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笔顺

丿 丿
左部紧凑,右部宽松。“孚”撇画短平,两点和撇均匀;竖钩弯曲端正。右部竖弯钩舒展,钩底要平。

同音字

读音为rǔ的字 读音为ru的字

基础解释

1.生殖:孳~。 2.乳房:~罩。~腺。 3.奶汁:母~。~牛。代~粉。水~交融。 4.像奶汁的东西:豆~。~胶。 5.初生的;幼小的:~燕。~猪。~牙。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从孚)。甲骨文中象手抱婴儿哺乳形。“孚”是以爪抱子哺乳。本义:生子,生产

  2. 同本义

    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说文》

    乳化曰孽。——《书·尧典》传

    胎生曰乳。——《尸子》

    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史记·扁仓传》

    主人方乳。——《吕氏春秋·音初》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乳子(产子;分娩);乳舍(产房);乳妇(产妇);乳卵(产(下)蛋);乳抱(繁殖)

  3. 喂奶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妇抚儿乳。——林嗣环《口技》

    又如:乳狗(育子的母狗);乳育(哺育);乳哺(哺育;养育);乳养(哺育);乳雏(哺育幼雏);乳兽(育子的猛兽);哺乳

  4. 孵化

    立春,鸡始乳。——《魏书》

  5. 研磨 。

    如:乳钵(研制粉末的小臼)

  6. 乳血飧肤。——鲍照《芜城赋》

〈名〉

  1. 乳汁

    常饮牛乳,色如处子。——《魏书·王琚传》

    又如:乳花(奶花。指年幼无知);乳白;乳茶;乳酒;乳畜;乳食;乳汁;乳牛;炼乳;乳臭小子(对年轻人的鄙称);乳腥气;乳臭

  2. 乳房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生诗自序》

    袒胸露乳。——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乳峰;乳下(乳部之下)

  3. 钟乳石 。

    如:乳窟(石钟乳丛生的洞穴);乳水(钟乳洞所流的泉水);乳穴(钟乳石洞);乳泉(钟乳石上的滴水);乳柱(钟乳石柱);乳石(石钟乳)

  4. 草鞋上穿带子的耳鼻儿

    百忙里鞋儿断了乳,好着我难行。——元· 孟汉卿《魔合罗》

〈形〉

  1. 年幼

    乳燕逐草虫。——鲍照《咏采桑》

    少年如乳虎。——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乳女;乳哺儿(婴儿);乳驹(幼马);乳鸦(幼鸦);乳稚(幼儿);乳兽(幼兽);乳茄(嫩茄)

  2. 小 。

    如:乳孔;乳娣(小女孩);乳犊(小牛);乳鱼(小鱼)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乳-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543.【乳】
一動詞。生子。禮記月令:“[季冬之月]雁北鄉,鵲始巢,雉雊,雞乳。”(雊gòu:雉鳴。)漢書李廣蘇建傳:“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武:蘇武。羝dǐ:公羊。)論衡氣毒:“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乳者子死。”(“字”與“乳”對文,“字”也是生子。)“乳”用作定語,表示“剛生子的”(多指獸類)。莊子盜蹠:“案劍瞋目,聲如乳虎。”荀子榮辱:“乳彘觸虎,乳㺃不遠遊。”(㺃:同“狗”。)
又表示產科的。漢書霍光傳:“私使乳醫淳於衍行毒藥殺許後。”
二乳汁。漢書高帝紀:“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魏書王琚傳:“常飲牛乳,色如處子。”
又動詞,表示哺乳,餵奶。左傳宣公四年:“虎乳之。”漢書張騫傳:“還見狼乳之。”
[乳母]奶媽。荀子禮論:“乳母,飲食之者也。”
三乳房。莊子徐無鬼:“乳閑股腳。”白虎通聖人:“文王四乳。”
四初生的[鳥](後起義)。鮑照詠採桑詩:“乳燕逐草蟲。”蘇軾賀新郎詞:“乳燕飛華屋。”

乳-漢語大字典


《説文》:“乳,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産。从孚,从ࠃɣ\u0002ࠃɨ\u0005,玄鳥也。《明堂》、《月令》:‘玄鳥至之日,祠于高禖以請子。’故乳从ࠃɣ\u0002請子必以ࠃɨdz之日者,ࠃɦإ分來,秋分去,開生之候鳥,帝少昊司分之官也。”段玉裁注:“此説从孚、ࠃɦ܃意之恉。孚者,卵即孚也。ࠃɨ\u0005,請子之候鳥也。”按:甲骨文像乳子之形,本义为哺乳。
rǔ 《廣韻》而主切,上麌日。侯部。
(1)生子。《廣雅·釋詁一》:“乳,生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菑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司馬貞索隱:“乳,生也。”《漢書·蘇建傳附蘇武》:“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論衡·氣壽》:“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乳者子死。”又指育子的。《莊子·盜跖》:“聲如乳虎。”唐杜甫《課伐木》:“空荒咆熊羆,乳獸待人肉。”
(2)孵化。《篇海類編·干支類·乙部》:“乳,孚也。”《禮記·月令》:“雉雊鷄乳。”《魏書·律曆志上》:“立春,鷄始乳。”明江盈科《雪濤小説·妄心》:“我持此卵,借鄰人伏鷄乳之,待彼雛成,就中取一雌者,歸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鷄。”
(3)初生的;幼小的。南朝宋鮑照《詠採桑》:“乳燕逐草蟲,巢蜂拾花藥。”唐杜牧《題邨舍》:“扶牀乳女午啼饑。”宋蘇舜欽《初晴遊滄浪亭》:“時有乳鳩相對鳴。”又指婴儿。《説苑·復恩》:“(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宫匿,後生男乳。”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发端》:“苏格兰山部妇人,饥羸困苦,併日而食,连生二十余乳为常。”
(4)乳房。《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意(倉公)告之後百餘日,果為疽發乳上。”《白虎通·聖人》:“文王四乳,是謂至仁。”《新唐書·韓思彦傳》:“吾乃夷獠,不識孝義,公將以兄弟共乳而生邪!”又指像乳房之物。《周禮·考工記·鳧氏》“鍾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枚謂之景”漢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枚,鍾乳也。”孫詒讓正義:“枚隆起如乳,故亦曰鍾乳。”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草御長帶,桐垂細乳。”吴兆宜輯注引司馬彪曰:“梧桐綴子葉上如乳。”《徐霞客遊記·粤西遊日記二》:“岐中倒垂一乳,長數丈,其端空懸,水由端涓涓下。”
(5)乳汁。《古今韻會舉要·麌韻》引《增韻》:“乳,湩也。”《魏書·王琚傳》:“常飲牛乳,色如處子。”柔石《二月》:“在妇人底怀内,抱着一个约两周的小孩,啜着乳。”又指像乳汁之物。宋謝逸《謁金門》:“茗椀淺浮瓊乳。”
(6)喂奶。《左傳·宣公四年》:“䢵夫人使棄諸夢中,虎乳之。”《世説新語·規箴》:“帝豈復憶汝乳哺時恩邪!”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皇子棄不乳。”
(7)饮。南朝宋鮑照《蕪城賦》:“伏েͯ܈暴)藏虎,乳血飱膚。”
(8)研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還要了一塊三尺長上用大紅紗去,乳缽乳了隔面子呢。”清藍浦《景德鎮陶録》卷一:“又有乳料之工,用矮橙貯料缽,上裝直木,安瓷槌乳之,有雙手乳者,有左右乳者,疾瞽老幼多資生焉。”
(9)草鞋上穿绳子的两耳。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折:“百忙里鞋兒斷了乳,好着我難行!”
(10)柔。《廣韻·麌韻》:“乳,柔也。”宋宋子安《試茶録·沙溪》:“山淺土薄,茶生則葉細,芽不肥乳。”清陳維崧《瑞龍吟·夏景》:“亂蟬嘶到最消魂處,茉莉枝頭乳。”

乳-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乳 rǔ
❶生子。
《論衡·氣壽》:
婦人疏字者子活,數~者子死。(婦女生孩子稀疏,孩子容易活;生子密的,孩子就容易死。字:生子。數:密。)
又剛生子的。
《莊子·盜跖》:
聲如~虎。又剛孵出的。如「乳燕」、「乳鶯」。
❷哺乳。
《左傳·宣公四年》:
夫人使棄諸夢中,虎~之。
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羊》:
羊羔~食其母。
引乳房。
魏學洢《核舟記》:
袒胸露~。(袒胸:露出上身。)
又像乳房的。
徐宏祖《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
上多倒垂之~。(乳:指鐘乳石。)
❸乳汁。
《魏書·王琚傳》:
常飲牛~。

乳-中華大字典

1、乳讀音:蘂主切,音擩,麌韻。釋文:
❶人及鳥生子曰~。獸曰產。見《說文》。〔正字通云。人亦曰產。獸亦有~。~產分屬人鳥獸。泥〕。
❷人之胸前之一部。左右各一。獸類腹胸左右。其數頗多。女子之~。大而有汁。獸類之雌亦然。汁所從出曰~房。
❸~汁亦曰~。《魏書王琚傳》:常飮牛~。色如處子。
❹洞穴礦物之液。滴下凝成種種形狀者。曰石鍾~。
❺鐘之篆間亦曰~。《考工記鳧氏》:鐘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司農注》:枚、鐘~也。
 〔按鐘聲之震動在~。以凸點可數。故曰枚〕。
❻雞伏卵亦曰~。《呂覽季冬紀》:雞~。
 〔注〕:~卵也。
❼字也。見《一切經音義》引《倉頡》。
❽滋生也。《說文序》:孳~而寖多。
❾~哺類。動物也。動物學上分類。謂哺~而生之動物也。
❿~齒。~名。謂哺~時之齒與名也。
⓫天~。星名。《列星圖》:天~明則甘露降。
 〔按天~星在氐宿北〕。
⓬稚~。稚子也。〔韓愈詩〕:懷裹稚~。
⓭馬~。蒲萄子別名。《本草圖經》:子似馬~。
⓮日本語謂之其其。起于小兒之語。
2、㳶讀音:乃后切,音彀,宥韻。釋文:~水也。見《說文》。
3、㳶讀音:橤主切,音乳,麌韻。釋文:酒也。見《廣雅釋器》。《疏證》:大雅行葦篇。酒醴維醹。毛傳云。醹。厚也。集韻云。醹或作~。~猶乳也。乳與酒古音相近而義同。北堂書鈔引春秋說題辭云。酒之言乳也。
4、木釋文:同乳。見《篇海類編》。

乳-中華語文大辭典

乳ㄖㄨˇrǔ1.奶汁。[例]母~|羊~|優酪~。2.指乳房。[例]~罩|隆~。3.類似乳汁的液體。[例]豆~|蜂王~。4.出生沒多久的;幼小的。[例]~豬|~鴿。5.滋生;繁殖。[例]孳~。6.〈書〉餵奶。[例]懷子而不~。7.▲姓。

乳-汉语大词典

乳r?
ㄖㄨˇ
〔《广韵》而主切,上麌,日。〕
1.乳房。
●《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年长,两腋下生乳,各长数寸。”
●明魏学洢《核舟记》:“袒胸露乳。”
●巴金《利娜·第十四封信》:“左乳上面还有一颗黑痣。”
2.生子;分娩。
●《吕氏春秋·音初》:“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
高诱注:“乳,产。”
●《汉书·郊祀志上》:“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
●明沈德符《野获编·禨祥·孪生子之异》:“止结发一人。凡十六乳而得此,无一夭折者,以此困于资给。”
3.形容哺乳期间的动物。见“乳虎”、“乳狗”。
4.幼小。
●《太平御览》五七二卷引汉应劭《风俗通》:“呼之,援琴抚弦而歌曰:‘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行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唐方干《忆故山》诗:“秋泉凉好引,乳鹤静宜听。”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卖小油鸡》:“二月下旬,则有贩乳鸡、乳鸭者,沿街吆卖,生意畅然。”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有的用长矛把活活的鸡鸭和乳猪戳在叉尖上、刀尖或矛尖上在火上烤着。”
5.柔嫩。
●宋子安《试茶录·沙溪》:“山浅土薄,茶生则叶细,芽不肥乳。”
●宋子安《试茶录·茶名》:“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
●清陈维崧《瑞龙吟·夏景》词:“渐渐斜阳暮,乱蝉嘶到最消魂处,茉莉枝头乳。”
6.鸟兽等产卵、产子。
●《礼记·月令》:“﹝季冬之月﹞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
●《后汉书·刘陶传》:“虎豹窟于麑场,豺狼乳于春囿。”
李贤注:“乳,产也。”
●唐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诗:“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宋梅尧臣《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诗:“俯槛意无涯,跳波鱼夜乳。”
●清黄宗羲《苍水张公墓志铭》:“羊山者,海中小岛。群羊乳其上,见人了不畏避。”
7.奶汁。
●《史记·张丞相列传》:“苍之免相后,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
●宋陆游《入蜀记》卷一:“汲玉乳井水。井在道旁观音寺,名列水品,色类牛乳,甘冷熨齿。”
●王统照《山道之侧》:“孩子起初还呜呜地索乳吃。”
8.喂奶;哺育。
●《史记·大宛列传》:“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
●唐皮日休《正乐府·惜义鸟》:“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
●王统照《山道之侧》:“山店的主妇敞开怀,在茅屋门槛上坐着乳她的幼孩。”
9.饮。
10.泛称像奶汁的东西。指钟乳石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易水》:“山下有钟乳穴,穴出佳乳。”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洞深数里,乳旋滴沥成飞仙状。”
11.泛称像奶汁的东西。指泉水。
●唐卢照邻《过东山谷口》诗:“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
●宋苏轼《白水山佛迹岩》诗:“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
12.泛称像奶汁的东西。指树脂。
●唐刘廷坚《观岳寿寺松因课留题》诗:“根磻藓石龙形老,乳滴金沙琥珀香。”
●明马欢《瀛涯胜览·祖法儿国》:“土产乳香,其乳乃树脂也。”
13.乳花,烹茶所起的乳白色泡沫。
●宋范仲淹《酬李光化见寄》诗之二:“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宋苏辙《送李钧郎中》诗:“新茶泼乳睡方觉,渌酒倾水醒复酣。”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元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曲:“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
14.钟乳石。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崖之右,又有一小水,南自支洞出,是为阴洞,左则沿溪笋乳回夹。”
参见“乳洞”。
15.像乳头状的东西。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草御长带,桐垂细乳。”
●倪璠注引司马彪曰:“桐子似乳,着其叶而生。”
●唐胡宿《冲虚观》诗:“桐井晓寒千乳敛,茗园春嫩一旗开。”
16.指钟乳。古代钟面上凸出如乳头状的饰物。
●宋朱辅《溪蛮丛笑》:“麻阳有铜鼓,盖江水中掘得,如大钟,长筒三十六乳,重百余斤。”
●明汤显祖《平昌报愿寺钟楼新成十韵》:“霁晚千椎迥,霜霄九乳浓,空中灵响落,世上耳根逢。”
17.比喻顶端。
●唐元结《演兴·初祀》诗:“山之乳兮葺太祠。”
●宋梅尧臣《真州东园》诗:“新春力有余,锄荒东乳偏。”
18.草鞋上穿绳子的两耳,因其隆起如乳头状,故称。
●前蜀贯休《送僧入马头山》诗:“竹笠援补,芒鞋藤乳。”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摺:“百忙里鞋儿断了乳,好着我难行也。”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摺:“穿一对连底儿重十斤壮乳的麻鞋。”
19.研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薰陆香》:“或言以乳钵坐热水中乳之,皆易细。”
●《红楼梦》第二八回:“我没法儿,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还要了一块三尺上用大红纱去,乳钵乳了隔面子呢。”

乳-康熙字典


【子集上】【乙字部】 乳
★【唐韻】而主切【集韻】【韻會】蘂主切,𠀤音擩。【廣韻】柔也。
◎又湩也。【白虎通】文王四乳,是謂至仁
◎又【禮·月令·註】燕以施生時來巢人堂宇孚乳。
◎又天乳,星名。在氐宿北。【列星圖】天乳明,則甘露降。
◎又馬乳,蒲萄子別名。【本草圖經】子似馬乳。
◎又石鐘乳。【桂海虞衡志】桂林宜融山洞穴中,凡石脈涌處爲乳牀,融結下垂,其端輕薄中空,水乳且滴且凝,紋如蟬翼者勝。
◎又竹乳。【開寶本草】竹乳者,其山洞徧生小竹,以竹津相滋,乳如竹狀,其性平。
◎又鐘四帶有乳。【周禮·冬官考工記註】篆閒之枚也。聲之震動在此,以其乳可數,故曰枚。
◎又【溪蠻叢笑】麻陽有銅鼓,江水中掘得,如大鐘,長筩三十六,乳重百餘觔。
★又【韻補】叶如又切,柔去聲。【易林】胎卵胞乳,長大成就,君子萬年,動有福佑。 【說文】从孚从乙。乙者𤣥鳥。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按《荀子·榮辱篇》乳彘觸虎,乳狗不遠遊,則獸亦稱乳矣。

乳-中草药辞典

【读音】rǔ
【繁体】乳
乳<动>
(会意。从孚)。甲骨文中象手抱婴儿哺乳形。“孚”是以爪抱子哺乳。本义:生子,生产
同本义[givebirthto]
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说文》
乳化曰孽。――《书·尧典》传
胎生曰乳。――《尸子》
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史记·扁仓传》
主人方乳。――《吕氏春秋·音初》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乳子(产子;分娩);乳舍(产房);乳妇(产妇);乳卵(产(下)蛋);乳抱(繁殖)
喂奶[suckle]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妇抚儿乳。――林嗣环《口技》
又如:乳狗(育子的
乳rǔ
⒈分泌奶汁的器官:~房。
⒉奶汁:母~。代~粉。
⒊像乳头或乳汁的东西:钟~石。豆~。
⒋生,生殖:孳~。
⒌初生的,幼小的:~燕。~虎。~瓜。~臭未干(奶腥气尚存。讥刺人年幼无知)。

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乳乙78ㄖㄨˇrǔ動①生產、繁殖。如:「孳乳」。《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傳》:「菑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來召臣意。」《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②孵卵、孵化。《禮記.月令》:「雉雊雞乳。」《魏書.卷一〇七.律曆志上》:「立春,雞始乳。」③哺育、餵奶。《左傳.宣公四年》:「䢵夫人使棄諸夢中,虎乳之。」《新唐書.卷一九四.元德秀傳》:「德秀自乳之。」④飲、喝。《文選.鮑照.蕪城賦》:「伏虣藏虎,乳血飧膚。」名①乳房的簡稱。《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傳》:「意告之後百餘日,果為疽發乳上,入缺盆,死。」②奶汁。如:「母乳」、「牛乳」、「鮮乳」。③像乳房的物體。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下.粵西遊日記二》:「岐中倒垂一乳,長數丈,其端空懸,水由端涓涓下。」④類似乳汁的液體。如:「豆乳」、「蜂王乳」。形初生的。如:「乳燕」、「乳豬」、「乳鴿」。

乳 -古漢語常用詞典


①生育;生子。《漢書•蘇武傳》:“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乃得歸。”②剛生子的;哺乳期的。《莊子•盜蹠》:“案劍瞋目,聲如~虎。”③初生的;幼小的。《少年中國說》:“少年人如~虎。”④乳房。《核舟記》:“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⑤乳汁;奶汁。《魏書•王琚傳》:“常飲牛~,色如處子。”⑥吃奶;喂奶。《項脊軒志》:“嫗,先大母婢也,~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豆乳]dòu rǔ

1.豆浆。 2.豆腐乳。

2、[乳臭未干]rǔ xiù wèi gān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3、[乳燕]rǔ yàn

雏燕;幼燕。

4、[乳白]rǔ bái

像奶汁的颜色:~的烟云。

5、[石钟乳]shí zhōng rǔ

钟乳石。

6、[乳汁]rǔ zhī

由乳腺分泌出来的白色液体,含有水、蛋白质、乳糖、盐类等营养物质。通称奶。

7、[乳牛]rǔ niú

专门养来产奶的牛,产奶量比一般的母牛高。也叫奶牛。

8、[哺乳]bǔ rǔ

用乳汁喂;喂奶:~期。

9、[乳名]rǔ míng

小名;奶名。

10、[乳腺]rǔ xiàn

人和哺乳动物乳房内的腺体。发育成熟的女子和雌性哺乳动物的乳腺发达,能分泌乳汁。

11、[乳房]rǔ fáng

人或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哺乳器官。人的乳房有一对,位于胸部。它的发育与性别、年龄、妊娠、授乳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12、[乳头]rǔ tóu

1.乳房上圆球形的突起,尖端有小孔,乳汁从小孔流出。也叫奶头。 2.像乳头的东西:真皮~。视神经~。

13、[乳酸]rǔ suān

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溶于水。存在于生物体内。应用于食品、鞣革等工业。

14、[乳胶]rǔ jiāo

也叫乳胶漆。一种涂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的胶乳,并加入乳化剂、颜料、稳定剂、防腐剂、增塑剂等。易于涂刷,快干,无臭,常用于墙面装饰、管道防锈等。

15、[乳糖]rǔ táng

有机化合物。由葡萄糖与半乳糖结合而成。白色晶体或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味稍甜。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用于制造婴儿食品、糖果、人造奶油等。

16、[腐乳]fǔ rǔ

豆腐乳。

17、[乳牙]rǔ yá

人和哺乳动物出生后不久长出来的牙。婴儿乳牙在出生后6—9个月开始长出,2—3岁长全,共20个,6—8岁时乳牙开始脱落,换成恒牙。也叫乳齿、奶牙。

18、[乳酪]rǔ lào

酪。

19、[乳化]rǔ huà

为使原来互不相混的两种液体混合起来,把其中一种液体变成微小颗粒分散在另一液体中,叫做乳化。如把肥皂水和油充分搅动,油变成微小颗粒就可悬浮在肥皂水中。

20、[泌乳]mì rǔ

由乳腺分泌出来乳汁。

21、[牛乳]niú rǔ

母牛的乳汁,又称牛奶。

22、[炼乳]liàn rǔ

一种乳制品。用鲜牛奶或羊奶经过消毒、浓缩,加糖制成。可贮存较长时间。

23、[水乳]shuǐ rǔ

水和乳极易融合,比喻情意融洽无间。

24、[乳罩]rǔ zhào

胸罩。

25、[通乳]tōng rǔ

治疗学术语,为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的原则,即通下乳汁。

26、[乳香]rǔ xiāng

1.一种含挥发油的胶质树脂,从东非或阿拉伯产的乳香属的树木取得,在古代因在祭祀中涂香料及熏烟而名贵,目前仍是一种重要的香树脂。 2.中药名。别名熏陆香。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腹痛。 3.一种芳香树脂分泌物,通常从乳香树的切口处获得,它是淡黄色至淡绿色、有光泽、透明、易碎的泪滴状的溢泌物,主要用于油漆(如供保护油画和水彩画)

27、[乳突]rǔ tū

颞骨乳突部的乳头状突起。

28、[乳膏]rǔ gāo

1.钟乳石上流出的很稠的水溶液。 2.指烹茶所泛起的乳白色泡沫。

29、[乳脂]rǔ zhī

从动物乳汁中提取的脂肪,有牛乳脂(黄油)、羊乳脂等,可供食用或制糕点、糖果等。

30、[酸乳]suān rǔ

一种略带酸味的发过酵的半流体牛奶食品,由脱脂的牛奶及牛奶固形物加入两种细菌(嗜酸乳干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和热连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进行培养而成。

31、[乳糜]rǔ mí

肠壁淋巴管内的液体跟胰液、胆汁、肠液等混合而失去酸性所成的乳状液体。乳糜被吸收到血液中,是体内各种组织的营养物质。

32、[凝乳]níng rǔ

1.发酵或用某些酶处理而使乳汁凝结的部分,主要为酪蛋白,用作食品,也作产品,或制成干酪--与乳清有区别。 2.从碱液中分离出来的颗粒状肥皂,在制皂过程中把盐加到碱液和脂肪的沸腾混合物中时就浮起。

33、[乳齿]rǔ chǐ

乳牙。

34、[乳峰]rǔ fēng

指乳房。

35、[胚乳]pēi rǔ

一些植物种子组成部分之一。含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供给种子发芽时所需的养料。如小麦、玉米等都有胚乳。

36、[乳剂]rǔ jì

经过乳化的溶液。通常是水和油的混合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水分散在油中,一种是油分散在水中。

37、[发乳]fà rǔ

使头发亮泽柔软、易于梳理成型的乳膏状化妆品。

38、[生乳]shēng rǔ

孕育,繁殖。

39、[乳饼]rǔ bǐng

乳制食品名。《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卢谌《祭法》:“夏祠别用乳饼,冬祠用环饼。”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节日坊市卖稠餳、麦餻、乳酪、乳饼之类。”元 杨允孚《滦京杂咏》上:“营盘风软浄无沙,乳饼羊酥当啜茶。”郭沫若《孔雀胆》附录《昆明景物》:“邓川 乳扇与 路南 乳饼,均 云南 名产,为羊奶所制,素食妙品也。甜食咸食均可。”

40、[授乳]shòu rǔ

俗称“喂奶”。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