蠒卜
拼音
jiǎn bǔ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jiǎn的字 读音为bo的字 读音为jian的字 读音为bo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风俗,上元日,以面作茧形,馅中置纸签或木片,上书大小官名,人自拈取,以卜异日官品高下,名为“蠒卜”。见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探官》。详细解释
古代风俗,上元日,以面作茧形,馅中置纸签或木片,上书大小官名,人自拈取,以卜异日官品高下,名为“蠒卜”。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探官》。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蠒-中草药辞典【读音】jiǎn
【繁体】蠒
蠒jiǎn
⒈古同“茧”:“蚕食桑老,绩而为~。”
1、蠒釋文:繭俗字。見《廣韻》。
2、繭讀音:吉典切,音趼,銑韻。釋文:
❶蠶衣也。見《說文》。《段注》:衣者、依也。蠶所依曰蠶衣。蠶不自有其衣。而以其衣衣天下。此聖人之所取法也。
〔按蠶三眠後。吐絲爲~。形如甕然。以~被體而化蛹。繅其~乃成絲。引申之、凡蟲縈絲如甕形者皆曰~〕。
❷胝也。《國策宋策》:百舍重~。
〔注〕:重~。累胝也。
〔按漢書敍傳。申重~以存荆。注云。足下傷起。形如~也〕。
❸衣著也。《禮記玉藻》:纊爲~。縕爲袍。
〔注〕:~、衣有著之異名也。
〔按釋名釋采帛。煮~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絡絮也。或謂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然也〕。
❹單衣也。《左襄二十一年傳》:重~衣裘。
❺䙱衣也。《禮記雜記》:~衣裳。
〔注〕:~衣裳者。若今大䙱也。
〔按釋名釋衣服。䙱、屬也。衣裳上下相聯屬也〕。
❻~~。言容也。《禮記玉藻》:言容~~。
〔注〕:~~、猶綿綿。聲氣微也。
蠒
【申集中】【虫字部】 蠒
◎【唐韻】俗繭字,別詳幺部。
同:茧
蠒-辞源3【蠒】20画 1013·6 jiǎn ㄐㄧㄢˇ 古典切,上,銑韻,見。元部。同“繭”。見下。
蠒-漢語大字典蠒
蠒同“繭”。《廣韻·銑韻》:“蠒”,“繭”的俗字。《尸子·勸學》:“夫蠒舍而不治則腐蠹。”《論衡·商蟲》:“蠶食桑老,績而為蠒;蠒又化而為蛾。”明陸采《明珠記》二十五齣:“舒蠶蠒,展兔毫,蚊脚蠅頭隨意掃。”
【蠒栗】謂小牛的角初生時狀如繭、栗,因稱小牛爲繭栗牛。同“繭栗”。漢 王充 論衡 祀義:“圜丘之上,一蠒栗牛,粢飴大羹,不過數斛,以此食天地,天地安能飽?”參見“繭栗㊀”。
春蠒-辞源3【春蠒】食物名。猶今之春捲。蠒,同“繭”。宋時市食點心,有米薄皮春蠒、子母春蠒等名目。見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十六 葷素從食店。
蠒素-辞源3【蠒素】繭絲所織成的白色生絹,古代常用爲書寫材料。唐 張彦遠 法書要錄三 唐李約壁書飛白蕭字贊:“迹絶蠒素,名空傳記。”
卜卜-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卜卜ㄅㄨˇ ㄅㄨˇbǔ bǔ啄木的聲音。宋.韓琦〈啄木〉詩:「剝剝復卜卜,意若念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