失街亭》:“男~街亭易取。” ④ 名材料;草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只见草~场里火起。” ⑤ 量用于药剂丸药等。《林黛玉进贾府》:“叫他们多配一~就是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iào

1、[颜料]yán liào

不溶于油、水等的有色或白色物质。具有适当的遮盖力、着色力,高的分散度和对光、热的稳定性等。如朱砂、铅白等。广泛用于油漆、塑料着色,印染、陶瓷彩绘等。

2、[材料]cái liào

1.可以直接造成成品的东西,如建筑用的砖瓦、纺织用的棉纱等:建筑~。做一套衣服,这点~不够。 2.提供著作内容的事物:他打算写一部小说,正在搜集~。 3.可供参考的事实:人事~。 4.比喻适于做某种事情的人才:我五音不全,不是唱歌的~。

3、[木料]mù liào

初步加工后具有一定形状的木材。

4、[肥料]féi liào

能供给养分使植物发育生长的物质。肥料的种类很多,所含养分主要是氮、磷、钾三种:化学~。

5、[出人意料]chū rén yì liào

(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也说出人意表。

6、[不料]bù liào

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常用“却、竟、还、倒”等呼应:今天本想出门,~竟下起雨来。

7、[料事如神]liào shì rú shén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8、[香料]xiāng liào

在常温下能挥发出香味的物质的统称。按其来源,可分天然香料与合成香料两大类。天然香料如茉莉、白兰、桂花浸膏以及麝香、玫瑰油等;合成香料是利用化工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而生产的,如香兰素、苯乙醇、紫罗兰酮等。

9、[加料]jiā liào

1.把原料装进操作的容器里;添加原料:~工人。自动~。 2.属性词。原料比一般用得多,质量比一般好的(制成品):~果汁。~药酒。

10、[染料]rǎn liào

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而能附着在纤维和其他材料上的有色物质,有的可以跟被染物质化合。种类很多,以有机化合物为主。

11、[资料]zī liào

1.生产上或生活上所用的东西:劳动~。消费~。 2.为工作、学习或研究的需要而收集的各种材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图纸、调查统计报告等:参考~。统计~。

12、[原料]yuán liào

指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如用来冶金的矿砂,用来纺织的棉花。

13、[饮料]yǐn liào

指果汁、汽水、矿泉水、茶、酒等经过加工的各种饮用品。

14、[塑料]sù liào

一般指以树脂为主要成分而具有可塑性的材料及其制品。在一定条件下,塑化成形,产品最后保持形状不变。种类很多,如电木、有机玻璃等。塑料具有质轻、绝缘、耐酸等优良特性。广泛用于制造业和生活用品,可代替金属、木材等。

15、[爆料]bào liào

发表令人感到意外或吃惊的新闻、消息等。

16、[燃料]rán liào

能产生热能或动力的可燃物质,主要是含碳物质或碳氢化合物。按形态可分为固体燃料(如煤、炭、木材)、液体燃料(如汽油、煤油)和气体燃料(如煤气、沼气)。也指能产生核能的物质,如铀、钚等。

17、[面料]miàn liào

1.做衣服鞋帽等的面儿用的料子:大衣~。 2.用来贴在物件表层的材料:家具~。

18、[饲料]sì liào

喂家畜、家禽等的食物。

19、[料理]liào lǐ

1.办理;处理:~家务。~后事。事情还没~好,我怎么能走。 2.烹调制作:名厨~。 3.菜肴:日本~。韩国~。

20、[料酒]liào jiǔ

烹调时当作料用的黄酒。

21、[调料]tiáo liào

作料。

22、[意料]yì liào

事先对情况、结果等进行估计:~之中。出乎~。~不到的事。

23、[涂料]tú liào

涂在物体表面上能结成坚韧的保护膜的材料。具有耐磨性、绝缘性,可防止侵蚀,也可增加表面美观。如油漆、天然漆、合成树脂等。

24、[预料]yù liào

1.事先推测:~这个地区秋收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十。 2.事先的推测:果然不出他的~。

25、[配料]pèi liào

生产过程中,把某些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车间。

26、[照料]zhào liào

关心料理:~病人。

27、[物料]wù liào

所用的物质材料。

28、[史料]shǐ liào

历史上所留下来的资料。

29、[辅料]fǔ liào

1.对产品生产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许多轻工业生产需用的原料和~得靠农业供应。 2.指烹饪中的辅助原材料,如做菜用的葱、香菜、木耳等。

30、[料子]liào zi

1.衣料:一块衣裳~。 2.特指毛料:穿着一身~中山装。 3.比喻适于做某种事情的人才:不是搞科研的~。他是个下棋的~。

31、[佐料]zuǒ liào

烹调用的配料;调味品。

32、[料到]liào dào

料想,预期。

33、[废料]fèi liào

在制造某种产品过程中剩下的而对本生产过程没有用的材料:造纸厂的~可以制造酒精。

34、[大料]dà liào

八角茴香

35、[笑料]xiào liào

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不要把人家的生理缺陷当做~。

36、[油料]yóu liào

含油的原料。

37、[石料]shí liào

做建筑、筑路、雕刻等材料用的岩石或类似岩石的物质,分为天然石料(如花岗石、石灰石)和人造石料(如人造大理石、水磨石)。

38、[始料]shǐ liào

原先的预料。

39、[双料]shuāng liào

属性词。制造物品用的材料比通常的同类物品加倍的,多用于比喻:~冠军。

40、[填料]tián liào

1.为了改善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产品的机械、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而添加的填充物料。 2.填料塔等设备的填充物。 3.为密封机器的转动或往复运动的部分所使用的纤维织物、橡胶、塑料等。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