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腕

拼音

zhuàng shì duàn wàn

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zhuàng的字 读音为shì的字 读音为duàn的字 读音为wàn的字 读音为zhuang的字 读音为shi的字 读音为duan的字 读音为wan的字

基础解释

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详细解释

  • 【解释】: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 【出自】: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按字解释

壮士:有胆有识的人。

断腕:截断手腕。

词典解释

壮士断腕-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壯士斷腕

壮士断腕-中华成语大词典

壮士断腕
【拼音】:zhuàng shì duàn wàn
解释
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出处
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有句话叫做‘~’,我只有自己斩掉一条膀子,人虽残废,性命可保。”
近义词
壮士解腕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事果断

壮士断腕-汉语大词典

壮士断腕见“壮士解腕”。

壮士断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壯士斷腕

壮士断腕-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壮士断腕zhuànɡshì-duànwàn
《三国志•魏书•陈泰传》:“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勇士的手被毒蛇咬伤,立即自断手腕,以免毒性扩散。比喻在紧要关头当机立断,为保存整体不惜牺牲局部:以~的决心,毅然关停一些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的企业。

壮士解腕-中华成语大词典

壮士解腕
【拼音】:zhuàng shì jiě wàn
解释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示例
必要时我们要有~的精神。
近义词
当机立断、壮士断腕
反义词
犹豫不决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事果断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征西大将军陈泰率军进攻蜀国,蜀将姜维率军还击到魏国边境,准备攻占狄道。陈泰与邓艾汇合,邓艾劝陈泰要像壮士断腕那样放弃狄道以求自保。陈泰说服邓艾,毅然率军进入高城岭,奇迹般地给狄道解围

壮士解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同:壯士解腕

壮士解腕-汉语大词典

壮士解腕《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谓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唐窦臮《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材,壮士断腕以全质。”

壮士解腕-典故小词典

也作“壮士斩腕”、“壮士断腕”。在必要时, 勇士不惜砍断自己的手腕。比喻牺牲局部, 保全整体。
〔出典〕《汉书·田儋传》:“齐王曰:‘蝮螫手则斩手, 螫足则斩足。何者? 为害于身也。”
〔用例一〕《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 壮士解腕。”
〔用例二〕唐代窦皋《述志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材, 壮士解腕以全质。”

壮士解腕-辞源3

同:壯士解腕

出处

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引证

当代-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有句话叫做“壮士断腕”,我只有自己斩掉一条膀子,人虽残废,性命可保。

近代-蔡东藩--《南北史演义》:问诸徽及杨侃,徽答道:“蝮蛇螫手,壮士断腕,梦中割指,亦是此类。陛下若临机立断,可保吉征。”

故事

当代-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有句话叫做“壮士断腕”,我只有自己斩掉一条膀子,人虽残废,性命可保。

近代-蔡东藩--《南北史演义》:问诸徽及杨侃,徽答道:“蝮蛇螫手,壮士断腕,梦中割指,亦是此类。陛下若临机立断,可保吉征。”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zhuàng shì duàn wàn

1、[壮士解腕]zhuàng shì jiě wàn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