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郞自大

拼音

yè láng zì dà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yè的字 读音为láng的字 读音为zì的字 读音为dà的字 读音为ye的字 读音为lang的字 读音为zi的字 读音为da的字

基础解释

汉代西南邻国中,夜郎国(在今贵州西部)最大。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使臣道:“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后来用“夜郎自大”指妄自尊大。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郞-中華大字典

1、郞讀音:盧當切,音廊,陽韻。釋文:
❶魯亭也。見《說文》。《通訓定聲》:按魯有二~。左隱元年傳。費伯帥師城~。此魯遠邑。在今山東兖州府魚臺縣東北。費伯之食邑。其後以邑爲氏。又隱九年夏城~。此魯近郊之邑。莊十年次于~。哀十一年戰于郊。檀弓云。戰于~者。在今兗州府滋陽縣西北。春秋所書之~、多此也。
❷君也。見《廣雅釋詁》。《疏證》:~之言良也。
❸男子之美稱。《唐書房玄齡傳》:僕閱人多矣。無如此~者。
❹女子亦可稱~。〔古詩〕:不知木蘭是女~。
❺婦謂夫爲~。《晉書列女傳》:天壤之間。乃有王~。
❻僕稱主曰~。《唐書宋璟傳》:君非其家奴。何~之云。
❼謂人兒曰~。〔蘇軾詩〕:二老白接䍦。兩~烏角巾。〔俗謂令~、公~、本此〕。
❽唐宋人小字多稱~。唐韓偓、小字冬~。宋王安石、小字貛~。
❾官名多稱~。如秦漢之議~、中~、侍~、~中。初本職宿衞。其後任曹務者亦稱尙書~。至隋世且增置員外~。唐宋以後則以侍~爲各部長官。~中、員外~、爲各部屬員矣。
❿僧人漁父亦稱~。僧曰緇~。漁曰漁~。
⓫~罷。閩人呼父也。見《靑箱雜記》。
⓬~當。疲勞也。《王仁裕開元遺事》:三~~當。
 〔又〕:舞袖長也。詳當字。
⓭夜~。國名。漢屬牂牁郡。今屬貴州省。
⓮重~。累屋也。〔周書作雒〕:重亢重~。
⓯索~。酒名。《水經河水注》:索~反語爲桑落也。
⓰佛~。法國幣名。詳佛字。
⓱通廊。《史記司馬相如傳》:今陛下累~臺、恐其不高。
⓲姓也。漢~顗。唐~士元。
2、蛩釋文:同郞。見《說文長箋》。

郞-中草药辞典

【读音】lánɡ
【繁体】郞
郞láng
⒈同“郎”。

郞-中華大字典

1、郞讀音:盧當切,音廊,陽韻。釋文:
❶魯亭也。見《說文》。《通訓定聲》:按魯有二~。左隱元年傳。費伯帥師城~。此魯遠邑。在今山東兖州府魚臺縣東北。費伯之食邑。其後以邑爲氏。又隱九年夏城~。此魯近郊之邑。莊十年次于~。哀十一年戰于郊。檀弓云。戰于~者。在今兗州府滋陽縣西北。春秋所書之~、多此也。
❷君也。見《廣雅釋詁》。《疏證》:~之言良也。
❸男子之美稱。《唐書房玄齡傳》:僕閱人多矣。無如此~者。
❹女子亦可稱~。〔古詩〕:不知木蘭是女~。
❺婦謂夫爲~。《晉書列女傳》:天壤之間。乃有王~。
❻僕稱主曰~。《唐書宋璟傳》:君非其家奴。何~之云。
❼謂人兒曰~。〔蘇軾詩〕:二老白接䍦。兩~烏角巾。〔俗謂令~、公~、本此〕。
❽唐宋人小字多稱~。唐韓偓、小字冬~。宋王安石、小字貛~。
❾官名多稱~。如秦漢之議~、中~、侍~、~中。初本職宿衞。其後任曹務者亦稱尙書~。至隋世且增置員外~。唐宋以後則以侍~爲各部長官。~中、員外~、爲各部屬員矣。
❿僧人漁父亦稱~。僧曰緇~。漁曰漁~。
⓫~罷。閩人呼父也。見《靑箱雜記》。
⓬~當。疲勞也。《王仁裕開元遺事》:三~~當。
 〔又〕:舞袖長也。詳當字。
⓭夜~。國名。漢屬牂牁郡。今屬貴州省。
⓮重~。累屋也。〔周書作雒〕:重亢重~。
⓯索~。酒名。《水經河水注》:索~反語爲桑落也。
⓰佛~。法國幣名。詳佛字。
⓱通廊。《史記司馬相如傳》:今陛下累~臺、恐其不高。
⓲姓也。漢~顗。唐~士元。

郞-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字部】 郞
★【唐韻】【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𠀤音廊。【說文】魯亭。【左傳·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郞。【註】魯地。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郞亭。
◎又夜郞,地名。屬牂牁郡。
◎又官名。【韻會】秦初置郞中令,其屬官有三署郞。漢官尚書郞。初,三署郞旣選入臺,稱郞中,歲滿,稱侍郞。隋文帝諱中字,惟置侍郞。煬帝置六侍郞,其諸曹直曰郞,除侍字
◎又員外郞,亦隋置。
◎又男子之稱。【唐書·房𤣥齡傳】高孝基曰:僕閱人多矣,無如此郞者。
◎又婦謂夫爲郞。【晉書·列女傳】謝道韞曰:天壤之閒,乃有王郞。
◎又僕稱主亦曰郞。【唐書·宋璟傳】鄭善果曰:中丞奈何卿五郞。璟曰:君非其家奴,何郞之云。
◎又【正韻】與廊通。【前漢·東方朔傳】陛下今累郞臺,恐其不高。
◎又姓。【廣韻】魯懿公孫費伯城郞居之,因氏
◎又漢有郞顗。考證:〔【春秋·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郞。【註】魯地高平方輿縣東南有郁郞亭。〕 謹照原文春秋改左傳。方輿改方與。〔【史記·司馬相如傳】陛下築郞臺,恐其不高。〕 謹按所引出前漢東方朔傳,今据改。並照原文陛下增今字。築字改累字。

郞-漢語大字典

同:

夜郎自大-中華語文大辭典

夜郎自大丨ㄝˋ ㄌㄤˊ ㄗˋ ㄉㄚˋyèlánɡ-zìdà《史記‧卷一一六‧西南夷列傳》記載:夜郎國的面積只相當於漢朝的一個州,但夜郎國的國王卻問漢朝使臣:「漢孰與我大?」後用以比喻人孤陋寡聞,妄自尊大,不自量力。[例]那人~,肆意橫行,真不知天高地厚。

夜郎自大-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夜郎自大㊣ㄧㄝˋ ㄌㄤˊ ㄗˋ ㄉㄚˋyè láng zì dà妄自尊大妄自尊大、自高自大、崖岸自高妄自菲薄妄自菲薄、自輕自賤、虛懷若谷虛懷若谷釋義夜郎,漢代西南邊境的一個小國。「夜郎自大」指夜郎國王妄自尊大。#典出《史記・卷一一六・西南夷列傳》。後用「夜郎自大」比喻人見識短淺,狂妄自大。△「妄自尊大妄自尊大」典源#《史記・卷一一六・西南夷列傳》滇王①與漢②使者言曰:「漢孰③與我大?」及夜郎侯④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⑤滇大國,足事親附⑥,天子注意⑦焉。注①滇王:漢朝時西南邊境,地約當在今雲南省東部滇池附近一個王國的君王。②漢:此處指西漢(西元前206∼西元8),自漢高祖至孺子嬰,以長安為都。③孰:誰,哪個。④夜郎侯:漢朝時西南邊境,地約當在今貴州省西北部附近一個小國的國王。⑤盛言:極力稱說。⑥足事親附:值得從事與之親善而使其歸附。⑦注意:關注、留意。參另可參考:《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西南夷》典故據《史記・卷一一六・西南夷列傳》載,西漢時,西南邊境有二個分別叫做滇和夜郎的小國家。這二個小國的疆域面積大約都和漢的一個郡差不多,可說是典型的彈丸小國,但那二個國家的國王都自以為統治的是天下第一大國。有一次,漢派使臣去訪問這二個國家。滇王和夜郎侯竟然都不知天高地厚地問漢使:「漢和我國相比,到底哪一個大呢?」因為他們在沒有和漢人接觸以前,一直以為自己的國家最大,根本不知道漢的國土廣大遼闊,遠非自己的國家所能比得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夜郎自大」,用來比喻人見識短淺,狂妄自大。書證①《八旗通志・卷首三・天章三》引清、高宗〈雙忠祠〉:「蒙古習俗尚黃教,得失視此為轉旋。具何小醜背厚澤,夜郎自大輕王臣。託詞承平勞物力,示之大信休兵屯。戕兄虐下遂無忌,更與外賊為牽援。」②《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五・經部・易類五・周易集注》:「至謂孔子沒後而《易》亡,二千年有如長夜,豈非伏處村塾,不盡睹遺文秘籍之傳,不盡聞老師宿儒之論,師心自悟,偶有所得,遽夜郎自大哉!」③《國子監志・卷五・御製平定金川告成太學碑文》:「粵有金川娑羅奔者,居西蜀桃關以外,界綽斯甲、小金川之間。向曾從征,得受符檄,與諸土司齒顧。恃其險遠,夜郎自大,搆釁鄰番,各土司申訴封疆吏。」④清・高宗〈蜀道難用李白韻〉詩:「金川夜郎自大,侮鄰部,相與嘂詉。」⑤清・黃中松《詩疑辨證・卷五・徹田為糧》:「公劉遷豳之日,從之者十有八國,其民既庶而既繁矣。……故《毛傳》訓徹為治,但言治其田疇以為久住之糧,其言簡而已。明夫夜郎自大而帝制自為,公劉不敢也。」⑥清・顎爾泰〈撫剿生苗情形疏〉:「惟下游之黎平、鎮遠、都勻、凱里等處生苗,盤踞於黔、楚、粵三省接壤之間,阻隔道途,難通聲教,仍然夜郎自大,肆意橫行,地方官從不敢過問。」⑦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記》曰:『學然後知不足。』可見知足者,皆不學之人,無怪其夜郎自大也。」用法義比喻人見識短淺,狂妄自大。貶義。類用在「傲慢狂妄」的表述上。例①夜郎自大的人,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憐。②那個人夜郎自大,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③我們要進步,就絕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④你可別夜郎自大了,要知道一山還比一山高。⑤強中更有強中手,年輕人有成就後切忌夜郎自大。⑥晚清有些人對內堅持傳統禮教,對外則夜郎自大,盲目排斥外國文明。⑦要避免夜郎自大的毛病,就得擴大視野,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經驗。⑧外頭高手多的是,你只是校冠軍,出賽時千萬不能夜郎自大,掉以輕心。辨似辨郎,音ㄌㄤˊ,夜郎,西漢西南邊境小國名。「郎」不可寫作「朗」。同「夜郎自大」及「妄自尊大」都有驕傲自大的意思。異「夜郎自大」指因見識狹隘而自以為大;「妄自尊大」則指胡亂地自尊自大。夜郎自大妄自尊大辨似例句〇〇外頭高手多的是,你只是校冠軍,出賽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ㄨ〇我看他是瘋了,才會~地以救世主自居!

夜郎自大-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夜郎自大㊣ㄧㄝˋ ㄌㄤˊ ㄗˋ ㄉㄚˋyè láng zì dà釋義夜郎為漢代西南邊境的一個小國,其國王不知漢境的廣大,竟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典出漢書・卷九十五・西南夷傳。後以夜郎自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7524夜郎自大㊕參典《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西南夷》滇王與漢使言:「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一州王,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事親附。天子注意焉。備註附典源參考資料號FL00000003100夜郎自大文獻《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西南夷》滇王與漢使言:「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一州王,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事親附。天子注意焉。備註附成語典源另可參考表號FL00000001498夜郎自大備註頻25書中國成語大辭典、經典成語、簡明實用成語辭典、成語辭典、小牛頓成語辭典(注音普及版)、實用成語辭典(1)(2)(1)、活用造句辭典(成語部分)、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小學生語文學習文庫)成語中的知識第一輯(一)~(四)加附錄、遠流活用成語辭典、讀成語寫作文(上)(下)(下)、成語分類辭典(上)(下)(上)、繪圖成語故事三百篇(上)(中)(下)、新編兒童成語小百科(1)~(12)、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成語辨正辭典、同義反義成語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故文選(上)(下)、漢英對照成語辭典、成語典、洪葉活用成語辭典號FL00000029521

夜郎自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夜郎自大ㄧㄝˋ ㄌㄤˊ ㄗˋ ㄉㄚˋyè láng zì dà井蛙語海井蛙語海、鷽鳩笑鵬鷽鳩笑鵬、妄自尊大妄自尊大虛懷若谷虛懷若谷夜郎為漢代西南邊境的一個小國,其國王不知漢境的廣大,竟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典出《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傳》。後以夜郎自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

夜郎自大-中华成语大词典

夜郎自大
【拼音】:yè láng zì dà
解释
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处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示例
驾炮车之狂云,遂以~。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
近义词
自高自大、妄自尊大、不可一世
反义词
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大智若愚
歇后语
月亮底下看影子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无知妄自尊大
英文
ludicrous conceit of the king of Yelang―parochial arrogance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西南地区有个面积只有汉朝一个州那么大的夜郎国,人口稀少,土地稀薄,国王非常骄傲,自以为夜郎国是天下唯一的大国。西汉朝廷派唐蒙出访夜郎国,夜郎国国王竟不知高低地问:“汉孰与我大?”唐蒙哑然失笑

出处

史记·西南夷列传

引证

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清-李慈铭--《读郁永河〈采硫日记〉》:郑氏虽夜郎自大,而奉明朔,厚礼宁靖王鲁世子,非唐末五代藩镇所及。

清末民初-金松岑、曾朴-第二十四回-《孽海花》:恶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那里肯就范呢?

故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清-李慈铭--《读郁永河〈采硫日记〉》:郑氏虽夜郎自大,而奉明朔,厚礼宁靖王鲁世子,非唐末五代藩镇所及。

清末民初-金松岑、曾朴-第二十四回-《孽海花》:恶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那里肯就范呢?

造句

接龙

大风有隧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