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同心
拼音
lù lì tóng xīn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lù的字 读音为lì的字 读音为tóng的字 读音为xīn的字 读音为lu的字 读音为li的字 读音为tong的字 读音为xi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戮力:共同努力。
同心:齐心。
词典解释
戮力同心-中華語文大辭典戮力同心戮力同心ㄌㄨˋ ㄌ丨ˋ ㄊㄨㄥˊ ㄒ丨ㄣlùlì-tónɡxīn齊心合力,團結一致。也作「同心勠力」。[例]只要大家~,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同心戮力-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心戮力同心戮力ㄊㄨㄥˊ ㄒ丨ㄣ ㄌㄨˋ ㄌ丨ˋtónɡxīn-lùlì齊心合力,團結一致。也作「戮力同心」。[例]只要大家~,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戮力同心-教育部成語典【台湾】戮力同心㊣ㄌㄨˋ ㄌㄧˋ ㄊㄨㄥˊ ㄒㄧㄣlù lì tóng xīn同心同德、同心協力、畢力同心、齊心協力、群策群力群策群力各行其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政、各懷異心、離心離德戮力一心戮力一心、戮力同德戮力同德、戮力壹心戮力壹心、同心戮力同心戮力、戮力一意戮力一意、齊心戮力齊心戮力、戮力齊心戮力齊心、同心僇力同心僇力釋義齊心合力,團結一致。#語出《墨子・尚賢中》。△「同心同德」、「同心協力」、「群策群力群策群力」典源#《墨子・尚賢中》①今王公大人中實將欲治其國家,欲脩保而勿失,胡不察尚賢為政之本也?且以尚賢為政之本者,亦豈獨子墨子之言哉!此聖王之道,先王之書距年之言也。傳曰:「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曰:「聿②求元聖,與之戮力③同心,以治天下。」則此言聖之不失以尚賢使能為政也。故古者聖王唯能審以尚賢使能為政,無異物雜焉,天下皆得其利。注①典故或見於《左傳・成公十三年》、《國語・齊語》。②聿:音ㄩˋ。發語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③戮力:合力、努力。戮,音ㄌㄨˋ,合、併。參《左傳・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無祿,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又不能成大勳,而為韓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國語・齊語》即位數年,東南多有淫亂者,萊、莒、徐夷、吳、越,一戰帥服三十一國。遂南征伐楚,濟汝,踰方城,望汶山,使貢絲於周而反。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于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典故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書證①《墨子・尚賢中》:「〈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源)②《左傳・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③《國語・齊語》:「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於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④《後漢書・卷七四・袁紹劉表列傳上・袁紹》:「然齊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踐非范蠡無以存國。今欲與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將何以匡濟之乎?」⑤《梁書・卷四三・韋粲列傳》:「前諸將之議,豫州意所未同,即二宮危逼,猾寇滔天,臣子當勠(戮)力同心,豈可自相矛盾?」⑥《舊唐書・卷一四一・張孝忠列傳》:「孝忠以女妻晟子憑,與晟戮力同心,整訓士眾,竟全易定,賊不敢深入。」⑦《資治通鑑・卷一八四・隋紀八・恭帝義寧元年》:「自唯虛薄,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執子嬰於咸陽,殪商辛於牧野,豈不盛哉!」用法義齊心合力,團結一致。類用在「共同努力」的表述上。例①全民戮力同心,為國家前途打拚奮鬥。②臺灣經濟奇蹟是全國人民戮力同心所造就的。③眼前的難關,只有靠大家戮力同心,才能度過。④只要公司同仁戮力同心,必然可以再創更為亮麗的佳績。⑤為了洗清失敗的恥辱,全員都得戮力同心,以便在下次比賽贏回獎盃。
同心戮力-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心戮力ㄊㄨㄥˊ ㄒㄧㄣ ㄌㄨˋ ㄌㄧˋtóng xīn lù lì齊心合力。《宋史.卷一一四.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奮勵而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今日之事,皆賴諸君同心戮力,共成伯業。」也作「戮力同心」。
同心戮力-中华成语大词典同心戮力
【拼音】:tóng xīn lù lì
解释
指齐心合力。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太后新摄政,政之巨细,多委陈蕃、窦武,同心戮力,以奖王室。”
示例
八亿神州,~,坚无不摧,胜利可期。 ★童第周《有感》
近义词
齐心合力、同心协力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齐心合力
成语故事
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找到大贤人伊尹辅佐,商国实力空前强大,汤见时机成熟,君臣戮力同心,齐心合力,终于灭掉夏朝
戮力同心
【拼音】:lù lì tóng xīn
解释
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出处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示例
以为足下当~,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近义词
同心同德、同心协力、齐心协力
反义词
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同床异梦
语法
作谓语;形容团结一致
英文
pull together and work hard as a team
日文
心(こころ)をーつにして協力(きょうりょく)する,一致団結(いっちだんけつ)する
成语故事
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找到大贤人伊尹辅佐,商国实力空前强大,汤见时机成熟,君臣戮力同心,齐心合力,终于灭掉夏朝
同心戮力㊣ㄊㄨㄥˊ ㄒㄧㄣ ㄌㄨˋ ㄌㄧˋtóng xīn lù lì釋義齊心合力。宋史・卷一一四・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奮勵而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今日之事,皆賴諸君同心戮力,共成伯業。」亦作「戮力同心」。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6670同心戮力備註頻6書簡明實用成語辭典、實用成語辭典(1)(2)(2)、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成語典號FL00000035223
同心戮力-教育部成語典【台湾】同心戮力ㄊㄨㄥˊ ㄒㄧㄣ ㄌㄨˋ ㄌㄧˋtóng xīn lù lì參見「戮力同心戮力同心」。書證①《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河西斗絕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則不能自守。」②《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今日之事,皆賴諸君同心戮力,共成伯業!」
戮力同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戮力同心ㄌㄨˋ ㄌㄧˋ ㄊㄨㄥˊ ㄒㄧㄣlù lì tóng xīn齊心合力,團結一致。《國語.齊語》:「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于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清史稿.卷二一八.諸王傳.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傳檄江南,聯兵河朔,陳師鞠旅,戮力同心,報乃君國之讎,彰我朝廷之德。」也作「同心僇力」、「同心戮力」、「戮力齊心」、「戮力一心」。
戮力同心-汉语大词典戮力同心亦作“戮力壹心”。亦作“戮力一心”。
谓齐心协力。
●《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国语·晋语四》:“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戮力同心,共成王事。”
●明王錂《春芜记·宸游》:“自受命以来,幸仗诸大夫戮力同心,交邻御侮。”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其宣谕各路领兵大小诸臣,戮力同心,刻期灭贼。”
●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
出处
引证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袁术传》:以为足下当勠力同心,匡翼汉室。
清-黄世仲-一六回-《洪秀全演义》:朝贵兄弟与某等论交于患难之中,正欲勠力同心,共谋光复。
当代-刘斯奋-二部三章-《白门柳》:此正是我志士仁人勠力同心,匡扶社稷,扫灭流寇,再整乾坤之时,又怎会无事可为?
战国-墨子等--《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这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联兵河朔,陈师鞠旅,戮力同心,报乃君国之仇,彰我朝廷之德。
现代-阿英--《碧血花》:风雨同舟,在这个时候,我总以为是大家戮力同心的好。
唐-赵元一-卷四-《奉天录》:戮力同心,共成王事。
清-魏源-卷九-《圣武记》:其宣谕各路领兵大小诸臣,戮力同心,刻期灭贼。
东汉-班固等-七四-《后汉书·袁绍传》: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
宋-胡宏集--《胡宏集·释疑孟·仲子》:陈氏,齐之世臣,相与戮力同心,定社稷者也。
唐-姚思廉等-四三-《梁书·韦粲传》:臣子当勠力同心,岂可自相矛盾。
故事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袁术传》:以为足下当勠力同心,匡翼汉室。
清-黄世仲-一六回-《洪秀全演义》:朝贵兄弟与某等论交于患难之中,正欲勠力同心,共谋光复。
当代-刘斯奋-二部三章-《白门柳》:此正是我志士仁人勠力同心,匡扶社稷,扫灭流寇,再整乾坤之时,又怎会无事可为?
战国-墨子等--《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这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联兵河朔,陈师鞠旅,戮力同心,报乃君国之仇,彰我朝廷之德。
现代-阿英--《碧血花》:风雨同舟,在这个时候,我总以为是大家戮力同心的好。
唐-赵元一-卷四-《奉天录》:戮力同心,共成王事。
清-魏源-卷九-《圣武记》:其宣谕各路领兵大小诸臣,戮力同心,刻期灭贼。
东汉-班固等-七四-《后汉书·袁绍传》: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
宋-胡宏集--《胡宏集·释疑孟·仲子》:陈氏,齐之世臣,相与戮力同心,定社稷者也。
唐-姚思廉等-四三-《梁书·韦粲传》:臣子当勠力同心,岂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