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不可言
拼音
kǔ bù kě yán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kǔ的字 读音为bù的字 读音为kě的字 读音为yán的字 读音为ku的字 读音为bu的字 读音为ke的字 读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苦:痛苦;困苦。
不:副词。表否定。
可:可以;能够。
言:说。
词典解释
苦不可言-中华成语大词典苦不可言
【拼音】:kǔ bù kě yán
解释
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
宋·李昌龄《乐善录·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示例
不料一时大旱起来,饥荒疫病,一齐发作,百姓苦不可言。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六桥才迹》
近义词
苦不堪言
反义词
无比欢欣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痛苦
苦不可言備註頻1書中國成語大辭典號FL00000063007
不可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不可言ㄅㄨˋ ㄎㄜˇ ㄧㄢˊbù kě yán無法言明。《三國演義.第三二回》:「有望氣者,密謂操曰:『此天子氣也,令嗣貴不可言。』」
不可言-汉语大词典不可言对死的讳指。
●《汉书·元后传》:“阳朔三年秋,凤病,天子数自临问,亲执其手,涕泣曰:‘将军病,如有不可言,平阿侯谭次将军矣。’”
颜师古注:“不可言,谓死也,不欲斥言之。”
苦言ㄎㄨˇ ㄧㄢˊkǔ yán苦口相勸,逆耳之言。《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苦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苦言】诤言,逆耳之言。《史记·商君列传》:“苦言药也, 甘言疾也。”
苦言-辞源3【苦言】逆耳的話。史記六八 商君傳:“苦言,藥也;甘言,疾也。”越絶書九 越絶外傳 計倪:“古人云:苦藥利病,苦言利行。”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四 東坡之五:“再拜謝苦言,得飽不敢忘。”
苦言-汉语大词典苦言1.诤言,逆耳之言。
●《史记·商君列传》:“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晋书·刘颂传》:“垂听逆耳,甘纳苦言者,济世之君也。”
●宋苏轼《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苦言如药石,瞑眩终见思。”
●鲁迅《三闲集·“皇汉医学”》:“冈氏距明治维新后不久,还有改革的英气,所以他的日记里常有好意的苦言。”
2.凄切的言词。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
●晋陆机《赠冯文罴》诗:“悲情临川结,苦言随风吟。”
●南朝宋王徽《杂诗》:“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苦不堪言苦不堪言ㄎㄨˇ ㄅㄨˋ ㄎㄢ 丨ㄢˊkǔbùkānyán苦得難以用言語表達。[例]沉重的經濟負擔使他~。
苦不堪言-中华成语大词典苦不堪言
【拼音】:kǔ bù kān yán
解释
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
宋·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示例
他受的磨难真是~。
近义词
苦不可言、痛苦不堪
反义词
喜之不尽、无比欢欣
歇后语
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语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十分痛哭
出处
引证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六桥才迹》:不料一时大旱起来,饥荒疫病,一齐发作,百姓苦不可言。
故事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六桥才迹》:不料一时大旱起来,饥荒疫病,一齐发作,百姓苦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