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

拼音

jí liú yǒng tuì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jí的字 读音为liú的字 读音为yǒng的字 读音为tuì的字 读音为ji的字 读音为liu的字 读音为yong的字 读音为tui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急流:湍急的水流。

勇退:勇于隐退;见机急退。

词典解释

急流勇退-中華語文大辭典

急流勇退急流勇退ㄐ丨ˊ ㄌ丨ㄡˊ ㄩㄥˇ ㄊㄨㄟˋjíliú-yǒnɡtuì船在湍急的水勢中,迅速回舟退出。比喻人處於得勢或順遂時,為避日後不測,及時抽身引退,以求明哲保身。也作「勇退激流」。[例]韓信功高震主,不知〜,終遭殺身之禍。

勇退急流-中华成语大词典

勇退急流
【拼音】:yǒng tuì jí liú
解释
勇:果敢;退:退却,离去。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以明哲保身
出处
宋·陆游《福州请仁王坚老疏》:“勇退急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示例
近义词
急流勇退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及时引退

急流勇退-中华成语大词典

急流勇退
【拼音】:jí liú yǒng tuì
解释
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出处
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示例
官人宜~,为山林娱老之计。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
近义词
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反义词
激流勇进、知难而进
语法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及时隐退
英文
resolutely retire at the height of one's official career
法文
se retirer sur un succès
德文
sich auf der Hǒhe der Karriere zurückziehen

勇退急流-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勇退急流備註頻1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號FL00000052042

急流勇退-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急流勇退㊣ㄐㄧˊ ㄌㄧㄡˊ ㄩㄥˇ ㄊㄨㄟˋjí liú yǒng tuì釋義在湍急的水勢中,當機立斷回舟退出。比喻人處於得意順遂時,能見機功成身退,以求明哲保身。宋・蘇軾・贈善相程杰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無出類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賢路。」亦作「勇退激流」。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7854急流勇退㊕參典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二之二・樞密錢宣靖公》錢若水為舉子時,見陳希夷於華山。希夷曰:「明日當再來。」若水如期往,見有一老僧與希夷擁地爐坐,僧熟視若水,久之不語,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中勇退人也。」若水辭去,希夷不復留。後若水登科,為樞密副使,年才四十致仕。希夷初謂若水有仙風道骨,意未決,命僧觀之。僧云:「做不得」,故不復留。然急流中勇退去,神仙不遠矣。僧,麻衣道者也。備註附典源參考資料號FL00000004592急流勇退文獻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二之二・樞密錢宣靖公》錢若水為舉子時,見陳希夷於華山。希夷曰:「明日當再來。」若水如期往,見有一老僧與希夷擁地爐坐,僧熟視若水,久之不語,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中勇退人也。」若水辭去,希夷不復留。後若水登科,為樞密副使,年才四十致仕。希夷初謂若水有仙風道骨,意未決,命僧觀之。僧云:「做不得」,故不復留。然急流中勇退去,神仙不遠矣。僧,麻衣道者也。備註附成語典源另可參考表號FL00000001548急流勇退備註頻19書中國成語大辭典、經典成語、簡明實用成語辭典、小牛頓成語辭典(注音普及版)、實用成語辭典(1)(2)(1)、活用造句辭典(成語部分)、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遠流活用成語辭典、新編兒童成語小百科(1)~(12)、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成語辨正辭典、同義反義成語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故文選(上)(下)、漢英對照成語辭典、成語典號FL00000029851

急流勇退-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急流勇退急流人、勇退
【出典】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 “钱若水为举子时,见陈希夷于华山。希夷曰: ‘明日当再来。’若水如期往,见有一老僧与希夷拥地炉坐。僧熟视若水,久之不语,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中勇退人也。’若水辞去,希夷不复留。后若水登科为枢密副使,年才四十致仕。”
【释义】 急流勇退,本指船在急流中迅速退出,避免颠覆的危险,借喻官吏在仕途得意时引退,避祸全身。
【例句】 ①宦途险,问急流勇退,几人闻早。(姜特立《念奴娇·庚申生朝》1606)这里说宦途险恶,而及早退身者却少,意在衬出自己之淡薄荣利。②功名遂,向急流勇退,怎肯徘徊。(赵善括《沁园春·和辛帅》1981)这里用以赞扬辛弃疾功成必将身退的心志。③自古高贤,急流勇退,直须闻早。(张镃《水龙吟·夜梦行修竹林中……》2136)这里用以赞美古贤的及早引退,意在表明自己的“解放微官系缚”的决心。④补天工,取日手,济时材。不应勇退,归来绿野宴瑶台。(汪相如《水调歌·寿退休丞相》2425)这里说丞相有补天济时之才,不该及早退休,意在颂美。⑤时来须做,休管急流人笑。功名尽迟尽好。(陈著《大酺·寿江东运使陆云西集撰》3034)这里引“急流人”为反衬,劝陆云西多建功名,不要慕虚名而及早引退。⑥算宦游虽好,何如生处,急流勇退,赢得闲人。(陈若水《沁园春·寿游侍郎》3067)这里用以称颂游侍郎不恋荣利,辞官归里。⑦急流勇退,渊底卧骊龙。 (赵必��《夏日燕黉堂·和竹磵韵寿匝峰使君》3383)这里用以称颂匝峰使君不恋权势,退处闲地。⑧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梅坡《满江红· 四月初六》3533)这里说虽欲辞官闲处也不允许做到,意在赞扬对方人才杰出,缺少不得。 ⑨正持橐紫禁,急流勇退,步角巾绿野,闲处安身。(立斋《沁园春·寿白侍从八十》3579)这里用以赞颂白侍从辞去高官,安心闲居。

急流勇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急流勇退jíliú-yǒnɡtuì
旧时比喻仕途顺利的时候毅然退出官场,现也比喻在复杂的斗争中及早抽身。

急流勇退-典故小词典

比喻做官的人在看似一帆风顺的时候, 有危机感, 及早弃官归隐。
〔出典〕宋代张耒《书钱宣靖遗事后》载: 相传陈抟见钱若水说:“是无仙骨, 但急流中能勇退耳。”
〔用例一〕《五朝名臣言行录·二之二·枢密钱宣靖公》:“僧熟视( 钱) 若水, 久之, 不语, 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 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用例二〕宋代苏轼《赠善相程杰》:“火色上腾虽有数, 急流勇退岂无人!”

急流勇退-辞源3

【急流勇退】本指船在急流中迅速退出,借喻官吏在得意時引退,明哲保身。相傳 宋 陳摶見 錢若水曰:“是無仙骨,但急流中能勇退耳!”見 宋 張耒 張右史集四八 書錢宣靖遺事後。五朝名臣言行錄二之二也有類似記載。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二四 贈善相程傑:“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急流勇退-汉语大词典

急流勇退宋陈抟约钱若水相晤。
●钱至,见陈与一老僧拥炉而坐。僧视若水良久,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是急流中勇退人也。”意思说钱若水做不了神仙,但也不是久恋官场的人。后钱官至枢密副使,年四十即退休。见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
后因以“急流勇退”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
●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元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繁华重念箫韶歇,急流勇退寻归计。”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你只看公公正在精神健壮的时候,忽然的急流勇退,安知不是一心指望你来翻梢?”
●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四:“就这样,没有一个发表言论的机关,遂使一科的朋友们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逼得徐寿轩急流勇退,在我实在是感觉着遗憾。”

出处

引证

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明-罗贯中-六十八回-《三国演义》:我亦久思急流勇退,奈朝廷未得其人耳。

近代-吴敬梓-八回-《儒林外史》:尊大人精神正旺,何以就这般急流勇退了?

现代-张立文--《和合生生论》:范蠡急流勇退,超然世俗官场,逍遥快活。

现代-郭沫若-第六章-《洪波曲》:没有一个发表言论的机关,遂使一科的朋友们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逼得徐寿轩急流勇退,在我实在是感觉着遗憾。

现代-郑振铎--《风涛》:据他信上的口气,似有些劝我急流勇退之意。

清-李渔-三回-《十二楼·归正楼》:只怕你这些说话还是托词,若果有急流勇退之心,要做这撒手登崖之事,还你今朝作妓,明日从良,后日就好剃度。

当代-梁遇春--《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然而许多应该早下野,退出世界舞台的人却总是恋栈,情愿无聊赖地多过几年那总有一天结束的生活,却不肯急流勇退,平安地躺在地下,免得世上多一个麻木的人。

明-冯梦龙-卷二-《醒世恒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无出类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贤路。

近代-吴趼人-二六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故事

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明-罗贯中-六十八回-《三国演义》:我亦久思急流勇退,奈朝廷未得其人耳。

近代-吴敬梓-八回-《儒林外史》:尊大人精神正旺,何以就这般急流勇退了?

现代-张立文--《和合生生论》:范蠡急流勇退,超然世俗官场,逍遥快活。

现代-郭沫若-第六章-《洪波曲》:没有一个发表言论的机关,遂使一科的朋友们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逼得徐寿轩急流勇退,在我实在是感觉着遗憾。

现代-郑振铎--《风涛》:据他信上的口气,似有些劝我急流勇退之意。

清-李渔-三回-《十二楼·归正楼》:只怕你这些说话还是托词,若果有急流勇退之心,要做这撒手登崖之事,还你今朝作妓,明日从良,后日就好剃度。

当代-梁遇春--《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然而许多应该早下野,退出世界舞台的人却总是恋栈,情愿无聊赖地多过几年那总有一天结束的生活,却不肯急流勇退,平安地躺在地下,免得世上多一个麻木的人。

明-冯梦龙-卷二-《醒世恒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无出类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贤路。

近代-吴趼人-二六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