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uó

笔顺

丿 丿

同音字

读音为tuó的字 读音为tuo的字

基础解释

通“驮(tuó)”。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人,它声。本义:负荷) 同“驮”。负有重担或负载

    佗,负何也。——《说文》

    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汉书·赵充国传》

    又如:佗负(驮负,载负)

〈形〉

  1. [在移动中] 缓慢、优美的 。

    如:佗佗(佳丽美艳的。一说雍容自得的样子)

  2. 同“驼” 。

    如:佗背(驼背)

  3. 另见 tu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佗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佗佗】美好的样子。《尔雅·释训》:“委委、佗佗, 美也。”

佗佗-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佗佗ㄊㄨㄛˊ ㄊㄨㄛˊtuó tuó①雍容自得的樣子。《詩經.鄘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②錯綜複雜的樣子。《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與其窮極倦欲,驚憚慴伏,不被創刃而死者,佗佗籍籍,填坑滿谷,揜平彌澤。」

佗佗-汉语大词典

佗佗1.佳丽美艳貌。一说雍容自得貌。
●《尔雅·释训》:“委委、佗佗,美也。”
郭璞注:“皆佳丽美艳之貌。”
●陆德明释文:“佗佗,本或作‘它’字。”
●《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朱熹集传:“委委、佗佗,雍容自得之貌。”
2.纵横错杂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与其穷极倦欲,惊惮慑伏,不被创刃而死者,佗佗籍籍,填坑满谷。”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作“它它藉藉”,颜师古注引郭璞曰:“言交横也。”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他他藉藉”,吕向注:“他他、藉藉,言多也。”

佗佗-辞源3

【佗₂佗₂】體態優美。詩 鄘風 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爾雅 釋訓:“委委佗佗,美也。”

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佗 tuó
动通“驮”,负荷。《汉书·赵充国传》:“以一马自~,负三十日食。” tuò
动加。《诗经·小雅·小弁》:“舍彼有罪,予之~矣。” tuō
代通“他”,别的。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方。”

佗-汉语大词典

佗(I)tuō
ㄊㄨㄛ

ㄊㄚ
〔《广韵》托何切,平歌,透。〕
〔《广韵》徒河切,平歌,定。〕
同“他”。同“它”。
1.别的,其他的。
●《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史记·孝文本纪》:“佗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率从事。”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允良不甚喜声色,亦不为佗骄恣。”
2.别的人或事物。
●《庄子·天运》:“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佗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成玄英疏:“所以然者,无佗由也。”
●《史记·韩世家》:“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
●《文选·潘岳〈寡妇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李善注:“言至己之死,信无佗心。”
●《梁书·萧子恪传》:“卿是宗室,情义异佗。方坦然相期,卿无复怀自外之意。”
●唐韩愈《石鼓歌》:“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3.指自己和对方以外的人。
●唐元稹《送复梦赴韦令幕》诗:“西曹旧事多持法,慎莫吐佗丞相茵。”
●《宣和遗事》后集:“﹝朱后﹞欲自投庭井,左右救止之。知县曰:‘将军不可如此迫佗,北国皇帝要四人活的朝见,公事不小。’”
4.拖。参见“佗发”。
5.姓。
●汉有佗羽。见《汉书·游侠传》。
佗(II)tuo
ㄊㄨㄛˊ
1.同“驮”。负载。
●《说文·人部》:“佗,负何也。”
●宋戴侗《六书故·人一》:“背负曰佗。匈奴有奇畜曰橐佗,肩背有肉峰隆起如橐,能佗重载。”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佗,今作‘驮’。此通语也。”
2.同“驼”。参见“佗背”。
3.见“佗佗”。
佗(III)tuo
ㄊㄨㄛˋ
〔《集韵》他佐切,去过,透。〕
〔《集韵》托何切,平歌,定。〕
加;施及。
●《诗·小雅·小弁》:“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毛传:“佗,加也。”
●郑玄笺:“舍褒姒谗言之罪,而妄加我大子。”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长沙方言续考》“佗”:“今长沙人谓不自承其过而移加于人曰‘佗’。”
佗(IV)yi
〡ˊ
〔《集韵》余支切,平支,以。〕
通“迤”。
逶迤。
●《后汉书·任光等传赞》:“任、邳识几,严城解扉。委佗还旅,二守焉依。”
李贤注:“佗,音移,行貌也。”

佗-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佗 tuó
❶加。
《詩經·小雅·小弁》:
舍彼有罪,予之~矣。
❷負荷。
《漢書·趙充國傳》:
以一馬自~,負三十日食。
❸[佗佗]美好的樣子。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
委委~~,如山如河。
❹通「駝」。駱駝。
《漢書·常惠傳》:
得馬、牛、驢、騾、橐~五萬餘匹。
❺tuō。通「拖」。披。
《史記·龜策列傳》:
因以醮酒~髮,求之三宿而得。
❻tā(舊讀tuō)。通「他」。别的。
曹丕《燕歌行》:
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爲淹留寄~方。
陶潛《挽歌詩》:
親戚或餘悲,~人亦已歌。
❼[委佗(yí)]同「逶迤」。緩緩行走的樣子。
《後漢書·任光等傳贊》:
~~還旅。

佗-中華語文大辭典

佗1ㄊㄨㄛˊtuó1.負荷。同「馱」。[例]可以~負重物。2.姓。佗2ㄊㄚtā同「他」、「它」。

佗-中華大字典

1、佗讀音:湯何切,妥平聲,歌韻。釋文:
❶猶異也。《呂覽貴生》:又況於~物乎。
❷猶泰也。《太玄玄攤》:夫地。~然示人明矣。
❸姓也。漢~羽。明~滿。~超。
❹通它。《左文六年傳》:賈~。《晉語》:作它。
2、佗讀音:唐何切,音駝,歌韻。釋文:
❶負荷也。見《說文》。
 〔按~之俗字爲駝、爲馱〕。
❷~~。平易也。《詩君子偕老》:委委~~。《傳》:~~。德平易。也
 〔又〕:美也。見《爾雅釋訓》。
3、佗讀音:吐臥切,音唾,箇韻。釋文:加也。《詩小弁》:舍彼有罪。予之~矣。
4、佗讀音:徒可切,音沱,哿韻。釋文:被髮也。《史記龜筴傳》:醮酒~髮。
5、佗讀音:延知切,音移,支韻。釋文:自得也。《後漢任光邳彤傳贊》:委~還旅與。
 〔按委~、與委蛇義同〕。
6、他讀音:湯何切,音拖,歌韻。俗讀若塔平聲釋文:
❶本作佗。《說文》:佗。負何也。
 〔按佗本義爲負何。其俗字爲駝、馱。隸變佗爲~。用爲彼之偁。古祗作它〕。
❷別也。《書秦誓》:無~技。
❸彼之偁也。彼人亦云~人。彼處亦云~處。
❹誰也。見《玉篇》。
❺異也。《呂覽貴生》:又況於~物乎。
❻貳心也。《詩柏舟》:之死矢靡~。
❼猶其餘也。《漢書陸賈傳》:~送亦千金。
❽謂異族也。《國語周語》:不出於~矣。
❾非~。親之辭也。《儀禮覲禮》:天子曰非~。
❿人名。尹公~。見《左襄十四年傳》。
7、他讀音:唐佐切,音馱,箇韻。釋文:~~。禽獸僵死。交相積也。《文選司馬相如賦》:~~藉藉。塡坑滿谷。
8、它讀音:湯何切,音佗,歌韻。釋文:
❶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故相問無~乎。見《說文它部》。
 〔按虫卽古虺字。虺卽蝮蛇。許書蛇卽~之重文。則知古~、蛇、爲一字。今則~與蛇異音異義矣〕。
❷非也。異也。今作佗。見《玉篇》。
❸俗作他。經典多作~。猶言彼也。見《說文段注》。
9、馱讀音:唐何切,音駝,歌韻。唐佐切,哿韻。徒蓋切,音大,泰韻。釋文:
❶馬負皃。見《說文新附》。
 〔按北齊書彭城王浟傳。驢~鹿脯。是凡畜負物皆稱~〕。
❷縣名。在江夏。見《集韻》。
 〔按一統志。古蹟門皆無是說。疑集韻誤〕。
❸馬~。地名。《明一統志》:馬~沙在常州府江陰縣境。今屬靖江縣。
❹韋~。神名。《梁武帝文》:功德天神韋~天神。
❻休密~。人名。《晉書苻堅載記》:鄯善王休密~朝於堅。
❼通他。《方言》: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
❽通佗。《漢書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
10、駝讀音:唐何切,音陀,歌韻。釋文:
❶駱~。獸名。《漢書西域傳》:鄯善國多馲~。
 〔按或作馲~、橐~。爲反芻類之無角者。身高八九尺。能負重行遠。狀似馬。頭似羊。長項垂耳。脊上肉鞍隆高若封。故名~峯。其毛有蒼、褐、黃、紫、數色。人多取以織氈〕。
❷鳥名。《後漢和帝紀》:安息國遣使獻大爵。
 〔注〕:大爵、頸及身膺蹄都似槖~。卽今之~鳥也。
❸嶺名。《道光泰州志》:州境有八景。其一曰、~嶺淸風。
 〔又〕:~頭。~頂。竝山名。《明一統志》:菟頭山、在靑州府臨淄縣南十一里。一名~頭山。~頂山、在臨洮府金縣東南三十五里。
❹~碁。㠀名。《方輿記》:~碁㠀、一名鼉磯㠀。在蓬萊海中。產硯石。
❺牟~。岡名。《宋史兵志》:牧於咸豐門外牟~岡。
 〔按東京夢華錄云。九日。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毛~岡等處宴聚。毛~、卽牟~〕。
❻眞臘呼父母之敬稱曰~。《眞臘風土記》:呼主人爲巴~。主母爲米~。巴者父也。米者母也。
 〔按眞今之柬埔寨〕。
❼~負物亦曰~。《漢書司馬相如傳》:騊駼槖~。
 〔注〕:言其可負橐囊而~物。故以名云。
❽背僂也。《柳宗元種樹郭槖駝傳注》:人背~、不能仰也。

佗-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佗
★【廣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𠀤妥平聲。與他,它通。【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
◎又姓。漢佗羽。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唐何切,音駝。俗謂背負曰佗。
◎又委佗,雍容自得貌。【詩·鄘風】委委佗佗。【疏】委委,行之美。佗佗,長之美。【荀子·非十二子篇】苐佗其冠。
◎又【楞嚴經】殷勤請啓,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佗。【註】楞嚴,大定之名。
★又【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唾。加也。【詩·小雅】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又【集韻】徒可切,音沱。被髮也。【史記·龜筴傳】醮酒佗髮。
★又【正韻】延知切,音怡。【後漢·任光邳彤贊】委佗還旅與。【詩】委佗委蛇義同。
★又叶湯家切,音他。【盧諶詩】義由恩深,分隨昵加。綢繆委心,自同非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uó

1、[佗城]tuó chéng

指 汉 南粤王 赵佗 的都城 番禺(今 广州市 南部)。尹爟《九月上越王台》诗之二:“空教 陆 贾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属阿谁?”

2、[佗乡]tuó xiāng

他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3、[佗背]tuó bèi

驼背。

4、[弟佗]dì tuó

亦作“弚佗”。颓唐;歪斜。

5、[磨佗]mó tuó

同“磨陀”。《乐府群玉·迎仙客·十二月》:“得磨佗,且快活,世事从他。”

6、[佗故]tuó gù

他故,别的原因。

7、[佗年]tuó nián

他年,将来。宋 司马光《和始平公郡斋偶书》诗之一:“今日监边跪亲轂,佗年入殿赐乘车。”宋 陈君响《绝句》:“佗年若解拂人头,只恐青青颜色换。”

8、[佗人]tuó rén

别人。

9、[无佗]wú tuó

见“无他”。

10、[佗生]tuó shēng

他生,来生。

11、[橐佗]tuó tuó

同“橐驼”。亦作“槖佗”。《汉书·匈奴传上》:“其畜之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佗……驒奚。”《资治通鉴·汉宣帝本始三年》:“马、牛、羊、驴、橐佗七十餘万头。”王闿运《嘲哈密瓜赋》:“得瓜一石,槖佗负载,千里一息,至於御前,蔕尚未黑。”

12、[委佗]wěi tuó

1.雍容自得貌;动止有仪貌。 2.曲折行貌。

13、[佗方]tuó fāng

他方;他乡。

14、[佗时]tuó shí

他时,将来。

15、[靡佗]mí tuó

见“靡它”。

16、[尉佗]wèi tuó

亦作“尉他”。即 赵佗。

17、[佗日]tuó rì

1.他日。往日。 2.他日。指将来的某一天。亦泛指后来、将来。

18、[骀佗]dài tuó

亦作“駘驼”。亦作“駘它”。驼背。

19、[其佗]qí tuó

见“ 其他 ”。

20、[佗发]tuó fà

披发。佗,通“拕”。

21、[弚佗]tuí tuó

见“弟3佗”。

22、[佗负]tuó fù

驮负,载负。

23、[佗志]tuó zhì

异心。

24、[登伽佗]dēng jiā tuó

唐 时 骠国 钱币名。

25、[佗心通]tuó xīn tōng

佛教语。即他心通。谓能洞见众生心中所思。

26、[华佗在世]huà tuó zài shì

形容某人医术高明。

27、[委委佗佗]wēi wēi tuó tuó

雍容自得的样子。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