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茫

拼音

wēi máng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wēi的字 读音为máng的字 读音为wei的字 读音为mang的字

基础解释

隐约,不清晰:月色~。~的希望。

详细解释

  1. 亦作“ 微芒 ”。隐秘暗昧;隐约模糊。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妄语乃尔,而人犹有不觉其虚者,况其微茫欺誑,颇因事类之象似者而加益之,非至明者,仓卒安能辨哉!” 前蜀 韦庄 《江城子》词:“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元 鲜于枢 《念奴娇·八咏楼》词:“瀟洒云林,微茫烟草,极目春洲阔。” 清 曾国藩 《黄仙峤前辈诗序》:“智足以析天下之微芒,明足以破一隅之固,识之谓也。” 华山 《山中海路》六:“小铁锤在岩石上敲击着,山风回荡着空漠微茫的回声。”

  2. 引申为渺茫。

    宋 秦观 《次韵子瞻赠金山宝觉大师》:“珍重故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微茫。”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微茫-中華語文大辭典

微茫微茫ㄨㄟˊ ㄇㄤˊwéimánɡㄨㄟ ㄇㄤˊwēimánɡ〈書〉隱約模糊。[例]角聲嗚咽,星斗漸~(唐‧韋莊〈江城子‧恩重嬌多情易傷〉詞)|試登高兮望遠,極雲海之~(唐‧李白〈惜餘春賦〉)。

微茫-辞源3

【微茫】隱秘暗昧,隱約模糊。抱朴子 祛惑:“況其微茫欺誑,頗因事類之象似者而加益之,非至明者,倉卒安能辨哉!”唐 李白 李太白詩一 惜餘春賦:“試登高而望遠,極雲海之微茫。”

微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微茫ㄨㄟˊ ㄇㄤˊwéi máng清晰清晰模糊隱約的樣子。唐.李白〈惜餘春賦〉:「試登高兮望遠,極雲海之微茫。」元.鮮于樞〈念奴嬌.長溪西注〉詞:「瀟灑雲林,微茫煙草,極目春洲闊。」

微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微茫wēimánɡ
书形隐约,不清晰:月色~|~的希望。

微茫-汉语大词典

微茫亦作“微芒”。
1.隐秘暗昧;隐约模糊。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妄语乃尔,而人犹有不觉其虚者,况其微茫欺诳,颇因事类之象似者而加益之,非至明者,仓卒安能辨哉!”
●前蜀韦庄《江城子》词:“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元鲜于枢《念奴娇·八咏楼》词:“潇洒云林,微茫烟草,极目春洲阔。”
●清曾国藩《黄仙峤前辈诗序》:“智足以析天下之微芒,明足以破一隅之固,识之谓也。”
●华山《山中海路》六:“小铁锤在岩石上敲击着,山风回荡着空漠微茫的回声。”
2.引申为渺茫。
●宋秦观《次韵子瞻赠金山宝觉大师》:“珍重故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微茫。”

茫茫-中華語文大辭典

茫茫茫茫ㄇㄤˊ ㄇㄤˊmánɡmánɡ廣闊無邊;模糊不清。[例]~草原∣夜霧~∣前景~。

茫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茫茫ㄇㄤˊ ㄇㄤˊmáng máng①水勢浩大無邊的樣子。唐.杜甫〈城上〉詩:「風吹花片片,春動水茫茫。」②廣大無邊的樣子。唐.杜甫〈宿花石戍〉詩:「茫茫天造間,理亂豈恆數。」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③不明的樣子。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④目視不明的樣子。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

茫茫-汉语大词典

茫茫1.广大而辽阔。
●《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
●宋王安石《化城阁》诗:“俯视大江奔,茫茫与天平。”
●清沈覆《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今年且四十有六矣,茫茫沧海,不知此生再遇知己如鸿干者否?”
●朱德《苦热》诗之一:“滚滚长江嗟还逝,茫茫大野喜云封。”
2.遥远。
●汉荀悦《<汉纪>论》:“茫茫上古,结绳而治。”
●唐杨衡《桂州与陈羽念别》诗:“茫茫从此去,何路入秦关?”
●清陈维崧《女冠子·本事》词之二:“路茫茫,度海云鬟乱,还宫绣带长。”
●龚尔位《怀人》诗之二:“茫茫数千载,微言亦云终。”
3.渺茫;模糊不清。
●汉扬雄《法言·重黎》:“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
●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茫茫十月交,穷阴千余里。”
●宋王安石《吴任道说应举时事》诗:“独骑瘦马冲残雨,前伴茫茫不可寻。”
●清杜浚《登金山塔》诗:“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
●陈其通《万水千山》第二幕:“夜雾茫茫,月色朦胧。‘迎春亭’伫立山岗。”
4.纷繁,纷杂;众多。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隋书·音乐志上》:“茫茫亿兆,无思不遂。”
●唐李白《古风》之十九:“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清秋瑾《宝剑歌》:“炎帝世系伤中绝,茫茫国恨何时雪?”
5.茂盛。
●《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高诱注:“茫茫沉沉,盛貌。”
●唐刘长卿《经漂母墓》诗:“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宋王安石《和农具诗·耕牛》:“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茫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茫茫mánɡmánɡ
形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多形容水):~大海丨~的大草原|前途~|~一片白雾。

茫茫-辞源3

【茫茫】㊀模糊不清貌。文選 漢 揚子雲(雄)劇秦美新:“在乎混混茫茫之時,舋聞罕漫,而不昭察,世莫得而云也。”唐 韓愈 昌黎集二三 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摇。”㊁曠遠貌。關尹子一 宇:“道茫茫而無知乎,心儻儻而無羈乎,物迭迭而無非乎!”初學記七 漢 崔瑗 關都尉箴:“茫茫九州,據爲關津。”文選 三國 魏 阮嗣宗(籍)詠懷詩之十二:“綠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㊂盛貌。淮南子 俶真:“茫茫沈沈,是謂大治。”注:“茫茫沈沈,盛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wēi máng

1、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李群玉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wēi máng

1、[朦胧]méng lóng

1.月光不明。 2.不清楚;模糊:暮色~。烟雾~。

2、[蒙胧]méng lóng

1.月光不明貌;模糊不清貌。 2.濛朧:模糊不清貌。

反义词

wēi máng

1、[清晰]qīng xī

清楚:发音~。~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