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強人意
拼音
chà qiáng rén yì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chà的字 读音为qiáng的字 读音为rén的字 读音为yì的字 读音为cha的字 读音为qiang的字 读音为ren的字 读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差:尚,略,还;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讲的是一件事情有很多不足,只能勉强令人接受。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差強人意-中華語文大辭典差強人意差强人意ㄔㄚ ㄑ丨ㄤˊ ㄖㄣˊ 丨ˋchāqiánɡ-rényì原指還真能振奮人的意志。語本《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後用以表示大體上還能令人滿意。[例]表現~|成績~|菜色~。
差強人意-教育部成語典【台湾】差強人意㊣ㄔㄚ ㄑㄧㄤˊ ㄖㄣˊ ㄧˋchā qiáng rén yì差強意差強意釋義本義是還真是能夠振奮人心。#語出《東觀漢記・卷八・吳漢列傳》。後用「差強人意」比喻雖然不夠好,但大體上還能讓人滿意。典源#《東觀漢記・卷八・吳漢列傳》①漢與鄧宏俱客蘇弘,弘稱道之。(鄧)禹數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上于是以漢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苗曾,上以禹為知人。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足屏息;上安,然後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如意,漢②常獨繕檠弓戟③,閱具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攻具,上賞嗟曰:「吳公差④強⑤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封廣平侯。與蘇茂周建戰,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後至者斬。」遂鼓而進,賊兵大敗,討富平獲索二賊于平原。注①典故或見於《周書・卷二五・李賢列傳》。②漢:吳漢(?∼西元44),東漢南陽宛人,字子顏。初為亭長,王莽末年流亡至漁陽,後歸附劉秀,與諸將擁劉秀為帝,鎮壓銅馬、重連、高湖、青犢、五校等軍,任大司馬,封舞陽侯,卒謚忠。③繕檠弓戟:修理調整兵器。繕,音ㄕㄢˋ,修補。檠,音ㄑㄧㄥˊ,調整。戟,音ㄐㄧˇ,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④差:尚、還。⑤強:振奮。參《周書・卷二五・李賢列傳》(李)遠曰:「北豫遠在賊境,高歡又屯兵河陽,常理而論,實難救援。但兵務神速,事貴合機。……。」太祖喜曰:「李萬歲所言,差強人意。」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典故吳漢是東漢初年的名將,他本來是一個亭長,後來歸附光武帝劉秀,隨著劉秀東征西討,建立了不少戰功。吳漢不但勇敢,而且十分忠心,每次出征,吳漢總是跟隨在劉秀身邊,只要劉秀沒有就寢,他就侍立一旁不肯休息。因此劉秀十分賞識他,先拜為偏將軍,後來又升為大將軍。有一次諸將們打了敗仗,垂頭喪氣,只有吳漢積極鼓勵眾人,並且整理兵械,為下一次的戰爭做好準備。劉秀得知這個情形,便稱讚吳漢,說:「吳將軍還真是能夠振奮軍心啊!」後來「差強人意」被用來比喻雖然不夠好,但大體上還能讓人滿意。書證①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唐文皇手定中原,籠蓋一世,而詩語殊無丈夫氣,習使之也。『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差強人意,然是有意之作。」②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明代無一工詞者,差強人意,不過一陳人中而已。」③《老殘遊記・第一二回》:「王漁洋《古詩選》亦不能有當人意;算起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④《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此舉雖然是句空話,差強人意。」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六回》:「我得了這一封信,似乎還差強人意,誰知偏偏把他丟了,你說可恨不可恨呢?」用法義比喻雖然不夠好,但大體上還能讓人滿意。類用在「勉強可以」的表述上。例①近年來經濟景氣不佳,我們公司的生意還算差強人意。②別挑剔了,他今天的表現已差強人意,比預期好很多。③努力了半天,卻只獲得第三名,只能算是差強人意罷了。④以他的能力而言,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只能算是差強人意。⑤他今天的表現還算差強人意,希望下一場比賽他能發揮應有的實力。⑥你這篇文章還算流暢,但意念不夠深刻,整體而言,差強人意而已。
差強人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差強人意ㄔㄚ ㄑㄧㄤˊ ㄖㄣˊ ㄧˋchā qiáng rén yì本指非常振奮人心。語本《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恐,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脩戰攻之具,乃歎曰:『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後來指大體上尚能令人勉強滿意。《老殘遊記.第一二回》:「王漁洋古詩選亦不能有當人意,算起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此舉雖然是句空話,差強人意!」
差強人意-教育部成語典【台湾】差強人意㊣ㄔㄚ ㄑㄧㄤˊ ㄖㄣˊ ㄧˋchā qiáng rén yì釋義本指非常振奮人心。語本後漢書・卷十八・吳漢傳:「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恐,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脩戰攻之具,乃歎曰:『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後來指大體上尚能令人勉強滿意。老殘遊記・第十二回:「王漁洋古詩選亦不能有當人意,算起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此舉雖然是句空話,差強人意!」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7865差強人意㊕參典《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漢性彊力,每從征伐,帝未安,恆側足而立。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脩戰攻之具,乃歎曰:「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每當出師,朝受詔,夕即引道,初無辦嚴之日。故能常任職,以功名終。備註附典源參考資料號FL00000004743差強人意文獻《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漢性彊力,每從征伐,帝未安,恆側足而立。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脩戰攻之具,乃歎曰:「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每當出師,朝受詔,夕即引道,初無辦嚴之日。故能常任職,以功名終。備註附成語典源另可參考表號FL00000001553差強人意備註頻19書中國成語大辭典、經典成語、簡明實用成語辭典、成語辭典、小牛頓成語辭典(注音普及版)、實用成語辭典(1)(2)(1)、活用造句辭典(成語部分)、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遠流活用成語辭典、成語分類辭典(上)(下)(上)、新編兒童成語小百科(1)~(12)、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故文選(上)(下)、成語典、洪葉活用成語辭典號FL00000029862
差強人意-辞源3同:差彊人意
差強意-教育部成語典【台湾】差強意ㄔㄚ ㄑㄧㄤˊ ㄧˋchā qiáng yì參見「差強人意差強人意」。書證①宋・陸游〈舟行戲書〉詩:「揚帆海浦差強意,臥看秋濤蹴遠天。」
差強意-教育部成語典【台湾】差強意備註頻1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號FL00000059110
羞強人意-教育部成語典【台湾】羞強人意備註頻1書漢英對照成語辭典號FL00000072098
差强人意-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差強人意
差强人意-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差强人意
【出典】 《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吴汉)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释义】 差强人意,意为比较使人满意。
【例句】 向马首论诗,灯前观剑,岂无差强人意。(李曾伯《哨遍》[天限长江]2817)这里说无论“论诗”“观剑”皆有令人满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