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ān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kān的字 读音为kan的字

基础解释

1.削除;改正:~谬补缺。~误。 2.刻:~石。~版。 3.排版印刷:~行。创~。 4.出版物。多指期刊。也指报上定期出的有专门内容的一版:丛~。月~。副~。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2. 同本义

    刊,剟也。——《说文》

    刊,削也。——《广雅》

    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

    刊其柄与末。——《礼记·杂记》。注:“犹削也。”

    随山刊木。——《书·益稷》

    又如:刊山(砍伐山上树木);刊木(砍伐树木);刊薙(砍伐割除草木)

  3. 删除

    诚不刊之典。——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又如:刊落(删去冗赘多余的文字);刊削(削除);刊删(删改);刊革(删改);刊除(削除)

  4. 刻;雕刻

    刊石作铭。——蔡邕《陈寔碑》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又如:刊刻(雕刻);刊人(刻版工人);刊石(镌刻在石上,以便长久保存);刊立(刻石立碑);刊版(刻版或排版);刊刷(刊刻印刷);刊书(刻印书籍);刊成板(定例);刊勒(雕刻碑文)

  5. 订正;修订 。

    如:刊定(改正而成定本);刊正(改正错误);刊字(修改文字);刊改(修改;订正);刊修(修正)

  6. 开辟 。

    如:刊启(开辟);刊道(开辟道路)

  7. 刊登 。

    如:刊出(刊登发表);刊行(刊印发行)

〈名〉

  1. 通“竿”

    抗木刊。——《仪礼·既夕礼》

  2. 出版物 。

    如:特刊;副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刊-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载

刊-辞源3

【刊】5画 1240·0 kān  ㄎㄢ  苦寒切,平,寒韻,溪。元部。㊀砍斫,削除。書 益稷:“隨山刊木。”禮 雜記上:“畢用桑,長三尺,刊其柄與末。”不能削除磨滅,則曰不刊。參見“不刊”。㊁雕刻。後漢 武都太守耿勳碑:“刊勒斯石,表示無窮。”(隸續十一)㊂改定。晉 杜預 春秋左氏傳 集解序:“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則刊而正之,以示勸戒。”

刊-中華大字典

1、刊讀音:丘寒切,音看,寒韻。釋文:
❶剟也。見《說文》。《段注》:凡有所削去謂之~。故刻石謂之~石。
 〔按楊愼曰。劉歆答揚雄。懸諸日月不~之書。言不可削除也。張睿甫曰。~字亦可用。~其字外之餘木。而後字成。故刻字謂之~。猶遷官而謂之除也〕。
❷斫也。《周禮柞氏》:夏至日。令~陽木而火之。
 〔注〕:謂斫去次地之皮。
❸通栞。《漢書地理志》:隨山栞木。
 〔注〕:師古曰。栞、古~字。
 〔按段玉裁云。此與木部之栞。音同義異〕。
2、刋讀音:七見切,霰韻。《與刊異》。釋文:切也。見《玉篇》。
3、栞讀音:丘寒切,音看,寒韻。隳延切,音甄,先韻。釋文:本作鑅。《說文》:鑅。槎識也。夏書曰。隨山~木。篆文从幵。《段注》:槎。衺斫也。槎識者。衺斫以爲表志也。斫之以爲表識。如孫臏斫大樹白而書之。是其意也。壁中古文作鑅。今文尙書作~。則未知何時改爲刊也。刀部。刊、剟也。剟、刊也。刊者、除去之意。與鑅訓槎識不同。據正義已作刊。則非衞包所改。〔徐鉉亦曰。字應从㚘。㚘、蓋其所斫木低折狀。指事。今作刊。誤〕。

刊-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刊-中華語文大辭典

刊ㄎㄢkān1.古指雕刻書版;今指排印出版或發表。[例]~布|~行|~印|~登。2.雜誌等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也指報紙上定期登載而有固定內容的版面。[例]月~|期~|週~|副~。3.刪除;改正。[例]~正|~定|~誤|~補。

刊-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刊 (栞)kān
❶砍削。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井堙木~。
《禮記·雜記》:
畢用桑,長三尺,~其柄與末。
引除去,失掉。
《徐霞客遊記·遊黄山日記》:
洞南向,正對天都之陰,僧架閣連板於外,而内猶穹然,天趣未盡~也。
❷改定(文字)。
杜預《春秋左氏傳集解序》:
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則~而正之。
[不刊]無可删改。
揚雄《答劉歆書》:
是懸諸日月~~之書也。
❸刻石。
班固《封燕然山銘》:
乃遂封山~石,昭明盛德。
引刻版。
《宋史·畢士安傳》:
真宗然之,遂命~刻。

刊-漢語大字典


《説文》:“刊,剟也。从刀,干聲。”
kān 《廣韻》苦寒切,平寒溪。元部。
(1)削,削除。《説文·刀部》:“刊,剟也。”段玉裁注:“凡有所削去謂之刊。”《廣雅·釋詁三》:“刊,削也。”《書·禹貢》:“隨山刊木。”《周禮·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陰木而水之。”鄭玄注:“刊、剥,互言耳,皆謂斫去次地之皮。”《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陳侯會楚子伐鄭,當陳隧者,井堙木刊。”杜預注:“刊,除也。”董必武《观三门峡枢纽工程》:“中流砥柱挽狂澜,澜不狂兮柱可刊。”
(2)刻;雕刻。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刀部》:“刻石謂之刊。”漢班固《封燕然山銘》:“乃遂封山刊石,昭明上德。”唐劉知幾《史通·書志》:“必欲刊之國史,施之何代不可也?”柳亚子《失笑一首和散木》:“黄金倘铸同文狱,华表终刊革命碑。”
(3)排版印刷。如:刊行;停刊。
(4)出版物。如:报刊;月刊;校刊;副刊;特刊。
(5)订正;修订。如:刊误;刊正。《廣雅·釋詁四》:“刊,定也。”晋杜預《春秋左氏傳集解序》:“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則刊而正之,以示勸戒。”《晋書·齊王攸傳》:“就人借書,必手刊其謬,然後反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李謫仙》:“‘憶妾深閨裏’,李益尚書作也,所謂癡妬尚書李十郎者也,詞意亦清麗可喜,亂之太白詩中,亦不甚遠。大儒曾子固刊定,亦不能别也。”
(6)通“竿(gān)”。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乾部》:“刊,又叚借為竿。”《儀禮·既夕記》:“抗木刊。”鄭玄注:“刊,古文為竿。”

刊-中草药辞典

【读音】kān
【繁体】刊
刊<动>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cut]
刊,剟也。――《说文》
刊,削也。――《广雅》
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
刊其柄与末。――《礼记·杂记》。注:“犹削也。”
随山刊木。――《书·益稷》
又如:刊山(砍伐山上树木);刊木(砍伐树木);刊薙(砍伐割除草木)
删除[cutoff]
诚不刊之典。――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又如:刊落(删去冗赘多余的文字);刊削(削除);刊删(删改);刊革(删改);刊除(削除)
刻;雕刻[engrave]
刊石作铭。――蔡邕《陈寔碑》
重木刊凿之。――《仪礼
刊kān
⒈原指刻,雕刻。转化为排印出版:~印。~石。~登。~载。创~。发~。停~。
⒉[刊物]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也简称"刊":周~。半月~。副~。
⒊砍,削,修改:~除。~误。~正。

刊-汉语大词典

刊kān
ㄎㄢ
〔《广韵》苦寒切,平寒,溪。〕
1.砍斫;削除。
●《周礼·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
郑玄注:“刊、剥、互言耳,皆谓斫去次地之皮。”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唐陆龟蒙《中酒赋》:“先刊美禄,次削真龙。”
●董必武《观三门峡枢纽工程》:“中流砥柱挽狂澜,澜不狂兮柱可刊。”
2.引申为开凿。
●《后汉书·马援传》:“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
●《新唐书·逆臣传·黄巢》:“因刊山开道七百里,直趋建州。”
3.刻;雕刻。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晋书·孙绰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
●宋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请刊石,摹以赐诸生,示天下之道。”
●柳亚子《失笑一首和散木》诗:“黄金尚铸同文狱,华表终刊革命碑。”
4.订正;修订。
●《晋书·齐王攸传》:“攸以礼自拘,鲜有过事。就人借书,必手刊其谬,然后反之。”
●唐韩愈《进〈顺宗实录〉表状》:“臣于吉甫宅取得旧本,自冬及夏,刊正方毕。”
●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序》:“明年,重自刊补。”
5.印行;刊登。
●清魏源《〈圣武记〉目录》:“索观者众,随作随刊,未遑精审。”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今年各种刊物上,多刊高尔基像。”
6.刊物;杂志。
●邹韬奋《“生活”周刊究竟是谁的》:“务使本刊的缺点愈益减少。”
7.指报纸上有特定内容的定期版面。如:副刊。
8.通“竿”。
●《仪礼·既夕礼》:“抗木刊。”
郑玄注:“古文刊为竿。”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干部》:“刊,又假借为竿。”

刊 -古漢語常用詞典

kān
①砍;削。《尚書•益稷》:“隨山~木。”②刪改;修正。《察變》:“此地學不~之說也。”③刻;雕刻。《晉書•孫綽傳》:“必須綽為碑文,然後~石焉。”
【刊落】刪除繁瑣蕪雜的文字。
【刊頌】刻石立碑,歌功頌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ān

1、[书刊]shū kān

书籍和刊物。

2、[刊石]kān shí

刻石。《后汉书·姜肱传》:“弟子 陈留 刘操 追慕 肱 德,共刊石颂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原公水》:“明年十二月丧国,臣太农 阎崇、离石 令 宗羣 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勛德。”《新唐书·梁文贞传》:“有甘露降塋木,白兔驯扰,县令刊石纪之。”

3、[刊物]kān wù

登载文章、图片等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内部~。文艺~。

4、[刊误]kān wù

校正文字的差误。

5、[不刊之论]bù kān zhī lùn

汉扬雄《答刘歆书》:“是县(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6、[刊登]kān dēng

指文章消息等登在报章或刊物上。

7、[报刊]bào kān

报纸和刊物的合称。

8、[期刊]qī kān

也叫杂志。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的成册刊物。有固定名称,按卷、期或按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有综合性的和专业性的。

9、[刊发]kān fā

刊载;发表:本期杂志~了一些新人的习作。

10、[月刊]yuè kān

每月出版一次的刊物。

11、[刊载]kān zǎi

在报纸刊物上登载:报纸上~了许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

12、[创刊]chuàng kān

开始刊行(报刊):~号。《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

13、[刊文]kān wén

科举时代刊印的八股文章,如《三场闱墨》之类,总称为刊文。后指《会考升学指导》一类书籍。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今年的考官之流,颇在讲些中学生的考卷的笑柄。其实这病源就在于瞎写。那些题目,是只要能够钞刊文,就都及格的。”

14、[特刊]tè kān

刊物、报纸为纪念某一节日、事件、人物等而编辑的一期或一版:元旦~。

15、[专刊]zhuān kān

1.具有专题内容的墙报、板报:新年~。 2.报纸杂志以某项内容为中心而编辑的一栏或一期,标有刊名,如《光明日报》的《学术》。 3.按专题出版的单册刊物。

16、[刊出]kān chū

刊登发表。孙犁《致韩映山信》:“这些文章,大都找到了发表地方,刊出后,有些问题,你或有兴趣。”《花城》1981年第2期:“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的多做的少的问题,刊出了一幅漫画。”

17、[会刊]huì kān

1.为报道会议的成果所出版的刊物。 2.某个社会团体或专业协会等所出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刊物。

18、[副刊]fù kān

报纸上刊登文艺作 品、学术文章等的专页或专栏。因与报纸的主体(即新闻和评论版)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名。

19、[停刊]tíng kān

(报纸、杂志)停止刊行。

20、[选刊]xuǎn kān

1.挑选并刊载:从他的许多速写中,~一组,以飨读者。 2.专门选择刊载已经发表的某类作品的刊物(多用于刊物名):《中篇小说~》。

21、[日刊]rì kān

每天出版的刊物。

22、[党刊]dǎng kān

政党的机关刊物。

23、[刊行]kān xíng

出版发行(书报):此书年内将~问世。

24、[增刊]zēng kān

报刊逢纪念日或有某种需要时增加的篇幅或另出的册子:新年~。国庆~。

25、[校刊]xiào kān

学校出版的刊物,内容包括本校各种情况的报道和本校师生所写的文章。

26、[刊印]kān yìn

刻板印刷或排版印刷。

27、[刊刻]kān kè

刻(木板书)。

28、[丛刊]cóng kān

丛书(多用于丛书的名称):《四部~》。

29、[复刊]fù kān

(报刊)停刊后恢复刊行。

30、[年刊]nián kān

1.为了满足一年一度季节性的市场所需的一套印刷品。 2.学校或学院每年的纪念性刊物中学里最普通的出版物是报纸、杂志和年刊。

31、[画刊]huà kān

1.报纸中以绘画、图片为主的版面。 2.画报。

32、[合刊]hé kān

几种诗文集或几期期刊合并刊行。

33、[刊头]kān tóu

指报纸、刊物上标出名称、期数等项目的地方:~题字。~设计。

34、[旬刊]xún kān

每十日出版一次的刊物。

35、[集刊]jí kān

学术机构刊行的成套的、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论文集:《红楼梦研究~》。

36、[刊布]kān bù

通过印刷品来公布。

37、[试刊]shì kān

1.试行出版刊物。 2.指试行出版的刊物。

38、[刊授]kān shòu

以刊物辅导方式为主进行教学。

39、[刊职]kān zhí

削职。

40、[刊木]kān mù

砍伐树木。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