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

拼音

mǎ pǐ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mǎ的字 读音为pǐ的字 读音为ma的字 读音为pi的字

基础解释

马(总称)。

详细解释

  1. 亦作“ 马疋 ”。马的总称。马以匹计,故称。

    《易·中孚》:“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类说》卷三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马疋,俗説马比君子,与人相疋,或説马夜目明照前四丈,或説马纵横适得一疋,或説马匹卖直一疋帛。”《水浒传》第二十回:“见众头领尽把车辆扛上岸来,再叫撑船去载头口马匹,众头领大喜。”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他们有的人站在马匹和文件驮子旁边,有的在桃树林里来回走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马匹-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馬匹

马匹-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馬匹

马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马匹mǎpǐ
名马(总称)。

匹马-汉语大词典

匹马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
●《仪礼·觐礼》:“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龙驾帝服,鸣钟传鼓于清渭之上,南面而朝单于,朔、易无复匹马之踪,六十余年矣。”
●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诗之三:“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宋陆游《诉衷情》词:“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花月痕》第四七回:“李稷如匹马捉狗头,颜卓然单刀盟倭目。”

马匹-汉语大词典

马匹亦作“马疋”。
马的总称。马以匹计,故称。
●《易·中孚》:“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类说》卷三六引汉应劭《风俗通》:“马疋,俗说马比君子,与人相疋,或说马夜目明照前四丈,或说马纵横适得一疋,或说马匹卖直一疋帛。”
●《水浒传》第二十回:“见众头领尽把车辆扛上岸来,再叫撑船去载头口马匹,众头领大喜。”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他们有的人站在马匹和文件驮子旁边,有的在桃树林里来回走动。”

单枪匹马-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單槍匹馬

匹马单枪-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匹馬單槍

匹马北方-汉语大词典

匹马北方指唐肃宗于安史之乱中在北方即位,独立维持局面事。
●唐元结《大唐中兴颂》:“天将昌唐,繄晓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我卒前驱。”
●宋杨万里《浯溪赋》:“惟彼中唐,国已膏肓;匹马北方,仅获不亡。”

匹马单枪-汉语大词典

匹马单枪一匹马,一杆枪。比喻独自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景德传灯录·汝州南院和尚》:“问:‘匹马单枪来时如何?’师曰:‘待我斫棒。’”
●《朱子语类》卷一二○:“须是勇猛向前,匹马单枪做将去看如何,只管怕个什么?”
●聂绀弩《论乌鸦》上:“人当年轻力壮,匹马单枪时,厕身今日社会,只要不聋不哑,谁无大志?”
匹马单枪(2)(无)

匹马只轮-汉语大词典

匹马只轮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形容极少的兵马。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何休注:“匹马,一马也;只,踦也。皆喻尽。”
●唐高迈《济河焚舟记》:“昔孟明之载战载北也,空山肉填,平地血流,匹马只轮,荡然不收。”
●《东周列国志》第四五回:“晋兵四下围裹将来,如馒头一般,把秦家兵将,做个餤子,一个个束手受擒。杀得血污溪流,尸横山径,匹马只轮,一些不曾走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mǎ pǐ

1、旧时的道路常用圆石铺路面,使马匹易于行走。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