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活计
拼音
xiè jiā huó jì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xiè的字 读音为jiā的字 读音为huó的字 读音为jì的字 读音为xie的字 读音为jia的字 读音为huo的字 读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喻指赋诗。详细解释
- 【解释】:喻指赋诗。
- 【出自】: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着称,见《宋书·谢惠连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谢家活计-中华成语大词典谢家活计
【拼音】:xiè jiā huó jì
解释
喻指赋诗。
出处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着称,见《宋书·谢惠连传》。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南屏僧净慈在明中讲经,听众如云。他善于诗画,画笔雅近井西老人,他的五言诗做得很好,人们称不愧为高人吐属。他在58岁圆寂前自做偈诗:“五十八年一报周,谢家活计霎时收。披蓑赤脚千峰去,不问芦塘旧钓舟。”
谢家活计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著称,见《宋书·谢惠连传》。后遂以“谢家活计”喻指赋诗。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南屏僧》:“净慈寺主讲明中(大恒),善诗画,画笔雅近井西老人,诗五言特隽……皆不愧高人吐属。示寂时寿五十八。辞世偈曰:‘五十八年一报周,谢家活计霎时收。披蓑赤脚千峰去,不问芦塘旧钓舟。’”
参见“谢池草”。
同:活計
活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活计huó•ji
名
①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针线~|地里的~快干完了。
②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她拿着~给大家看。
同:活計
活计-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活計
活计-汉语大词典活计1.生计;谋生的工作或职业。
●唐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戋。”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摺:“你如今做什么活计,穿的衣服,这等新鲜,全然不像个没饭吃的。”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某年上避兵来此,因无活计,将十三岁的儿子秦重,过继与朱家。”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有八口晨炊不继,犹舍旦夕而问商周,一身活计茫然,宁遣妻子而不卖古董者,人心矫异,讵非世道之忧乎。”
2.生活费用或生活资料。
●唐牟融《游报本寺》诗:“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3.泛指东西。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时随这姑姑家去看时,家里没什么活计。”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右偏小屋,有何活计?”
4.维持生计,生活。
●宋苏轼《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君家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5.犹工夫。
●《朱子语类》卷二:“且更着实用功,不可只于文字上作活计也。”
6.指宗教徒修行的功课。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六:“予时方十六七,心不然之,然闻清修自守,是道人活计,喜之耳。”
7.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摺:“俺这篮中鱼尾,又不比案上罗列,活计全别。”
●《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这装白泥的工作是出名的既吃力又难干的活计。”
8.特指裁缝、刺绣等工作或技艺。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描画剪裁,扎拉钉扣,是个活计儿,他没有不会的。”
●凌叔华《绣枕》:“这样一个水葱儿似的小姐,还会这一手活计!这鸟真绣得爱死人。”
9.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
●《红楼梦》第三六回:“﹝宝钗﹞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苏州玉工用宝砂金刚钻造办仙佛人物禽兽炉瓶盘盂,备极博古图诸式。其碎者则镶嵌屏风、挂屏、插牌,谓之玉活计。”
●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在李娥英凝视着的夜空里,出现了故乡石磨头那泥泞的小路。她怎样一步一跌地拉着妈妈的衣襟去绣庄送活计。”
谢家谢宅
【出典】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曰:‘……水草则萍藻蕴菼,雚蒲芹荪,蒹菰苹蘩,蕝荇菱莲……《本草》所载,山泽不一。雷、桐是别,和、缓是悉……北山二园,南山三苑。百果备列,乍近乍远。”
【释义】 南朝宋人谢灵运于会稽始宁县有庄园,此园依山傍水,遍种花木、药草,极尽幽居之美。后世以谢家作为咏贵族园林的典故。
【例句】 ①旧阴依谢宅,新艳出萧墙。(常衮《咏冬瑰花》2860)此诗别题《奉和中书李舍人昆季咏寄徐郎中之作》。这里以谢灵运园林比拟李氏家园。②那无此良会,惜在谢家稀。(耿湋《秋夜会宿李永宅忆江南旧游》2985)这里以谢家喻指所忆江南旧游之所。③愿同词赋客,得兴谢家深。(卢纶《题李沆林园》3164)这里以谢灵运的园林比拟李沆林园。④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3236)这里将鲜于少府宅比作谢灵运的园林。⑤谢家今日晚,词客愿抽毫。(李端《题郑少府林园》3253)这里以谢灵运的庄园比拟郑少府林园。⑥谢家门馆似山林,碧石青苔满树阴。(李端《题元注林园》3270)这里以谢灵运庄园比拟元注林园。⑦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杨巨源《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3733)这里以谢灵运的园林比拟裴员外家园。
谢家1.指晋太傅谢安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
●清乐钧《耳食录·张碧云》:“今则谢家月冷,燕子重来。郑曲花残,鹦哥不语。”
●田汉《关汉卿》第三场:“晚生是白璧、黄金都不羡,只要谢家堂上燕。”参见“谢家咏雪”、“谢家轻絮”。
2.指南朝宋谢灵运家。
●灵运于会稽始宁县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
●唐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诗:“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
●唐杨巨源《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诗:“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清褚人获《坚瓠六集·石曼卿诗》:“石曼卿《题张氏园亭》云:‘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
3.指南朝齐谢朓家。
●唐李涉《谢王连州送海阳图》诗:“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4.指闺房。
●唐温庭筠《更漏子》词:“香雾薄,透重幙,惆怅谢家池阁。”
华钟彦注:“唐李太尉德裕有妾谢秋娘,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词人因用其事,而称谢家。盖泛指金闺之意,不必泥于秋娘也。”
●五代张泌《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同:家計
出处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着称,见《宋书·谢惠连传》引证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南屏僧》:净慈寺主讲明中(大恒),善诗画,画笔雅近井西老人,诗五言特隽……皆不愧高人吐属。示寂时寿五十八。辞世偈曰:“五十八年一报周,谢家活计霎时收。披蓑赤脚千峰去,不问芦塘旧钓舟。”
唐-李延寿等--《南史·谢方明传》: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故事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南屏僧》:净慈寺主讲明中(大恒),善诗画,画笔雅近井西老人,诗五言特隽……皆不愧高人吐属。示寂时寿五十八。辞世偈曰:“五十八年一报周,谢家活计霎时收。披蓑赤脚千峰去,不问芦塘旧钓舟。”
唐-李延寿等--《南史·谢方明传》: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