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

拼音

zǐ jīn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zǐ的字 读音为jīn的字 读音为zi的字 读音为jin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子衿-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子衿ㄗˇ ㄐㄧㄣzǐ jīn①學生。《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②《詩經.鄭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子衿,刺學校廢也。」或亦指女子思其所愛者之詩。首章二句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音金,〈漢石經〉作䘳,即襟也;亦即衣領。

子衿-汉语大词典

子衿1.《诗·郑风》篇名。
●《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脩焉”。
●朱熹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汲汲于进趋,悒闷于否滞者,岂能舍至易速达之通涂,而守甚难必穷之塞路乎!此川上所以无人,《子衿》之所为作,愍俗者所以痛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颓思也。”
●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薎闻,《子衿》不作。”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向来被议者,主试皆南人,举子皆胄监,岂畿辅子衿,皆曾史耶?”

子衿-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子衿
【出典】 见“青衿”条。
【释义】 《子衿》为《诗经·郑风》篇名。诗中有“青青子衿”之语,以女子口吻咏及青年学子。后常用作咏学子的典故。
【例句】 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孔绍安《伤顾学士》491)这里是追忆昔日同顾学士以吟诗交流感情的往事。

子衿-辞源3

【子衿】詩 鄭風篇名。爲描寫青年男女約會的民歌。子衿,古時學子所著的衣服,也稱青衿。後因以爲生員或青年學子的代稱。舊唐書五九 許紹傳:“昔在子衿,同遊庠序。”明 沈自晉 望湖亭傳奇二:“但只年華十八,尚列子衿;學業庶幾,未登仙籍。”參見“青衿”。

青衿子-汉语大词典

青衿子指学子;青年书生。
●唐陈子昂《登泽州北楼宴》诗:“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唐杜甫《元日示宗武》诗:“训谕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明袁宏道《哭刘尚书晋川》诗:“当时稚齿青衿子,平揖方伯古诸侯。”

衿-中華語文大辭典

衿衿ㄐ丨ㄣjīn1.上衣或袍子胸前的部分。2.胸懷;心懷。[例]~抱∣胸~∣~懷坦白。∥同「襟」。3.借指讀書人的衣服。[例]青~∣~紳之士。4.繫(ㄐ丨ˋ jì)衣裳的帶子;繫上帶子。[例]~衣披裳。

衿-中草药辞典

【读音】jīn
【繁体】衿
衿〈名〉
(形声。从衣,今声。本义:古代衣服的交领)
同本义[thelapelofcoat]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落衿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青衿(青领);衿喉(衣领和咽喉。比喻险要之地);衿褵(衿襘。施衿结褵。古代女子出嫁时,由母亲将佩巾系上女儿领衿的一种礼节)
衣下两旁掩裳际处[thefrontofaChinesegown]。如:衿带(衣带。比喻形势险要之地);衿肘(衣襟与袖子);衿袖(衿与袖相连,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
胸怀[breast]。如:衿曲(心怀,衷曲);衿抱(怀抱);衿契(情意相投的朋友)
专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gown]
青青子
衿jīn
⒈同"襟":衣~。青~(旧时读书人穿的衣服)。
⒉系,结。
────────────────—
衿jìn1.结住,带上。

衿-漢語大字典


(一)jīn 《廣韻》居吟切,平侵見。侵部。
(1)衣的交领。也作“襟”。《方言》卷四:“衿謂之交。”郭璞注:“衿,衣交領也。”《顔氏家訓·書證》:“古者,斜領下連於衿,故謂領為衿。”又专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詩·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清鄭觀應《盛世危言·革弊》:“士子身入庠序,宜守臥碑,乃幸得一衿。”又代称秀才。《儒林外史》第四回:“合城紳衿都來弔唁。”
(2)衣下两旁掩裳际处。《戰國策·齊策三》:“臣輒以頸血湔足下衿。”
(3)襌衣。《玉篇·衣部》:“衿,襌衣也。”
(二)qìn 《集韻》巨禁切,去沁羣。
(1)五彩丝绳。《詩·豳風·東山》“親結其縭”毛傳:“母戒女,施衿結帨。”孔穎達疏:“衿,謂纓也。”
(2)系衣服的带子。《廣韻·侵韻》:“衿,衣小帶也。”《集韻·鹽韻》:“衿,衣系也。”
(3)系结。《玉篇·衣部》:“衿,綴也。”《禮記·内則》:“衿纓,綦屨,以適父母舅姑之所。”鄭玄注:“衿,猶結也。”漢揚雄《反離騷》:“衿芰荷之緑衣兮,被芙蓉之朱裳。”

衿-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 衿
★【唐韻】【集韻】【正韻】𠀤居吟切,音今。【爾雅】衿謂之袸。【註】衣小帶也。
◎又【揚子·方言】衿謂之交。【註】衣交領也。【詩·鄭風】靑靑子衿。【傳】靑衿,靑領也。
★又【類篇】渠金切,音琴。其淹切,音箝。義𠀤同。
★又【玉篇】巨禁切,音妗。【禮·內則】衿纓、綦屨。【註】衿猶結也。【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
◎又【前漢·揚雄傳】衿芰茄之緣衣兮。【註】衿,帶也。
◎又【通志·六書略】與襟同。 【韻會】作紟。考證:〔【說文】衿謂之袸。〕 謹照原書說文改爾雅。

衿-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衿 jīn
❶衣領。
《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悠悠我心。
❷衣襟。
《莊子·讓王》:
捉~而肘見。
王粲《七哀》詩:
白露霑衣~。(霑:沾。)這個意義又寫作「襟」、「䘳」。
❸繫,結。
揚雄《反離騷》:
~芰(jì)茄之緑衣兮,被夫容之朱裳。(芰:菱。這裏指菱角的葉。茄:指荷葉。夫容:芙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