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风虎
拼音
yún lóng fēng hǔ笔顺
同音字
读音为yún的字 读音为lóng的字 读音为fēng的字 读音为hǔ的字 读音为yun的字 读音为long的字 读音为feng的字 读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风: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
虎: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
词典解释
风虎云龙-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風虎雲龍
云龙风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雲龍風虎
龙虎风云-汉语大词典龙虎风云1.《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
●唐刘震《唐故朗州武陵主簿桑公墓志铭》:“积德余庆,福垂后昆,高门是封,龙虎风云。”
2.指君臣遇合。
●宋王禹偁《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汉亏一杰,则无霸王之业,岂非天之道启圣哲,救黎元,灭乱秦,殄强楚,而兴大汉哉!不然,何龙虎风云会合之若是邪?”
●元马致远《粉蝶儿》套曲:“善教他,归厚德,太平时龙虎风云会。”
风虎云龙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宋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摺:“伊尹有相汤的贤,武王有伐纣的功,想当初风虎云龙,做了一枕南柯梦。”
●明无名氏《鸣凤记·严嵩庆寿》:“欢乐,会风虎云龙,羽翼相从胆气豪。”
参见“风从虎,云从龙”。
云龙风虎
【拼音】:yún lóng fēng hǔ
解释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出处
《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示例
英雄自合调羹鼎,~自相投。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回
近义词
英雄豪杰
反义词
凡夫俗子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英雄豪杰
风虎云龙
【拼音】:fēng hǔ yún lóng
解释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出处
《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示例
古来真主百灵扶,~自不孤。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七回
近义词
风从虎,云从龙
反义词
语法
作定语、状语;比喻圣主、贤臣遇合
龙虎风云
【拼音】:lóng hǔ fēng yún
解释
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出处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
示例
善教他,归厚德,太平时~会。 ★元·马致远《粉蝶儿》套曲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同:雲龍風虎
风虎云龙-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风虎云龙
【出典】 见“云龙风虎”条。
【释义】 见“云龙风虎”条。
【例句】 ①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207)这里用本典追叙伊尹、吕尚同汤王、周武王君臣遇合的故事。②风虎云龙会,自有共人。(王质《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1646)这里用本典叙写周瑜获吴主孙权知遇共成大业的史事。③此际诞弥杯酒,宜歌风虎云龙。(韩淲《朝中措·约和卿,敬之持醪为文叔生朝》2254)这里用本典祝贺寿主喜获君主知遇。④功名风虎庆云龙。(韩淲《虞美人·代儿寿黄靖州》2256)这里用本典祝贺黄氏仕途得意。⑤ 鸢飞鱼跃矣,风虎更云龙。(韩淲《临江仙·周国正生朝》2260)这里用本典庆贺寿主周氏仕途通显。
同:風虎雲龍
出处
引证
明-周楫-卷一七-《西湖二集》:其余邓愈、汤和、傅友德等,一时云龙风虎之臣,鹰扬熊貔之将,都是上天星宿。
清-黄世仲-三〇回-《洪秀全演义》:夫仆一庸才耳,汉族英雄,云龙风虎,如仆者乌足以当大君子之过颂?
宋-韩淲--《满庭芳·王寺簿生朝》词:功名事,云龙风虎,行矣佩金章。
清-惜秋旅生--《维新梦·劝学》:储才不必皋夔亚,但莫负恩醲泽渥,待他日云龙风虎际天阶。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三》:今日寥落之区,昔日云龙风虎之地。
故事
明-周楫-卷一七-《西湖二集》:其余邓愈、汤和、傅友德等,一时云龙风虎之臣,鹰扬熊貔之将,都是上天星宿。
清-黄世仲-三〇回-《洪秀全演义》:夫仆一庸才耳,汉族英雄,云龙风虎,如仆者乌足以当大君子之过颂?
宋-韩淲--《满庭芳·王寺簿生朝》词:功名事,云龙风虎,行矣佩金章。
清-惜秋旅生--《维新梦·劝学》:储才不必皋夔亚,但莫负恩醲泽渥,待他日云龙风虎际天阶。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三》:今日寥落之区,昔日云龙风虎之地。