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
拼音
jì笔顺
丶 丶 ㇇ 丨 一 一 亅 丿 丶 ㇇ ㇏“宀”点画居中,横钩长短适中。“叔”竖钩正对上竖,撇点对称;“又”位置低,撇短捺长。
同音字
读音为jì的字 读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寂静:沉~。~寥。~无一人。万籁俱~。 2.寂寞:枯~。孤~。详细解释
(形声。从宀( mián),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同本义
寂,无人声。——《说文》
寂寥宇宙。——《四子讲德论》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老子》
寂然不动。——《易·系辞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柳宗元《永州八记》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人视端容寂。——明· 魏学洢《核舟记》
俄而寂然。——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寂寂悄悄(悄悄地,不弄出声音地);寂密(隐密);寂天寞地(悄无声息)
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嵇康《养生论》
又如:寂泊(恬静淡泊,不追求名利);寂漠(清静;恬淡)
寂寞;孤单;冷落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严忌《哀时命》
又如:寂处(寂寞独处);寂漠(冷落;凄凉);寂淹(孤寂滞留)
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 。
如:寂定(佛家指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
佛教称僧尼死为“涅槃”,或叫“寂”、“宴寂”、“圆寂”、“寂灭” 。
如:寂灭虚无(佛教语。指佛家的教义或道理。寂灭:指人死后身体寂静,灵魂超脱,永无生死。虚无:指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虚无的)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寂寂-中華語文大辭典寂寂ㄐ丨ˊ ㄐ丨ˊjíjíㄐ丨ˋ ㄐ丨ˋjìjì1.寂靜無聲。[例]夜幕低垂,院子裡一片~。2.〈書〉冷清孤單。[例]~獨居,寥寥空室(漢‧秦嘉〈贈婦詩〉)|~東坡一病翁,白鬚蕭散滿霜風(宋‧蘇軾〈縱筆三首詩〉之一)。
寂寂-辞源3【寂寂】清靜無聲,冷落寂寞。文選 晉 左太沖(思)詠史詩之四:“寂寂 揚子宅,門無卿相輿。”南史 王弘傳附 王融:“及爲中書郎,嘗撫案歎曰:‘爲爾寂寂,鄧禹笑人!’”
寂寂-汉语大词典寂寂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恍,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
●唐王维《寒食汜上作》诗:“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宋叶适《叶君宗儒墓志铭》:“有百年之宅,千岁之田,前临清流,旁接高阜,亭院深芜,竟日寂寂。”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侠五义》第二七回:“包兴放下帐子,将灯移出,寂寂无声,在外伺候。”
●冰心《庄鸿的姊姊》:“炉火也似乎失了热气,我只寂寂地看着弟弟,弟弟却也寂寂地看着我。”
2.孤单;冷落。
●汉秦嘉《赠妇诗》:“寂寂独居,寥寥空室。”
●《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阻隔娘娘,孤惸寂寂,徒步含啼。”
●宋苏轼《纵笔三首》诗之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清汪懋麟《奉送益都公致政归里》诗:“宠荣终寂寂,去住贵惺惺。”
●何其芳《画梦录·哀歌》:“我为什么看见了一片黑影,感到了一点寒冷呢,因为想起那些寂寂的童时吗?”
3.犹悄悄。
●唐孟郊《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诗:“洛友寂寂约,省骑霏霏尘。”
●元顾锳《以玉山亭馆分题得金粟影》诗:“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泠泠湿秋圃。”
●《西游记》第六二回:“公主施能寂寂密密,又偷了王母灵芝,在潭中温养宝物。”
●端木蕻良《被撞破了的脸孔》:“只寂寂地咳嗽了两声,便和衣倒下。”
寂寂ㄐㄧˊ ㄐㄧˊjí jí寂靜無人聲。《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四》:「寂寂楊子宅,門無卿相輿。」
寂-中華語文大辭典寂ㄐ丨ˊjíㄐ丨ˋjì1.靜。[例]~靜|~然|沉~一時|萬籟俱~。2.冷清;孤單。[例]孤~|~寞|~寥。3.〈書〉佛教稱僧尼死亡。[例]圓~|偃身而~。
寂-中華大字典1、寂讀音:前歷切,音籍,鍚韻。釋文:
❶本作弿。無聲也。見《玉篇》。
❷靜也。安也。見《廣韻》。
❸~寥。無形體也。《老子》:~兮寥兮。
〔又〕:空無人民之貌。《楚辭遠逝》:聲嗸嗸以~寥兮。
〔又〕:曠遠之貌。《文選王襃論》:~寥宇宙。
2、趡釋文:同弿、寂。《楚辭遠遊》:野~漠其無人。
3、弿讀音:前歷切,音籍,錫韻。釋文:
❶無人聲也。見《說文》。《段注》:口部作幉。~、今字作寂。方言作趡。云靜也。江湘九嶷之郊謂之趡。
❷~歷。彫疎貌。〔江淹詩〕:~歷百草晦。
4、薬釋文:同寂。見《字彙》。〔正字通云。弿字之譌〕。
5、懆釋文:同弿。見《字彙補》。
6、漃讀音:前歷切,音寂,錫韻。釋文:
❶~漻。水淨之處。《文選枚乘七發》:~漻薵蓼。
❷寂或字。見《集韻》。
7、荑釋文:同寂。見《字彙補》。
8、蘖釋文:同寂。見《字彙補》。
9、蔤讀音:前歷切,音寂,錫韻。釋文:
❶弿或字。《說文宀部》:弿。無人聲也。或从言。
❷靜也。見《玉篇》。
10、諔讀音:昌六切,音俶,之六切,音祝,屋韻。釋文:~詭。奇異也。《莊子德充符》:彼且蘄以~詭幻怪之名聞。
11、諔讀音:前歷切,音寂,錫韻。釋文:弿或字。《集韻》:弿。無人聲。或作~。
12、凰釋文:同寂。見《漢張納碑》。
〔按卽家字〕。
寂
jì 《廣韻》前歷切,入錫從。沃部。
(1)静,没有声音。《玉篇·宀部》:“寂,無聲也。”《老子》第二十五章:“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河上公注:“寂者,無音聲。”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紅樓夢》第七十六回:“更殘樂已諼,漸聞語笑寂。”
(2)安静。《廣韻·錫韻》:“寂,安也。”《易·繫辭上》:“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3)冷落;冷清。晋左思《詠史》:“寂寂楊子宅,門無卿㭒輿。”《世説新語·品藻》:“門庭蕭寂。”唐韋應物《過昭國里故第》:“物變知景暄,心傷覺時寂。”
(4)恬静;恬淡。《淮南子·俶真》:“神無所掩,心無所載,通洞條達,恬漠無事,無所凝滯,虚寂以待,勢利不能誘也。”三國魏嵇康《養生論》:“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唐韓愈《送廖道士序》:“氣專而容寂,多藝而善遊。”
(5)佛教称僧尼死为“涅槃”,或叫“寂”、“宴寂”、“圆寂”、“寂灭”。唐李郢《傷賈島無可》:“卻到京師事事傷,惠休歸寂賈生亡。”《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轉菴和尚之異聞》:“石揆死,復為靈隱長老,壽至百餘始寂。”
寂宀811ㄐㄧˊjí形①靜。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元.張可久〈一枝花.長天落綵霞套.梁州〉曲:「萬籟寂,四山靜。」②冷清、孤單。如:「孤寂」、「寂寥」、「寂寞」。動佛教稱僧尼死亡為「寂」。如:「圓寂」。《景德傳燈錄.卷四.嵩嶽慧安國師》:「偃身而寂。」
寂-汉语大词典寂ji
ㄐ〡ˋ
〔《广韵》前历切,入锡,从。〕
1.静,无声。
●晋陆机《挽歌诗》:“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
●唐韩愈《明水赋》:“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宋吕祖谦《卧游录》:“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老妈子们有事要到房里去,推推房门不开,听了听寂无声息,把纸儿戳破一个洞,往里一瞧,吓得魂不附体,大声喊救起来。”
2.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庄子·大宗师》:“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
●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寂,无为。”
●《文选·扬雄〈解嘲〉》:“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惟寂惟漠,守德之宅。”
李周翰注:“清静、寂漠,皆无营欲也。”
●唐韩愈《送廖道士序》:“气专而容寂,多艺而善游。”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桃核舟》:“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3.安定不动;静止。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
●《云笈七签》卷二一:“有无不同,动寂各异。”
●《英烈传》第三八回:“日间的风,又是寂了。”
4.寂寞;孤单;冷落。
●汉严忌《哀时命》:“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敦煌曲子词·鱼歌子》:“伴孤屏,无语笑,寂对前庭悄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谭九》:“俄而媪还曰:‘为还代步,致郎寂坐。渠宅上闻有客至,亦欲延款,老身辞以太晚,嘱为致意。’”
5.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
●汉牟融《理惑论》:“太素未起,太始未生,乾坤肇兴,其微不可握,其纤不可入。佛悉弥纶其广大之外,剖析其寂;窈妙之内,靡不纪之,故其经卷以万计。”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因斯而谈,则栖遑大千,无为之寂不挠;焚燎坚林,不尽之灵无歇。大矣哉!”李善注引僧肇《维摩经注》:“寂,谓寂灭常静之道。”
●清龚自珍《书苏轼题临皋亭子帖后》:“无思,表寂;有思,表照;有思无思同时,表寂照双现前。”
6.指死亡。佛教多用以称僧尼死亡。
●《南史·梁纪下·元帝》:“黄帝游于襄城,尚访御人之道,放勋寂于姑射,犹使鐏俎有归。”
●宋苏辙《天竺海月法师塔碑》:“海月之将寂也,使人邀子瞻入山,以事不时往,师遗言:‘须其至,乃阖棺。’”
【读音】jì
【繁体】寂
寂<形>
(形声。从宀,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同本义[quiet;silent]
寂,无人声。――《说文》
寂寥宇宙。――《四子讲德论》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老子》
寂然不动。――《易·系辞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柳宗元《永州八记》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人视端容寂。――明·魏学洢《核舟记》
俄而寂然。――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寂寂悄悄(悄悄地,不弄出声音地);寂密(隐密);寂天寞地(悄无声息)
安详闲静,心志淡泊[composedandleisurely]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嵇康《养生论》
寂jì
⒈没有声音:~静。[寂然]安静的样子:继而(不久)~然。
⒉[寂寞]冷清,孤独:~寞难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ì
1、[寂寞]jì mò
1.孤单冷清: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 2.清静;寂静:~的原野。
2、[寂然无声]jì rán wú shēng
寂静没有声音。
3、[寂静]jì jìng
没有声音;很静:~无声。
4、[寂寥]jì liáo
1.寂静空旷。 2.冷落萧条。
5、[沉寂]chén jì
1.十分寂静:~的深夜。 2.消息全无:音信~。
6、[孤寂]gū jì
孤独寂寞:~难耐。他一个人留在家里,感到十分~。
7、[幽寂]yōu jì
幽静;寂寞:~的生活。
8、[圆寂]yuán jì
佛教用语,称僧尼死亡。
9、[静寂]jìng jì
沉寂无声;寂静。
10、[死寂]sǐ jì
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夜深了,山谷里一片~。
11、[寂寂]jì jì
形容寂静。
12、[空寂]kōng jì
空旷而寂静;寂寥:~的山野。湖岸~无人。
13、[冷寂]lěng jì
清冷而寂静:~的秋夜。
14、[寂灭]jì miè
1.消灭;消逝。 2.佛教用语。涅槃的意译。指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15、[清寂]qīng jì
冷清寂静:~的月夜。
16、[寂然]jì rán
形容寂静的样子。
17、[枯寂]kū jì
枯燥寂寞:~的生活。他们人多,虽然在沙漠中行进,也不感到~。
18、[岑寂]cén jì
寂静;寂寞:~无声。
19、[荒寂]huāng jì
荒凉寂静:四周空旷~。~的山谷。
20、[寥寂]liáo jì
冷落,寂寞;寂静无声。
21、[阒寂]qù jì
寂静。
22、[寂处]jì chǔ
寂寞独处。
23、[寂嘿]jì hēi
寂默。
24、[湛寂]zhàn jì
沉寂。
25、[迁寂]qiān jì
指僧人去世。
26、[寂泊]jì bó
1.恬静淡泊;不追求名利。 2.寂静无声。
27、[恬寂]tián jì
谓清静无为。
28、[淹寂]yān jì
沉寂。
29、[屏寂]píng jì
犹抑止。
30、[寂淹]jì yān
谓孤寂滞留。
31、[萧寂]xiāo jì
萧条寂静。
32、[寂昧]jì mèi
幽隐深奥。
33、[晏寂]yàn jì
谓萎靡困乏。
34、[远寂]yuǎn jì
指边远冷落的地方。
35、[简寂]jiǎn jì
犹简静。
36、[寂历]jì lì
1.凋零疏落。 2.犹寂静;冷清。
37、[杳寂]yǎo jì
犹幽静。
38、[落寂]luò jì
自己的运用,意思是落寞寂寥。
39、[梵寂]fàn jì
犹禅定。
40、[潜寂]qián jì
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