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線
拼音
là zhú xiàn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là的字 读音为zhú的字 读音为xiàn的字 读音为la的字 读音为zhu的字 读音为xi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蠟燭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蠟燭線ㄌㄚˋ ㄓㄨˊ ㄒㄧㄢˋlà zhú xiàn股票術語。一種股票技術分析的圖解。由英語 candle stick 翻譯得名。其畫法係依大盤及個股交易期間的開盤價與收盤價,用實體的紅黑線表現出來,並把最高價與最低價分別在開盤價與收盤價的上下,用虛體的影線表現出來。原則上,紅線體表示買盤較強、賣盤較弱,黑線體表示賣盤較強、買盤較弱。上影線愈長,表示上檔的賣壓愈強。下影線愈長,表示下檔的承接力道愈強。也稱為「紅黑線」、「陰陽線」、「K 線」。
蠟燭-中華語文大辭典蠟燭蜡烛ㄌㄚˋ ㄓㄨˊlàzhú用蠟或其他油脂製成的照明用品,多為圓柱形,中心有捻兒。
蠟燭-辞源3【蠟燭】古代供照明用的蠟製圓柱形物。世説新語 雅量:“須臾(周嵩)舉蠟燭火擲 伯仁(顗),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周禮 秋官 司烜氏“共墳燭庭燎”唐 賈公彦 疏:“以葦爲中心,以布纏之,飴蜜灌之,若今蠟燭。”唐 河東道 晉州貢物有蠟燭,見 唐六典三 户部尚書。
蠟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蠟燭ㄌㄚˋ ㄓㄨˊlà zhú燭炬燭炬用蠟或油脂製成的燭,多用於照明、喜慶或祭祀典禮。《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南京這些鄉紳人家,壽誕或是喜事,我們只拿一副蠟燭去,他就要留我們坐著一桌喫飯。」《紅樓夢》第一八回:「一時傳人一擔一擔的挑進蠟燭來,各處點燈。」也稱為「蠟炬」。
蠟燭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蠟燭相ㄌㄚˋ ㄓㄨˊ ㄒㄧㄤˋlà zhú xiàng①比喻處在當事人中間、兩面不討好的人。如:「夾在他們兩人當中,覺得自己好像蠟燭相。」②比喻自我犧牲卻得不到肯定的人。如:「他為了扶養弟妹而放棄學業,卻得不到弟妹的尊敬,讓他覺得自己像蠟燭相。」
燭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燭燭ㄓㄨˊ ㄓㄨˊzhú zhú明亮的樣子。《文選.蘇武.詩四首之四》:「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
蠟燭兩頭燒-中華語文大辭典蠟燭兩頭燒蜡烛两头烧ㄌㄚˋ ㄓㄨˊ ㄌ丨ㄤˇ ㄊㄡˊ ㄕㄠlàzhú liǎnɡtóushāo比喻人同時忙於多種事情,而過於消耗心力;或因此而耗盡心力。[例]職場繁忙,家務拖累,~,可把她忙壞了。
食用蠟燭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食用蠟燭木ㄕˊ ㄩㄥˋ ㄌㄚˋ ㄓㄨˊ ㄇㄨˋshí yòng là zhú mù植物名。紫葳科,常綠小喬木。原產於巴拿馬,樹幹縱裂斑駁,幹生花,開五瓣乳白或黃色花,冠徑四至六公分,果實表面光滑,黃白色,圓棒狀如蠟燭,約三十至五十公分,由幹面垂生。
蠟-中華語文大辭典蠟蜡ㄌㄚˋlà1.常溫下是固體的某些動植物、礦物所產生的油脂,能燃燒,易熔化,有可塑性。如蜂蠟、白蠟、石蠟等。可以用來防溼、密封、澆塑、做蠟燭等。2.指蠟燭。[例]~臺∣~淚∣點上一支~。3.形容顏色像蜂蠟那樣淡黃。[例]~梅。
蠟-辞源3【蠟】21画 5211·2 là ㄌㄚˋ 盧盍切,入,盍韻,來。葉部。㊀動物或植物分泌的脂質。如蜜蠟。漢 王符 潛夫論 遏利:“知脂蠟之可明燈也,而不知其甚多則冥之。”晉書 石崇傳:“(王)愷以ॹ˦釜,崇以蠟代薪。”㊁淡黃如蠟的顔色。見“蠟梅”。㊂蠟燭的ॳѧȱ。也作“䗶”。唐 李商隱 李義山詩集五 無題之一:“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