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媒
拼音
lóng méi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lóng的字 读音为méi的字 读音为long的字 读音为mei的字基础解释
1.《汉书·礼乐志》:“天马徠龙之媒。”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 2.喻俊才。 3.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 4.唐御马厩六闲之一。详细解释
《汉书·礼乐志》:“天马徠龙之媒。”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
《晋书·庾亮传论》:“马控龙媒,势成其逼。” 宋 王安石 《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诗之二:“ 皖城 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
喻俊才。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於是龙媒间出,麟驹挺生。 伯乐 多谢於精微, 日磾 有慙於牧养。”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清 汪懋麟 《送子静主桂林省试》诗之二:“只为 雄 文工《羽猎》,故教絶域访龙媒。”
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
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 倪璠 注:“《新论》:‘ 刘歆 曰:致雨具作土龙。龙见者輒有风雨,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
唐 御马厩六闲之一。
《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龙媒-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龍媒
龙媒-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龙媒
【出典】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载《郊祀歌·天马》:“天马徕,龙之媒。”唐·颜师古注:“应劭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
【释义】 天马属神龙之类,可招来神龙,汉代《郊祀歌》有“龙之媒”语。后常用龙媒代指骏马。
【例句】 ①行天看取龙媒,笑卫霍当年如此哉。(黄机《沁园春·寿》2528)这里引汉代派遣大将远征西域夺取善马事(如贰师将军李广利),借以反衬所祝贺的将帅志在御敌报国。②画帘空、龙媒独倚;午阴静,燕子双飞。(尹济翁《玉蝴蝶·和刘清安》3256)这里以龙媒代指骏马。
龙媒1.《汉书·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
●《晋书·庾亮传论》:“马控龙媒,势成其逼。”
●宋王安石《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诗之二:“皖城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
2.喻俊才。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于是龙媒间出,麟驹挺生。伯乐多谢于精微,日磾有惭于牧养。”
●唐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清汪懋麟《送子静主桂林省试》诗之二:“只为雄文工《羽猎》,故教绝域访龙媒。”
3.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
●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
倪璠注:“《新论》:‘刘歆曰:致雨具作土龙。龙见者辄有风雨,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
4.唐御马厩六闲之一。
●《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龙媒
【出典】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东汉·应劭注:“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
【释义】 汉武帝时的《天马歌》有“天马徕,龙之媒”语,后因称骏马为龙媒。
【例句】 ①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860)这里以“龙媒”喻指郑氏。②喷玉长鸣西北来,自言当代是龙媒。(乔知之《羸骏篇》876)这里说所咏骏马乃是进贡的名马。③夕伴龙媒合,朝游凤辇归。(张说《咏尘》957)天马远涉流沙,这里借以咏尘。④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其三961)这里借以咏舞马。⑤万玉朝宗凤,千金率领龙媒。(张说《舞马词六首》其一981)这里借以咏舞马。⑥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2193)这里以“非龙媒”自谦并非俊才。⑦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雏控龙媒。(高适《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2222)这里以“龙媒”称画中骏马。⑧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李德裕《郊坛回舆中书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马前仰感恩遇辄书是诗兼呈二相公》5388)这里的“龙媒”指皇帝坐骑。借以切题面之“召至御马前”。⑨买得龙媒越水濆,轻桃细杏色初分。(刘威《伤曾秀才马》6527)这里以“龙媒”代称曾秀才马,称赞他的马好,更增嗟伤之情。⑩紫云团影电飞瞳,骏骨龙媒自不同。(唐彦谦《咏马二首》其一7667)这里借以称颂所咏之马不同凡种。
同:龍媒
龙媒-辞源3同:龍媒
媒媒-汉语大词典媒媒昏昧不明貌。
●《庄子·知北游》:“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
●陆德明释文引李颐云:“媒媒,晦貌。”
●《淮南子·道应训》作“墨墨恢恢”。
【媒₂媒₂】昏昧不明。莊子 知北遊:“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與謀。”淮南子 道應作“墨墨恢恢,無心可與謀”。
媒-中華語文大辭典媒媒ㄇㄟˊméi1.婚姻介紹人。[例]~妁之言∣感謝大~。2.居中聯繫、介紹或傳遞的人或物;媒介。[例]~合│~體│傳~│病~蚊。3.招致。[例]~怨│~孽。4.姓。
媒-漢語大字典媒
《説文》:“媒,謀也,謀合二姓。从女,某聲。”
(一)méi 《廣韻》莫杯切,平灰明。之部。
(1)媒人。《説文·女部》:“媒,謀也,謀合二姓。”段玉裁注:“《周禮》‘媒氏’注曰:媒之言謀也,謀合異類使和成者。”《詩·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種也,汙吾世。”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三折:“到這裏論甚使數,問甚官媒?”
(2)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漢枚乘《七發》:“洞房清宫,命曰寒熱之媒。”《西京雜記》卷四:“善馴野雉為媒用以射雉。”唐韓愈《詠雪贈張籍》:“助留風作黨,勸坐火為媒。”
(3)介绍;招致。《文心雕龍·辨騷》:“豐隆求宓妃,鴆鳥媒娀女。”宋辛棄疾《美芹十論》:“必不敢倨視歸正軍民而媒怨。”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江南十一》:“掌其關市山澤之政令,厲禁而非專以媒利也。”
(二)mèi ㊀《集韻》莫佩切,去隊明。之部。
〔媒媒〕昏惑愚昧貌。《集韻·隊韻》:“媒,媒媒,晦皃。”《莊子·知北遊》:“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與謀。”
㊁《集韻》莫貝切,去泰明。
贪。《集韻·夳韻》:“媒,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