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尘
拼音
yīn chén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yīn的字 读音为chén的字 读音为yin的字 读音为chen的字基础解释
音信;消息五年隔阔音尘断。详细解释
音信,消息。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故乡隔兮音尘絶,哭无声兮气将咽。”《文选·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闕。” 张铣 注:“音信復闕。” 唐 白居易 《忆微之》诗:“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清 黄景仁 《感旧》诗:“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踪迹。
唐 李白 《忆秦娥》词:“ 乐游原 上清秋节, 咸阳 古道音尘絶。” 清 龚自珍 《湘月》词:“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音尘-辞源3同:音塵
音尘-汉语大词典音尘1.音信,消息。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之十:“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文选·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
张铣注:“音信复阙。”
●唐白居易《忆微之》诗:“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清黄景仁《感旧》诗:“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2.踪迹。
●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清龚自珍《湘月》词:“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同:音塵
音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音尘 yīn chén声音尘埃。比喻信息或踪迹:音尘悄然|咸阳古道音尘绝。同义词:音信 信耗 信问 信息 信音 音尘 音耗 音问 音息 音讯
尘音-汉语大词典尘音尘世的喧嚣。
●清魏源《偶然吟》之十一:“尘音阒不闻,水峭山深阻。”
同:音尘绝
音尘绝-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音尘绝音尘悄
【出典】 见“千里共婵娟”条。
【释义】 谢庄《月赋》有“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之语,后因借以抒发相思之情。
【例句】 ①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李之仪《忆秦娥》[清溪咽]343)这里用以表明别后的相思与怨望。②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拼。(秦观《丑奴儿》[夜雨酒醒清无梦]461)这里用以表明对别去的佳人的怀想之情。③白玉楼成人去后,两地音尘都绝。(石孝友《念奴娇》[閟红颦翠]2035)这里活用典故,抒发悼亡之情。
杳无音尘
【拼音】:yǎo wú yīn chén
解释
杳:不见踪影。没有一点消息。
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十七:“促召唐若水,与内臣赍诏,于江表海滨寻访,杳无音尘矣。”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千里音尘
【出典】 见“千里共婵娟”条。
【释义】 千里音尘,指远方被思念者的音信,语出《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宋人化用入词表示遥念远人。
【例句】 念故人、千里音尘,正山月朦胧,水村依约。(谢懋《解连环》[雁空辽邈]1635)这里化用《月赋》语意,抒写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尘尘1.佛教语。犹言世界。
●宋苏轼《迁居》诗:“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赵次公注:“佛以世界为尘,尘尘有际,言物各有世界也。”
●宋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偈》:“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2.佛教语。犹言世世;无量数。
●唐常达《山居八咏》之五:“真性寂无机,尘尘祖佛师。”
●宋苏轼《梦斋铭》:“梦觉之间,尘尘相授,数传之后,失其本矣。”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一:“历劫如何报佛恩?尘尘文字以为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yīn chén
1、[消息]xiāo xi
1.新闻体裁的一种。以简要的形式,及时地反映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情。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广泛使用的宣传形式。 2.音信。
2、[音书]yīn shū
音讯,书信。
3、[音信]yīn xìn
往来的信件和消息:互通~。杳无~。
4、[音讯]yīn xùn
音信。
5、[音问]yīn wèn
音信:不通~。~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