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蝎

拼音

méi xiē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méi的字 读音为xiē的字 读音为mei的字 读音为xie的字

基础解释

媒,酒母;蝎,木中蠧虫。借以喻暗中陷人于罪。

详细解释

  1. 媒,酒母;蝎,木中蠧虫。借以喻暗中陷人于罪。

    《新唐书·宦官传·程元振》:“素恶 李光弼 ,数媒蝎以疑之。”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唐书>用媒蝎字》:“或者议 宋景文公 修《唐书》用媒蝎二字, 司马迁 用媒孽二字。僕观 曹氏 《藉田论》曰:‘封人有以轻凿修鉤去树之蝎者,曰:不识天下亦有蝎乎?曰: 三苗 、 共工 非 尧 之蝎与? 齐 之诸 田 、 晋 之六卿、 鲁 之三 桓 非诸侯之蝎乎?’ 宋公 之意本此。”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媒蘖媒蝎”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媒蝎-汉语大词典

媒蝎媒,酒母;蝎,木中蠹虫。藉以喻暗中陷人于罪。
●《新唐书·宦官传·程元振》:“素恶李光弼,数媒蝎以疑之。”
●宋王楙《野客丛书·<唐书>用媒蝎字》:“或者议宋景文公修《唐书》用媒蝎二字,司马迁用媒孽二字。仆观曹氏《藉田论》曰:‘封人有以轻凿修钩去树之蝎者,曰:不识天下亦有蝎乎?曰:三苗、共工非尧之蝎与?齐之诸田、晋之六卿、鲁之三桓非诸侯之蝎乎?’宋公之意本此。”

蝎-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蝎-中華語文大辭典

蝎蝎1ㄏㄜˊhé〈書〉蛀食木頭的蟲。[例]故~盛則木朽,欲勝則身枯(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蝎蝎2ㄒ丨ㄝxiē「蠍」的異體字。

蝎-中華大字典

1、蝎讀音:何葛切,音褐,曷韻。釋文:
❶蝤芆也。見《說文》。《段注》:釋蟲曰。~、桑蠹。桑中蟲也。
 〔按玉篇。~、桑中蠹蟲也〕。
❷餅名。《釋名釋飮食》:餅、幷也。~餅。
 〔按畢氏疏證引齊民要術云。百餅一名~子。蓋卽~餅也〕。
2、蠍讀音:許竭切,音歇,月韻。釋文:毒蟲。見《集韻》。
 〔按本草、一名主簿蟲。一名杜白。通俗文、長尾爲躉。短尾爲~。今攷~蟲灰褐色。八足二螯。尾細長。末有鉤刺。螯人。有毒。俗作蝎〕。
3、蝌釋文:同蝎。見《直音》。
4、鿰讀音:杳謁切,音娎,屑韻。釋文:螫人蟲也。見《字彙補》。

蝎-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 蝎
★【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𠀤音褐。【說文】蝤蠐也。【爾雅·釋蟲】蝤蠐,蝎。【又】蝎,蛣𧌑。【註】木中蠹蟲。【又】蝎,桑蠹。【註】卽蛣𧌑。【嵆康·荅難養生論】蝎盛則木朽。【曹植·藉田論】封人有以輕鑿修鉤去樹之蝎者,曰:不識天下亦有蝎乎。曰:三苗、共工,非堯之蝎與。【劉勰·新論】身之有慾,如樹之有蝎。【揚子·方言】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
◎又餅名。【釋名·釋飮食】餅名有蝎餅。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籀文虹字。考證:〔【爾雅·釋蟲】蝎,蛣䖦。【註】木中蟲。【又】蝎,桑蠹。【註】卽蛣䖦。〕 謹照原文兩蛣䖦𠀤改蛣𧌑。木中下增蠹字。〔【揚子·方言】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 謹按此係釋訓詁與上下文釋蟲名者不類,謹將此段移置下文如樹之有蝎下,加又字以别之
◎又按方言原文北燕曰噬爲句,逮通語也爲句不連讀。今省逮字。〔【嵆康·客難養生論】〕 謹照原文客改荅。

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蝎(蠍)xiē
蝎子。

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

蝎-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蝎 hé
❶木中蛀蟲。
《論衡·商蟲》:
桂有蠹,桑有~。
❷xiē(歇)。一種毒蟲,蝎子。
干寶《搜神記》卷一八:
乃握劍至昨夜應處,果得老~。

蝎-汉语大词典

蝎(无)蝎(I)he
ㄏㄜˊ
〔《广韵》胡葛切,入曷,匣。〕
木中蛀虫。
●汉王充《论衡·商虫》:“桂有蠹,桑有蝎。”
●北齐刘昼《新论·防欲》:“身之有欲,如树之有蝎……故蝎盛则木折,欲炽则身亡。”
●唐柳宗元《天对》:“胡木化于母,以蝎厥圣!”
童宗说注:“蝎,木中虫。”
蝎(II)xiē
ㄒ〡ㄝ
〔《字汇》许竭切〕
1.节肢动物。也称钳蝎。下腮像螃蟹的螯,胸脚四对,后腹狭长,末端有毒钩,用来御敌或捕食。可入药。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乃握剑至昨夜应处,果得老蝎,大如琵琶,毒长数尺。”
●《北齐书·南阳王绰传》:“﹝后主﹞问在州何者最乐。对曰:‘多取蝎,将蛆混,看极乐。’”
●唐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仇兆鳌注:“赵注:蝎,螫虫,中原有之,南方所无。”
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蝎》。
2.见“蝎虎”。
3.见“蝎蝎螫螫”。
蝎(2)xiē
ㄒ〡ㄝ
同“蝎”。

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蝎㈠虫915ㄏㄜˊhé名蝕木的蛀蟲。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故蝎盛則木朽,欲勝則身枯。」蝎虫915異「蠍」的異體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