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
拼音
yāo笔顺
𠃋 𠃋 丶同音字
读音为yāo的字 读音为yao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幺-中華語文大辭典幺丨ㄠyāo1.同「么」。2.姓。3.二一四部首之一。
幺-中華語文大辭典同:么
幺-漢語大字典幺
《説文》:“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朱駿聲通訓定聲:“此字當从半糸。糸者,絲之半;幺者,糸之半,細小幽隱之誼。玄从此,會染絲意;叀从此,會細繩意。許君葢從幼字生訓,然幼會細小意不必子也,據文實無子初生形。”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按:甲骨文“實糸之初文”,“許書之幺乃由糸之古文所孳衍,形體不異而音義已殊,惟幺訓‘小也’猶為糸之本義‘細絲也’一義所引申”。
(一)yāo 《廣韻》於堯切,平蕭影。宵部。
(1)小;细小。《説文·幺部》:“幺,小也。”《漢書·叙傳上》:“又况幺䯢,尚不及數子,而欲闇奸天位者虖!”顔師古注:“幺、䯢,皆微小之稱也。”《晋書·殷仲文傳》:“若桓玄之幺麽,豈足數哉!”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八:“宋中道穎利而幺小,蘇子美呼為錐宋。”又幼小的;排行最末的。如:幺妹子;幺叔。《爾雅·釋獸》:“幺,幼。”郭璞注:“最後生者俗呼為幺豚。”《玉篇·幺部》:“幺,幼也。郭璞云:‘後生也。’”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幺部》:“幺,亦謂晚生子為幺,皆謂其小也。”
(2)数词“一”的俗称。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幺部》:“幺,俗謂一為幺。”清顧炎武《日知録》卷三十二:“幺,一為數之本,故可以大名之……又為數之初,故可以小名之,骰子之謂一為幺是也。”《聊齋志異·田子成》:“乃擲得幺二三,唱曰:‘三加幺二點相同。’”
(3)后面的。多用于戏曲术语中。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六:“幺篇,後篇也。幺為後之縮寫字,北曲之第二曲曰幺,幺篇即後篇,此其例可於詞徵之。詞之分上下兩片者,上片稱前篇,下片稱後篇,後字省之則為幺。”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小娘子休唱前篇,則唱幺篇。”
(4)古律历天文术语,计长度的单位词。《隋書·律曆志下》:“凡日不全為餘,積以成餘者曰秒;度不全為分,積以成分者曰篾;其有不成秒曰麽,不成篾曰幺。”
(5)姓。《萬姓統譜·蕭韻》:“幺,見《姓苑》。明幺謙,湯陰人,弘治中任通州學訓導。”《姓觿·蕭韻》:“幺,一作么。《千家姓》云:‘開封族。’”
(二)mì 《集韻》莫狄切,入錫明。
同“糸”。《集韻·錫韻》:“糸,《説文》:‘細絲也。象束絲之形。’徐鍇曰:‘一蠶所吐為忽,十忽為絲。糸,五忽也。’或省(作幺)。”
【幺】3画 2073·2 yāo ㄧㄠ 於堯切,平,蕭韻,影。也作“么”。㊀小,細。漢 蔡邕 蔡中郎集外傳 短人賦:“其餘尫幺,劣厥僂窶。”文選 晉 陸士衡(機)文賦:“猶絃幺而徽急,故雖和而不悲。”㊁數詞“一”的别稱。清 顧炎武 日知錄三二 幺:“一爲數之本,故可以大名之。……又爲數之初,故可以小名之,骰子之謂一爲幺是也。”
幺-中華大字典1、幺讀音:於堯切,音邀,蕭韻。釋文:
❶小也。象子初生之形。見《說文》。〔俗作么〕。
❷侌也。重厶爲~。~象冃昧也。見《六書故》。
❸錢名。《漢書食貨志》:徑七分。重三銖。曰~錢。
❹猶孤也。《文選陸機賦》:猶弦~而徽急。
❺骰子一點者曰~。《日知錄》:一爲數之初。故以小名之。骰子之以一爲~是也。
❻豕子最後生者。俗呼爲~豚。見〔爾雅釋獸~幼注〕。
❼~鳳。鳥名。《蘇軾詞》:倒掛綠毛~鳳。
❽六~。曲名。《樂譜》:琵琶曲有六~。
〔按琵琶錄云。綠腰卽錄要也。本自樂工進曲。上令錄出要者。乃以爲名。後轉呼綠腰。又譌爲六~〕。
❾姓也。明~謙。
2、么釋文:俗幺字。見《韻會》。
3、糸讀音:莫狄切,音覓,錫韻。釋文:
❶細絲也。見《說文》。《段注》:絲者蠶所吐也。細者微也。細絲曰~。~之言蔑也。蔑之言無也。
〔按古文~字作褝。許君所謂象束絲之形、指此〕。
❷微也。見《廣雅釋詁》。
❸幺也。見《玉篇》。
4、糸釋文:絲省字。見《集韻》。
幺 yāo
小,細。
《新唐書·楊炎傳》:
杞無術學,貌~陋。
陸機《文賦》:
猶紘~而徽急,故雖和而不悲。
【读音】yāo
【繁体】幺
么<形>
小;幼小[small]
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俗字作么。――《说文》
不长曰幺。――《通俗文》
幺麽皆微小之称也。――《汉书·叙传注》
又如:幺微(微小);幺店(幺店子。路边的小店)
细[tiny]
熠熠宵行,虫之微么;出自腐草,烟若散熛。――晋·郭璞《尔雅图赞》
又如:幺微(细微);幺蔑(细微);幺么(细小);幺魔(微小,细微);幺小(微小);幺末(细微);幺算(细致的考虑);幺袅(柔条摆动的样子);幺弱(瘦小赢弱);幺弦(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借指琵琶)
指排行最末的[youngest]。如:幺叔(排行最小的叔父);幺儿(最小的儿子);幺孺(指年少后辈);幺豚
幺yāo
⒈小,排列最末的:~婶。~妹。又"一"的另一个说法:~二三。
⒉[幺麽]微小:~麽小丑。
幺
【寅集下】【幺字部】 幺
★【唐韻】【集韻】於堯切。【韻會】【正韻】伊堯切,𠀤音邀。【說文】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徐鉉曰】象纔有形質。【前漢·食貨志】徑七分重三銖曰幺錢。【註】師古曰:幺,小也。【陸機·文賦】猶弦幺而𡽪急。【註】幺,小也。
◎又【通俗文】不長曰幺。細小曰麽。【班彪·王命論】幺麽尚不及數子。
◎又【爾雅·釋獸】幺幼。【註】豕最後生者,俗呼爲幺豚。
◎又幺鳳,小鳥名。【蘇軾·梅花詞】倒掛綠毛幺鳳。
◎又六幺,曲名。【琵琶錄】綠腰,卽錄要也。本自樂工進曲,上令錄出要者,乃以爲名。後轉呼綠腰
◎又訛爲六幺也。【樂譜】琵琶曲有六幺。唐僧善本彈六幺曲,下撥一聲如雷發,妙絕入神。【白居易·琵琶引】先爲霓裳後六幺。
◎又姓。【萬姓統譜】弘治中有幺謙,湯隂人,爲通州訓導。 俗作么。
幺㈠幺03ㄠāo形細小。《說文解字.幺部》:「幺,小也。」《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上》:「又況幺髍,尚不及數子,而欲闇奸天位者虖!」《晉書.卷九九.殷仲文傳》:「若桓玄之幺麼,豈足數哉!」名二一四部首之一。幺幺03異「么」的異體字。
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幺yāo
①数数目中的“1”也叫“幺”(只能单用,不能组成合成数词,也不能带量词,旧时指色子和骨牌中的一点,现在说数字时也在某些场合用来代替“1”)。
②方排行最小的:~叔|~妹。
③书细;小:~小|~麽。
④(Yāo)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