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一动的动是什么意思
动拼音:dòng
释义:
组词
感动 运动 冲动 动机 移动 被动 动物 流动 跳动 劳动者 运动会 动画片 不动产 发动机 劳动力 动肝火 不动声色 一动不动 惊天动地 无动于衷 伤筋动骨 动辄得咎 惊心动魄 轻举妄动 岿然不动拼音
dòng笔顺
一 一 𠃋 丶 𠃌 丿左右大致等宽。“云”横画平行,撇折和点位置恰当。“力”取左斜势,斜中求正,两笔间距适中。
同音字
读音为dòng的字 读音为dong的字基础解释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风吹草~。你坐着别~。 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 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挪~。改~。~用。兴师~众。 4.使用;使起作用:~笔。~手。~脑筋。 5.触动(思想感情):~心。~怒。~了公愤。 6.感动:~人。不为亲情所~。 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荤腥。他向来不~酒。 8.动不动;常常:~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以万计。详细解释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做;操作;劳作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使用 。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改变 。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方〉∶吃 。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动〉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动-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動
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动力26異「動」的異體字。
动-诗词曲语辞辞典动
1 副词,常常,每每、往往。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诗:“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白居易《履道池上》诗:“家池动作经旬别,松竹琴鱼好在无?”
▶韩愈《庭揪》诗:“客来尚不见,肯到权门前。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
▶辛弃疾《卜算子》词《饮酒不写书》:“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
▶段克己《满江红》词《过汴梁故宫城》:“长戈袅,飞鸟绝,原厌肉,川流血,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均为其例。按此义习见,不赘举。
2 副词,即、便、就,主要在一先一后的两个动作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不强调动作的频率,与“动”有一定的差别。
▶高适《送浑将军出塞》诗:“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
▶刘商《随阳雁歌送兄南游》诗:“去住应多两地情.东西动作经年别。”二例均就这一次分别而言,故不得解作“每每”“常常”,“动作”均犹言“便作”。
▶元稹《感梦》诗:“行吟坐叹知何极,影绝魂销动隔年。”
▶张乔《题友人林斋》诗,“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亦系回忆特定的往事而不泛指频率。
▶郭应祥《西江月》词《乙未中秋前二日约李季功……预赏月》:“底事冰轮未改,犹教银幕低垂。休言动是隔年期,闰八看看又至。”自注云:“是岁有闰中秋。”
▶魏了翁《鹧鸪天》词《送宇文侍郎□□知汉州劝酒》:“尚忆都门祖帐时,重来动是十年期。”
▶赵长卿《瑞鹤仙》词《张宰生辰》:“西风苹末起,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
▶王炎《好事近》词《早梅》:“相看动是隔年期.忍不饮涓滴?”
▶吴激《木兰花慢》词《中秋》:“幽欢、纵容易得,奈佳期,动是隔年看。”
▶《东墙记》剧五:“自别来动是经年,我只怕恩情断.盼归期天样远,谁知到今日团圆。”义均同上。又见“动便”。
3 与“多”通,“动”与“多”一声之转。
▶杜甫《黄河二首》诗,“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上下二句都是言数量之多,不是强调频率高。
▶又《赤霄行》诗:“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意亦犹言多达万年。
▶又《佳人》诗:“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又《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亲故行稀少,兵戈动接联。”
▶苏轼《王维吴道子画》诗:“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又《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之二诗:“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已敷,妍丑各自矜。”
▶徐伸《二郎神》词:“谩试着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香冷。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
▶《董西厢》六:“不恨咱夫妻今日别,动是经年,少是半载,恰第一夜。”义并同上。又“动"表“多”义散文中也有例可证。
▶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卷一二《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共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
[同]触动
碰
触
捅
[反]静
动
⁴动“動”的简化字。
动(動、➋働)dònɡ
①动(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风吹草~|你坐着别~。
②动动作;行动:轻举妄~|一举一~|只要大家~起来,什么事都能办。注意“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③动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挪~|改~|~用|兴师~众。
④动使用;使起作用:~笔|~手|~脑筋。
⑤动触动(思想感情):~心|~怒。
⑥感动:~人|不为亲情所~。
⑦方动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荤腥|他向来不~酒。
⑧书副动不动;常常:~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以万计。
同:動
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动 dòng
① 动活动;行动;运行等。《小石潭记》:“影布石上,佁然不~。”《冯婉贞》:“寨中人蜷伏不少~。” ② 动触动;感动;惊动。《孟子·告子章句下》:“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石钟山记》:“余方心~欲还。” ③ 动扰动。《三国志·诸葛亮传评》:“然连年~众。未能成功。” ④ 名动物。陶渊明《饮酒》:“日人群~息。”《察今》:“知~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 ⑤ 副动不动;常常。《赤壁之战》:“~以朝廷为辞。” ⑥ 副不知不觉。高适《别杨山人》:“不到嵩山~十年。”
动dong
ㄉㄨㄥˋ
〔《集韵》杜孔切,上董,定。〕
1.脱离静止状态。振动;活动;移动。
●《诗·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白羊三月得草力,毛床动,则铰之。”
●宋范成大《次韵子永雪后见赠》:“九陌泥干尘未动,南山石露塔犹明。”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我不能动了,只好蜷曲着。”如: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
2.行动;采取行动。
●《孙子·军争》:“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唐韩愈《祭裴太常文》:“动为时法,言比古经,独立一朝,高视千古。”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十二:“农村各类互助合作组织和各阶层群众,已经程度不同地普遍地动起来了。”
3.劳作;操作。
●《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盼盼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父母。”
●巴金《关于〈第四病室〉》:“我在医院里住了十几天,给我动了两次手术。”
4.发,发作。
●《书·金縢》:“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宋书·武帝纪上》:“至是桓脩还京,高祖托以金创疾动,不堪步从,乃与无忌同船共还。”
●唐胡曾《咏史诗·秦庭》:“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5.萌生;萌动。
●《左传·昭公八年》:“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插梨》:“梨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下时。”
●宋范成大《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杨花欲动荻芽肥,污手死心摇食指。”
6.变化。
●《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其春酒及余月,皆须煮水为五沸汤,待冷浸曲,不然则动。”
缪启愉校释:“动,酸败变质。”
7.谓思想受影响而动摇、改变。
●《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
●唐韩愈《顺宗实录二》:“使其党诱以权利,元衡不为之动,叔文怒。”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他后来到日本也学的不是实业,结果是为时流所动学了法政回来。”
8.感动;触动。
●《孟子·离娄上》:“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北齐书·郑述祖传》:“述祖对之呜咽,悲动群僚。”
●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9.引动,招致。
●《孟子·梁惠王下》:“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再生缘》第五一回:“总是这容颜生得美丽,动人家多少猜疑。”
10.使用;动用。
●宋苏轼《代张云平谏用兵书》:“自古人主好动干戈,由败而亡者,不可胜数。”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若这人不死,来时节动了他五十两,怎么回他?”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自己到上司衙门,动一张呈子,也做卜式的故事,捐几万银子去助边。”
11.往往;常常。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唐高适《东平路作》诗之二:“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
●清昭梿《啸亭杂录·三文敬公拦驾》:“公人愚闇,不悉吏事,动为人欺绐。”
12.不觉。
●唐张祜《病宫人》诗:“佳人卧病动经秋,帘幕褴縿不挂钩。”
●宋徐铉《邵伯埭下寄高邮陈郎中》诗:“故人相别动经年,候馆相逢倍惨然。”
13.指动物。
●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唐韩愈《慰国哀表》:“大行皇帝,功济寰区,仁沾动植。”
●章炳麟《菌说》:“凡人有疾,其甚者由微生物撼之。而其为动、为植、为微虫、为微草,则窥以至精之显微镜,犹难悉知。”
14.方言。吃。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动荤腥。
15.通“穜”。耕种。
●《管子·八观》:“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
●郭沫若等集校“动,读为穜。”
16.通“恸”。
●《周礼·春官·大祝》:“四曰振动。”
●郑玄注引杜子春曰:“振读为振铎之振,动读为哀恸之恸。”
●顾炎武《日知录·稽首顿首》:“振动,即丧礼拜而后踊也。”
同: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òng
1、[感动]gǎn dòng
1.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看到战士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群众深受~。 2.使感动:他的话~了在座的人。
2、[出动]chū dòng
1.(队伍)外出活动:队部命令一分队做好准备,待令~。 2.派出(军队):~伞兵,协同作战。 3.(许多人为某事)行动起来:昨天大扫除,全校师生都~了。
3、[活动]huó dòng
1.〈动〉运动。2.〈动〉动摇;不稳固。3.〈动〉未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4.托人说情或钻营、行贿。5.〈形〉灵活;不固定。6.〈名〉物体的运动,也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4、[动力]dòng lì
1.使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如水力、风力、电力、畜力等。 2.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
5、[不动声色]bù dòng shēng sè
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6、[动作]dòng zuò
1.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这一节操有四个~。~敏捷。 2.活动;行动起来: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
7、[动听]dòng tīng
听起来使人感动或者感觉有兴趣:娓娓~。极平常的事儿,让他说起来就很~。
8、[行动]xíng dòng
1.行走;走动:腿受了伤,~不便。 2.指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纲领。 3.行为;举动:~自由。
9、[运动]yùn dòng
1.物体位置不断改变的现象。通常指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说某物体运动常是对另一物体而言。2.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3.体育活动。4.从事体育活动。5.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的而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
10、[自动]zì dòng
1.自己主动:~参加。~帮忙。 2.不凭借人为的力量:~燃烧。水~地往下流。 3.属性词。不用人力而用机械装置直接操作的:~化。~控制。~装置。
11、[移动]yí dòng
改换原来的位置:冷空气正向南~。汽笛响后,船身开始~了。
12、[推动]tuī dòng
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总结经验,~工作。
13、[发动]fā dòng
1.使开始:~战争。~新攻势。 2.使行动起来:~群众。 3.使机器运转:天气太冷,柴油机不容易~。
14、[电动]diàn dòng
属性词。用电力使机械运转的:~机。~玩具。
15、[启动]qǐ dòng
1.(机器、仪表、电气设备等)开始工作:~电流。~继电器。车轮~。 2.(法令、规划、方案等)开始实施或进行:扶贫工程已正式~。 3.开拓;发动:~农村市场。大力~消费需求。
16、[主动]zhǔ dòng
1.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下同):~性。~争取。他工作很~。 2.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权。争取~。处于~地位。
17、[劳动]láo dòng
1.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体力~|脑力~。 2.特指体力劳动 :~锻炼。3.进行体力劳动:他~去了。
18、[互动]hù dòng
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良性~。形成~效应。
19、[动物]dòng wù
生物界中的一 大类。多以有机物为食料,一般都有神经,有感觉,能自由行动。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已 知的种类有一百多万种。
20、[流动]liú dòng
1.(液体或气体)移动:溪水缓缓地~。空气~就形成风。 2.经常变换位置(跟“固定”相对):~哨。~人口。人才~。电影放映队常年在农村~。
21、[带动]dài dòng
1.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机车~货车。 2.引导着前进;带头做并使别人跟着做:抓好典型,~全局。在校长的~下,参加义务植树的人越来越多。
22、[波动]bō dòng
起伏不定;不稳定:情绪~。物价~。思想上又有了~。
23、[手动]shǒu dòng
人工操作。手动操作。
24、[驱动]qū dòng
1.施加外力,使动起来:这个泵可以用压缩空气来~。 2.驱使;推动:不法商贩受利益~,制造仿名牌的假货。
25、[动态]dòng tài
1.(事情)变化发展的情况:科技~。从这些图片里可以看出我国建设的~。 2.艺术形象表现出的活动神态:画中人物,~各异,栩栩如生。 3.属性词。运动变化状态的或从运动变化状态考察的:~分析。
26、[机动]jī dòng
1.在进行工作或处理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适宜的变动:~灵活。 2.准备灵活使用的:~时间。 3.军事上指军队作战时,为了适应情况,争取主动,所采取的灵活的转移兵力和变换战术的行动。 4.用机器开动的:~车。
27、[动能]dòng néng
物体由于机械 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利用物体的动能可以对外界做功,如用空气锤锻打工件。
28、[制动]zhì dòng
使运动物体减速或停止运动。
29、[变动]biàn dòng
1.变化(多指社会现象):人事~。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 2.改变:任务~了。根据市场需要,~蔬菜种植计划。
30、[激动]jī dòng
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情绪~。 2.使感情冲动:~人心。
31、[联动]lián dòng
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这种空调降价可能产生~效应。
32、[被动]bèi dòng
1.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主动”相对,下同):工作要主动,不要~。 2.(事情)由于遇到阻力或干扰,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由于事先考虑不周, 事情搞得很~。
33、[动产]dòng chǎn
能够移动的财 产,即除不动产以外的物。如金钱、家具等。与“不动产”相对。
34、[动脉]dòng mài
1.从心脏输送 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管壁厚,富弹性,有搏动。 2.喻指重要的交通干线。
35、[生动]shēng dòng
有生气,有活力;能感动人:~活泼。讲得非常~。
36、[动手]dòng shǒu
1.开始做;做:早点儿~早点儿完。大家一齐~。 2.用手接触:展览品请勿~。 3.指打人:两人说着说着就动起手来了。
37、[动感]dòng gǎn
指绘画、雕刻、文艺作品中的形象等给人的栩栩如生的感觉:塑像极富~。
38、[动员]dòng yuán
1.国家把武装力量由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把所有的经济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转入供应战争需要。 2.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报告。全体~,大搞卫生。
39、[冲动]chōng dòng
1.能引起某种行为的神经兴奋:创作~。 2.情感特别强烈,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不要~,应当冷静考虑问题。
40、[拉动]lā dòng
采取措施使提高、增长或发展:~内需。~产值。~文化市场。
近义词
dòng
1、[行]háng
1、[行]hàng
1、[行]héng
1、[行]xíng
1.行列。2.排行。3.行业。干一~,爱一~。4.某些营业机构。5.用于成行的东西。
→行行
见〖道行〗。
1.走。2.古代指路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5.流通;推行。6.做;办。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8.行为。9.可以。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了。10.姓。
2、[移]yí
1.移动:转~。迁~。把菊花~到花盆里去。 2.改变;变动:~风易俗。贫贱不能~。 3.姓。
反义词
dòng
1、[静]jìng
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止。安~。风平浪~。~~的湖水。 2.没有声响:寂~。清~。傍晚,公园里很~。 3.使平静或安静:~下心来。请大家~一~。 4.姓。
2、[止]zhǐ
1.停止:~步。~境。不~。 2.拦阻;使停止:禁~。制~。~血。~痛。~得住。~不住。 3.(到、至…)截止: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 4.仅;只:这话你说过不~一次了。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