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
拼音
qiě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框形的宽度要适中,上下等宽,竖向笔画正直,横画间距均匀,底横宜长。
同音字
读音为qiě的字 读音为qie的字基础解释
1.副词。1.暂且;姑且。2.〈方〉表示经久。2.文言副词。尚且,与“况”呼应。3.文言连词。且…且…。4.连词。并且;而且。详细解释
〈副〉
将近;几乎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资治通鉴》
去后且三年。——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将要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诗·齐风》
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淮南子》
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为且噬己矣。——唐· 柳宗元《三戒》
火且尽。——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祸且及汝。——清·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且当(该当);且然(亦将如此)
暂且;姑且
且往观乎?——《诗·郑风》
且携所著。——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甚且心之所以清。——清· 刘开《问说》
又如:你且等一下;这事且放一下;且可(犹暂且);且休(暂且休整);且自(暂且;只管);且住(暂止);且暂(犹暂且);且权(暂且;姑且);且则(姑且);且复(姑且再)
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的极端的、假设的或不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 。
如:死且不怕,况困难乎
〈方〉∶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续很长时间 。
如:这笔且用呢;他且来不了呢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
君子有酒,旨且多。——《诗·小雅》
行牧且荛。——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香且甘者。——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芋老人传》
贼能且众。——清·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贫且贱;横且直;且并(并且);且是(而且)
又…又。连用以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 [both…and…]。
如:既高且大;且战且退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 齐乎”——《战国策》
是且非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国志》
且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余悲之,且曰…——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且欲观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且夫(且况。况且)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且静郭君听 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且复妄言。——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且如(假如;如果);且使(假使;倘若)
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
为众人师且不敢。——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且继今以往。——[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另见 jū
〈助〉
用在句末,相当于“啊”
狂童之狂也且。——《诗·郑风·褰裳》
另见 qiě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且且-汉语大词典且且盛多貌。
●五代唐庄宗《歌头》词:“好容光,且且须呼宾友。西园长宵,宴云谣,歌皓齿,且行乐。”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薛能》:“﹝能﹞性喜凌人,格律且且,亦无甚高论。”
且…且…qiě…qiě…
分别用在两个动词前面,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谈~走|~战~退。
443.【且】
一連詞。而且。左傳隱西元年:“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又用來表示推進一層。論語季氏:“且爾言過矣。”孟子公孫丑上:“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
〔且夫〕表示再說一層道理。賈誼過秦論:“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二連詞。
又。詩經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多。”又:“多且旨。”(旨:美。)
〔且......且......〕表示“又......又......”,或“一方面這樣,一方面那樣”。史記淮陰侯列傳:“上且怒且喜。”又:“且喜且憐之。”
三副詞。將要,快要。史記項羽本紀:“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又魏公子列傳:“趙寇至,且入界。又:“吾攻趙,旦暮且下。”
四副詞。尚且,還。孟子公孫丑下:“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爲管仲者乎?”
五副詞。暫且。詩經鄭風溱洧:“且往觀乎?”
又爲姑且。詩經唐風山有樞:“且以喜樂。”
[辨]且,將。在“將要”的意義上,“且”和“將”是同義詞。但“將”表示一般的“將來”,“且”表示“快要”,稍有不同。
且
《説文》:“且,薦也。从几,足有二横,一其下地也。”林义光《文源》:“即俎之古文……从二肉在俎上,肉不當在足間,則二横者俎上之横,非足間之横也。”按:甲骨文、金文用为祖先的祖,后加示旁。
(一)qiě 《廣韻》七也切,上馬清。魚部。
(1)取。《老子》第六十七章:“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王弼注:“且,猶取也。”
(2)代词。此,这。《詩·周頌·載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毛傳:“且,此也。”
(3)副词。1.将近;几乎。裴学海《古書虚字集釋》卷八:“且,猶幾也,將也,近也。”《戰國策·齊策三》:“福三國之軍,兼二周之地,舉韓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鮑彪注:“且,猶幾。”《論衡·刺孟》:“禹至湯且千歲,湯至周亦然。”《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五年》:“上晚年多内寵,小王且二十人。”胡三省注:“且者,將及未及之辭。”2.将要。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吕氏春秋·音律篇》注曰:‘且,將也。’”《詩·齊風·雞鳴》:“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戰國策·齊策一》:“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於齊。”《淮南子·泰族》:“故天之且風,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3.姑且;暂且。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姑且也。”《詩·唐風·山有樞》:“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史記·伍子胥列傳》:“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且待之。’”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4.只,但。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且,猶只也;但也。”唐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崆峒小麥熟,且願休王師。”宋蘇軾《虞美人》:“持杯復更勸花枝,且願花枝長在,莫披離。”《水滸全傳》第六十五回:“我自要幹大事,那里且報小仇。”5.倒,却。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且,猶倒也。”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官職比君雖校小,封疆與我且為鄰。”元宫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那兩樁其實不知,這樁兒且是做得滑熟。”《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寃家》:“尋不見,却空走了這遭。兩個老的且自來到這里了。”6.指经久地,长时间地。如:买支钢笔且使呢。
(4)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又”、“而且”。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又也。”《詩·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多。”鄭玄箋:“酒美而此魚又多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南朝梁沈約《夜夜曲》:“河漢縱且横,北斗横且直。”2.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一边……一边……”。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三:“此且字,兩務之辭,言方且如此,又復如彼也。”《史記·李將軍列傳》:“且引且戰。”《漢書·郊祀志上》:“黄帝且戰且學僊。”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東内外·春場》:“女婦閒,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曰抓子兒。”3.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抑也。”《禮記·曾子問》:“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戰國策·齊策四》:“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史記·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4.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老矣,何故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曹操之衆,遠來疲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5.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公羊傳·隱公元年》:“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何休注:“且如,假設之辭。”《史記·齊太公世家》:“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5)助词。1.用于句首,相当于“夫”。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猶夫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荀子·性惡》:“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楊倞注:“且,發辭也。”《史記·淮陰侯列傳》:“且為智者固若此乎!”2.用于句中。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且,句中語助也。”《莊子·齊物論》:“誰獨且無師乎?”《管子·大匡》:“夫雖不得行其知,豈且不有焉乎?”俞樾平議:“且乃語辭。”《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孤兒行》:“願還我蒂,兄與嫂嚴,獨且急歸。”
(6)姓。《萬姓統譜·馬韻》:“宋且謹修,元祐中知德化縣。明且簡,濮州朝城人,宏治間山西潞州判官。”《左傳·哀公十二年》:“衛人殺吴行人且姚而懼。”
(二)jū 《廣韻》子魚切,平魚精。魚部。
(1)同“俎”。《説文·且部》:“且,薦也。”王筠釋例:“且,蓋古俎字。借為語詞既久,始從半肉定之。經典分用。”
(2)盛;多。《詩·大雅·韓奕》:“籩豆有且。”鄭玄箋:“且,多貌。”《詩·周頌·有客》:“有萋有且。”馬瑞辰通釋:“萋、且雙聲字,皆以狀從者之盛。”
(3)农历六月的别称。《爾雅·釋天》:“六月為且。”
(4)助词。用于句尾,无实义。《詩·鄭風·蹇裳》:“狂童之狂也且!”朱熹注:“且,語辭也。”
(5)骏马。后作“駔”。《新書·匈奴》:“御驂乘且。”《漢書·王襃傳》“驂乘旦〔且〕”清王先謙補注:“且與駔同。駔者,駿馬之名。謂之乘駔者,猶言乘黄、乘牡耳。”
(6)同“雎”。人名。《韓非子·外儲説左上》:“范且曰:‘弓之折,必於其盡也。’”王先慎集解引顧廣圻曰:“范雎也。且、雎同字。”
(三)cú 《集韻》叢租切,平模從。魚部。
通“徂”。往。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豫部》:“且,叚借為徂。”《詩·鄭風·溱洧》:“士曰既且。”陸德明釋文:“且,音徂,往也。”漢曹操《薤露》:“號泣而且行。”
且² qiě
书连
①尚且:死~不怕,困难又算什么?|君~如此,况他人乎?
②并且;而且:既高~大|他很聪明,~十分努力,因此成绩优异。另见702页jū。
且¹ qiě
①副暂且;姑且:~慢|他一会儿就回来,你~等一下。
②方副表示经久(常跟“呢”同用):买支钢笔~使呢|他要一说话,~完不了呢。
③(Qiě)名姓。
且 qiě
❶連詞。而且,並且。
《論語·述而》:
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
柳宗元《捕蛇者説》:
余悲之,~曰。(余:我。)
[既……且……]表示「又……又……」。
《孫子兵法·謀攻》:
三軍~惑~疑。
[且……且……]表示「又……又……」或「一邊……一邊……」。
《史記·淮陰侯列傳》:
上~怒~喜。(上:皇帝。)
鼂錯《言兵事疏》:
~馳~射。
❷連詞。況且。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曹操之衆,遠來疲弊……~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衆:指軍隊。)
[且夫]用於句首,表示更進一層。可譯爲「再説」。
《韓非子·難一》:
~~以身爲苦而後化民者,堯舜之所難也。(以身爲苦:以身作則吃苦在先。化:教育。)
❸連詞。尚且,還。
《史記·樊噲傳》:
臣死~不辭,豈特卮(zhī)酒乎?(豈特:豈但。卮:盛酒的器皿。)
❹副詞。暫且,姑且。
《漢書·陳湯傳》:
縣官~順聽群臣言。(縣官:指皇帝。)
❺副詞。將要,快要。
《列子·湯問》: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❻jū(拘)。語氣詞。
《詩經·鄭風·出其東門》:
匪我思~。(不是我想念的。)
且1ㄑ丨ㄝˇqiě1.暫時。[例]~慢|姑~|暫~擱下|~坐一會兒。2.連詞:(1)連接形容詞或動詞,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而且」、「又……又……」。[例]老樹既高~大|水流既急~深。(2)連接分句,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況且」。[例]整治河川實屬必要,~已初見成效。(3)連接動詞,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相當於「且……且……」。[例]~說~笑|~戰~走。(4)用在複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讓步,相當於「尚且」。[例]死~不懼,況徒手搏虎乎。3.〈書〉將要。[例]旦暮~下|天~雨,螻蟻徙,蚯蚓出。4.★〈口〉表示時間久地(常與「呢」同用)。[例]這件衣服~穿呢|她剛出門,~不回家呢。5.姓。且2ㄐㄩjū〈書〉助詞。用於句末,表示感嘆,相當於「啊」。[例]狂童之狂也~(《詩經‧鄭風‧褰裳》)。
且-中華大字典1、且讀音:淺野切,音跙,馬韻。釋文:
❶所以薦也。〔段玉裁云〕:~古音俎。所以承藉進物者。引伸之。凡有藉之詞皆曰~。凡語助云~者。必其義有二。有藉而加之也。云姑~苟~者。謂僅有藉而無所加。粗略之詞也。
❷況也。《論語季氏》:~在邦域之中矣。
❸兼也。《春秋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賵。
❹尙也。《易乾文言》:天~不違。
❺借也。《公羊隱元年傳》:~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❻此也。《詩載芟》:匪~有~。〔言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
❼然也。《詩閟宮》:孔曼~碩。
❽更端之詞也。《論語季氏》:~爾言過矣。
❾將也。《國策秦策》:城~拔矣。
❿猶復也。《國語齊語》:~有後命。
⓫猶抑也。《禮記曾子問》: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不乎。
⓬猶夫也。《墨子非攻》: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今~今夫也〕。
⓭猶若也。《公羊隱三年傳》:~使子而可逐。則先君其逐臣矣。
⓮姑~也。《詩山有樞》:~以喜樂。~以永日。
⓯苟~也。《莊子庚桑楚》:與物~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
⓰發語辭。《荀子性惡》:~順情性。好利而欲得。
⓱未定之辭。《禮記檀弓》:夫祖者~也。~胡爲其不可以反宿也。
⓲句中語助詞。《莊子齊物論》:誰獨~無師乎。
⓳取也。《老子》:舍慈~勇。
⓴始也。《莊子庚桑楚》:與物~者。《釋文》:~訓始。
㉑姓也。宋~謹修。明~簡。
㉒通宜。《詩假樂》:宜君宜王。《釋文》:~君~王。一本~竝作宜。
2、且讀音:子余切,音疽,魚韻。釋文:
❶薦也。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見《說文》。
〔按~爲俎本字。互詳俎字。正字通云。~音阻。韻會入馬韻。孫愐用子余切〕。
❷多貌。《詩韓奕》:籩豆有~。
❸語餘聲。《詩朱傳》:乃見狂~。其樂只~。匪我思~。椒聊~。曰父母~。諸~字皆語餘聲。
❹往也。《詩溱洧》:士曰旣~。《釋文》:~、往也。音疽。
❺月名。《爾雅釋天》:六月爲~。〔或云一作焦月〕。
❻同趄。《易夬》:其行次~。《釋文》:~、本作趄。又作跙。
❼蝍蛆、亦曰即~。《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即~。
❽巴~。草名。《漢書司馬相如傳》:諸柘巴~。
〔按巴~草。一名巴蕉。史記作猼~。今作芭蕉〕。
3、且讀音:此與切,音苴,語韻。釋文:敬愼貌。《詩有客》:有萋有~。
4、且讀音:叢租切,音徂,虞韻。釋文:同徂。往也。見《集韻》。
5、蓐釋文:古且字。見《集韻》。
6、橴釋文:古且字。見《玉篇》。
7、俎讀音:壯所切,音阻,語韻。釋文:禮~也。从半肉在且上。見《說文且部》。《段注》:仌爲半肉字。如酋谷有半水字。會意字也。
❶祭祀燕饗。用以載牲之器。《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以椀。夏后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
❷几也。《史記項羽紀》:爲高~。置太公其上。《集解》:如淳曰。高~。几之上也。李奇曰。軍中巢櫓謂之~。
❸姓也。明~琚。
8、雎讀音:千餘切,音疽,魚韻。〔本作鴡〕。釋文:
❶王雎也。《詩關雎》:關關~鳩。《陸疏》:~鳩、幽州人謂之鷲。而揚雄許愼皆曰白鷢。
❷次~。行難也。見《玉篇》。
〔按易夬作次且。廣雅釋訓作灻~。俗又作恣~〕。
❸~鳩。官名。《左昭十七年傳》:~鳩氏、司馬也。
〔注〕:~鳩、王~也。鷙而有別。故爲司馬主法制。
❹人名。戰國時、范~。
❺姓也。明洪武御史~稼。請立學宮臥碑。
【读音】qiě
【繁体】且
且<代>
此,这;今[this]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诗·周颂·载芟》。毛传:“且,此也。”
且<副>
将近;几乎[almost;nearly]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资治通鉴》
去后且三年。――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将要[begoingto;will;shall]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诗·齐风》
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淮南子》
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为且噬己矣。――唐·柳宗元《三戒》
火且尽。――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祸且及汝。――清·魏禧《大铁椎传》
且jū
⒈〈古〉文言语气词。相当于"啊":匪我思~(不是我想念的啊)。
⒉见qiě。
────────────────—
且qiě
⒈连词。〈表〉进一层:~说。而~。并~。况~。既多~好。
⒉副词。〈表〉暂时:~慢。暂~。姑~。
⒊连词。尚,还:死~不怕,何惧困难。
⒋副词。将,快:年~八十。
⒌〈表〉两者同时并进:~看~走。~想~做。~战~退。
⒍〈表〉经久:这种鞋~穿啦。
────────────────—
且cú1.通"徂"。(1)往。《诗.郑风.溱洧》:"女曰:'觀乎!'士曰:'既且。'"陆德明释文:"且音徂,往也。"(2)犹存,思念。《诗.郑风.出其东门》:"雖則如荼,匪我思且。"陆德明释文:"且音徂,《爾雅》云:存也。"一说为语助词。见朱熹集传。2.通"粗"。见"且苴"。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ě
1、[而且]ér qiě
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性情温顺~心地善良。他不仅会开汽车,~还会修理。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获得了丰收。
2、[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
过一天算一 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寒号 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kòu)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且:暂 且。
3、[并且]bìng qiě
1.用于连接并列的动词或形容词等,表示几个动作同时进行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聪明、机智~勇敢。会上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这个生产计划。 2.用在复句后一个分句里,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她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出席了先进生产者经验交流会。
4、[且住]qiě zhù
暂止。
5、[且慢]qiě màn
暂时慢着(含阻止意):~,听我把话说完。
6、[苟且偷生]gǒu qiě tōu shēng
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7、[况且]kuàng qiě
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上海地方那么大,~你又不知道地址,一下子怎么能找到他呢?
8、[暂且]zàn qiě
暂时;姑且:~如此。这是后话,~不提。
9、[尚且]shàng qiě
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为了人民的事业,流血~不惜,何况流这点儿汗呢!
10、[且看]qiě kàn
暂且观看、察看。
11、[姑且]gū qiě
副词。表示暂时地,只好如此:我的意见~保留,以后再讨论。
12、[苟且]gǒu qiě
1.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偷安。 2.敷衍了事;马虎:因循~。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 3.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13、[且说]qiě shuō
旧小说中的发语词。
14、[且末]qiě mò
汉 代西域国名。
15、[权且]quán qiě
暂且;姑且:~如此。吃几片饼干~充饥。
16、[亦且]yì qiě
又,而且。
17、[犹且]yóu qiě
尚且,还。
18、[次且]cì qiě
犹豫不进貌。
19、[趑且]zī qiě
见“趑趄”。
20、[反且]fǎn qiě
反而。
21、[咨且]zī qiě
亦作“咨趄”。犹豫徘徊貌。
22、[且弥]qiě mí
汉 代西域国名。有东、西两 且弥,其后合为一国。
23、[麤且]cū qiě
粗略。
24、[俄且]é qiě
即将,不久将要。
25、[狂且]kuáng qiě
1.行动轻狂的人。 2.为女子对情郎或丈夫的昵称。
26、[兼且]jiān qiě
并且。明 吴承恩《寿陈湖东七秩障词》:“兼且乡井激其义风,湖海孚乎雅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苟才 ﹞觉得住在省里没甚趣味,兼且得了个怔忡之症……便带了全眷,来到 上海。”
27、[且苴]qiě jū
粗陋。且,通“粗”。
28、[且喜]qiě xǐ
犹言可喜、幸喜。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29、[更且]gēng qiě
犹并且。表示更进一层之义。宋 朱淑真《春归》诗:“凭谁碍断春归路,更且留连伴翠微。”《水浒传》第六一回:“亦是説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的。”
30、[蒲且]pú qiě
人名。相传是古代善于射鸟的人。
31、[且字]qiě zì
古代男子行冠礼后,据本名涵义另立别名称“字”。周 制,二十岁后、五十岁前但称某甫,谓之“且字”。五十岁后则依排行称某伯某仲等。《公羊传·桓公四年》“其称宰 渠伯纠 何”汉 何休 注:“据 刘卷 卒、氏采不名且字。”陈立 义疏:“且犹言藉也。冠后称伯某甫、叔仲季,唯其所当,不当单称伯仲,故以甫字藉之,若言承藉之义。”参阅 清 段玉裁《且字考》。
32、[且然]qiě rán
1.谓亦将如此。 2.犹言尚且如此。 3.恭敬貌。
33、[猼且]bó qiě
草名。即蘘荷。一说为芭蕉。
34、[且当]qiě dāng
犹该当。
35、[並且]bìng qiě
并且,指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
36、[蒱且]pú qiě
人名。相传其人善于射鸟。
37、[且使]qiě shǐ
假使;倘若。《公羊传·隐公三年》:“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史记·苏秦列传》:“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汉书·元后传》:“且使鬼神无知,何用庙为?”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且使如其言矣,而举国犹孱,授之巨兵,奚能胜任,仍有僵死而已矣。”
38、[果且]guǒ qiě
果然,果真。
39、[荀且]xún qiě
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马虎。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违背本心、违背道德、违背律法的事。
40、[行且]xíng qiě
将要。
jū
1、[且兰]jū lán
本为 汉 代西南地区小国之名。武帝 于其地置 故且兰县,属 牂柯郡。见《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地理志上》。地约在今 贵州 福泉县。清 顾炎武《李生符自南中归檇李三年矣追惟壮游兼示旧作》诗:“文飞 鹤拓 云,墨染 且兰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