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
拼音
rě笔顺
一 丨 丨 一 丿 丨 𠃍 一 丶 ㇂ 丶 丶上横宜短,中横稍长,“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心”卧钩呈月牙形,点画位置恰当。
同音字
读音为rě的字 读音为re的字基础解释
1.招引;引起(不好的事情):~事。~祸。~麻烦。 2.(言语、行动)触动对方:不要把他~翻了。这人脾气大,不好~。 3.(人或事物的特点)引起爱憎等的反应:~人注意。~人讨厌。一句话把大家~得哈哈大笑。详细解释
(形声。从心,若声。本义:招引)
同本义
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
又如:惹口面(惹麻烦);惹邪(魅人);惹起(引起);惹口舌(引起口角是非)
触犯;触动 。
如:惹发(触犯);惹翻(因语言、行动触犯对方,使其生气、翻脸);惹厌(犹讨厌);惹动(挑动;触动);惹犯(冒犯)
引起
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儒林外史》
只因清明都来西湖上闲玩,惹出一场事来。——《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沾染;染上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唐· 薛涛《柳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六祖坛经·自序品》
牵扯;羁绊 。
如:惹绊(牵扯;羁绊)
牵引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唐· 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牵挂
阿几时教我腹内无烦恼,心上无萦惹。——元· 关汉卿《拜月亭》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惹惹-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惹惹㈠ㄖㄜˇ ㄖㄜˇrě rě輕盈的樣子。唐.韓偓〈閑步〉詩:「莊南縱步遊荒野,獨鳥寒煙輕惹惹。」惹惹㈡ㄖㄜˇ ˙ㄖㄜrě re挑弄。如:「他強橫,我偏要惹惹他。」
惹惹-辞源3【惹惹】輕盈貌。唐 韓偓 玉山樵人集 閒步詩:“莊南縱步遊荒野,獨鳥寒煙輕惹惹。”
惹惹-汉语大词典惹惹轻盈貌。
●唐韩偓《闲步诗》:“庄南纵步游荒野,独鸟寒烟轻惹惹。”
惹惹ㄖㄜˇrě1.挑起;引發。[例]~是生非│~禍上身│~人憐愛。2.碰觸;觸犯。[例]拈花~草│他心情不好,別~他。
惹-诗词曲语辞辞典惹巧与“偌”同。
▶三十种本《汗衫记》剧:“我问甚玉杯茭下下,惹大个东大岳耶耶,他闲管您肚皮里娃娃。”耶耶即爷爷。
▶又:“儿呵!俺从那水胡花抬举的惹来大。”
▶又《东窗事犯》剧:“不想去惹多时节。”
▶又《李太白贬夜郎》剧:“肚岚耽吃得惹来胖。”岚耽,当为大腹貌。
▶又《霍光鬼谏》剧,“暗想高祖创立起惹大汉朝天下,也非同小可呵!”
▶《太平乐府》七马致远《集贤宾》套《思情》:“近来自知浮世窄,少负他惹多苦债。”
▶《雍熙乐府》十五《玉翼蝉煞》套《游月宫》:“惹早晚行沙!待那里去?”此犹云偌时候走呵,打算那里去。沙,语助辞。
▶巾箱本《琵琶记》十一:“我每须胜别媒婆,有动使惹多。”动使即家具。
▶又:“婆婆!我且问你,你挑着惹多鞋做甚么?”
▶又二十四:“虽然这头发直不得惹多钱,也只把佐(做)些意儿。”佐些意儿,犹云略表意思。
惹
《説文新附》:“惹,亂也。从心,若聲。”按:清鄭珍《説文新附考》卷五谓唐人诗用“惹”为“牵”,《玉篇》训“惹”为“乱”,亦谓辞说纷繁,故以语言牵引为其本义。
(一)rě 《廣韻》人者切,上馬日。魚部。
(1)招引;引起。唐段成式《柳枝》:“只向江南并塞北,酒旗相伴惹行人。”《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只因清明都來西湖上閑翫,惹出一塲事來。”明湯顯祖《紫釵記·花朝合巹》:“坐雲霞飄颻半天,惹人處行光一片。”
(2)牵引;牵挂。《集韻·馬韻》:“惹,絓也。”唐李賀《昌谷北園新笋四首》之四:“古竹老梢惹碧雲,茂陵歸臥歎清貧。”宋張先《减字木蘭花》:“只恐輕飛,擬倩游絲惹住伊。”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阿幾時教我腹内無煩惱,心上無縈惹。”
(3)沾染;染上。《增韻·馬韻》:“惹,引著也。”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唐慧能《六祖大師法寳壇經·自序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茅盾《春蚕》:“那母狗是白虎星,惹上了她就得败家。”
(4)触动;冒犯。《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阿姆我又不惹你。”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婦兒氣性最不好惹的。”
(5)纷乱。《説文新附·心部》:“惹,亂也。”
(6)诡。《集韻·馬韻》:“惹,詭也。”
(二)ruò 《廣韻》而灼切,入藥日。
(1)诬谤。《方言》卷十:“拏,揚州會稽之語也。或謂之惹,或謂之䛳。”郭璞注:“言誣䛳也。”《集韻·馬韻》:“惹,䛳也。”
(2)同“偌”。这么;那么。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惹,與偌同。”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這藳薦下墊的來惹高。”元馬致遠《集賢賓·思情》:“近來自知浮世窄,少負他惹多苦債。”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一折:“暗想高祖創立起惹大漢朝天下,也非同小可呵。”
【惹】13画 4433·61.rě ㄖㄜˇ 人者切,上,馬韻,日。㊀沾染。南朝 梁 何遜 何水部集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晴軒連瑞氣,同惹御香芬。”唐 岑參 岑嘉州詩三 寄左省杜拾遺:“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㊁招引,牽扯。唐 白居易 長慶集二十 晚歲詩:“惹愁諳世網,治苦賴空門。”又 羅隱 甲乙集六 春思詩:“蕩漾春風淥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㊂觸犯。清平山堂話本 快嘴李翠蓮:“大伯説話不知禮,我又不曾惹着你。”水滸二:“華陰縣裏禁他不得,出三千貫賞錢召人拿他,誰敢上去惹他?”2.ruò ㄖㄨㄛˋ 而灼切,入,藥韻,日。如此。通“偌”。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七 元 馬致遠 集賢賓 思情:“近來自知浮世窄,少負他惹多苦債。”元刊雜劇三十種 元 楊梓 霍光鬼諫:“暗想 高祖創立起惹大 漢朝天下,也非同小可呵!”
惹-中華大字典1、惹讀音:爾者切,音喏,馬韻。釋文:
❶亂也。見《說文新附》。《鈕民新附攷》:玉篇、廣韻、~竝訓亂。据五經文字言部。諾、誖、竝訓亂。故又疑~爲諾之別體。
❷引著也。〔岑參詩〕:暮~御香歸。
❸絓也。《張先詞》:只恐驚飛。擬倩遊絲~住伊。
❹詭也。見《韻會》。
❺䛳也。見《韻會》。
❻~~。輕貌。〔韓偓詩〕:獨鳥寒烟輕~~。
❼俗謂招曰~。如云~禍。引亦云~。如云~火。
2、惹讀音:而灼切,音弱,藥韻。釋文:
❶拏也。《方言》:拏。揚州會枍之語也。或謂之~。
❷綽~。不定貌。見《廣雅釋詁》。
3、偌讀音:人夜切,惹去聲,禡韻。釋文:
❶猶言如此也。《元人曲》:~大個宅堂。
❷姓也。見《玉篇》。
4、剋讀音:匿各切,音諾,藥韻。釋文:心然也。見《集韻》。
惹rě
动
①招引;引起(不好的事情):~事|~祸|~麻烦。
②(言语、行动)触动对方:不要把他~翻了|这人脾气大,不好~。
③(人或事物的特点)引起爱憎等的反应:~人注意|~人讨厌|一句话把大家~得哈哈大笑。
【读音】rě
【繁体】惹
惹<动>
(形声。从心,若声。本义:招引)
同本义[attract;cause]
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
又如:惹口面(惹麻烦);惹邪(魅人);惹起(引起);惹口舌(引起口角是非)
触犯;触动[offend]。如:惹发(触犯);惹翻(因语言、行动触犯对方,使其生气、翻脸);惹厌(犹讨厌);惹动(挑动;触动);惹犯(冒犯)
引起[provoke]
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儒林外史》
只因清明都来西湖上闲玩,惹出一场事来。――《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沾染;染上[stain]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唐
惹rě招引,挑逗:~祸。~是生非。~人生气。
────────────────—
惹ruò1.用同"偌"。如此,这般。2.见"惹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rě
1、[招惹]zhāo rě
〈动〉主动引起。
2、[惹是生非]rě shì shēng fēi
招引是非,引起争端,制造麻烦。
3、[惹怒]rě nù
1.指处于被激怒的忿恨状态。 2.激怒人。
4、[惹祸]rě huò
引起祸事:~招灾。他惹了祸,吓得躲起来了。
5、[惹事]rě shì
引起麻烦或祸害:你别给我~。他在外惹了不少事。
6、[惹眼]rě yǎn
显眼;引人注意。
7、[惹人喜爱]rě rén xǐ ài
讨人喜欢,让人喜欢。
8、[惹恼]rě nǎo
激起恼怒。也说惹怒。
9、[惹火]rě huǒ
词语解释◎ 惹火 触犯人的爱好或成见,使其不快--------------------------惹火ㄖㄜˇ ㄏㄨㄛˇ惹人生气。如:「我们最好听话点,不然把爸爸惹火了可没有好处。」形容服装或动作极具挑逗性。如:「女子夜行,穿着打扮应避免过于惹火。」
10、[惹起]rě qǐ
引起。
11、[沾惹]zhān rě
招致;激惹。
12、[惹气]rě qì
引起恼怒:别为这点儿小事~。没想到因一句话惹了一肚子气。
13、[绊惹]bàn rě
牵缠。
14、[嘲惹]zhāo rě
(用言语)挑逗,引诱。
15、[苒惹]rǎn rě
袅袅升腾貌。
16、[惹憋]rě biē
又作“惹憋货”。
17、[缠惹]chán rě
缠扰。
18、[迁惹]qiān rě
谓迁怒而触犯。
19、[惹绊]rě bàn
牵扯;羁绊。
20、[撩惹]liáo rě
挑逗;招惹:他脾气暴,千万不能~他。
21、[惹翻]rě fān
因语言、行动触犯对方,使其生气、翻脸。
22、[惹目]rě mù
显眼,引人注目。
23、[巴惹]bā rě
疯子。
24、[逻惹]luó rě
招惹。
25、[引惹]yǐn rě
招惹。
26、[揽惹]lǎn rě
招惹。
27、[霑惹]zhān rě
犹招惹。
28、[惹犯]rě fàn
冒犯。柳杞《好年胜景》:“不能惹犯它,因为狼性恶毒,好作残忍的报复,谁惹了它,是无法逃避祸害的。”
29、[牵惹]qiān rě
1.犹缠绵。前蜀 尹鹗《临江仙》词:“昔年於此伴萧娘,相偎佇立,牵惹叙衷肠。” 2.招引;牵动。宋 王寀《蝶恋花·梨花》词:“翠袖年年寒食泪,为伊牵惹愁无际。”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彷彿人呜咽。”清 陈维崧《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词:“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3.牵扯,牵连。《朱子语类》卷十六:“当如此做,又被那如彼底心牵惹,这便是不实,便都做不成。”茅盾《子夜》十:“可不是么,竹斋,他们就在 陇 海 线上分个雌雄也算了罢,何必又牵惹到共党遍地的 湖南省 呢?”
30、[惹动]rě dòng
挑动;触动。
31、[黏惹]nián rě
黏附着;牵连着。
32、[天惹]tiān rě
网络流行词,表示天啊,非常吃惊的意思。
33、[传惹]chuán rě
传染。
34、[罹惹]lí rě
使遭受(罪谴)。
35、[惹发]rě fā
触犯。
36、[干惹]gān rě
1.招引,招致。 2.相关,关连。
37、[勾惹]gōu rě
引逗;挑逗;招惹。
38、[惹祻]rě gù
见“惹祸”。
39、[染惹]rǎn rě
沾染;牵扯。
40、[惹怨]rě yuàn
招致埋怨与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