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的有是什么意思
有拼音:yǒu
释义:
组词
有为 饶有 有亡 没有 有当 有闲 有处 有分 惯有 有会儿 所有权 所有制 莫须有 有机体 有行止 有声有色 应有尽有 有血有肉 有板有眼 有头有脸 有胆有识 有始有终 有头有尾 有棱有角拼音
yǒu笔顺
一 丿 丨 𠃌 一 一上横宜长,撇画在横画的中部起笔,稍长。“月”框形端正,宽窄适中,横画均匀。
同音字
读音为yǒu的字 读音为you的字基础解释
1.存在。2.表示所属。3.表示发生、出现。4.表示估量或比较。5.表示大、多。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7.无定指,与“某”相近。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详细解释
〈动〉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有腿没裤子(形容很穷);有气的死人(比喻人无本事,不起什么作用);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头脸(有面子);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存在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又如:有想头(有利可图);有讲究(有问题);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误);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间(有区别;不同);有分(有机会;有希望);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有神没气(没有生气);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取得,获得,占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又如:有功(有功劳,有功绩);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据);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有娠(怀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等候,等待 。
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额);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时节(有时候);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发生,呈现;产生 。
如: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形〉
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
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表示不定指 。跟“某”的作用相近。
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表示过去有一段[时间] 。
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副〉
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
如:有烦(烦劳。敬辞);“有请”;“有劳”
相当于“或”。或许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词缀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舜伐有 苗…汤代有 夏。——《荀子·议兵》
另见 yòu
通“又” [same as “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 贾谊《过秦论》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 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另见 yǒu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有…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有…yǒu…yǒu…
①分别用在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前面,表示既有这个又有那个,两方面兼而有之:~利~弊|~头~尾|~赏~罚|~多~少。
②分别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或一个双音词的两个词素)前面,表示强调:~板~眼|~鼻子~眼儿|~棱~角|~情~义|~声~色|~说~笑|~凭~据|~条~理|~血~肉。
有有1丨ㄡˇyǒu1.表示存在(與「無」相對)。[例]魚缸裡〜十條魚∣書櫃裡〜很多工具書。2.表示具有、領有。[例]記者〜新聞自由權∣我〜許多古籍線裝書。3.表示達到(一定的程度、數量)。[例]這空地〜三個足球場這麼大。4.表示出現、發生(某種情況)。[例]中午後,天氣〜了變化∣他跟我的關係〜了新發展。5.連結名詞,表示領有的事物程度較深。[例]〜創意∣〜涵養∣〜學問。6.連結名詞,泛指不確定的一個或幾個,相當於「某」。[例]〜一天你會感激我的∣〜一天下午,他突然來訪。7.用在人或事前面,表示一部分。[例]在休息室,〜的人在看書,〜的人在睡覺∣關於飲食,〜人喜歡清淡,〜人喜歡重口味的。8.助詞。用在某些動詞前,表示客氣。[例]〜請∣〜待∣〜勞。9.應對語。表示在這裡。[例]「李正宗!」「〜!」。10.〈書〉前綴,用於朝代名前。[例]克贊我天人之休期,光我~唐之勳業(《舊唐書‧卷七‧睿宗本紀》)。11.姓。有有2丨ㄡˋyòu1.〈書〉又;再。[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作(《孟子‧滕文公下》)。2.〈書〉置於整數與零數之間,用以表示相加,相當於「又」。[例]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有 -古漢語常用詞典yǒu
①與“無”相對。《論語》:“~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②占有。《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之。”③掌握。《察今》:“~道之士,貴以近知遠。”④富有。《貨殖列傳序》:“禮生於~而廢於無。”⑤收獲;出產的東西。《捕蛇者說》:“退而甘食其土之~。”⑥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不戰,戰則必勝。”⑦用在動詞前,以助語氣。《少年中國說》:“幹將發硎,~作其芒。”酉
yòu
①通“又”,表示進一層。《勸學》:“雖~槁暴,不複挺者,輮使之然也。”②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陳情表》:“臣密今年四十~四。”
【有間】⒈時間很短;一會兒。⒉有縫隙。⒊有仇怨;有矛盾。
【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做具體工作。後泛指官吏。
有
1 犹在也。用于一般问答者。
▶涵芬本《博望烧屯》剧一:“刘末见道童科,云:‘道童:你师父庵中有么?’道童云:‘俺师父正在庵中吨睡哩!’”庵中有么,犹云在庵中么。问者曰有,答者曰在,有即在也。
▶《荐福碑》剧一:“范仲淹云:‘学童!你师父在家么?’学生云:‘师父家里有。”此问者曰在,答者曰有。
▶涵芬本《单刀会》剧二:“鲁肃云:‘道童!先生有么?’童云:‘俺师父有。’鲁云:‘你去说鲁子敬特来相访。’”此问者、答者俱曰有。
2 犹在也。作为通报人对于进谒者之习用语。
▶《冻苏秦》剧三:“贤士!你则这里有者,待我将来你看。”此犹云你在这里等着。
▶《谇范叔》剧一:“你休出去,一壁有者!”此犹云你在一旁等着。
▶《千里独行》剧楔子:“张虎云:‘小校报伏(覆)去!说道张虎巡边境回来见元帅。’卒子云:‘你则在这里!’卒子报科,云:‘喏!报元帅知道。’”又:“‘报伏去!道徐州刘玄德手下小将张虎特来投降。’卒子云:‘你则在这里!喏!我报的丞相知道/”此二则与上二则,语意相同。上二则曰有,此二则曰在,有与在随意使用也。
3 犹在也。凡卑属答应尊属之呼唤则曰有,犹云在也,意言在此也。
▶《老生儿》剧二:“正末云:‘引孙!’引孙云:‘您孩儿有。”
▶《五侯宴》剧四:“李嗣源云:‘我唤他从河,他不应,我如今唤他那旧名王阿三。’李从珂做应科,云:‘阿妈!您孩儿有。”阿妈即父亲。
▶《襄阳会》剧楔子:“庞德公云:'寇封安在?’寇封上,云:‘小将有。”
4 犹在也。由此引申,又为存在死亡之在字义。
▶《千里独行》剧二:“则你那忠直勇烈依了口,谁想这刘备张飞见在有。打听的兄弟哥哥有时候,忙离了许州,盼不到地头。俺遥望着千里的这红尘路儿上走。”按剧情,刘关张失散后,甘糜二夫人及关羽等在许昌,不明刘备张飞生死下落,此时方知其在古城,故云然。
▶《儿女团圆》剧二:“王兽医云:‘他去了多少时节?’正末唱:4经今早过十-:载。’王兽医云:‘这人敢还有么?”正末唱:‘他可便一去了呵石沉大海。”这人敢还有,犹云这人可还在也。
▶《五侯宴》剧三:“老身当初,也有个孩儿来,自小里与了个官人去了。如今有呵,也有这般大小年纪也。”义同上。
▶《看钱奴》剧四:“正末云:‘打俺孩儿的那妇人有么?’陈德甫云:‘那婆婆又早些死了也。’正末云:‘死的好,死的好!’”义同上。
▶《昊天塔》剧四:“杨景云:‘他弟兄每可都有哩?’正末唱:4他弟兄每多死少波生J”波字语助辞,无意义。都有,犹云都在也。
▶巾箱本《琵琶记》十七:“恨多怨多,俺爹娘知他有么?”知他有么,犹云知他存在否也。
5 心中有其人也-此专用于恋爱方面,如云男有心、女有心之有,亦犹云起意或看上。
▶欧阳修《盐角儿》词:“暗消魂,重回首。奈心儿里彼此皆有。”
▶又《滴滴金》词:“樽前一把横波溜。彼此心儿有。”上两词并见《醉翁琴趣外篇》。
▶柳永《秋夜月》词:“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心下与心里同。
▶黄庭坚《归田乐引》词:“被个人把人调戏,我也心儿有。”
▶秦观《满园花》词:“惯纵得软顽,见底心先有。”
▶赵长卿《簇水》词:“长忆当初,是他见我心先有。一钩才下,便引得鱼儿开口。”
▶赵辑杨堤《古今词话》杨端臣《渔家傲》词:“总是自家为事谬。从今后,这回断了心先有。”
▶《乐府新声》上关汉卿《双调新水命》套《玉骢系鞋金鞍轱》:“也是俺心上有,常常的梦中见。”
▶《词林摘艳》五刘庭信《夜行船》套《青楼咏妓》:“口儿中不许别图个甚,意儿中既有何须恁。”
▶《潇湘雨》剧一:“虽然俺心下有,我须是脸儿羞。”又见“演撒”。
【有】6画 4022·71.yǒu ㄧㄡˇ 云久切,上,有韻,喻 三。之部。㊀取得,領有。與“無”相對。詩 周南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論語 公冶長:“陳文子有馬十乘。”㊁表示出現、發生。詩 小雅 大東:“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左傳 襄二六年:“遂襲我 高魚。有大雨,自其竇入。”㊂表示存在。詩 小雅 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埸有瓜。”後引申爲活着、還在。元曲選缺名 看錢奴四:“正末云:‘死的好,死的好。打俺孩兒的那婦人有麽?’陳德甫云:‘那婆婆又早些死了也。’”㊃豐收。詩 魯頌 有駜:“自今以始,歲其有。”傳:“歲其有,豐年也。”又泛指多。詩 小雅 魚麗:“君子有酒,旨且有。”宋 朱熹 集傳:“有猶多也。”㊄爲。國語 晉一:“克國得妃,其有吉孰大焉?”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㊅州域。通“域”。詩 商頌 玄鳥:“方命厥后,奄有九有。”韓 詩作“九域”。㊆親愛,友愛。通“友”。詩 王風 葛藟:“謂他人母,亦莫我有。”左傳 昭二十年:“若不獲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注:“有,相親有。”㊇助詞,無義。一字不成詞,則加有字以配之。置於名詞前者,特别是朝代的名稱,如 有虞 有夏 有唐 有明。也置於形容詞前。詩 邶風 擊鼓:“不我以歸,憂心有忡。”㊈姓。孔子弟子 有若。漢有 有祿。見 漢 應劭 風俗通 姓氏下。2.yòu ㄧㄡˋ 集韻尤救切,去,宥韻,喻 三。之部。通“又”。1.復,更加。詩 邶風 終風:“終風且曀,不日有曀。”2.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書 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論語 爲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有-中華大字典1、有讀音:云九切,音友,有韻。釋文:
❶不宜~也。春秋傳曰。日月~食之。見《說文》。《段注》:謂本是不當~而~之偁。引伸遂爲凡~之偁。凡春秋書~者。皆~之本義也。日下之月。衍字也。
❷富也。《列子說符》:羨施氏之~。
❸土地貨財也。《荀子王霸》:內不脩正其所~。
❹已藏之稱也。《詩芣苢》:薄言~之。
❺相親也。《左昭二十年傳》:是不~寡君也。
❻猶專也。《禮記坊記》:父母在。不敢~其身。
❼猶保也。《禮記哀公問》:不能~其身。
❽猶往也。《淮南俶眞》:物莫不生於~也。
❾取也。見《廣雅釋詁》。
❿質也。見《廣雅釋詁》。
⓫多也。《詩魚麗》:君子有酒。旨且~。
⓬爲也。《孟子滕文公》:人之~道也。《猶云人之爲道也》。
⓭或也。《詩載馳》:大夫君子。無我~尤。《猶云無我或尤也》。
⓮語助也。一字不成辭。故加~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之類是也。
⓯狀物之辭也。《詩桃夭》:~蕡其實。
⓰人名。周辛~。鄭伯~。孔子弟子冉~。
⓱~者非所~也。見《爾雅翼》引《蔡邕月令章句》。
⓲不無~。卽~也。《管子地員》:不無~三分。
⓳一~一亡曰~。見《穀梁莊二十八年傳》。
⓴豐年曰~。《詩有駜》:自今以始歲其~。
㉑希~。珍貴罕見之名辭也。《蔡邕碑》:元季方皆命世希~。
㉒何~。言不難也。《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爲國乎何~。
㉓萬~。萬物也。〔顏延之詩〕:萬~皆同春。
㉔九~。九州也。《詩玄鳥》:奄有九~。
㉕大~。卦名。乾下離上。《易大象》:火在天上。大~。
㉖烏~。無之意也。《文選司馬相如賦》:烏~先生。
㉗姓也。~子。孔子弟子。名若。
2、有讀音:尤救切,音宥,宥韻。釋文:通又。《書堯典》:朞三百~六旬~六日。
3、洧讀音:羽軌切,音鮪,紙韻。釋文:
❶水名。《說文》:~水出潁川陽城山東南入潁。
〔按~水出今河南登封縣陽城山。經密縣。至新鄭縣。合溱水爲雙泊河。至西華縣入潁。淸一統志云。~水本至西華入潁。宋時導之自扶溝入蔡〕。
❷~盤。古水名。《離騷》:朝濯髮乎~盤。
4、嬸釋文:同有。見《字彙補》。
【读音】yǒu
【繁体】有
有<动>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有为]有作为。
⒎[有方]得法。得当。
⒏[有倾]不多久,过了一会儿。
⒐[有司]〈古〉称官吏。
⒑[有限]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有效]有作用,有效果:很~效。
────────────────—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有yòu
书同“又”➍:三十~八年。另见1588页yǒu。
有
《説文》:“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林义光《文源》:“有非‘不宜有’之義。有,持有也。古从又持肉,不从月。”
(一)yǒu 《廣韻》云久切,上有云。之部。
(1)与“無”相对。《説文·有部》:“有,不宜有也。”段玉裁注:“謂本是不當有而有之偁。引伸遂為凡有之偁。”《玉篇·有部》:“有,不無也。”《正字通·月部》:“有,對無之稱。”1.表示存在。《詩·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埸有瓜。”《吕氏春秋·察賢》:“今有良醫於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萬也。”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又指人在世。明柯丹邱《荆釵記·議親》:“(末):‘令堂有麽?’(生):‘家母有。’”2.呈现;产生;发生。《荀子·宥坐》:“孔子南適楚,戹於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弟子皆有飢色。”漢曹操《論吏士行能令》:“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宋王安石《再上龔舍人書》:“夫水旱者,天時之常有也。”3.领有;具有;专有;拥有。《孫子·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禮記·坊記》:“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鄭玄注:“有,猶專也。”《元史·尚文傳》:“(米粟)有則百姓安,無則天下亂。”
(2)取,获得。《廣雅·釋詁一》:“有,取也。”《玉篇·有部》:“有,得也,取也。”《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韓非子·説難》:“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
(3)保存;保护。《韓非子·飭令》:“兵出必取,取必能有之。”《禮記·哀公問》:“古之為政,愛人為大,不能愛人,不能有其身。”鄭玄注:“有,猶保也。”
(4)丰收。《詩·魯頌·有駜》:“自今以始,歲其有。”毛傳:“歲其有,豐年也。”唐儲光羲《觀競渡》:“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又多;富裕。《詩·大雅·公劉》:“爰衆爰有。”朱熹集傳:“有,財足也。”《列子·説符》:“羡施氏之有,因從請進趨之方。”張湛注:“有,猶富也。”《聊齋志異·嫦娥》:“實告卿,年來頗稱小有。”
(5)果。《玉篇·有部》:“有,果也。”又佛家语。大致指:1.“十二因缘”之一的“果报”。《大乘義章》八:“生死果報,是有不無,故名為有。”2.对“空”、“无”而言。《後漢書·西域傳論》:“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李賢注:“不執著為空,執著為有。”
(6)中国哲学用语。与“无”相对,指可感觉的实物,最普遍的存在。《廣雅·釋詁三》:“有,質也。”《老子》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晋書·裴秀傳》:“理之所體,所謂有也。有之所須,所謂資也。”宋張載《正蒙·乾稱下》:“凡可狀,皆有也。”王夫之注:“實有其體,故可狀。”
(7)表示确定的,可计数的。《荀子·宥坐》:“今(生也)有時,歛也無時,暴也。”《紅樓夢》第七十回:“統共數了一數,才有五百六十幾篇。”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序》:“离别这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8)(连用)表示一部分。《荀子·强國》:“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論衡·本性》:“玉生於石,有純有駁。”《天工開物·乃粒·水利》:“有三日即乾者,有半月後乾者。天澤不降,則人力挽水以濟。”
(9)表示不定指。《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10)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请;有劳;有偏。
⑪旧时卑应尊呼唤的应对语。今亦作应对语,无尊卑之分。元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折:“李嗣原云:‘我唤他從珂,他不應我,如今唤他那舊小名王阿三。’李從珂做應科云:‘阿媽,您孩兒有。’”元高文秀《襄陽會》楔子:“龐德公云:‘寇封安在?’寇封上云:‘小將有。’”
⑫尊对卑进见时的习惯用语。意谓“等着”。元佚名《陳州糶米》第二折:“兀那小的,則我便是包待制,你休去别處告,我與你做主,你且一壁有者。”元佚名《鬧銅臺》:“蕭讓云:‘宋江哥,諾,你兄弟來了也。’宋江云:‘且一壁有者。’”
⑬助词。1.名词词头,多用在国名、族名、物名之前。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有,語助也。一字不成詞,則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國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推之他類亦多有此,故邦曰有邦,家曰有家。”《書·多方》:“有夏誕,厥逸。”《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實。”《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2.用在谓词前。《詩·邶風·擊鼓》:“不我以歸,憂心有忡。”又《鄭風·女曰雞鳴》:“子興視夜,明星有爛。”
⑭相当于“以”。用,使用。《商君書·弱民》:“故民富而不用,則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則農不偷。”高亨注:“有,犹以也。”宋王安石《上執政書》:“言古之君子,於士之宜左者左之,宜右者右之,各因其才而有之。”
⑮相当于“或”。或许。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有,猶或也。有與或古同聲而義亦相通。”《書·盤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引陳瀚《異聞集》:“忽暗雲覆水,黑風波湧,舟子失容,慮有覆没。”
⑯相当于“為”。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有,猶為也。為、有一聲之轉,故為可訓為有,有亦可訓為為。”《易·履》:“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國語·晋語一》:“克國得妃,其有吉孰大焉。”《春秋繁露·玉杯》:“其有繼周之弊,故若此也。”俞樾平議:“有,猶為也。”《論衡·定賢》:“善人稱之,惡人毁之,毁譽者半,乃可有賢。”
⑰相当于“於(于)”。《易·家人》:“閑有家。”又《涣》:“涣有丘,匪夷所思。”《禮記·大學》:“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⑱通“域(yù)”。州域。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有,叚借為或,即域字。”《詩·商頌·玄鳥》:“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毛傳:“九有,九州也。”《老子》第十四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刘师培注:“有即域之叚字也,有通作或,或即古域字。”《荀子·解蔽》:“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有也。”
⑲通“囿(yòu)”。拘谨;局限。《管子·山國軌》:“有田倍之内,毋有其外。”郭沫若等集校:“沫若案:當讀為‘有田倍(培)之内,毋有(囿)其外。’蓋有田者之疆界當於田内為之培,不得侵越壤土,設囿於田之外。”《穆天子傳》卷五:“咎氏宴飲毋有禮。”刘师培補釋:“有禮,當作囿禮,無囿禮者,不域于禮也,猶今語晏會所謂不拘禮矣。”
⑳通“友”。相亲爱。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有,叚借為友。”《詩·小雅·四月》:“盡瘁以仕,寧莫我有。”陳奂傳疏:“有,相親有也。”《左傳·昭公二十年》:“寡君之下臣,君之牧圉也,若不獲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杜預注:“有,相親有。”
㉑通“右(佑yòu)”。佑助;帮助。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有,叚借為右。”《墨子·非命下》:“惡乎君子,天有顯德,其行甚章。”张纯一集解:“莊(述祖)云:‘有當為右,助也。’”《荀子·天論》:“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罗根泽注:“有,借為佑。”又《大略》:“友者,所以相有也。”
㉒姓。《尚友録》:“有,有巢氏之後。”《廣韻·有韻》:“有,姓。孔子弟子有若。”
(二)yòu 《集韻》尤救切,去宥云。之部。
通“又”。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有,叚借為又。”1.表示重复连续。《詩·邶風·終風》:“終風且曀,不日有曀。”鄭玄箋:“有,又也。”《荀子·成相》:“不知戒,後必有。”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2.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韓非子·五蠹》:“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三)wěi
同“洧”。古水名。即今河南省双洎河。《字彙補·月部》:“有,水名,與洧同。《諸書字考》:‘潧、有即潧、洧也。,”
有 yǒu
❶有,與「無」相對。
《荀子·天論》:
天行~常。(自然界的運行有一定的規律。)
又占有。
諸葛亮《草廬對》:
孫權據~江東。
❷yòu(又)。通「又」。
《詩經·邶風·終風》:
終風且曀,不日~曀。
又用在整數與零數之間,相當於「又」。
《論語·爲政》:
吾十~五而志于學。
《韓非子·五蠹》:
割地而朝者三十~六國。(朝:指歸順。)
❸名詞詞頭。
《詩經·大雅·文王》:
~周不顯,帝命不時。
又形容詞詞頭。
《詩經·小雅·六月》:
~嚴~翼。(翼:恭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ǒu
1、[没有]méi yǒu
méi yǒu的又音。义同“没有méi yǒu”。
2、[有关]yǒu guān
1.有关系:~方面。~部门。这些问题都跟哲学~。 2.涉及到:他研究了历代~水利问题的著作。
3、[有人]yǒu rén
1.谓有杰出的人物。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
4、[只有]zhǐ yǒu
表示唯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或“方”呼应):~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5、[有时]yǒu shí
有时候:那里的天气,~冷,~热。
6、[应有尽有]yīng yǒu jìn yǒu
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7、[有无]yǒu wú
1.亦作“有亡”。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汉 扬雄《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唐 贾岛《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宋 范仲淹《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宋 苏轼《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唐 韩愈《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宋 曾巩《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郭象,鋭思於几神之区;夷甫、裴頠,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8、[有的]yǒu dì
〈动+名〉有目标。
9、[有心]yǒu xīn
1.有某种心意或想法:~人。 2.故意:~捣鬼。
10、[有名]yǒu míng
名字为大家所熟知;出名:他是~的登山运动健将。
11、[还有]hái yǒu
]事物存在的连续性。还:除了这个,另外的,别的,其他的。有:1)拥有 2)存在;还有:除了这个,另外拥有(存在)的东西。
12、[所有]suǒ yǒu
1.领有:矿产资源归国家~。 2.领有的东西:尽其~。 3.属性词。一切;全部:把~的力量都贡献给祖国。
13、[有限]yǒu xiàn
1.哲学范畴。指有条件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限制的,有始有终的。与“无限”相对。 2.数量不多;程度不高:为数~。水平~。
14、[具有]jù yǒu
有(多用于抽象事物):~信心。~伟大的意义。
15、[拥有]yōng yǒu
领有;具有(大量的土地、人口、财产等):柴达木盆地~二十二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我国~丰富的水电资源。
16、[有效]yǒu xiào
1.有效果:方法~。~措施。 2.有效力:这个证件还~。
17、[有些]yǒu xiē
1.指示代词。有一部分;有的:今天来参观的人~是从外地来的。列车上~人在看书,~人在谈天。 2.“有些”有时是动词和量词的组合,如“我~书想捐给图书馆”。
18、[有所]yǒu suǒ
有所,有”有地方;有处所“之意。
19、[有点]yǒu diǎn
1.有一些。表示数量不大或程度不深。 2.稍微;略微。
20、[持有]chí yǒu
1.拿着;拥有:~入场券。~股份。 2.心里存着(想法、见解等):~不同看法。
21、[含有]hán yǒu
暗指或表示包含的意思。 3.形成的一部分构成的组成部分。
22、[有望]yǒu wàng
有希望:丰收~。
23、[国有]guó yǒu
国家所有:~化。~企业。土地~。铁路~。
24、[共有]gòng yǒu
由两个以上的权利人共同享有某项财产所有权。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25、[现有]xiàn yǒu
现成的可以立即使用的。
26、[有趣]yǒu qù
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的故事。这孩子活泼~。
27、[有力]yǒu lì
有力量;分量重:领导~。~的回击。这篇文章写得简短~。
28、[有机]yǒu jī
1.原来指跟生物体有关的或从生物体来的(化合物),现在指除碳酸盐和碳的氧化物等简单的含碳化合物之外,含碳原子的(化合物):~酸。~化学。 2.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地结合起来。这三个部分是一个~的整体。
29、[有钱]yǒu qián
拥有钱财。
30、[有序]yǒu xù
1.具有按规律接连起来的元素;特指具有每对不同元素以不对称的传递关系相连系着的性质。 2.有指定的首元素。 3.溶剂和溶质的原子有规则地排列为特征。
31、[富有]fù yǒu
1.拥有大量的财产:~的商人。 2.充分地具有(多指积极方面):~生命力。~代表性。
32、[占有]zhàn yǒu
1.占据。 2.处在(某种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 3.掌握:科学研究必须~大量材料。
33、[有害]yǒu hài
有破坏性的;可能有致命的结果的。
34、[享有]xiǎng yǒu
在社会上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盛名。在我国,男女~同样的权利。
35、[有用]yǒu yòng
可以利用、有价值、耐用。
36、[有意]yǒu yì
1.有做某种事的愿望:我~到海滨游泳,但是事情忙,去不了。 2.指男女间有爱慕之心:小王对小李~,可一直没有机会表白。 3.故意:他这是~跟我作对。
37、[有益]yǒu yì
有帮助;有好处:运动对健康~。
38、[应有]yīng yǒu
1.所有,一切。 2.应当具有。
39、[有色]yǒu sè
1.指有艳丽容貌的女子。 2.佛教语。指欲界与色界有色身(质碍之身)的众生。
40、[特有]tè yǒu
特别具有;独有。
近义词
反义词
yǒu
1、[无]wú
1、[无]mó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见【南无】。
2、[没]méi
2、[没]mò
1.无;没有。2.副词。未;未曾。
1.沉下去。2.漫过;高过。3.隐藏。4.把财物充公。5.完了;终结。6.同“殁”。
yòu
1、[无]wú
1、[无]mó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见【南无】。
2、[没]méi
2、[没]mò
1.无;没有。2.副词。未;未曾。
1.沉下去。2.漫过;高过。3.隐藏。4.把财物充公。5.完了;终结。6.同“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