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草

拼音

gān cǎo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gān的字 读音为cǎo的字 读音为gan的字 读音为cao的字

基础解释

晒干的草,有时特指晒干的谷草。

详细解释

  1. 干枯的草,有时特指晒干的谷草。

    《法苑珠林》卷十八:“欲秽染著不觉知,犹如猛火然乾草。”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二一章:“这一升半米磨成面,对上树叶、干草熬糊糊喝。”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干草-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乾草

干草-汉语大词典

干草干枯的草,有时特指晒干的谷草。
●《法苑珠林》卷十八:“欲秽染着不觉知,犹如猛火然干草。”
●刘亚舟《男婚女嫁》第二一章:“这一升半米磨成面,对上树叶、干草熬糊糊喝。”

干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乾草

干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干草ɡāncǎo
名晒干的草,有时特指晒干的谷草。

干生薹草-植物分类词典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纲中文名: 单子叶植物纲
目中文名: 莎草目
科编号: 98
科中文名: 莎草科
科拉丁名: Cyperaceae
属中文名: 薹草属
属拉丁名: Carex
种中文名: 干生薹草
种拉丁名: Carex aridula V. Krecz.
其它属名:
种下等级:
生境: 山坡,高山草甸或沟边滩地
海拨低限: 2000
海拨高限: 39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四川
所在卷册: 12

干干-汉语大词典

干干(I)干枯貌。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摺:“面色儿黄干干浑消瘦。”
干干(II)1.自强不息貌。
●《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疏:“言每恒终竟此日,健健自强,勉力不有止息。”
●宋司马光《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留为鉴中铭,晨夕思干干。”
●明方孝孺《静学斋赋》:“旦潜心于冲漠兮,夕重之以干干。”
2.敬慎貌。
●《文选·张衡<东都赋>》:“勤屡省,懋干干。”
薛综注:“干干,敬也。”
●三国魏曹植《武帝诔》:“干干庶事,气过方叔。”

干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乾乾

干-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干-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干-中華語文大辭典

干ㄍㄢɡān1.盾牌。[例]大動~戈|化~戈為玉帛。2.指天干。[例]十~|~支紀年。3.冒犯;擾亂。[例]~涉|~犯|~擾。4.相關連;涉及。[例]~連︱~預︱毫不相~︱不~我的事。5.求取;乞求。[例]~仕︱~祿︱~求無度|~名采譽。6.姓。7.二一四部首之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gān cǎo

1、烈日当空照,勿忘晒干草。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gān cǎo

1、[青草]qīng cǎo

绿色的草(区别于“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