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报李
拼音
tóu táo bào lǐ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tóu的字 读音为táo的字 读音为bào的字 读音为lǐ的字 读音为tou的字 读音为tao的字 读音为bao的字 读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详细解释
- 【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示例】: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之必然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投:赠送。
桃:桃树,落叶乔木,花白色或红色,果实叫桃子或桃儿,略呈球形,大都有绒毛,味甜,可以吃。
报:回报,回赠。
李:李(子)树,落叶乔木,花白色。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以吃。
词典解释
投桃报李-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投桃報李
报李投桃-中华成语大词典报李投桃
【拼音】:bào lǐ tóu táo
解释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
只指望~,那顾他祀佛看经。 ★明·高濂《玉簪记·诳告》
近义词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互相赠送东西
英文
exchange gifts
投桃报李
【拼音】:tóu táo bào lǐ
解释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
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之必然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近义词
礼尚往来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互相赠送东西
英文
return a favor with a favor
日文
ももを贈(おく)られたら返礼(へんれい)にすももを送(おく)る,親密(しんみつ)に艕際(こうさい)することの例(たと)え
投桃报李tóutáo-bàolǐ
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投桃报李《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清程麟《此中人语·死秃》:“上海冯观察处书记某,与寺院某僧相善,投桃报李,不啻忘形。”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五:“唐仲笙对于徐义德的恭维不再谦辞,用投桃报李的方法把它接了下来。”
投: 赠送。报: 回赠,回报。你赠送桃子给我, 我以李子回赠。表示朋友间礼尚往来或男女间互赠信物。
〔出典〕《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
〔用例一〕《野叟曝言》第三十九回:“投桃报李, 虽怪不得大姐姐, 然作此隐语, 未免过于深刻。”
〔用例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五十二章:“过去直系自动撤出湖南, 湘军因而取得驱张( 敬尧) 战争的胜利, 这次湘军撤出湖北, 只能算得‘投桃报李’。”
同:投桃報李
投桃报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投桃報李
投桃报李-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礼上往来
互通有无
赠答
投桃李
【出典】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释义】 周大夫卫武公作《抑》诗自儆,有“投桃报李”之语。后世用以比喻互相赠答。
【例句】 贫薄诗家无好物,反投桃李报琼琚。(白居易《岁暮枉衢州张使君书并诗因以长句报之》4956)这里化用《诗经》《抑》与《木瓜》语意(参见“琼琚”条),以“投桃李”比喻自己酬答张使君的诗作,意含自谦。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引证
明-高濂--《玉簪记·诳告》:村家行径,强尼姑向空门结姻。只指望投桃报李,那顾他礼佛看经。
清-王浚卿-第一回-《冷眼观》:这吕委员到差第二日,我就接着张令的禀函,他甚为感激,并同我要位知医的朋友去诊病,带办书启,这是明明投桃报李的意思。
南宋-朱熹-十八-《诗集传》: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而人法之,犹投桃报李之必然也。
现代-梁实秋--《谈友谊》: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
清-夏敬渠-三九回-《野叟曝言》:投桃报李,虽怪不得大姐姐,然作此隐语未免过于刻深。
清-薛福成--《庸貪文别集·六·论添设香港领事……书》:窃谓中国此时正宜两利俱存,于投桃报李之中,寓鉴空衡平之意。
清-程趾祥--《此中人语·一·死秃》:上海冯观察处书记某,与寺院某僧相善,投桃报李,不啻忘形。
明-吾邱瑞--《运甓记·官诰荣封》:叫陶旺取白金二十两,送与妈妈。深愧投桃报李,少资伊晨昏薪水。
清-程麟--《此中人语·死秃》:上海冯观察处书记某,与寺院某僧相善,投桃报李,不啻忘形。
现代-周而复-第四部五五-《上海的早晨》:唐仲笙对于徐义德的恭维不再谦辞,用投桃报李的方法把它接了下来。
故事
明-高濂--《玉簪记·诳告》:村家行径,强尼姑向空门结姻。只指望投桃报李,那顾他礼佛看经。
清-王浚卿-第一回-《冷眼观》:这吕委员到差第二日,我就接着张令的禀函,他甚为感激,并同我要位知医的朋友去诊病,带办书启,这是明明投桃报李的意思。
南宋-朱熹-十八-《诗集传》: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而人法之,犹投桃报李之必然也。
现代-梁实秋--《谈友谊》: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
清-夏敬渠-三九回-《野叟曝言》:投桃报李,虽怪不得大姐姐,然作此隐语未免过于刻深。
清-薛福成--《庸貪文别集·六·论添设香港领事……书》:窃谓中国此时正宜两利俱存,于投桃报李之中,寓鉴空衡平之意。
清-程趾祥--《此中人语·一·死秃》:上海冯观察处书记某,与寺院某僧相善,投桃报李,不啻忘形。
明-吾邱瑞--《运甓记·官诰荣封》:叫陶旺取白金二十两,送与妈妈。深愧投桃报李,少资伊晨昏薪水。
清-程麟--《此中人语·死秃》:上海冯观察处书记某,与寺院某僧相善,投桃报李,不啻忘形。
现代-周而复-第四部五五-《上海的早晨》:唐仲笙对于徐义德的恭维不再谦辞,用投桃报李的方法把它接了下来。
造句
tóu táo bào lǐ
1、我们应对帮助过我们的人投桃报李。
接龙
李代桃僵 僵桃代李 李广难封 封疆大吏组词
近义词
tóu táo bào lǐ
1、[礼尚往来]lǐ shàng wǎng lái
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2、[互通有无]hù tōng yǒu wú
通:往来。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主,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3、[平等互利]píng děng hù lì
指彼此享有同等待遇,互相有利。
4、[桃来李答]táo lái lǐ dá
比喻互相酬赠。
5、[报李投桃]bào lǐ tóu táo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反义词
tóu táo bào lǐ
1、[忘恩负义]wàng ēn fù yì
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