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iáng

笔顺

𡿨 丿 𠃍 𠄌 丿
左窄且短,右宽而长。“女”两撇平行,间距适中。“良”上点居中,横画均匀,竖提要正,捺画舒展,收笔比竖提略高。

同音字

读音为niáng的字 读音为niang的字

基础解释

1.称母亲。 2.对长一辈或年长已婚妇女的尊称:大~。 3.年轻妇女:新~。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2. 同本义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子夜歌》

    又如: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女性通称);娘们(女人);娘娘庙(俗谓送子女神之庙);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河北省井陉县西。相传唐平阳公主率军驻此);新娘;姑娘

  3. [俗]∶母亲

    旦辞爷娘去。——《乐府诗集·木兰诗》

  4. 爷娘唤女。

  5. 爷娘闻女来。

    耶娘妻子走相送。——唐· 杜甫《兵车行》

    又如:我出生时我娘死了;爹娘;娘母(母亲);娘母子(母亲)

  6. 奴婢对女主人也称娘

    那秋菊拾着鞋儿道:“娘这个鞋,只好盛我一个脚指头儿罢。”——《金瓶梅词话》

  7. 称人之妻 。

    如:娘们(指妻子)

  8.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

    娘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娘妗(舅母);大娘;婶娘;姨娘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娘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娘娘ㄋㄧㄤˊ ˙ㄋㄧㄤniáng niang稱謂:⑴古代對皇后或貴妃的稱呼。《三國演義.第三回》:「人告何太后曰:『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三俠五義.第一五回》:「娘娘不覺失聲道:『噯喲!包卿!苦煞哀家了!』」⑵稱女性神明。如:「註生娘娘」。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西頂娘娘廟在萬壽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起,開廟半月,繁盛與萬壽寺同。」⑶對婦女的尊稱。《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他家那些娘娘們房裡,一個人一個斗大的夜明珠掛在梁上,照的一屋都亮,所以不點蠟燭!」⑷子女對母親的稱呼。《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目連緣起》:「娘娘且是親生母,我是娘娘親福(腹)兒。」

娘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孃孃

娘娘-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娘娘niánɡ•nianɡ

①指皇后或贵妃:正宫~。
②信神的人称呼女神:~庙。

娘娘-汉语大词典

娘娘1.称母亲。
●《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娘娘且是亲生母,我是娘娘亲福(腹)儿。”
2.也称主妇或老年妇女。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或为奴婢偿他力,衣饭何曾得具全,夜头早去阿郎嗔,日午斋时娘娘打。”
●《三国志平话》卷下:“军师引手下三千军离皆庭约百里,有一大树,西见一庄,令人唤出一娘娘,当面问:‘此处属那里?’”
3.称后妃。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禁中……至谓母后,亦同臣庶家曰娘娘。”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是则天娘娘香火院。”
●《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圣上思忆娘娘,故遣赐罗衣玉带。”
●老舍《茶馆》第三幕:“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4.称婆母。
●黄煜《碧血录》卷上引明魏大中自谱:“﹝孺人﹞篝一灯先孺人柩前,独纺常至丙夜……诸妹或从暗中相警,纺如故。明日以为言曰:‘我时思见我娘娘,何惧?’”
5.祖母。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永清县宋石幢》:“永清县南辛溜村大佛寺有石幢,周遭镌智炬如来心破地狱真言。其末云:‘大宋燕山府永清县……王士宗奉,为亡考特建顶幢一口,亡耶耶王安、娘娘刘氏、亡父文清母梁氏。’……其称大父耶耶,则未人犹有此称,大母曰娘娘,则末之闻也。”
●鲁迅《书信集·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来信并小包两个,均于昨日收到。这许多东西,海婴高兴得很,他奇怪道:娘娘怎么会认识我的呢?”
6.称女神。
●《水浒传》第四二回:“正中七宝九龙床上,坐着那个娘娘。”
●清无名氏《后会仙记》:“予姐淑贞命以此为元灵娘娘寿。”
7.方言。称父亲的姐妹。
娘娘(2)1.称母亲。
●《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傥若一朝拜金阙,莫忘娘娘乳哺恩!”
●《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项托入山游学去,叉手堂前启娘娘:‘百尺树下儿学问,不须受记有何方。’”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仁宗谓刘氏‘大娘娘’,谓杨氏‘小娘娘’。”
2.称后妃。
●宋无名氏《朝野遗记·光宗欲速得正位》:“后询近侍大臣屡排当位何故?旁侧有奏曰:‘意望娘娘为趣上尔。’”
3.方言。称父亲的姐妹。亦以尊称长辈妇女。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八:“‘小娘子’是良才的从姑母,矮矮的身材,团团的面孔,看来只有十一二岁的光景……‘喔!’我叫着,‘没想出你这样小的娘娘!’”

娘娘-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娘娘】❶母亲。《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娘娘且是亲生母, 我是娘娘亲福(腹)儿。” ❷皇后;宫妃。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禁中……至谓母后, 亦同臣庶家曰娘娘。” ❸女神。《水浒传》第四二回:“正中七宝九龙床上, 坐着那个娘娘。”

娘娘-辞源3

【娘娘】婦女尊屬的敬稱。1.母親。唐 敦煌變文 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孃孃得食吃已否,一過容顔總顦顇。”2.后妃。元曲選 馬致遠 漢宮秋一:“兀那彈琵琶的是那位娘娘?聖駕到來,急忙迎接者!”3.女神。水滸四二:“正中七寶九龍床上,坐着那個娘娘。”

娘-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娘-中華語文大辭典

娘娘ㄋ丨ㄤˊniánɡ1.稱謂:(1)母親。通「孃」。[例]爹~。(2)妻子。[例]~子|老闆~。(3)長輩或已婚婦女的通稱。[例]大~|姨~|嬸~。(4)年輕女子。[例]姑~|俏~子。2.▲姓。

娘-辞源3

【娘】10画 4343·2 niáng  ㄋㄧㄤˊ  女良切,平,陽韻,娘。㊀婦女的通稱。多指青年婦女。樂府詩集四四 子夜歌之六:“見娘喜容媚,願得結金蘭。”又四七 黃竹子歌:“一船使兩槳,得娘還故鄉。”參閲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十四 婦女曰娘。㊁母親。太平廣記九九 劉公信妻引 法苑珠林:“母語女言:‘汝還努力爲吾寫經。’女云:‘娘欲寫何經?’”也作“孃”。參見“孃”。

娘-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娘 niáng
❶少女。
《子夜歌》:
見~喜容媚,願得結金蘭。
❷母親。
敦煌寫本《父母恩重經講經文》:
不思耶~有大恩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iáng

1、[姑娘]gū niáng

1.姑母。2.丈夫的姐妹。

2、[半老徐娘]bàn lǎo xú niáng

《南史·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用“半老徐娘”指中年色衰的妇女。

3、[大娘]dà niáng

1.伯母:三~。 2.尊称年长的妇女。

4、[娘亲]niáng qīn

〈方〉称母亲。

5、[师娘]shī niáng

师母。

6、[新娘]xīn niáng

结婚时的女子。也叫新娘子。

7、[小姑娘]xiǎo gū niáng

1.称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女子。《孽海花》第十四回:“听这两首诗意,情词悱惻,议论和平,这小姑娘倒是 崙樵 的知己。”李準《耕云记》:“这小姑娘真行!” 2.指未婚的年轻女子。

8、[娘家]niáng jia

已婚女子的自己父母的家(区别于“婆家”):回~。

9、[伴娘]bàn niáng

举行婚礼时陪伴新娘的女子。

10、[红娘]hóng niáng

《西厢记》中的人物。崔莺莺的侍女。在莺莺、张生间传递消息,促成了他们的结合。民间常用作帮助别人结成美满婚姻的人的代称。

11、[娘子]niáng zǐ

1.旧时对中青年女子的尊称。2.妻子。

12、[娘舅]niáng jiù

舅父。

13、[骂娘]mà niáng

骂人时恶毒地侮辱别人的母亲,泛指漫骂。

14、[娘俩]niáng liǎ

如哥们、姊妹、父子、妯娌等等一样,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15、[娘胎]niáng tāi

怀着胎儿的母体。人尚未出生,说“在娘胎里”;已经出生,说“出了娘胎”;生来就具有某种特征,说“从娘胎带来的”。

16、[亲娘]qīn niáng

1.亲生母。《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我这位婆婆,从见你那日起,以至如今,是怎生般待你,难道还抵不得你一位亲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我今年五十多岁,没有几年的人了,只要他将来肯当我亲娘一般,送我的终,我的一分家当便传授给他,也不去族中过继什么儿子了。” 2.方言。对祖母的称呼。洪深《香稻米》第一幕:“我这里快调好了,亲娘。”

17、[娇娘]jiāo niáng

美丽动人的少女。

18、[豆娘]dòu niáng

1.构成蜻蜓目束翅亚目的昆虫,像蜻蜓而小。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行,吃小虫 2.古代端午节用的一种饰物。用艾、蒲或以缯绡剪制而成,用以辟邪。《东京梦华录·端午》“又钉艾人於门上” 邓之诚 注转引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二一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古端五词﹞门儿高掛艾人儿……奴儿自是豆娘儿。” 3.昆虫名。又名豆娘子、灯心蜻蜓。形状比蜻蜓略小,静止时两对翅直立在背上,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翔,吃小虫。

19、[干娘]gān niáng

1.尊称老年妇女干娘,你且来。我问你,间壁这个雌儿是谁的老小?——《水浒传》 2.指义母。

20、[奶娘]nǎi niáng

奶妈。

21、[晚娘]wǎn niáng

继母。

22、[姥娘]lǎo niáng

〈方〉外祖母。

23、[额娘]é niáng

:母亲。

24、[乳娘]rǔ niáng

哺育并照顾别人的婴儿的喂奶女人。亦称奶妈。

25、[喜娘]xǐ niáng

旧式婚礼时陪伴照料新娘的妇女明天清早传傧相,传喜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6、[婶娘]shěn niáng

婶母。

27、[嫂娘]sǎo niáng

嫂娘,是弟弟或者妹妹对于有养育之情的嫂子的尊称。

28、[娘姨]niáng yí

〈方〉保姆;女佣人。

29、[秋娘]qiū niáng

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有时用为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30、[酒娘]jiǔ niáng

在蒸熟的糯米中加入酒曲,然后放在封闭的罐中发酵而成的食品。也叫江米酒。

31、[窅娘]yǎo niáng

南唐 后主 李煜 的宫嫔。据传为女子缠足的第一个人。

32、[你娘]nǐ niáng

詈词。表示惊异或怨詈。

33、[驾娘]jià niáng

船娘,操舟的妇女。

34、[继娘]jì niáng

指在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也叫继室。

35、[娘曼]niáng màn

形容男子外表娘,内心man。男子外表阴柔温顺、心思细腻、动作娇柔、优雅温婉,颇具女性的气质,骨子里却也不乏男子应有的气概:独立、坚强、责任、勇敢、担当等。娘man不等同于娘炮。

36、[蛮娘]mán niáng

指南方青年妇女。唐 李贺《湘妃》诗:“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緑泪花红。”明 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三:“篋茜奩螺取次将,长红大翠儘蛮娘。”清 陈维崧《竹枝·粤东词》:“番君庙后鷓鴣飞,素馨花落蛮娘归。”

37、[楚娘]chǔ niáng

楚 地女子。

38、[禾娘]hé niáng

插秧妇女。古农谚:“夏丙暘暘,乾死禾娘。”

39、[贾娘]jiǎ niáng

指 晋 贾充 之女 贾午。

40、[娘母]niáng mǔ

母亲。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