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纽

拼音

tōng niǔ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tōng的字 读音为niǔ的字 读音为tong的字 读音为niu的字

基础解释

总合,合在一起。《宋史·食货志下一》:“十六年,以诸路岁取经总制钱,本路提刑并检法干办官拘催,岁终通纽以课殿最。”

详细解释

  1. 总合,合在一起。

    《宋史·食货志下一》:“十六年,以诸路岁取经总制钱,本路提刑并检法干办官拘催,岁终通纽以课殿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通纽-汉语大词典

通纽总合,合在一起。
●《宋史·食货志下一》:“十六年,以诸路岁取经总制钱,本路提刑并检法干办官拘催,岁终通纽以课殿最。”

纽-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纽-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纽-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纽(紐)niǔ
①某些器物上可以抓住而提起来的部分:秤~|印~。
②(~儿)名纽扣:~襻|衣~|把~儿扣上,别着了凉。
③枢纽:~带。
④(~儿)瓜果等刚结的果实:南瓜~。
⑤(Niǔ)名姓。

纽-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紐
★【廣韻】女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女九切,𠀤音忸。【說文】系也。一曰結而可解。【博雅】束也。【急就篇註】紐謂結之䰎。【周禮·夏官·弁師】朱裏延紐。【註】小鼻在武上,筓所貫也。【儀禮·旣夕禮】紐前䞓後緇。【註】紐,所以聯帷荒。【禮·玉藻】幷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疏組謂帶交結處。【莊子·人閒世】禹舜之所紐也。【音義】崔云:系而行之曰紐。𥳑文云:本也。【楚辭·九歎】情素潔于紐帛。【註】結,束也。
◎又姓。【隋書·孝義傳】紐回,字孝政,河東安邑人。
★又【韻補】叶碾與切。【陳琳·大荒賦】建皇極以連衡兮,布辰機而結紐。陽幹曜于乾門兮,隂氣伏于地戸。考證:〔【禮·玉藻】弟子縞帶,幷紐約用組。【疏】紐謂帶之交結之處。〕 謹按原文以用組三寸爲句,三寸字應增今。省去弟子縞帶四字。改爲幷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疏組謂帶交結處。〔【楚辭·九歎】情素結于紐帛。〕 謹照原文結改潔。

纽-中草药辞典

【读音】niǔ
【繁体】紐
纽<名>
(形声。从糸,丑声。从糸,与丝线有关。本义:指可解的结)
同本义[aknotthatcanbeundonebyapull;slipknot]
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文》。按,结而不可解曰缔。
并纽约。――《礼记·玉藻》。疏:“带之交结之处。”
冠帻簪簧结发纽。――《急就篇》
又如:纽约(用以扣合衣服的纽结)
比喻事物的根本,关键[pivot;key]
禹舜之所纽也。――《庄子·人间世》
又如:电纽;枢纽
纽绊。器物上用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件[buttonloop]
延纽。――《周礼·弁师》。注:“小鼻在武上,笄可贯也。”
又如:秤纽;印纽
钮扣[but
纽niǔ
⒈器物上可以提起来或系挂的部分:秤~。印~。
⒉扣合衣物的东西:~扣子。塑料~扣。
⒊系结用的带子。〈喻〉连结、根本或关键:~带。枢~。

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纽 niǔ
① 名纽带;系结用的带子。《左传·昭公十三年》:“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压~。” 又:器物可以系带的地方。《淮南子·说林》:“龟~之玺,贤者以为佩。” 又:比喻根本、关键。《庄子·人间世》:“禹舜之所~也。”

纽-辞源3

同:

纽-汉语大词典

纽ni?
ㄋ〡ㄡˇ
〔《广韵》女久切,上有,娘。〕
1.器物上用以提携悬系的襻纽。
●《周礼·夏官·弁师》:“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
郑玄注:“纽,小鼻在武上笄所贯也。冕鼻谓之纽,犹印鼻谓之钮也。”
●《淮南子·说林训》:“龟纽之玺,贤者以为佩。”
●唐拾得《诗》之二三:“银星钉称衡,绿丝作称纽。”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緁妤妾赵印,以羊脂玉为之盘,凤纽,传为某所伪作。”
2.纽扣;带的结扣。
●《礼记·玉藻》:“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并纽约用组。”
●孔颖达疏:“纽谓带之交结之处,以属其纽;约者谓以物穿纽,约结其带。”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纽帛。”
洪兴祖补注:“纽,系也。”
3.本,根据。
●《庄子·人间世》:“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
●陆德明释文引简文曰:“纽,本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七章三十》:“全篇大义,以德为基,以诚为纽,其旨备矣。”
4.系束;活结。
●《礼记·丧服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孔颖达疏:“‘结绞不纽’者,生时带并为屈纽,使易抽解,若死则无复解义,故绞束毕结不为纽也。”
5.连结;联系。
6.供人操纵的机键;有关全局的关键。如:电纽;枢纽。
7.量词。印一方为一纽。
●《周书·文帝纪上》:“其后曰普回,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
●《旧唐书·德宗纪下》:“辛卯,南诏献铎槊、浪人剑、吐蕃印八纽。”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五:“显引兵剿袭,大破之,枭名王贵将十五辈,获伪羽林印二纽,斩二万级。”
8.用同“扭”。扭转;扭结。
●元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套曲:“老保儿强把身躯纽。”
●《水浒传》第四回:“话说当下鲁提辖纽过身来看时,拖扯的不是别人,却是渭洲酒楼上救了的金老。”
●《水浒传》第十三回:“两个在阵前,来来往往,番番复复,搅做一团,纽做一块,鞍上人斗人,坐下马斗马,两个斗了四五十合。”
9.用同“绺”。股;束。
●元赵彦晖《点绛唇·省悟》套曲:“想当初您爱我时,剪青丝半纽。”
10.中医术语。赤脉。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
●张守节正义引《素问》:“纽,赤脉也。”
11.汉语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部分的辅音。又称声纽。
12.姓。
●隋代有纽回。见《隋书·孝义传》。

纽-漢語大字典


纽“紐”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