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体
拼音
tǒng tǐ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tǒng的字 读音为tǐ的字 读音为tong的字 读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1.体统。 2.总体;全体。详细解释
体统。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至 马迁 ,始错综成篇,区分类聚, 班固 踵武,仍加祖述,於其间则有统体不一,名目相违。”
总体;全体。
《朱子语类》卷六九:“只乾便是气之统体。”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三才图》:“所谓三才,统体一太极也。” 曹靖华 《飞花集·天涯处处皆芳草》:“这儿的花香、枝香、叶香、根香,统体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体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体统tǐtǒnɡ
名
①指体制、格局、规矩等:不成~。
②指身份,面子:张口骂人,实在有失~。
同:體統
体统-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體統
体统-汉语大词典体统1.文章或著作的体裁、体例、条理。
●《文选·左思<三都赋>序》:“聊举其一隅,摄其体统,归诸训诂焉。”
张铣注:“举一隅,摄取其体裁统理,皆归诸古人之言。”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观子长之叙事也,自固已往,言所不该,其文阔略,无复体统。洎秦汉已下,条贯有伦,则焕炳可观,有足称者。”
2.引申为体系。
●《朱子语类》卷九四:“若以体统论之,仁却是体,义却是用。”
●宋叶适《温州新修学记》:“薛士隆愤发昭旷,独究体统,兴王远大之制,叔末寡陋之术,不随毁誉,必摭故实。”
3.体制;规矩。
●宋叶适《监司》:“故监司者,操制州郡者也;使之操制州郡,则必无又从而操制之,此则今世所以置监司之体统当如是矣。”
●《水浒传》第五一回:“一班头领,分拨已定,每日轮流一位头领做筵席庆贺,山寨体统,甚是整齐。”
●清李渔《慎鸾交·谲讽》:“体统乖,威仪亵,纲常没半些。”
●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但是她写过一回通告,中间有这样的语句:‘女子剪发,成何体统!凡欲在本校求学者,一律不准剪发。’”
4.光彩,有面子。
●《红楼梦》第五一回:“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体面;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
●《红楼梦》第五二回:“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使,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
5.身分;面子。
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Schopenhauer先生曾将绅士们比作豪猪,我想,这实在有些失体统。”
●老舍《赵子曰》第十二:“‘说!自要不失体统我就干!’赵子曰很慎重的说。”
同:體統
统体-汉语大词典统体1.体统。
●唐刘知几《史通·编次》:“至马迁,始错综成篇,区分类聚,班固踵武,仍加祖述,于其间则有统体不一,名目相违。”
2.总体;全体。
●《朱子语类》卷六九:“只干便是气之统体。”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三才图》:“所谓三才,统体一太极也。”
●曹靖华《飞花集·天涯处处皆芳草》:“这儿的花香、枝香、叶香、根香,统体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同:統一體
统一体-汉语大词典统一体哲学用语。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而结成的整体。
●朱光潜《美学拾穗集·黑格尔的<美学>译后记》:“理想的境界是精神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自然,使精神与自然(亦即主体与客体)融合成为和谐的统一体。”
统一体tǒnɡyītǐ
名哲学上指矛盾的两个或多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而结成的整体。
同:系統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