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
拼音
lěi笔顺
𠃋 丶 𠃋 丶 𠃋 丶 一 丨 一同音字
读音为lěi的字 读音为lei的字基础解释
1.用砖、石、土块等砌或筑:~猪圈。~一道墙。把井口~高点儿。 2.军营的墙壁或工事:壁~。堡~。深沟高~。两军对~。 3.棒球、垒球运动的守方据点:跑~。详细解释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垒,军壁也。——《说文》
四郊多垒。——《礼记·曲礼上》
营军之垒舍。——《周礼·夏官·量人》
因垒而降。——《左传·僖公十九年》
摩垒而还。——《左传·宣公十二年》
于城内更筑坚垒。——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又如:垒培(军营中的围墙等防御工事);垒尉(官名。掌理警卫营堡、缉捕盗贼的武官);垒和(军营的大门);垒口(营垒的入口);垒舍(犹营房);深沟高垒;两军对垒
棒球内场的一个垒 。
如:在第一垒被杀出局
把砖、石等重叠砌起来
请深垒固军。——《左传·文公十二年》
又如:垒城(筑垒近大城叫垒城);垒垒(相叠重沓的样子);垒断(堵截住);垒块(积石。比喻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垒垒(一堆一堆地丛列着);垒堆(堆积;拥挤)
通“纍”。捆绑
甲不解壘,兵不解翳。——《管子·小匡》
氐羌之虏也。不憂其壘也。——《荀子·大略》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垒垒-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壘壘
垒垒-汉语大词典垒垒重积貌。
●《文选·曹丕<善哉行>》:“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李善注引《广雅》:“垒,重也。”
●明何景明《雁门太守行》:“垒垒高山,莽莽代谷。”
●杨朔《十月北京城》:“熟悉北京的人,谁都记得往日东郊的情景。田野茫茫,荒坟垒垒,人烟是不多的。”
同:壘壘
垒-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壘
垒-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垒 lěi
① 名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韩非子·说林下》:“深沟高~。” ② 动堆砌。李白《襄阳歌》:“~曲便筑槽丘台。”
垒(壘)lěi
①动用砖、石、土块等砌或筑:~猪圈|~一道墙|把井口~高点儿。
②军营的墙壁或工事:壁~|堡~|深沟高~|两军对~。
③名棒球、垒球运动的守方据点:跑~。
同:壘
垒-中華大字典1、垒讀音:力委切,音累,紙韻。釋文:墼也。見《說文厽部》。《段注》:未燒者謂之墼。今俗謂之土墼。
2、壘讀音:魯水切,音藟,紙韻。釋文:
❶軍壁也。見《說文》。
❷天~。星名。《星經》:天~十三星。如貫索狀。在哭泣之南。
❸中~。官名。《漢書百官公卿表》:武帝平南越。內增七校。中~其一也。
❹姓也。後趙~澄。
〔又〕:中~。複姓。《風俗通》:劉向爲漢中~校尉。支孫以官爲氏。
❺通絫。《廣雅釋詁》:~積也。
3、壘讀音:艮斐切,音蘬,尾韻。釋文:山皃。見《集韻》。
4、壘讀音:盧對反,隊韻。釋文:同礧。放石以投人也。《漢書李陵傳》:下~石。
5、壘讀音:徒猥切,音磊,賄韻。釋文:魁~。促廹也。《楚辭憫上》:魁~擠摧兮當困辱。
〔又〕:盤結也。見《楚辭補注》。
〔又〕:壯貌。《漢書鮑宣傳》:耆艾魁~之士。
6、壘讀音:倫追切,音纍,支韻。釋文:
❶同纍。係~。虜獲也。《荀子大畧》:不憂其係~也。而憂其不焚也。
〔注〕:~、讀爲纍。
❷畏~。山名。《莊子庚桑楚》:居畏~之山。《釋文》:崔本作纍。或云山在魯。又云在梁州。
❸~~。冢相次也。〔張載詩〕:北邙何~~。
7、壘讀音:列戌切,音律,質韻。釋文:鬱~。神名。《風俗通》:上古有神荼鬱~兄弟二人。簡閱百鬼。其不循理者。執以飼虎。
垒
【丑集中】【土字部】 垒
★【廣韻】力委切。與累通。【說文】垒,墼也。積塹爲牆壁也。(壘)【廣韻】力軌切【集韻】【韻會】魯水切,𠀤音藟。【說文】軍壘也。【禮·曲禮】四郊多壘,卿大夫之辱也。【周禮·夏官】量人掌營軍之壘舍,量其市朝州涂軍社之所里。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虛南衆星曰羽林天軍,軍西爲壘。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武帝平南越,內增七校,中壘其一也。
◎又姓,後趙壘澄,晋梓潼太守壘錫。
★又【集韻】艮斐切。山貌。
★又倫追切,音纍。畏壘,山名。【莊子·庚桑楚】北居畏壘之山
◎又玉壘山,在灌縣西,唐貞觀閒設關于其下。【岑參詩】玉壘天晴望,諸峰盡覺低。
◎又重也。一曰壯貌。【前漢·鮑宣傳】魁壘之士。
◎又冢相次也。【張載·七哀】北邙何壘壘。
◎又與累同。【荀子·大略篇】不憂其係壘也。
◎又與礌同。【前漢·李陵傳】下壘石。
★又【廣韻】呂䘏切【集韻】【韻會】列戌切,𠀤音律。鬱壘,神名。【風俗通】上古有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在東海度朔山桃樹下,𥳑閱百鬼,其不循理者,持以葦索,執以飼虎。【張衡·東京賦】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臘祭夕桃符之制由此。神荼,音伸舒。
垒
《説文》:“垒,絫墼也。从厽,从土。”徐鍇繫傳:“今但作壘。壘,壁壘也。”段玉裁注:“《土部》曰:‘軍壁曰壘。’此又音義皆異之字也。”
lěi 《廣韻》力委切,上紙來。微部。
(1)用土块或砖砌墙。后作“壘”。《説文·厽部》:“垒,絫墼也。”徐灝注箋:“壘並與垒同。”
(2)“壘”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ěi
1、[堡垒]bǎo lěi
1.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2.比喻难于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人:封建~。科学~。顽固~(比喻十分顽固的人)。
2、[对垒]duì lěi
指两军相持,也用于下棋、赛球等:两军~。中国队将于明天与日本队~。
3、[垒球]lěi qiú
1.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呈直角扇形,四角各设一垒(守方据点)。比赛双方每局交换一次攻守,攻方(击球一方)的一位球员按一定规则安全通过全部的垒即得一分,累计得分多的一方获胜。 2.垒球运动使用的球,比棒球略大些。里面用丝或其他纤维缠成硬团,外面包着软皮。
4、[壁垒]bì lěi
1.古时军营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 2.比喻对立的事物和界限:两种观点~分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大~。
5、[垒砌]lěi qì
堆砌。
6、[本垒]běn lěi
棒球比赛中队员前进所指向的目标。
7、[营垒]yíng lěi
本指军营四周的防御建筑,后泛指阵营:革命~。
8、[二垒]èr lěi
棒球比赛中所使用的器具,由防守方的二垒手防守。
9、[块垒]kuài lěi
比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借酒浇心中~。
10、[故垒]gù lěi
古代的堡垒;旧堡垒。
11、[筑垒]zhù lěi
建筑堡垒。
12、[地垒]dì lěi
词语解释◎ 地垒 两条断裂带之间的岩层如果高于两侧的岩层,这高出的部分叫地垒--------------------------地垒ㄉㄧˋ ㄌㄟˇ在两平行或性质相同的断层之间高出凸起的地块。如:「新疆的天山因两侧盆地陷落,而形成地垒地形。」
13、[保垒]bǎo lěi
即堡垒。军事上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14、[堆垒]duī lěi
堆叠。
15、[沟垒]gōu lěi
战壕与堡垒。
16、[疆垒]jiāng lěi
1.边疆上的堡垒。指边防。 2.指由宗派之见结成的营垒。
17、[垒尉]lěi wèi
警卫垒壁的武官。
18、[饬垒]chì lěi
整治军垒。
19、[无垒]wú lěi
不设营垒。谓太平无事。
20、[垒壁]lěi bì
1.军营的围墙或工事。 2.犹城堡。
21、[战垒]zhàn lěi
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22、[堞垒]dié lěi
犹城垒。
23、[完垒]wán lěi
1.修筑营垒。《新唐书·韦皋传》:“十三年,復 雟州。吐蕃 怨,完垒造舟,谋扰边,皋 輒破却之。”《新唐书·时溥传》:“溥 分兵固保 石佛山,师古 攻拔之。自是完垒不战。” 2.完整的营垒。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復完垒。”
24、[垒障]lěi zhàng
为保护棱堡、弯月堡或类似的工事免遭敌突破火力摧毁而构筑的外围工事。
25、[食垒]shí lěi
见“食罍”。
26、[悒垒]yì lěi
郁结在胸中的闷气。
27、[戍垒]shù lěi
犹戍堡。
28、[荼垒]tú lěi
神荼、郁垒 二神的并称。
29、[畏垒]wèi lěi
1.山名。 2.借指乡野。 3.形容宏大。
30、[垒石]lěi shí
投击敌人的巨石。
31、[磈垒]wěi lěi
亦作“磈礨”。大石貌。
32、[梁垒]liáng lěi
梁上的燕巢。因燕子衔泥为垒,故称。
33、[栅垒]shān lěi
军事上防御用的栅栏与土垣。
34、[竦垒]sǒng lěi
耸立迭起。
35、[碨垒]wèi lěi
见“碨磥”。
36、[垒城]lěi chéng
在大城附近的堡寨。
37、[垒垒]lěi lěi
重积貌。
38、[积垒]jī lěi
堆砌。
39、[劘垒]mó lěi
逼近敌人的营垒。亦指战事。
40、[坚垒]jiān lěi
1.坚固的营垒。 2.固守营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